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母親的筆記本
李薇坐在母親遺物的堆放間,周圍是各種熟悉卻又遙遠的物品。這個房間充滿了她母親的氣息,書櫃裡是那些年母親最愛的書籍、雜誌和筆記本。母親的筆跡,依舊那麼熟悉,每一個字都像是時間留下的痕跡。
李薇的母親,楊慧,是一個對知識懷有深厚熱情的人。她總是喜歡手寫筆記,無論是書中的心得,還是生活中的點滴。李薇從小就看著母親用鋼筆寫下文字,那些文字仿佛是母親思想的延伸,凝聚了她對世界的理解和感受。每當李薇問母親問題時,楊慧總是耐心地用紙筆回答,總會從書本中找出最貼切的語句來解答。
然而,這些記錄,如今卻成為了李薇沉默的陪伴。她無法抑制內心的空洞,母親去世後,這些筆記本變得格外沉重。她翻開其中一本最常見的筆記本,這本筆記本的封面已經泛黃,邊緣也有些許磨損,顯示它已經陪伴母親多年。
一個意外的發現
翻開其中一頁,李薇的目光停在一段筆記上。母親寫道:“讀書的方式,改變了我對世界的理解。紙本書讓我感覺一切穩定,心境也能保持平和。每翻一頁,都是對思想的深度探索。而現在,這些數位工具,電子書和屏幕,讓我的思緒像被切割成片,無法保持那樣的流暢與完整。”
這段文字讓李薇有些困惑。母親總是覺得電子書與數位設備所帶來的便捷是無可避免的,但她從來沒提過對這些工具的反感,甚至在李薇的記憶中,母親也用過電子設備來讀書。然而,這段話卻顯得有些不一樣,彷彿隱藏著某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李薇接著翻閱下去,發現母親記錄的更多內容,幾乎每一篇都涉及到電子書與紙本書之間的對比。母親提到過,使用電子書時,她的大腦總是感到某種混亂,“記憶變得零散,難以長期記住書中的概念和思想。”而這些內容,她從來沒有在李薇面前提過。
李薇的心中升起一股不安的情緒。她開始疑惑,母親是否在無形中察覺到一些自己未曾察覺的東西。或許,這不僅僅是個人的偏好,這其中隱藏著某些更深層的問題。
起步:研究與探索
決心要弄清楚這一切的李薇,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母親筆記本的內容上。她開始查閱更多關於電子書對大腦的影響的資料。她發現,隨著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的學習方式和知識傳遞的形式也在迅速變化,而這些變化可能並非只是表面上的簡單便利。
她開始收集不同的研究資料,對比紙本書與電子書在知識吸收、記憶保持上的差異。很快,她發現了她所未曾注意到的科學證據——電子書和數位設備的使用,會對人類大腦的某些區域造成不小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僅限於學習的效果,還涉及情感和情緒的反應,甚至是記憶的持久性。
李薇感覺自己找到了某種線索,她的心跳加速,這一切似乎正在揭開一個巨大的謎團。然而,這些發現的背後,有著更深的問題在等待著她的解答。
證明與挑戰
李薇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數據組織成研究報告,並決定在學術界發表。她期望能找到支持她理論的專家,但也知道這會是一場艱苦的挑戰。她很清楚,這個觀點不僅挑戰了當今主流的科技學習觀,也觸及到人們對於數位化未來的信念。
她開始與幾位同事討論這些初步的結果,但很快就遭遇了質疑。某些學者認為李薇的發現過於主觀,甚至質疑她的研究方法。學術界的冷淡讓李薇感到孤立無援,但她並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堅定地進行了更多的實驗和數據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