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與本田的合併談判近日宣告破局,主要原因是日產拒絕本田將其轉為子公司的提案,導致雙方未能在條件上達成共識,日產高層表示,滿足兩家公司股東的條件幾乎不可能,因此決定撤回與本田的基本協議書
本田與日產都是傳統車廠,整併後會有管理、品牌定位、文化整合等問題,鴻海不是車廠,而是代工與供應鏈專家,不會威脅日產品牌,合作模式更靈活,這點讓鴻海比本田更適合作為日產的救星,本田與日產仍可保持自主品牌與研發,只需要將生產、供應鏈、部分技術交給鴻海,提高效率。
本田雨日產目前最需要的是快速開發新產品,而鴻海在這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鴻海採用CDMS商業模式,專注於提供整車設計與製造服務,使得客戶能夠集中精力於品牌和市場行銷,而將大部分製造工作外包給鴻海,同時客戶在其設計基礎上進行修改,以適應不同市場需求,這種靈活性使得其商業模式更具吸引力,若與鴻海合作,可以加快新一代電動車的開發和量產。
鴻海若能與日產合作,將是一次「科技供應鏈 x 傳統車廠」的最佳組合,雙方能各取所需:
• 日產獲得鴻海的電動車製造能力與成本優勢
• 鴻海藉此進軍日本市場,提升電動車代工版圖
在日產尋找新出路的關鍵時刻,鴻海確實是最有可能幫助它轉型、甚至「拯救」它的企業之一。
Mark的股市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