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2.白話文
真正高明的行動,無需留下痕跡;真正高明的言語,無可指摘;真正高明的計算,無需借助籌碼;真正高明的鎖閉,無需門閂卻無法開啟;真正高明的結繩,無需繩索卻無法解開。因此,有智慧的人善於幫助他人,從不放棄任何人;善於珍惜萬物,從不浪費任何事物。這就是明智之道。真正善良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師;不善之人,則是善良之人的資糧。如果一個人不珍惜自己的老師,也不珍視學習的機會,即使他看似聰明,實際上卻是深陷迷惘之中。這就是大道的關鍵與奧妙。
3.解釋
這段話揭示了「無為而為」的智慧,以及善與不善之間的互動關係。真正的善行並非刻意而為,真正的智慧也不是依靠外在技巧來展現,而是自然流露,無聲無跡,卻能發揮極大的影響力。
「善行,無轍跡」,真正的高明之人做事不會留下明顯的痕跡,因為他順應自然,不強行改變環境,而是讓一切自然而然地運行。這就像水流過大地,滋養萬物,卻不留下明顯的傷痕。「善言,無瑕謫」,真正有智慧的言語,是和諧而不帶傷害的,因為它源自對人性的理解與尊重,不是為了爭辯,而是為了引導。
「善數,不用籌策」,意指真正的計算與決策來自深刻的洞察,而非機械地依賴外在工具。這種智慧就像老農觀天象而知農時,真正的知識並不僅僅來自數字,而是來自長期的觀察與經驗。「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真正的封閉並不依賴外在的鎖與門閂,而是來自內在的力量,正如真正的安全感來自內心,而非高牆深鎖。「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真正的關係與連結,不需要刻意的束縛,卻能堅不可摧,因為它建立在真正的信任與契合之上。
聖人之所以能夠無棄人、無棄物,正是因為他看到了每個人與每件事的價值。他不輕易評斷對錯,而是看到每個人的可塑性與可能性,因此不放棄任何一個人,也不浪費任何一樣東西。他明白,善與不善並非絕對對立,而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善良的人能夠從不善的人身上學習警惕與教訓,不善的人則能在善良者的指引下成長與轉化。二者相輔相成,彼此促進,而非單純的對立。
然而,若一個人不珍惜自己的老師,也不重視學習的機會,即使他看似聰明,也只是在自欺欺人,最終仍會陷入無知與困惑之中。「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這提醒人們,真正的智慧來自於謙卑與學習,而非自滿與驕傲。大道的關鍵與奧妙,就在於能否認識到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並懂得如何在其中成就自己與他人。
這段話的智慧可以應用於人生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個人成長、人際關係、領導管理,甚至是治理國家。真正的影響力來自內在的修養,而非外在的強求;真正的領導者並不依賴權力與控制,而是讓一切自然而然地運行;真正的學習者懂得尊重師長,也懂得從自身與環境中汲取養分。這就是大道之理,也是人生的至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