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叛將耶律大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段不光彩的記載發生於1123年。當時耶律大石剛剛從崩解的北遼出走,投奔天祚帝在西邊的陣營。

耶律大石得任命為都統,攻襲金軍。不料此次大戰,耶律大石一敗塗地,連本人都淪為金國俘虜。

在《遼史》中,耶律大石此次被俘的經歷,只有:

「金兵至居庸關,擒耶律大石。」

以及他逃回來的記載:

「耶律大石自金來歸。」

然而,在《金史》卻寫下了金國擒下耶律大石的用意為何:

「宗望與當海等四人騎在馬上,用繩子繫住耶律大石,要他當嚮導,帶到天祚帝的大營。」(宗望與當海四騎以繩系遼都統林牙大石,使為鄉導,直至遼主營。)

最後天祚帝在應州大敗,連嬪妃、兒女都為金人俘虜。甚至連完顏阿骨打都覺得耶律大石帶路功勞不小,《金史》還留下他一段有點諷刺性的記載:

「大石翰林雖然不是投降過來的,但是帶路也是辛苦有功,可以公開下詔表揚他(笑)。」(林牙大石雖非降附,其為鄉導有勞,可明諭之。)

一些後代的記載,例如後來金末元初的劉祁《北使記》,則又補充道,完顏阿骨打倒是真的欣賞耶律大石的才能,希望把他收入麾下。

然而耶律大石畢竟是不甘屈居於金國。趁著完顏阿骨打西征的時候脫逃,在1123年秋季又跑回了天祚帝軍營,還不知道從哪裡拉來了七千名士兵以壯聲勢。

這些記載蠻不容易理解的,一方面《遼史》與《金史》沒有矛盾、甚至可說是相互補充,其他史料也佐證了大石真的當了帶路人。

另一方面,這跟耶律大石先前悍不畏死的形象衝突很強,加上他既然當了帶路仔,為什麼不乾脆直接逃走自立門戶,還要先回到天祚帝大營。

當然,或許那一兩年間,情報真真假假,或許大石要對天祚帝隱瞞自己的背叛行為並不困難。又或許記載混亂失實。細節在九百年後的今天,就難以做更多考證了。

&

圖片:描繪早期契丹人的東丹王出行圖。圖片太少了,用它來墊檔一下。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Anonymous-The King of Dongdan Goes Forth.jpg"

資料來源:

魏良弢,《中國歷史:喀喇汗王朝史、西遼史》,頁254-25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204會員
990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3/16
公元1220年,契丹首領,「遼王」耶律留哥病逝。距離他反抗大金國統治、帶著契丹兄弟揭竿起義,不過近九年的時間。九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過程卻跌宕起伏。 原先一場轟轟烈烈的契丹復興,並沒有讓耶律留哥繼續祖先大遼帝國的榮耀。相反地,大蒙古國到來,耶律留哥審時度勢,自行低頭,作為大蒙古國的附庸,臣服於
Thumbnail
2025/03/16
公元1220年,契丹首領,「遼王」耶律留哥病逝。距離他反抗大金國統治、帶著契丹兄弟揭竿起義,不過近九年的時間。九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過程卻跌宕起伏。 原先一場轟轟烈烈的契丹復興,並沒有讓耶律留哥繼續祖先大遼帝國的榮耀。相反地,大蒙古國到來,耶律留哥審時度勢,自行低頭,作為大蒙古國的附庸,臣服於
Thumbnail
2025/03/08
公元1215年,大金國東京(今遼陽)內,想來瀰漫著一股不安又興奮的情緒。 不久之前,金國大將蒲鮮萬奴叛變,建國「大眞」,把東京立為新生的大眞國首都。新的大眞國皇帝聽說他的宿敵,東遼的耶律留哥國內空虛,國都咸平唾手可得。於是傾巢而出,要奪下這座東北重鎮。 金國在蒙古進逼下節節敗退,遼地局勢渾沌
Thumbnail
2025/03/08
公元1215年,大金國東京(今遼陽)內,想來瀰漫著一股不安又興奮的情緒。 不久之前,金國大將蒲鮮萬奴叛變,建國「大眞」,把東京立為新生的大眞國首都。新的大眞國皇帝聽說他的宿敵,東遼的耶律留哥國內空虛,國都咸平唾手可得。於是傾巢而出,要奪下這座東北重鎮。 金國在蒙古進逼下節節敗退,遼地局勢渾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成功挫敗強敵,塞爾柱帝國以後不久,公元1143年,大遼在中亞的中興之主耶律大石駕崩。按照中原的政治傳統,廟號「德宗」。距離他率領兩百親信脫離天祚帝大營,約二十年。 對那個時代來說,耶律大石是殘酷但仍不失優秀的統治者。不同的波斯文記載留下了對這位初代大遼「菊兒汗」偏向正面的描述,說他公正、智慧
Thumbnail
在成功挫敗強敵,塞爾柱帝國以後不久,公元1143年,大遼在中亞的中興之主耶律大石駕崩。按照中原的政治傳統,廟號「德宗」。距離他率領兩百親信脫離天祚帝大營,約二十年。 對那個時代來說,耶律大石是殘酷但仍不失優秀的統治者。不同的波斯文記載留下了對這位初代大遼「菊兒汗」偏向正面的描述,說他公正、智慧
Thumbnail
這段不光彩的記載發生於1123年。當時耶律大石剛剛從崩解的北遼出走,投奔天祚帝在西邊的陣營。 耶律大石受任命為都統,攻襲金軍。不料此次大戰,耶律大石一敗塗地,連本人都淪為金國俘虜。 在《遼史》中,耶律大石此次被俘的經歷,只有: 「金兵至居庸關,擒耶律大石。」 以及他逃回來的記載: 「耶
Thumbnail
這段不光彩的記載發生於1123年。當時耶律大石剛剛從崩解的北遼出走,投奔天祚帝在西邊的陣營。 耶律大石受任命為都統,攻襲金軍。不料此次大戰,耶律大石一敗塗地,連本人都淪為金國俘虜。 在《遼史》中,耶律大石此次被俘的經歷,只有: 「金兵至居庸關,擒耶律大石。」 以及他逃回來的記載: 「耶
Thumbnail
在《三朝北盟會編》中,收入了一段真假未定的史料,描述了大石與金人的最後一場大戰。該則史料記為「粘罕獄中上書」——這就是個讓人疑竇的地方,因為黏罕沒有下獄,只是被冷遇而已。 粘罕(粘沒喝),漢名完顏宗翰,是從金太祖阿骨打時代就很活躍的金國大將。 據這則「上書」所言,耶律大石興兵東進,粘罕則受命
Thumbnail
在《三朝北盟會編》中,收入了一段真假未定的史料,描述了大石與金人的最後一場大戰。該則史料記為「粘罕獄中上書」——這就是個讓人疑竇的地方,因為黏罕沒有下獄,只是被冷遇而已。 粘罕(粘沒喝),漢名完顏宗翰,是從金太祖阿骨打時代就很活躍的金國大將。 據這則「上書」所言,耶律大石興兵東進,粘罕則受命
Thumbnail
公元1134年,此時距離耶律大石西奔,逃離崩潰的大遼,已有十年時間。十年征伐、生聚,當年的殘兵敗將,已經成長為中亞為人畏怖的西遼皇帝,「汗中之汗」。 於是,耶律大石以下的高層決定了: 時機已到。大遼的復國之師將東征故土,消滅金國。 耶律大石任命諸將,集結人馬,達七萬之眾。出征之前,耶律大石
Thumbnail
公元1134年,此時距離耶律大石西奔,逃離崩潰的大遼,已有十年時間。十年征伐、生聚,當年的殘兵敗將,已經成長為中亞為人畏怖的西遼皇帝,「汗中之汗」。 於是,耶律大石以下的高層決定了: 時機已到。大遼的復國之師將東征故土,消滅金國。 耶律大石任命諸將,集結人馬,達七萬之眾。出征之前,耶律大石
Thumbnail
在耶律大石於葉密立稱帝後,新生的大遼帝國繼續將戰略目標放在中亞,以高昌回鶻及東、西喀喇汗國為主要目標。 高昌回鶻很快地就舉手投降,作了西遼的附庸國。東喀喇汗國情況則複雜一些。 在耶律大石初次西征時,東喀喇汗,「阿爾斯蘭汗」(意即獅子汗)阿合馬.伊本.哈桑在喀什噶爾激烈抵抗,結果居然大敗遼軍,
Thumbnail
在耶律大石於葉密立稱帝後,新生的大遼帝國繼續將戰略目標放在中亞,以高昌回鶻及東、西喀喇汗國為主要目標。 高昌回鶻很快地就舉手投降,作了西遼的附庸國。東喀喇汗國情況則複雜一些。 在耶律大石初次西征時,東喀喇汗,「阿爾斯蘭汗」(意即獅子汗)阿合馬.伊本.哈桑在喀什噶爾激烈抵抗,結果居然大敗遼軍,
Thumbnail
公元1132年,那時大遼國皇帝,天祚帝,也已經被金人俘虜七年了。遼國的威名,似乎也將隨之消逝。 但一名血脈遙遠的宗室,耶律大石,此時卻在遙遠的中亞葉密立城(今日哈薩克與新疆交界),重新豎立起了大遼的旗號。 在百官簇擁下,這名從燕京一路向西血戰的宿將當基為帝,按當地習俗,又號「菊兒汗」,意謂「
Thumbnail
公元1132年,那時大遼國皇帝,天祚帝,也已經被金人俘虜七年了。遼國的威名,似乎也將隨之消逝。 但一名血脈遙遠的宗室,耶律大石,此時卻在遙遠的中亞葉密立城(今日哈薩克與新疆交界),重新豎立起了大遼的旗號。 在百官簇擁下,這名從燕京一路向西血戰的宿將當基為帝,按當地習俗,又號「菊兒汗」,意謂「
Thumbnail
當耶律大石還在北遼朝廷時,他人生第一個艱鉅的挑戰來了:大宋來襲。 大宋,雖然後世經常為人恥笑為軍力衰弱的一個國度,但對困守於燕京一帶的北遼而言,恐怕無法如此樂觀對待。 當時,在宋朝大太監童貫的指揮下,超過十五萬的宋軍向北方開拔,美其名曰「北上巡邊」,其實就是要奪回遼國的燕雲十六州。 而耶律
Thumbnail
當耶律大石還在北遼朝廷時,他人生第一個艱鉅的挑戰來了:大宋來襲。 大宋,雖然後世經常為人恥笑為軍力衰弱的一個國度,但對困守於燕京一帶的北遼而言,恐怕無法如此樂觀對待。 當時,在宋朝大太監童貫的指揮下,超過十五萬的宋軍向北方開拔,美其名曰「北上巡邊」,其實就是要奪回遼國的燕雲十六州。 而耶律
Thumbnail
    成吉思汗率軍包圍金朝首都中都,金帝派都元帥完顏承暉帶五百童男、五百單童女與之講和,並獻出歧國公主,成吉思汗撤兵。不久,金將胡沙虎發動政變,殺死衛王永濟。新皇帝害怕蒙古再次進攻,決定遷都南京(今開封)。
Thumbnail
    成吉思汗率軍包圍金朝首都中都,金帝派都元帥完顏承暉帶五百童男、五百單童女與之講和,並獻出歧國公主,成吉思汗撤兵。不久,金將胡沙虎發動政變,殺死衛王永濟。新皇帝害怕蒙古再次進攻,決定遷都南京(今開封)。
Thumbnail
卻說李元吉受命往山東應戰,但無意深入,只命史萬寶輔佐原鎮洛陽的李道玄出兵,自己則坐鎮洛陽指揮。 「當前敵軍動態未明,不過,劉黑闥肯定著意奪回樂壽。」李道玄如此認為。 樂壽是過去叛軍首都,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即使數度遭到攻陷,仍是維持舊觀。
Thumbnail
卻說李元吉受命往山東應戰,但無意深入,只命史萬寶輔佐原鎮洛陽的李道玄出兵,自己則坐鎮洛陽指揮。 「當前敵軍動態未明,不過,劉黑闥肯定著意奪回樂壽。」李道玄如此認為。 樂壽是過去叛軍首都,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即使數度遭到攻陷,仍是維持舊觀。
Thumbnail
水滸傳·天導一〇八星: 1.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武松景陽崗打虎: 林沖 史進 楊志 武松 魯智深 2.林沖火拼王倫 宋江發配江州: 李逵 李俊 李應 魯智深 晁蓋 樊瑞 宋江 3.遼懷吞宋之心 宋奸臣亂朝綱: 宋江 耶律輝 方臘x2 王慶 田虎 fast:宋江hard:耶律輝
Thumbnail
水滸傳·天導一〇八星: 1.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武松景陽崗打虎: 林沖 史進 楊志 武松 魯智深 2.林沖火拼王倫 宋江發配江州: 李逵 李俊 李應 魯智深 晁蓋 樊瑞 宋江 3.遼懷吞宋之心 宋奸臣亂朝綱: 宋江 耶律輝 方臘x2 王慶 田虎 fast:宋江hard:耶律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