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觀察:台光電(2383)滿載仍衝高,群電(6412)又如何逆勢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本文目錄:

  1. 台光電與群電 2025 年 1 月營收評析
    • 工作日因素對營收影響
    • 營收年增、月增的對比與合理性
    • 短期與長期成長趨勢觀察
  2. 產能滿載下的成長:台光電
    • 產能利用率已達高峰,營收仍創新高的關鍵
    • 高階 CCL 滲透率提升與 ASP 成長
    • 產能擴充計劃與未來成長潛力
  3. 產品組合優化與獲利提升:群電
    • 營收未創新高但 EPS 仍持續成長的原因
    • 雲端智能業務比重提升帶來的影響
    • 長期轉型與成長動能展望
  4. 結語
    • 內部的籌碼動向
    • 未來值得關注的關鍵指標


台光電與群電 2025 年 1 月營收評析


台光電(2383)與群電(6412)在2月5日皆已公布2025年1月營收,分別如下:

台光電:69.8億,MOM +8%,YOY +55%
群電:26.9億,MOM -17.52%,YOY -2.93%

2024年的農曆春節在二月,而今2025年的農曆春節在一月,一月的工作日扣除元旦放一天、春節放五天,總共17個工作天。台光電能持續月增年增固然非常的不容易,而群電顯然較受到春節的影響,在月減較多的情況下,也微幅的年減,並創下9個月的新低。


為了降低春節的影響,我認為較為合理的方式是將一月及二月營收合併起來看,以排除農曆春節對於單月營收的影響因素。由於台光電的營收是超乎預期,以下僅分析群電營收:2025年1月26.9億,2024年12月32.6億,2024年1月27.7億,2024年2月24.9億。

2024年1-2月營收:52.6億

2025年2月營收若超過25.9億,那麼今年就會比去年高,以查詢的到新聞第一季(即1-3月)的營收有機會小幅度的年增,隨著輝達RTX50系列顯卡的上市、Windows 10的終止支援(預計2025年10月),今年的業績是有利基繼續往上提升的,這對照去年底群電對於今年營收的總目標為突破400億有一定的機會。另外透過群電的表示大瓦數的筆電電源將從2月開始大量出貨。參考「群電1月營收創9個月新低 大瓦特筆電電源2月大量出貨」(2025/2/5)因此我認為需要持續觀察後續的情況:2月營收是否實現月增?是否目前1月營收是全年的谷底。關於群電的產品組合先前已介紹過,請參考:投資心法:與公司成長,發掘長線潛力

下個月公布2月營收也可能發生營收沒有如預期的情況,那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就需要再去檢視背後的原因,對照公司的說法,判斷其合理性。也許有其他先前尚未知道的因素,若發生那公司的解決方式為何。長期投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縱使參照過去公司的長期趨勢是向上,但也並非月月年年都向上,可能停滯甚至回檔後再向上。


產能滿載下的成長:台光電


在2024年10月31日的台光電法說,公司就清楚提到產能利用率在扣除歲休以後是95%,也就是可稱為滿載的稼動率。那持續觀察2024年10月至最新的2025年1月營收:2024年10月58.1億,11月63.3億,12月64.1億,2025年1月69.8億。可以看到

產能滿載,且揭示的產能計劃在尚未能補上來的情況,為何還能繼續往上衝高單月營收?且具有連續性呢?


根據2025年1月15日元大投顧出具的台燿個股報告(按:另一間高階CCL廠,為台光電的同業,股票代碼6274)指出:AI伺服器及800G等高階應用持續成長將帶動M7、M8等級的高階CCL的需求,而全球可以供應M7等級以上的CCL僅有台光電、台燿、斗山(南韓)以及Panasonic(日本)四間主要廠商。再根據2024年11月22日富邦投顧出具的PCB產業報告:800G交換器即將增高使用量,M8的用量跟ASP都明顯較過去多。我們可以知道隨著M8的滲透率提升,這對於高階CCL的龍頭─台光電是非常好的產業趨勢。中信投顧也在2025年1月10日出具個股報告中提到了ASIC客戶拉貨帶動了高階CCL需求,估計在AI ASIC和800G產品帶動下,可進一步提高產品的毛利。這裡提到的AI ASIC根據2025年1月2日凱基投顧的個股報告可知主要是AWS Trainium2,對於單季營收占比達10%以上。

我垂直觀察供應鏈,2025年2月3日的摩根士丹利在AWS Trainium2(簡稱TN2)的機櫃組裝廠緯穎(6669)的個股報告提到:TN2有的良率問題導致出貨延遲。因此這讓我想到高盛在2024年12月5日的台灣科技產業報告中提過:

As per our understanding, the new AI server PCB manufacturing yield rates are low (<50% in average), leading to even stronger than expected demand on the key production material, CCL.

這說明了AI伺服器良率不高反而消耗更多的CCL。進一步提到:

We don't expect the yield rate issue to be solved in 1H25, leading to a solid M8 grade CCL demand expansion, which could benifit the high end CCL industry supply demand outlook.

預期這個良率問題在2025年上半年內不太可能解決,進一步支持高端M8等級CCL需求的擴大。對照上述大摩對於緯穎的報告也陳述了確實TN2有良率問題,這反而短期角度對台光電是利多。


前面介紹的這段,說明了:目前台光電的產品組合逐步轉向高毛利、高附加價值,這些產品的ASP(平均售價)相對較高,可以了解到即使產能接近滿載,也能透過由於M8的推展來提升營收。在產能接近滿載時,企業通常會優先生產毛利較高的產品,以提升整體獲利能力與營收貢獻。


目前台光電的產能分布如下(按:出自2024年11月1日的元大投顧的個股報告):

raw-image

圖上顯示台光電目前的工廠主要是中國的昆山Kunshan、中山Zhongshan、黃石Huangshi及馬來西亞的檳城Penang。根據目前已計畫的產能提升計畫在2024年Q3法說會:

2025Q2 黃石 +30萬張
2025Q3 檳城 +30萬張、年底另開+30萬張
2025Q4 中山 +60萬張

總計2025年底預計較2024年底的430萬產能/月,增加150張,到達580萬張/月,為增加34.8%,這是強調2024年底及2025年底的總產能靜態比較。不過這種靜態比較並無法反映當年度的實際貢獻,例如新增產能在年底才完全開出,對當年實際營收的影響會遠低於靜態數據的體現。關於產能議題,我在2025年1月10日中信投顧的台光電報告中看到推估2025年及2026年的加權總產能年增分別為11%及20.7%,這是計算2025全年各新增產能的時間貢獻,並以此推導出加權年增,這更貼近實際財務表現,能反映產能逐步開出的時間效應,避免高估新增產能對當期業績的貢獻。另外,到2026年第二季預期總產能可望到達610萬張/月。


以上是現有的工廠的部分,關於在法說會也提到將投入81億元,興建台灣大園廠,預計在2026年加入產能。參考「台光電明年三廠新產能釋出 大園廠後年加入」(2024/11/01)這個81億是怎樣的概念呢?根據優分析的產業資料庫,以年為計算單位,檢視台光電的資本支出在2022年支出了64.9億,而上述這個81億將成為超越歷年,成為新高:顯示出公司對未來CCL需求的強勁預期,這代表可能它看到了很大很大的機會。

raw-image


產品組合優化與獲利提升:群電


在長期投資中,公司營收未必能持續創新高,可能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然而,即便營收未突破高點,公司仍可能因存在著重要的正面因素持續推動成長。因此,營收的變動不應單獨解讀,而需結合獲利能力與經營效率,全面評估公司的長期競爭力。這裡我想提出一個觀察:

營收未突破新高,但三率(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持續提升,現金循環轉換天數(Cash Conversion Cycle, CCC)縮短,EPS仍能持續成長。難道營收沒突破新高就意味著公司表現不佳嗎?

這裡以群電作為觀察案例,並輔以優分析的產業資料庫進行展示與說明。

raw-image

橫向白線約略是年營收400億的分水嶺,觀察最近10年群電僅有2021及2022年達到此水準之上。也就是2022年達到營收的高峰後,2023年有不小幅度的下降(-11.58%)。

raw-image

但檢視歷年的每股盈餘(EPS),可以觀察到EPS的趨勢是往上的,不過也觀察到2022年開始在8元左右停滯。

raw-image

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的三率分析顯示,群電在營收達400億以上的2021至2022年間,毛利率分別為17.69%與18.58%。然而,2023年營收較2022年下滑11.58%,但毛利率反而提升至21.21%。

raw-image

再來把時間維度切到更小的季度來看,可以看到在近期的2024年各季(黃圈),對比營收高峰的時候(紅圈)能有明顯幅度的提升,2024Q1~Q3毛利率平均為21.35%,而2021~2022平均為18.14%,提升了3.21%。


透過以上群電的觀察可以得知:營收沒有繼續創高,甚至是降低,但EPS卻能逐年上升或至少維持高峰,我們在代表財務比率的三率中找到了答案。在前面的投資心法:與公司成長,發掘長線潛力中也介紹過群電的產品組合,2015迄今有相當大的變化,原本主要在PC/NB遊戲等業務組成84%,到2024Q3的此業務比重降到小於50%,而毛利最高的雲端智能占比超過半數達到53%。(按:圖一出自2024年11月22日的統一投顧個股報告)

raw-image

群電總經理曾國華在近期受訪「轉型領航員 群電總經理曾國華 待人從寬 對事從嚴」(2025/01/19)也提到了上述的觀察:獲利續創新高與毛利率的推升的因果關係。

因此,固然營收不斷的提升、三率也持續提升,這當然是最好的情況。但如群電的狀況,原本可能有些產品的利潤較差,透過較高的量作出高的營收,後來藉由調配產品組合,透過組合的轉佳,在營收沒有創高的情況下做出了更高的獲利,從某個程度來說也代表著賺錢較過去為省力,每塊錢的營收帶來了更高的EPS;如果將來營收繼續成長,又能繼續提升三率,那很有可能獲利會更上一階。而今年群電管理層也設定了全年營收重回400億的展望。


展望2025年,除了本文最前面提到的PC市場有CP值高的新顯卡RTX50推出等因素外,農曆春節期間DeepSeek震撼了金融市場及人工智慧領域,引起相當大的關注。有望提升邊緣AI(Edge AI)的重要性,這其中牽涉到雲端(Cloud)與邊緣來(Edge)運算之間的資源分配與應用場景的轉變,可能在於模型輕量化與高效能推論使得複雜的 AI 模型可以有效運行在邊緣裝置上。身為NB電源供應器龍頭,市占率達40%的群電來說是有機會帶來實質的獲利貢獻。參考2025年2月6日群益投顧發布的群光個股報告,群電母公司群光在三大事業群:鍵盤/影像/電源的預期營收YOY預期+7.1%/+5.3%/+9.5%,也呼應了我在群光 vs. 群電:選擇穩健收益,還是成長潛力?一文提到群電與群光在成長性方面的看法。


值得一提群電籌碼方面的資訊:近期在2024年12月19日至12月25日間,也就是前波股價低檔115-120區間,群電的母公司群光透過永豐金-敦南分點加碼了1285張,平均成本約119元,這次加碼比例佔總發行股數0.3%,使群光對群電的總持股比率一舉提升至約51.9%。

根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與台灣財務會計準則(TIFRS),當一家公司對另一家公司持股超過 50%,通常需將該子公司的財務報表納入母公司的合併報表(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這意味著母公司(群光,2385)需要合併子公司(群電,6412)的營收、毛利、淨利等財務數據,而不是單純僅以投資收益的權益法入帳方式入帳。

因此,群光近期增持群電,確實可以解讀為對子公司業績成長的看好。雖然無法得知群光增持的確切原因,但此舉可以有上述推估;另外此舉無疑有助於提升籌碼穩定度,並且可能意味著對其股價合理性的認可。

raw-image


raw-image


無獨有偶,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的揭露,台光電在2025年1月也加碼自家股票585張,顯示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具信心。

raw-image


建議可以關注:

  • 群電 2 月營收是否月增?1 月是否全年谷底?
  • 台光電的 M8 CCL 需求增長是否能維持?以及份額的變化
  • 雲端 vs. 邊緣 AI 的長期發展趨勢對 PC/NB 產業的影響


後續將找機會討論我認為其他重要的長期投資指標,例如 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 ROE)、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ssets, ROA)、投資資本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ROIC)以及現金轉換循環天數(Cash Conversion Cycle, CCC)等關鍵財務指標,以進一步說明台光電與群電在資本運用效率、獲利能力及營運穩健度上的表現,並探討其作為適合長期投資的「雪球股」的潛力。


----------------

本文僅為個人研究與心得分享,非買賣建議,針對文章提及及標示個股亦無「叫進」或「帶進帶出」之意圖。投資有風險,市場變動難以預測,請自行判斷並承擔相關風險。切勿因短期情緒或樂觀預期而忽略客觀分析。


avatar-img
88會員
13內容數
專注於價值型投資,記錄個人投資心得,並與有興趣的讀者分享的專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x 股事微光 的其他內容
探討評估股價的方法。介紹三種評估工具:內部成長率、預估EPS及股價隱含成長率。透過實例,解釋如何運用並比較這三者以了解公司能否維持或超越過去的增長潛力,並協助判斷股價與法人預測是否合理,從而謹慎選擇投資標的與估值。
探討長期投資策略,選擇具成長潛力的公司,並根據基本面和產業趨勢做決策。投資與公司一同成長,避免關注短期股價波動。以群電、台光電為例,介紹如何根據基本面評估公司未來潛力,並採取穩健的加碼或減碼策略。出場時以基本面變化為依據,若發現公司發展出現根本性改變,則果斷退出。長期投資需耐心,並持續追蹤與評估。
群電產品組合多元,從消費性電子擴展至雲端智能等高成長領域。儘管面臨市場挑戰,公司透過提升毛利率和優化產品線,保持穩定成長。本文對群電未來成長潛力及股價評價進行分析,並與母公司群光作為比較,闡述我對於兩間公司的看法。
探討評估股價的方法。介紹三種評估工具:內部成長率、預估EPS及股價隱含成長率。透過實例,解釋如何運用並比較這三者以了解公司能否維持或超越過去的增長潛力,並協助判斷股價與法人預測是否合理,從而謹慎選擇投資標的與估值。
探討長期投資策略,選擇具成長潛力的公司,並根據基本面和產業趨勢做決策。投資與公司一同成長,避免關注短期股價波動。以群電、台光電為例,介紹如何根據基本面評估公司未來潛力,並採取穩健的加碼或減碼策略。出場時以基本面變化為依據,若發現公司發展出現根本性改變,則果斷退出。長期投資需耐心,並持續追蹤與評估。
群電產品組合多元,從消費性電子擴展至雲端智能等高成長領域。儘管面臨市場挑戰,公司透過提升毛利率和優化產品線,保持穩定成長。本文對群電未來成長潛力及股價評價進行分析,並與母公司群光作為比較,闡述我對於兩間公司的看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整理了台積電供應鏈相關公司2024年5月營收資訊,並重點標示股本小於10億、營收成長或衰退20%以上及可轉債被轉換成股票後的餘額低於30%等提醒,為投資人提供了重要的投資參考資訊。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下修全年除記憶體外半導體營收年成長至約 10%,晶圓代工至mid~high teens,維持台積電全年營收年增 low~mid twenties。維持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Thumbnail
護國神山台積電擁有相當龐大的供應鏈廠商,營收動能攸關股價的表現,是每個月需要動態追蹤的重要資訊,若你需要excel檔案資料自行研究學習,歡迎來信rexdashu168@gmail.com索取
Thumbnail
2024一月台積電狂飆,目前628,雖然距離二年前的高點672還有一段距離,但也讓大家懷抱不少希望。 我用條列式的整理,做個小結好了。 1. 營收表現及展望 台積電第四季表現優於預期,全年獲利為9791.71億台幣,EPS 32.34元。2023年全年營收預估成長20%以上,在2021年左右
Thumbnail
本文第一部分從半導體產業角度分析台積電、群聯去年營收表現。第二部分從租賃股角度分析中租、裕融去年營收表現。
Thumbnail
【台積電供應鏈_2023年3Q累積EPS每股盈餘排行】 【台積電供應鏈+有發行CB+2023年3Q累積EPS每股盈餘排行】
Thumbnail
【台積電供應鏈_2023年1-10月累積營收年增率排行】 【台積電供應鏈+有發行CB+累積營收排行】
Thumbnail
【台積電供應鏈+2023年2Q財報】【台積電供應鏈+2023年9月營收】【台積電供應鏈+CB可轉債+23年2Q財報+23年9營收】
Thumbnail
本文整理了台積電供應鏈相關公司2024年5月營收資訊,並重點標示股本小於10億、營收成長或衰退20%以上及可轉債被轉換成股票後的餘額低於30%等提醒,為投資人提供了重要的投資參考資訊。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下修全年除記憶體外半導體營收年成長至約 10%,晶圓代工至mid~high teens,維持台積電全年營收年增 low~mid twenties。維持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Thumbnail
護國神山台積電擁有相當龐大的供應鏈廠商,營收動能攸關股價的表現,是每個月需要動態追蹤的重要資訊,若你需要excel檔案資料自行研究學習,歡迎來信rexdashu168@gmail.com索取
Thumbnail
2024一月台積電狂飆,目前628,雖然距離二年前的高點672還有一段距離,但也讓大家懷抱不少希望。 我用條列式的整理,做個小結好了。 1. 營收表現及展望 台積電第四季表現優於預期,全年獲利為9791.71億台幣,EPS 32.34元。2023年全年營收預估成長20%以上,在2021年左右
Thumbnail
本文第一部分從半導體產業角度分析台積電、群聯去年營收表現。第二部分從租賃股角度分析中租、裕融去年營收表現。
Thumbnail
【台積電供應鏈_2023年3Q累積EPS每股盈餘排行】 【台積電供應鏈+有發行CB+2023年3Q累積EPS每股盈餘排行】
Thumbnail
【台積電供應鏈_2023年1-10月累積營收年增率排行】 【台積電供應鏈+有發行CB+累積營收排行】
Thumbnail
【台積電供應鏈+2023年2Q財報】【台積電供應鏈+2023年9月營收】【台積電供應鏈+CB可轉債+23年2Q財報+23年9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