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對許多家庭來說,這是一個敬天祈福的重要日子。傳統上,家家戶戶會準備豐盛的供品,其中最常見的供品之一就是發糕,象徵步步高升、福氣滿滿。今年在正月初九剛好來到據點帶長者活動,讓長者們透過餐點實作,回憶起傳統節慶的溫暖,並藉機指導健康均衡的一餐該涵蓋哪些營養。
🍯 黑糖發糕:回憶滿載的傳統美食
發糕在閩南語中與「發財」諧音,因此在重要節慶時總少不了它的身影。奶奶一聽到今天要做發糕,就笑著說自己昨天忘記買發糕來拜拜,才剛做完一批發糕!
「一點粉一點水,仔細耐心的攪拌」、「要用炊的不能用電鍋才會發」奶奶們分享著過去做發糕的經驗,成品口感果真鬆軟香甜且發的像朵花兒似的。奶奶們還親手寫春聯,貼在發糕外包裝,每一份發糕都承載著滿滿的祝福與喜悅。
🍚 蝦仁蛋炊飯 & 炒大白菜:營養均衡的一餐
除了發糕,我們也準備了一道高蛋白、低負擔的主食——蝦仁蛋炊飯。這道料理簡單卻營養豐富,蝦仁提供優質蛋白質,蛋增加飽足感,搭配健康調味,讓美味與營養兼具。再加上一盤爽口的炒大白菜,補充膳食纖維與維生素,讓長輩們吃得健康又滿足。
在傳統佳節中,與家人一起烹飪,不僅能控制食材的安全,也能讓飲食更有溫度。這次的活動,除了讓長輩們學習健康飲食,也讓他們回憶起過去在家中準備天公生供品的溫馨時光。看到大家專注地攪拌麵糊、擺放發糕,甚至細心地寫上春聯,那份投入與喜悅,讓我更加確信,飲食不只是營養的補充,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承,是情感的連結。
這場「福氣滿滿營養餐」活動,不只是一次料理課程,更是一場與長輩們共享健康、文化與歡樂的美好時光。每每到長照據點帶活動,都希望帶給長者的不單單只是枯燥乏味的知識,而是能讓我們用美食傳遞關懷,讓健康成為日常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