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道經-第三十一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2.白話文


戰爭的武器是不祥之物,萬物都厭惡它,因此真正合乎「道」的人不會輕易使用它。君子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左」,象徵吉祥與柔和;但在用兵作戰時則重視「右」,因為右邊在傳統上與喪禮相關,象徵著死亡與災難。兵器是不祥之物,並非君子應該喜愛的東西,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使用,且應該以冷靜平和的態度對待它。即使戰勝了,也不應該視為值得讚美的事,因為如果有人因殺戮而感到快樂,那就表示此人嗜血殘忍,這樣的人不可能真正掌控天下。


吉慶之事重視左邊,而喪事則重視右邊,因此戰場上的指揮安排也遵循這種原則:副將站左邊,主將站右邊,象徵戰爭與死亡密不可分。對於戰爭中死去的無數生命,應該懷抱悲憫之心,哀悼那些逝去的人,而非為戰爭的勝利感到歡欣。因此,真正的勝利應該以喪禮的態度來對待,而不是當作值得慶祝的功績。



3.解釋


這段話深刻地揭示了戰爭的本質,以及如何用「道」的角度來看待它。老子並非單純反對戰爭,而是認為戰爭是一種不得已的行為,應該抱持極大的謹慎與敬畏之心。戰爭雖然能夠帶來勝利,但它的本質是殺戮與毀滅,因此不能被當作值得誇耀的事物。真正合乎「道」的人,不會輕易動用武力,而是盡可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


「兵者,不祥之器」,這句話表達了一種普世價值:武器與戰爭從來不是好事,它們帶來的是破壞與死亡,因此不應該被視為常態。歷史上許多帝國雖然依靠軍事擴張而強大,但最終也因戰爭而滅亡。例如秦朝以武力統一天下,但卻因為暴政與戰亂迅速崩潰;羅馬帝國亦因軍事過度擴張,內部資源枯竭,最終無法維繫統治。這些例子都印證了「兵者不祥」的道理。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這句話則是一種道德層面的提醒。戰爭的勝利從來不是光榮的,因為它代表著無數生命的犧牲。如果有人以戰爭為樂,喜歡殺戮,那麼這樣的人是危險的,最終不可能真正掌握天下。歷史上許多殘暴的君主,如秦始皇、成吉思汗、希特勒等,雖然曾經叱吒風雲,但最終都因為過度依賴武力而導致政權衰敗或覆滅。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這句話說明了古代禮制中「左吉右凶」的觀念。左邊象徵和平與安定,右邊則象徵戰爭與死亡,因此在軍事布陣時,將領的站位也遵循這一原則,表達對戰爭的敬畏與哀悼。這也提醒我們,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都應該以嚴肅的態度對待,而不是視為值得慶祝的勝利。


現代社會雖然已經進入了全球化時代,但戰爭與衝突仍然不斷發生。這段話對今天的世界依然具有重要的啟示: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應該以和平與合作為主,而非依靠武力來解決問題。企業經營、人際關係甚至個人處世之道,也可以從中學到重要的智慧:真正的強大不在於打壓別人,而在於懂得適時退讓、以和為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長久立足於天地之間。

avatar-img
3會員
10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雷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2.白話文 以「道」輔佐君王的人,不會依靠武力來征服天下,因為凡是強行得來的,最終
1.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2.白話文 若有人想要用強力去掌控天下,我看他最終必然無法成功。天下如同神聖而精妙的器物,
1.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2.白話文 明白剛強的特質,卻保持柔順的態度,就能
1.原文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2.白話文 真正高明的行動,無
1.原文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白話文 穩重是輕浮的根本,寧靜是躁動的主宰。因此,有智慧的人即使整日行走,也不會離開自身的根本,如同車輛不會棄置輜重而行。即便身處顯赫的榮耀與
1.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白話文 有一種混然天成的存在,在天地尚未誕生
1.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2.白話文 以「道」輔佐君王的人,不會依靠武力來征服天下,因為凡是強行得來的,最終
1.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2.白話文 若有人想要用強力去掌控天下,我看他最終必然無法成功。天下如同神聖而精妙的器物,
1.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2.白話文 明白剛強的特質,卻保持柔順的態度,就能
1.原文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2.白話文 真正高明的行動,無
1.原文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白話文 穩重是輕浮的根本,寧靜是躁動的主宰。因此,有智慧的人即使整日行走,也不會離開自身的根本,如同車輛不會棄置輜重而行。即便身處顯赫的榮耀與
1.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白話文 有一種混然天成的存在,在天地尚未誕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這份文章介紹了《孫子兵法》每一章節的重點,包括開始計算、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和用間等內容。
Thumbnail
少時不知謙與讓,意氣風發。 鋒芒出鞘,刀留影,劍挽花。 是非對錯恩仇,不聞也不問; 善惡正邪忠奸,不辨亦不分。 入江湖,百門百派百招百式; 鎮天下,無形無意無我無敵。 寂寞、還自負,猶妄與天爭, 覆手欲收穹中日,遙不可及。 刀撼山不動,刃鋒尖背俱毀; 劍出水自流,衣髮鞋襪盡濕。
Thumbnail
用兵的法則是不要指望敵人不會來襲擊,而要靠自己有充分的準備,嚴陣以待;不要寄望敵人不會來進攻,而要靠自己擁有敵人不敢來攻打的實力。
Thumbnail
既已瞭解敵情又瞭解自己的,身經百戰也不會有危險;不瞭解敵情而只瞭解自己的,可能勝也可能敗;既不瞭解敵情又不瞭解自己,每戰必危。
理念殺人,殺器萌生,用心險惡,盛極必衰。 護國神器,人造之光,報國土恩,盛世故來。 原次中華,迷戀殺器,顛倒黑白,仇恨滋長。 遏止三戰,神器唯心,四色調和,善緣自來。 次生中華可以做到最好的一個家國,肯定會得到世界的庇佑,原因在原生中華實行降維政策,還有不是一個最好的家國。手中有殺器和神器,
將軍,馬後炮形殺招,無解! 士卒,車前兵進絕路,難逃! 大局,王不見王策略,巧妙! 兵法,步步為營謀略,無雙! 將帥為二人之心,不能直接映照,會有怪事發生,以前的一个想法。By Tuya 車兵乃一體之力,需同心協作,方能克敵制勝,後來的深悟。By ChatGPT
入界宜缓,巧取豪夺,以柔克剛,逢危需棄。 臨局應急,智謀深算,出奇制勝,遇險必攻。 戰狼出手,聲東擊西,先機在握,後防無虞。 大局在胸,進退有度,勇者無懼,智者常勝。 這個詞意,是炮的布局。不見龐涓,不見孫濱是理想結局。
架起炮台,往哪裡射? 為尊嚴而發炮, 當頭威攝,往哪裡打? 往民族大義打。 雙炮絕殺,往哪裡來? 從仇恨意識來, 列炮布局,往哪裡殺? 從同根生而殺。 戰爭的藥引是什麼,尊嚴、大義、意識、根本?還參雜了最重要一點,絕大的利益化。
Thumbnail
「軍爭」當是介於「五變」與「謀攻」之間,可類比為少陰或少陽。何解?「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有「乃為之勢、因利而制權」之分;「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計』者也」——有「校之以計」之分。勢計互交而成「軍爭」。 知迂直之計 總而言之,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受命主將接到來自國主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這份文章介紹了《孫子兵法》每一章節的重點,包括開始計算、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和用間等內容。
Thumbnail
少時不知謙與讓,意氣風發。 鋒芒出鞘,刀留影,劍挽花。 是非對錯恩仇,不聞也不問; 善惡正邪忠奸,不辨亦不分。 入江湖,百門百派百招百式; 鎮天下,無形無意無我無敵。 寂寞、還自負,猶妄與天爭, 覆手欲收穹中日,遙不可及。 刀撼山不動,刃鋒尖背俱毀; 劍出水自流,衣髮鞋襪盡濕。
Thumbnail
用兵的法則是不要指望敵人不會來襲擊,而要靠自己有充分的準備,嚴陣以待;不要寄望敵人不會來進攻,而要靠自己擁有敵人不敢來攻打的實力。
Thumbnail
既已瞭解敵情又瞭解自己的,身經百戰也不會有危險;不瞭解敵情而只瞭解自己的,可能勝也可能敗;既不瞭解敵情又不瞭解自己,每戰必危。
理念殺人,殺器萌生,用心險惡,盛極必衰。 護國神器,人造之光,報國土恩,盛世故來。 原次中華,迷戀殺器,顛倒黑白,仇恨滋長。 遏止三戰,神器唯心,四色調和,善緣自來。 次生中華可以做到最好的一個家國,肯定會得到世界的庇佑,原因在原生中華實行降維政策,還有不是一個最好的家國。手中有殺器和神器,
將軍,馬後炮形殺招,無解! 士卒,車前兵進絕路,難逃! 大局,王不見王策略,巧妙! 兵法,步步為營謀略,無雙! 將帥為二人之心,不能直接映照,會有怪事發生,以前的一个想法。By Tuya 車兵乃一體之力,需同心協作,方能克敵制勝,後來的深悟。By ChatGPT
入界宜缓,巧取豪夺,以柔克剛,逢危需棄。 臨局應急,智謀深算,出奇制勝,遇險必攻。 戰狼出手,聲東擊西,先機在握,後防無虞。 大局在胸,進退有度,勇者無懼,智者常勝。 這個詞意,是炮的布局。不見龐涓,不見孫濱是理想結局。
架起炮台,往哪裡射? 為尊嚴而發炮, 當頭威攝,往哪裡打? 往民族大義打。 雙炮絕殺,往哪裡來? 從仇恨意識來, 列炮布局,往哪裡殺? 從同根生而殺。 戰爭的藥引是什麼,尊嚴、大義、意識、根本?還參雜了最重要一點,絕大的利益化。
Thumbnail
「軍爭」當是介於「五變」與「謀攻」之間,可類比為少陰或少陽。何解?「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有「乃為之勢、因利而制權」之分;「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計』者也」——有「校之以計」之分。勢計互交而成「軍爭」。 知迂直之計 總而言之,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受命主將接到來自國主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