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票$150 全額折抵消費
「台北國際書展」到底展些什麼呢?抱著劉姥姥逛大莊園的心態,當作逛街的心態前往去湊熱鬧。
好多出口、指標、攤位,該去哪裡?地圖上頭有滿滿出版商攤位位置,及各沙龍的講座時刻表,選定幾個有興趣的話題或作者當作目標,整天聽了4-5場講座。
享樂人生提案
第一場是夏韻芬的新書《享樂人生提案》提到的金句及重點:
1.與其等著父母贈與財產,不如思想如何槓桿父母的資源。
2.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努力把選擇做好。
3.樂享人生提案:財富自由(沒有委屈的生活方式)、時間自主(珍惜當下、運動、照顧自己、養老)、心靈富足(選擇性的遺忘是最高的快樂境界)
我們這時代可能活到500歲
PLTR是妖股嗎?🤣🤣🤣
第二場李惠貞《成為自由人》
1.自由必須自己負責,沒有誰可以怪罪。 2.回想2017年做最對的事是什麼?行動。
3.現場提問:賺多少才自由?
錢幫助我思考想要什麼人生?什麼樣的生活?
現在能做這些事,是因為之前的累積。
『真心』許願,願望都會成真。
李惠貞在維摩舍攤位
第三場大衛.卡利(義大利說故事大師)
1.繪本的圖文搭配就像養小孩,分工合作讓作品更完整。(大衛.卡利作品為繪本中的故事內容創作,搭配另一位圖部分的創作者)
2.繪本是值得一讀再讀,不同的時期、心情閱讀感覺會不同。EX.音樂...
3.孩子最先學會畫畫(塗鴉),老年人退化後(或生病)無法閱讀文字,但都還能接收到繪本(圖)帶來的感受。
第四場劉旭恭《愛睡覺的小baby》
我很喜歡劉老師的作品,就是當個小粉絲在台下聽聽及拍照~
雖然這是場「書展」,我有嚴重的選擇障礙,看見這麼多奇特的書籍,無法好好地挑選,最後還是有帶走5本繪本。
明年我會想再去嗎?
會。因為講座/新書發表的現場感跟透過螢幕的轉播很不同,在場感受到創作者散發出來的魅力,對於作品的投入及喜好,那種共感只有來到現場才能體會。
在大數據推播的時代,很容易在同一個區域吸收重複的知識,而忽略其他有特色的訊息,透過這樣的展覽也能強迫自己開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