我在對的時候讀到對的書了。
近兩三年,高幅度通膨與人口結構轉型,總覺得一切都得重頭學習,現在獲得資訊非常容易,因為很公開,於是我們也沒有太多時間去分辨,一心想跟上世界的節奏,卻始終有種虛虛的,拿不定主意的感受。
《底層邏輯》讓我慢下來。
人對人談邏輯,其實很傻;書對人談邏輯,絕對可以,但要會比喻,把複雜的簡單化,還得有親切感,這本書做到了。
我是文字人,所以書裡的圖像我全跳過,所幸文字能力十分卓越流暢,隨著作者劉潤的帶領,重新釐清人性與商道的本質與加乘,心踏實了很多,更學到很多我重複咀嚼兩三次的有趣邏輯。
我擷取幾段摘錄分享給大家:
🔸「關於人脈,你需要記住一句話: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幫到的人。」
🔸「你要找到那些能夠建立信任的夥伴。有些人,你是永遠無法和他達成共贏的,這樣的人你就要遠離。」
🔸「一個真正優秀的企業,則要懂得借助更大的、本不屬於自己的能量,像水攻城池那樣,讓這些能量幫助自己獲得商業上的成功。」
從這些摘錄,可以知道《底層邏輯》的全面性,從老闆到員工、從商業到個人、從朋友到人脈。
然而我也不是全盤買單,但歸咎於我的惰性。
談及習慣,得知作者很「捲」,十分專注於自身成長與目標,這樣的性格不成功真的很難。
相對的,談及員工屬性,也就是人性的部分,過於兩極了,人雖有本能,卻也是最難掌握的,因此這部分我心存評估,但也相對應證了作者所說的:
「為什麼在世界500強中,做產品的公司要遠遠多於做服務的公司?因為只有盡量脫離對人類時間的依賴,一家公司才有可能擁有不受限制的發展空間。」
如果我的孩子正處在快畢業,但不確定行業出路,這本書想必也和現在的我一樣,能提供有效的見解,並激發對未來更多的想像與實踐。
🔎作者:劉潤
🔎出版社:時報出版
我的IG:sulinluo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