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滾滾」方格子專欄致力於知識與資訊的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付費群組。
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
請記得追蹤「雪球滾滾」臉書、IG、以及Threads,雪大將不定期分享更多觀點與資訊。
2025年2月3日,結束9天連假後台股終於開盤了,仍敵不過深度求索帶來的衝擊,光是台積電就跌了5.73%。
春節期間Deepseek橫空出世,取得了巨大成功,我自己也花了好幾天假期對比了GPT和Deepseek。
確實,目前後者的體驗要更好一些。
Deepseek的訓練成本據說是非常之低,是對比模型的5%左右,可以說以極低的成本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這造成人們對當前AI產業堆算力的模式高度懷疑,尤其對NVIDIA的前景十分懷疑,算力可能不需要那麼多,甚至有可能過剩。
投資人該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我的觀點比較樂觀:從大的方面來說,AI產業才剛剛起步,不用畫太多的大餅。
當前的大模型非常類似於上古時期的DOS作業系統(1970~1980年代),需要指令輸入並等待運行結果。
而從電腦作業系統的演變看,從命令列介面DOS系統,到圖形化使用者介面GUI系統如windows各代,再到IOS/andriod,這個過程花了幾十年的時間。
假如用AI來套,那麼今天的大語言模型僅僅是一個起點的形態而已。
再者,Deepseek當前的領先,不會長久。
莫說開源,即便不開源,其他公司會很快趕上,讓其再次商品化。
這將再次驗證,AI產業的應用端或許不是好生意。
因為本質上AI應用端是商品,這個特徵從大模型誕生的那天就註定了。
這也是我為什麼不看好自動駕駛技術等各種AI應用技術公司取得很大的市值的原因,因為即使技術上實現了,相應的技術也是妥妥的商品。
無差異,導致價值量不大,很難貨幣化。
Deepseek的成功,直接證明了較小的算力規模也能進入這個行業,取得成績,AI不再是屬於科技巨頭的遊戲。
未來很可能會出現用更小的算力規模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的事情,這會大力促進AI產業生態的繁榮,大幅擴展AI產業的規模,這符合科技擴散的一般規律。
這會直接導致算力的需求不但沒有降低,長期看,反而會大幅增加。
到了這個階段,再來看NVIDIA,那時候問題只有一個:算力會不值錢了麼?
換句話說,屆時NVIDIA的晶片,別家能搞的出來麼?
軟體+硬體的護城河,被繞過了嗎? 被攻破了嗎?
如欲解鎖剩下內容,推薦你們首月體驗價最低只要88元的「新超級菁英方案」,確定喜歡再繼續訂閱就好。
比較大方且有財力的讀者朋友,建議請直接選擇2025超級菁英方案,她只有年訂閱這個方案,價格是4680元。
精算之後你會發現她雖然看似比較貴,但是卻很值得,因為對長期主義的讀者來說,更划算一些。
工商時間到這裡就好,咱們繼續聊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