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回說到宋軍十五萬,趁著遼國面對金人攻勢手忙腳亂,趁勢偷襲在燕京的北遼朝廷。在耶律大石擊潰宋軍後,他召見宋朝使臣,馬擴,責備道:
「我們南北友好上百年了,你們為什麼發兵攻擊我們的土地?」(南北通好百年,何為舉兵侵奪地土?)
馬擴當然不敢直接講大宋已經跟金人締結「海上之盟」,但背盟攻擊是事實,最後只能「迂迴」地說:
「我朝廷一直接到女真人(金人)從海上派遣的使節,說要獻還燕地,我們當然每次都好聲好氣地拒絕了。」
「但是最近我們又接到他們通知,說既然朝廷不要燕地,那女真人就自己拿走了。所以我們沒辦法,就只好來拯救燕地。」
(朝廷緣女真海上累遣使人,獻還燕地,每以溫言答之,不敢信從近。又得其文牒,具言已據山後。如南朝不要燕地,則渠國自取之,朝廷不得不發兵救燕。)
……這當然是很差勁的藉口。耶律大石聽完後大怒,駁斥道:
「西夏多次跟我大遼說要結盟攻宋,我大遼每次都將西夏文書交給宋,不願意見利忘義,聽信間諜。貴國只聽到女真一句話,居然就派軍攻我!」
(河西家(西夏)累次上表欲興兵夾攻南朝,本朝每將表章封與南朝,不肯見利忘義,聽用間諜。貴朝才得女真一言,即便舉兵)
宋軍使節又爭辯了幾句。但話不投機,耶律大石最後懶地再多費唇舌,揮手趕人。並要他傳話給宋軍主帥童貫:
「如果貴國想要和平,那一切照舊。想打,那就請你們出兵,我們陣前見高下吧。」
(欲和則仍舊和,不欲和請出兵見陣。)
……必須說,雖然耶律大石大勝宋軍,但局勢還是十分嚴峻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卻依然不卑不亢地說:「欲和則仍舊和,不欲和請出兵見陣。」實在是蠻英雄氣概的發言。我看到這段,都忍不住心中叫聲「大哥!」了。
&
圖片:北宋騎兵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Northern song Cavalry.jpg"
資料來源:
魏良弢,《中國歷史:喀喇汗王朝史、西遼史》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