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道經-第三十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2.白話文


以「道」輔佐君王的人,不會依靠武力來征服天下,因為凡是強行得來的,最終都會遭到反噬。戰爭之地,往往荒蕪滿目瘡痍,軍隊所經之處,荊棘叢生,人民流離失所。而當大軍離去之後,國家必然經歷災荒與凶年,因為戰爭不僅破壞土地,也讓百姓陷入痛苦與貧困。真正善於行事的人,只求達成目的,從不依仗武力來逞強。即使不得不動用武力,也不應該因此自滿、誇耀、驕傲,或故意炫耀自己的成就。即使戰爭是迫不得已的,也應該謹慎克制,不可過度使用武力,因為凡是過度強盛的東西,最終都會衰敗,這正是違背「道」的表現。違背「道」的事物,終將迅速滅亡。



3.解釋


這段話探討了以「道」治國的智慧,強調武力與戰爭的危害,並指出過度強盛必然導致衰敗的自然法則。許多國君或領袖認為,只要依靠軍事力量征服天下,就能長久統治,但這其實是一種短視的觀點。真正的治理之道,不應該建立在武力之上,而是應該順應自然,讓人民安居樂業,才能真正長治久安。


「其事好還」,這句話的意思是:凡是強行施加於他人的事,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戰爭不僅摧毀敵人,也會讓發動戰爭的一方付出代價,這是因果循環的道理。歷史上許多強國雖然依靠武力崛起,但最終卻也因戰爭而衰敗。比如秦朝雖然統一六國,卻因為過度依賴暴力鎮壓而迅速滅亡;羅馬帝國雖曾稱霸歐洲,卻最終因軍事擴張過度而內部崩解。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戰爭帶來的破壞。軍隊所到之處,土地荒蕪,人民流離失所,社會陷入動盪。即使戰爭結束,土地與人民的創傷也無法立即恢復,因此「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這是因為戰爭破壞了農業生產,讓人民無法安居,導致饑荒與貧困。這也提醒統治者,真正的強盛不在於軍事力量,而在於是否能讓人民安定生活。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這句話強調了真正的強者不會依賴武力來證明自己。真正有智慧的人,只會在必要時果斷行動,但不會為了顯示自己的力量而發動戰爭。即使不得不動武,也應該保持謙遜,而非自大、誇耀或驕傲,否則將招致反噬。這種克制的態度,是符合「道」的智慧。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這是老子重要的宇宙觀之一。他認為,任何事物如果過度強盛,最終都會迅速衰敗,這是一種自然法則。就像樹木長得過於繁茂,終將折斷;國家過於依賴武力,最終將走向滅亡。這與《道德經》其他章節所講的「柔弱勝剛強」相呼應,真正能夠長久存在的,不是表面上的強大,而是懂得順應變化、保持平衡的智慧。


這段話對現代社會同樣有深遠的啟示。國際關係中,那些依靠軍事擴張來獲取利益的國家,往往最終會陷入戰爭的泥沼;企業經營中,過度追求市場壟斷的公司,最終可能因內部腐化或市場反彈而走向衰落;個人生活中,那些極端追求名利權勢的人,往往因過於膨脹的自我而導致失敗。因此,真正的智慧在於懂得適可而止,謙遜有節,遵循自然之道,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9會員
544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8
1.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2. 白話文 真實的話語往往不華麗,華麗的話語往往不真實。真正善良的人不善於爭辯,善於爭辯的人往往內心並不善良。有真正智
2025/02/08
1.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2. 白話文 真實的話語往往不華麗,華麗的話語往往不真實。真正善良的人不善於爭辯,善於爭辯的人往往內心並不善良。有真正智
2025/02/08
1. 原文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 白話文 理想的社會是國土狹小、人口稀少的。即使擁有先進的器具,也不去
2025/02/08
1. 原文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 白話文 理想的社會是國土狹小、人口稀少的。即使擁有先進的器具,也不去
2025/02/08
1. 原文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 白話文 與人化解大怨時,必然還會留下殘餘的怨恨。若以德報怨,真的能稱為善行嗎?因此,聖人持左契而不苛責於人。有德之人主持契約,會遵守信義;無德之人則只知道催逼索討。
2025/02/08
1. 原文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 白話文 與人化解大怨時,必然還會留下殘餘的怨恨。若以德報怨,真的能稱為善行嗎?因此,聖人持左契而不苛責於人。有德之人主持契約,會遵守信義;無德之人則只知道催逼索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原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道」平和而廣泛,不可能有多餘的。 淵兮似萬物之宗; ➡它博大精深是所有動植物的根源; 挫其銳、解其紛、
Thumbnail
【原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道」平和而廣泛,不可能有多餘的。 淵兮似萬物之宗; ➡它博大精深是所有動植物的根源; 挫其銳、解其紛、
Thumbnail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注重地位,就不會互比高下; 不貴難得之貨
Thumbnail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注重地位,就不會互比高下; 不貴難得之貨
Thumbnail
,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為恃,功成而不處,其欲見賢。   這一篇章是說天下財富都是有餘者補不足者;而世間卻是相反,都是不足者補有餘者。就像拉弓一樣,滿
Thumbnail
,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為恃,功成而不處,其欲見賢。   這一篇章是說天下財富都是有餘者補不足者;而世間卻是相反,都是不足者補有餘者。就像拉弓一樣,滿
Thumbnail
原文: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這一篇章是說到是萬物的主宰,善良之人的寶物,不善良的人可被他保護,美好的言語可以讓人尊
Thumbnail
原文: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這一篇章是說到是萬物的主宰,善良之人的寶物,不善良的人可被他保護,美好的言語可以讓人尊
Thumbnail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這一章跟第二十一章道之為物,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三十八章上德下德有相連通義,說明道的本質與德的性情養成。
Thumbnail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這一章跟第二十一章道之為物,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三十八章上德下德有相連通義,說明道的本質與德的性情養成。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10 「願承經內意,長侍永清涼」──如果我們願意衷心奉行經教,而且不改初衷,持之以恆,必然證得清涼之境。真的嗎? 或者,我們換個含蓄一點的問法,天道真能彌合人間現實與天道理論之間巨大的罅隙嗎?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10 「願承經內意,長侍永清涼」──如果我們願意衷心奉行經教,而且不改初衷,持之以恆,必然證得清涼之境。真的嗎? 或者,我們換個含蓄一點的問法,天道真能彌合人間現實與天道理論之間巨大的罅隙嗎?
Thumbnail
每一項技能,運用到即精妙時,咱們都稱其為神乎其技。專業職人或是運動競技高手,無一不是通過大量的練習而成為了習慣,而能施展高超的技藝。而這專業的技藝即是稱為「術」,透過術而呈現的意境,則可以看見專家們所要呈現的「道」。能達到神乎其技的境界都是道術合一的。
Thumbnail
每一項技能,運用到即精妙時,咱們都稱其為神乎其技。專業職人或是運動競技高手,無一不是通過大量的練習而成為了習慣,而能施展高超的技藝。而這專業的技藝即是稱為「術」,透過術而呈現的意境,則可以看見專家們所要呈現的「道」。能達到神乎其技的境界都是道術合一的。
Thumbnail
「爭」是「體」能量高漲的狀態,它的行為是佔有。是自然的狀態,人生在世總要掙口飯吃,謀個工作,找個對象,這些行為都是佔有,都是體的行為。體在「爭」的狀態下,有最高的效能,用來達到體的功能,即是佔有。體它本身就是有。要體不「爭」那會死的,至少要爭口氣,呼吸才能活下去。
Thumbnail
「爭」是「體」能量高漲的狀態,它的行為是佔有。是自然的狀態,人生在世總要掙口飯吃,謀個工作,找個對象,這些行為都是佔有,都是體的行為。體在「爭」的狀態下,有最高的效能,用來達到體的功能,即是佔有。體它本身就是有。要體不「爭」那會死的,至少要爭口氣,呼吸才能活下去。
Thumbnail
2013/11/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任難任之事,要有力而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而無言。」 良因曰: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因為平時的用功,所以面對逆境時,自是願力與智力之顯現。 若無平常的功夫,結果就只是浮躁而無力。 面對難處之人,除了智慧覺察之外,更需要慈悲包容,以德服人。
Thumbnail
2013/11/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任難任之事,要有力而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而無言。」 良因曰: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因為平時的用功,所以面對逆境時,自是願力與智力之顯現。 若無平常的功夫,結果就只是浮躁而無力。 面對難處之人,除了智慧覺察之外,更需要慈悲包容,以德服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