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的 AI 夢想遭受市場質疑:股價修正是買入機會還是警示信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超微半導體(Advanced Micro Devices, NASDAQ: AMD)長期以來一直是 Intel 和 NVIDIA 的有力競爭對手,然而,在 2024 年第四季度財報發布後,市場對 AMD 的成長前景產生了質疑,導致 至少 19 位華爾街分析師下調其目標價。其中,Citi 將 AMD 從「買入」下調至「中性」,反映出投資者對該公司短期成長的擔憂。

AMD 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公司預計其 數據中心 AI 業務將從 2024 年的 50 億美元銷售額擴展至「未來幾年內每年數百億美元」。然而,部分分析師對此持懷疑態度。例如,Bernstein 分析師 Stacy Rasgon 將其目標價從 150 美元下調至 125 美元,並指出,若 AMD 要在 2025 年實現 70 億至 80 億美元的數據中心 GPU 營收,則下半年需要出現「極端的增長曲線」,這種成長方式 讓投資者難以接受

在 AMD 進入 關鍵轉折點 之際,投資者需要評估幾個核心問題:為何華爾街普遍下調 AMD 的股價目標?AMD 能否在 AI 數據中心市場挑戰 NVIDIA?目前股價是否具備投資價值,還是應該等待更明確的成長信號?

AMD 股價遭下調的原因是什麼?

AMD 的第四季度業績 並非全然負面,但在 AI 晶片熱潮帶動下,市場對其 成長潛力的期望極高,因此財報結果未能達到預期。公司報告第四季度總營收為 61.7 億美元,年增 10%,但 客戶端與遊戲部門仍表現疲弱

影響股價的關鍵問題並不在於 當前業績,而是 2025 年的成長展望。Bernstein 的分析指出,AMD 需在 2025 年下半年實現急劇增長,才能達成全年 AI GPU 營收目標。這種「曲棍球棒式成長」(hockey stick growth)模式通常代表企業在前期表現平淡,需在短時間內大幅成長,這 增加了投資風險,令市場感到不安。

此外,AMD 的 毛利率受到壓力,儘管公司仍然保持盈利,但 AI 基礎設施投資、研發支出和市場擴張的成本正在上升。AMD 第四季度的毛利率為 51%,但分析師擔憂 未來幾季競爭加劇和價格壓力 可能會影響其獲利能力。

AMD 的 AI 數據中心業務能實現目標嗎?

AMD 的未來增長 高度依賴其 AI 數據中心業務,這一領域目前由 NVIDIA 主導。蘇姿丰對投資者表示,AI 將成為 AMD 的長期成長引擎,2024 年 AI 相關營收將超過 50 億美元,並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突破「數百億美元」級別。

這一樂觀預測的基礎是 MI300X GPU,這款產品被視為 AMD 對抗 NVIDIA AI 加速器(H100 及即將推出的 Blackwell) 的關鍵競爭者。據報導,微軟 Azure、Google Cloud 和 Meta 等超大規模數據中心 正在測試 AMD 的 AI GPU,但尚未大規模部署。

然而,AMD 在 AI 市場上的主要挑戰是 軟體生態系統的競爭。NVIDIA 擁有 CUDA 軟體生態系統,已成為 AI 運算的標準,而 AMD 的 ROCm 平台雖有所進展,但仍遠不及 CUDA 的成熟度。這意味著,即使 AMD 在硬體規格上具備競爭力,軟體兼容性問題仍可能阻礙其市場滲透

AMD 與 NVIDIA、Intel 相比如何?

AMD 目前面臨來自 NVIDIA 和 Intel 的雙重挑戰

  • NVIDIA(NASDAQ: NVDA) 仍然是 AI GPU 市場的領導者,市佔率高達 80%。NVIDIA 的 Blackwell AI GPU 預計將進一步鞏固其領導地位,並且其 CUDA 軟體生態系統 讓開發者無法輕易轉換到競爭對手的平台。儘管 AMD 的 MI300X 是強勁的挑戰者,但市場對 NVIDIA 的依賴使得 AMD 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實現大規模市場滲透
  • Intel(NASDAQ: INTC) 也在積極擴展 AI 領域,透過 Gaudi AI 加速器 進軍市場。Intel 的優勢在於 與企業的深厚合作關係,但在 AI 硬體效能 方面仍落後於 AMD 和 NVIDIA。

在 x86 伺服器 CPU 市場,AMD 透過 EPYC 處理器持續搶占 Intel 市場份額,但 AI 領域的競爭環境更為激烈,AMD 仍需時間鞏固地位。

AMD 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什麼?

AMD 最大的風險在於其 AI 營收增長可能不如預期。雖然公司已經獲得一些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客戶的興趣,但 從測試到大規模部署仍需要時間,而 NVIDIA 已經擁有牢固的市場基礎。

此外,價格壓力和供應鏈問題 也是潛在風險。NVIDIA 由於市場主導地位,可以保持 高利潤率定價,但 AMD 可能需要 透過價格競爭來吸引客戶,這可能導致毛利率下降。

半導體市場的 週期性變動 也是投資者需關注的問題。若 全球經濟放緩、企業 IT 支出減少或地緣政治風險升高,都可能影響 AMD 的增長動能。

AMD 股票值得買入嗎?

儘管許多分析師調降 AMD 的目標價,但該公司仍然是一家 高潛力的 AI 投資標的。其在 x86 伺服器處理器領域已確立領導地位,並積極發展 AI 晶片市場,若能有效執行其策略,未來成長空間仍然可觀。

然而,短期內 投資者應預期較大的股價波動。AMD 當前的 本益比(P/E)約為 40 倍,意味著 市場已經對其 AI 成長前景有所定價。對於 長期投資者,若 AMD 成功 擴大 AI 晶片市場佔有率,則股價仍有上升空間。但對於尋求 短期穩定回報的投資者,可能需要等待更明確的業績改善訊號再做進場決策。

總結來說,AMD 是 高風險、高回報 的投資標的,未來 MI300X 採用率、AI 營收增長與毛利率變化 都將是關鍵觀察指標。


avatar-img
6會員
381內容數
✨歡迎來到【美股 101】頻道!✨ 這裡是投資者的專屬地帶!我們每日提供美股資訊、最新市場趨勢解析,讓你掌握市場脈動,贏在起跑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股 101 的其他內容
Nike 作為全球運動服飾市場的領導品牌,目前正面臨營收下滑與市場競爭加劇的挑戰。為應對市場壓力,公司正採取削減庫存、減少折扣促銷並強化高端品牌定位的策略,以恢復品牌價值與盈利能力。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 Nike 市場地位、財務狀況、品牌策略、競爭環境與投資價值,幫助投資者判斷其未來增長潛力。
Lululemon 作為奢華運動服飾市場的領導品牌,近年來持續保持強勁的營收成長與高毛利率。然而,投資者仍需考慮高估值風險、消費支出趨勢與競爭加劇等因素,以判斷 Lululemon 是否仍具投資吸引力。本篇文章將深入分析該公司市場地位、財務狀況、成長潛力及風險因素,幫助投資者做出明智決策。
Supermicro(NASDAQ: SMCI)正式啟動 NVIDIA Blackwell AI 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全面量產。本文將探討市場潛力、競爭優勢、財務影響、供應鏈風險和股價表現,並分析 Supermicro 是否具備長期增長潛力。
Alphabet正式推出Gemini 2.0,這是其迄今為止最強大的人工智慧模型。該模型包含Gemini 2.0 Flash,具備AI驅動的程式設計能力。面對高昂的研發成本、激烈的市場競爭與監管風險,Gemini 2.0能否真正帶動Alphabet的盈利增長仍有待觀察。
Google 正在積極推動量子計算技術,並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實現商業應用。本文深入探討 Google 的量子計算戰略,包括市場可行性、競爭格局、財務影響、研發投入及潛在風險。此外,本文分析 Google 與 IBM、微軟等競爭對手的比較,並探討其對 Alphabet 股價的影響。
英特爾(Intel)近期在 Folsom 總部進一步裁員,作為其全球削減 15% 員工 計畫的一部分,以達成 100 億美元的成本節約目標。這一舉措凸顯了英特爾在面對競爭對手時所面臨的市場壓力。本文將探討英特爾財務表現、裁員影響、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以及投資者應關注的風險與機會。
Nike 作為全球運動服飾市場的領導品牌,目前正面臨營收下滑與市場競爭加劇的挑戰。為應對市場壓力,公司正採取削減庫存、減少折扣促銷並強化高端品牌定位的策略,以恢復品牌價值與盈利能力。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 Nike 市場地位、財務狀況、品牌策略、競爭環境與投資價值,幫助投資者判斷其未來增長潛力。
Lululemon 作為奢華運動服飾市場的領導品牌,近年來持續保持強勁的營收成長與高毛利率。然而,投資者仍需考慮高估值風險、消費支出趨勢與競爭加劇等因素,以判斷 Lululemon 是否仍具投資吸引力。本篇文章將深入分析該公司市場地位、財務狀況、成長潛力及風險因素,幫助投資者做出明智決策。
Supermicro(NASDAQ: SMCI)正式啟動 NVIDIA Blackwell AI 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全面量產。本文將探討市場潛力、競爭優勢、財務影響、供應鏈風險和股價表現,並分析 Supermicro 是否具備長期增長潛力。
Alphabet正式推出Gemini 2.0,這是其迄今為止最強大的人工智慧模型。該模型包含Gemini 2.0 Flash,具備AI驅動的程式設計能力。面對高昂的研發成本、激烈的市場競爭與監管風險,Gemini 2.0能否真正帶動Alphabet的盈利增長仍有待觀察。
Google 正在積極推動量子計算技術,並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實現商業應用。本文深入探討 Google 的量子計算戰略,包括市場可行性、競爭格局、財務影響、研發投入及潛在風險。此外,本文分析 Google 與 IBM、微軟等競爭對手的比較,並探討其對 Alphabet 股價的影響。
英特爾(Intel)近期在 Folsom 總部進一步裁員,作為其全球削減 15% 員工 計畫的一部分,以達成 100 億美元的成本節約目標。這一舉措凸顯了英特爾在面對競爭對手時所面臨的市場壓力。本文將探討英特爾財務表現、裁員影響、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以及投資者應關注的風險與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在半導體科技頂端的台積電和ASML都發布了財報,面臨回檔壓力的AI半導體還有戲嗎?
Thumbnail
年初到三月初漲幅曾高達53%,現在都回吐的差不多了,年初至今的漲幅只剩不到10%了。不好不壞,大致上跟大盤S&P500差不多。 反觀AMD在CPU和GPU的兩個老大競爭對手,真的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年初至今,絕對強勢的NVDA已累漲 87%,全球經濟靠我們台灣之光勳哥頂著。弱勢的
Thumbnail
AMD 1Q24 財報表現相當糟糕,尤其是 MI300 伺服器連續 2 季的全年財測 (Guidance) 預計僅 40 億美元,顯著低於 Buy Side 預期的 80-90 億美元,且沒有看到 MI450 的進度更新,我不理解在撰稿的此時,為何 AMD 盤後僅下跌約 5%。
Thumbnail
AMD 從一個小公司逆風翻盤,經歷了多次起起伏伏,最終在蘇姿豐的帶領下重新崛起,成為與英特爾分庭抗禮的晶片巨頭。AMD 通過推出高性能 Zen 架構的 CPU 產品,以及在數據中心和 AI 領域的戰略佈局,成功擴大了市場份額,並實現了股價的百倍增長。
Thumbnail
近期Nvidia憑一己之力掀起AI浪潮,帶動半導體行業、AI相關供應鏈的估值上漲。而本篇要講的美超微,正是AI產業鏈的受惠者之一。
Thumbnail
你不用很懂半導體沒關係, 但有一個基本的邏輯, 觀念很簡單。 讓我用幾分鐘解釋給你聽。 全球AI晶片市場規模將在五年內成長超過26倍。 12月時,AMD發表: 「AI加速器(包括記憶體)的市場規模(TAM或Total Addressable Market)預計
Thumbnail
24.01.31 股癌 *AMD,財報符合預期、法說會沒什麼意外的內容,但目前市場對於AI伺服器的預估出貨量非常高,所以導致財報開出來之後股價跌, --有些看到有80-90億美元,不可能達到,因為3.5-4萬片的CoWoS,大約是40-60萬顆晶片,加上出貨的進度會delay。 --盡量以公司
Thumbnail
近期,圖形處理單元(GPU)需求激增,推動了AMD等公司的顯著收益。但市場存在非理性的狂熱,對於AI芯片增長的預期可能被過度樂觀估計。此外,市場領先者Nvidia的主導地位導致客戶過度訂購,美國對中國出口芯片的舉措也可能對市場增長產生影響。
Thumbnail
*晶片股強勢領軍 AMD、Meta締輝煌 標普登歷史新高 *美1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勁揚 一年通膨預期創3年新低 *陸官媒:ECFA不排除終止 點名機械、汽車零配件關稅優惠可能取消 *台積電 AI 訂單再增?OpenAI 擬投入自研晶片降 Nvidia 依賴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在半導體科技頂端的台積電和ASML都發布了財報,面臨回檔壓力的AI半導體還有戲嗎?
Thumbnail
年初到三月初漲幅曾高達53%,現在都回吐的差不多了,年初至今的漲幅只剩不到10%了。不好不壞,大致上跟大盤S&P500差不多。 反觀AMD在CPU和GPU的兩個老大競爭對手,真的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年初至今,絕對強勢的NVDA已累漲 87%,全球經濟靠我們台灣之光勳哥頂著。弱勢的
Thumbnail
AMD 1Q24 財報表現相當糟糕,尤其是 MI300 伺服器連續 2 季的全年財測 (Guidance) 預計僅 40 億美元,顯著低於 Buy Side 預期的 80-90 億美元,且沒有看到 MI450 的進度更新,我不理解在撰稿的此時,為何 AMD 盤後僅下跌約 5%。
Thumbnail
AMD 從一個小公司逆風翻盤,經歷了多次起起伏伏,最終在蘇姿豐的帶領下重新崛起,成為與英特爾分庭抗禮的晶片巨頭。AMD 通過推出高性能 Zen 架構的 CPU 產品,以及在數據中心和 AI 領域的戰略佈局,成功擴大了市場份額,並實現了股價的百倍增長。
Thumbnail
近期Nvidia憑一己之力掀起AI浪潮,帶動半導體行業、AI相關供應鏈的估值上漲。而本篇要講的美超微,正是AI產業鏈的受惠者之一。
Thumbnail
你不用很懂半導體沒關係, 但有一個基本的邏輯, 觀念很簡單。 讓我用幾分鐘解釋給你聽。 全球AI晶片市場規模將在五年內成長超過26倍。 12月時,AMD發表: 「AI加速器(包括記憶體)的市場規模(TAM或Total Addressable Market)預計
Thumbnail
24.01.31 股癌 *AMD,財報符合預期、法說會沒什麼意外的內容,但目前市場對於AI伺服器的預估出貨量非常高,所以導致財報開出來之後股價跌, --有些看到有80-90億美元,不可能達到,因為3.5-4萬片的CoWoS,大約是40-60萬顆晶片,加上出貨的進度會delay。 --盡量以公司
Thumbnail
近期,圖形處理單元(GPU)需求激增,推動了AMD等公司的顯著收益。但市場存在非理性的狂熱,對於AI芯片增長的預期可能被過度樂觀估計。此外,市場領先者Nvidia的主導地位導致客戶過度訂購,美國對中國出口芯片的舉措也可能對市場增長產生影響。
Thumbnail
*晶片股強勢領軍 AMD、Meta締輝煌 標普登歷史新高 *美1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勁揚 一年通膨預期創3年新低 *陸官媒:ECFA不排除終止 點名機械、汽車零配件關稅優惠可能取消 *台積電 AI 訂單再增?OpenAI 擬投入自研晶片降 Nvidia 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