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關帝廟
民間信仰的關聖帝君-關羽,依陳壽《三國志》,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歷史人物中受英雄式崇拜,由人神格化成神的不只一位。如:媽祖-林默娘、包拯-第五殿閻羅王(包府千歲)、岳飛-岳武穆王...等等。
但是關聖帝君是最受民眾敬仰的一位。關公廟宇多且香火鼎盛,不少政商名流,都是虔誠的信仰者。
關羽神格化形象,是由《三國志》史實,經過說書《三國志平話》再到羅貫中《三國演義》小說。文學創作歌詠、民間戲曲說唱誇大、道教、儒教、佛教等宗教信仰及神蹟傳說、統治者之政治目的(如:清康熙皇帝並列關公與孔子為「文、武二聖」)…等等。演化成令人景仰的關聖帝君神祇。
新竹關帝廟是市定古蹟,建築具歷史、文化、藝術觀賞價值。廟主祀關聖帝君,從祀宋朝武穆王岳飛,後殿祀文昌帝君。平日便有民眾絡繹不絕的朝拜,到了考季更湧入大批應考的學子,手持准考證祈求考場順利。
新竹關帝廟門到內殿,處處都有對聯。可以細品詞句、書法、刻工..等。
關帝廟兩副對聯
這兩副對聯很有意義,所以就做比較欣賞。
對聯比較欣賞:對聯的規範
一、「心存忠義二字 志在春秋一書」這是廟門楹聯為關聖帝君第五十九世裔孫關心全所撰並書。
1、上下聯字數相等(6、6)。2、對應詞性相同。3、句式結構上下聯皆(2、4),也可(2、2、2)。4、上下聯末字平仄相反。5、上下聯末字「仄起平收」。內容上連貫描寫、相輔相成。
二、「義存漢室三分鼎 志在春秋一部書」這在內殿關聖帝神像的左、右神柱上。
1、上下聯字數相等(7、7)。2.對應詞性相同。3、句式結構上下聯皆(4、3),也可(2、2、3)。4、上下聯末字平仄相反。5、上下聯末字「仄起平收」。內容上連貫描寫、相輔相成。
兩幅對聯內容含義符合對聯的格律規範。
兩副對聯內容近似,第一副為關心全所撰並書。第二副就可能是改句而非創句。
對聯比較欣賞:詞句的意義
說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小說,強調忠與義的思想觀念,及異姓結拜的情感與約束力。
桃園結義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結拜儀式上的誓詞,上報國家視為「忠」,下安黎庶是為百姓仗「義」。
曹操又言關公深明《春秋》信義。且秉持春秋大義精神,堪稱為儒將。因此「忠義、春秋」是關聖帝君的形象代言詞。
一、「心存忠義二字 志在春秋一書」
二、「義存漢室三分鼎 志在春秋一部書」
二副對聯內容相似處:此兩聯下聯幾乎一樣,所以不比較。
二副對聯內容差異處:
「心存忠義二字」與「義存漢室三分鼎」比較
「義存漢室三分鼎」在文字的意義上,「義」字代行「忠」字之意。「義存漢室」實是「忠於漢室」。天下應為百姓所有,漢室僅是劉備政權。(朝代會替換)
「義存漢室三分鼎」言義但非義。僅言關羽幫助劉備,因此得曹魏、蜀漢、孫吳三分鼎立天下。少了民間百姓崇敬關聖帝君重「義」的形象。
「心存忠義二字 志在春秋一書」
「心存忠義二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這才是令百姓虔誠膜拜「忠義」兩全的關聖帝君。
這副對聯文字簡約。言關羽文、武俱全,且愛國愛民。是一副我喜愛的對聯。
資料來源:
洪淑苓,〈關公「民間造形」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83年5月。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sanguo-yanyi/ch1/zh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081900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