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晚期葡萄牙的飲食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晚期中世紀葡萄牙的飲食習慣在許多方面與歐洲其他地區相似,但也有其獨特的特色。 日常飲食 與歐洲其他地區一樣,「麵包」是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麵包的原料包括小麥、黑麥和小米,但小麥麵包通常被認為是富人的奢侈品。由於小麥產量不足,必須從法國、英國、德國和卡斯提爾進口。在鄉村,人們有時會用栗子代替麵包。此外,葡萄酒是日常飲品,被認為有益健康。人們食用牛肉、豬肉、山羊肉和羊肉。打獵也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活動,而獵禽類是最受歡迎的。 沒有發現任何啤酒(一種起源於法蘭德斯的中世紀飲料,9至10世紀)的痕跡。它是由生長在小麥產地邊緣(更為溫暖或寒冷)的大麥製成的,是歐洲北方的飲料。 當時人們用「手指」吃飯,所以桌上會準備水盆和毛巾。個人餐盤還不普及,人們通常直接從公共的盆子裡取食物。桌上常見的物品包括鹽罐和刀子,刀子也常用來剔牙。人們使用刀子進食,用麵包或毛巾清潔刀子。在用餐結束時,人們會洗手,有時會用玫瑰水。

raw-image

特殊食物和習慣 魚類:天主教徒在一年中有 70 天需要禁食肉類,因此魚類是重要的食物來源。人們食用新鮮、醃製、乾燥或燻製的魚。沙丁魚很常見且價格低廉。 蔬菜:上層階級似乎不太喜歡蔬菜,但平民會食用捲心菜、花椰菜、蠶豆、扁豆和鷹嘴豆。 水果:儘管當時的醫生對水果評價不高,但在節慶餐點中,水果和葡萄酒經常一起出現。洋蔥和橄欖油已用於製作 refogado(將洋蔥在油中煎至金黃色),這是葡萄牙烹飪的基礎。 乳製品:人們食用乳酪和鮮奶油,而奶油的使用也很頻繁。國王杜阿爾特則建議不要飲用牛奶。 甜點:蛋糕並不常見,因為當時糖還不普及,被視為香料,有時也用於醫療用途。糖開始取代蜂蜜。 香料:香料從中世紀起就已經為人所知。葡萄牙菜餚會使用許多香料,例如丁香、番紅花、胡椒、生薑和肉桂。這些香料通常與糖、醋或檸檬混合使用。 宴會和特殊場合 宴會是重要的社交場合,用於慶祝活動、婚禮、生日和洗禮。宴會的座位安排通常非常嚴格,並依地位和重要性劃分。宴會上會供應多種肉類、禽類、野味和水果。食物的展示方式也很重要,例如烤牛羊會被裝飾成好像還活著一樣。 宴會的特色之一是穿插在菜餚之間的娛樂節目,包括戲劇、音樂和舞蹈。食物不僅是必需品,也是社會地位和權力的象徵。宴會上的盛大場面和精緻菜餚反映了主人的財富和地位。食物的展示方式,包括精美的餐具和服裝,都具有象徵意義。 晚期中世紀葡萄牙的飲食習慣受到當時的社會結構、經濟狀況和文化價值觀的影響。雖然與其他歐洲國家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有其獨特的風味和地方特色,體現在食材選擇、烹飪方式以及特殊節慶的飲食習慣上。食物不僅是一種必需品,也是社會地位、文化交流和娛樂的重要載體。 參考書目: Palla, Maria José. “Manger et boire au Portugal à la fin du Moyen Âge”. Banquets et manières de table au Moyen Âg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Provence, 1996.


avatar-img
0會員
11內容數
介紹歐美的歷史文化、社會習俗、藝術、文學、神話、傳說、思想、宗教和民間信仰、心理與精神狀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西方文化史 的其他內容
十九世紀的「解夢書」(clés des songes)主要以「字典」的形式運作,旨在幫助人們解讀夢境。這些書籍通常是「袖珍本」,方便攜帶,並配有插圖。 解夢書包含許多條目,每個條目對應一個夢境意象,這些條目按照字母順序排列。讀者可以根據他們夢中出現的意象,查找相應的條目,以獲
1916年法國首次實施「夏令時間」,主要反映了當時的戰爭背景和愛國主義氛圍。當時,法國關於夏令時間的爭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支持者,如議員安德烈·奧諾拉特(André Honnorat),認為將時間往前調一個小時可以延長日照時間,從而減少對煤氣、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的消耗。這在第一次
十九世紀的人們對照相機抱持著各種迷信和恐懼,主要是圍繞著相機捕捉和禁錮靈魂的能力。 許多文化相信肖像以及用於創作肖像的工具,有捕捉靈魂的力量。人們普遍擔心光學儀器,如暗箱和照相機,會竊取他們的靈魂,導致疾病甚至死亡。 人們相信圖像,特別是肖像,與被描繪者的靈魂有著深刻的聯繫。認
雖然法國大革命讓法國貴族失去了特權和封建權利,但他們在 19 世紀初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力量。 這在拿破崙帝國和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稅務記錄,和選舉名單上的突出地位,證明了他們持續的財富影響力。 貴族在 19 世紀初的法國社會中仍然擁有大量的財富,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出: 稅收
在 1804 年到 1914 年間,法國貴族在城堡生活中的休閒活動相當多元,涵蓋了文化、社交、戶外活動以及體育運動等面向。這些活動隨著時間推移也發生了一些演變。 鄰近城市的貴族,可以享受豐富的文化生活,例如戲劇、歌劇和展覽。而遠離城市的貴族,則會邀請藝術家到家中表演,或是依賴自身和賓客
在「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 1896-1914年)」,巴黎勞工階級的服裝展現出他們積極模仿上層階級的風尚,但也同時反映出社會階級之間難以消弭的界線。 勞工階級的衣櫥變得越來越龐大且多元,反映出他們對時尚的追求。他們擁有足夠的服裝以應付日常所需,甚至還有不少人擁有可以在週日
十九世紀的「解夢書」(clés des songes)主要以「字典」的形式運作,旨在幫助人們解讀夢境。這些書籍通常是「袖珍本」,方便攜帶,並配有插圖。 解夢書包含許多條目,每個條目對應一個夢境意象,這些條目按照字母順序排列。讀者可以根據他們夢中出現的意象,查找相應的條目,以獲
1916年法國首次實施「夏令時間」,主要反映了當時的戰爭背景和愛國主義氛圍。當時,法國關於夏令時間的爭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支持者,如議員安德烈·奧諾拉特(André Honnorat),認為將時間往前調一個小時可以延長日照時間,從而減少對煤氣、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的消耗。這在第一次
十九世紀的人們對照相機抱持著各種迷信和恐懼,主要是圍繞著相機捕捉和禁錮靈魂的能力。 許多文化相信肖像以及用於創作肖像的工具,有捕捉靈魂的力量。人們普遍擔心光學儀器,如暗箱和照相機,會竊取他們的靈魂,導致疾病甚至死亡。 人們相信圖像,特別是肖像,與被描繪者的靈魂有著深刻的聯繫。認
雖然法國大革命讓法國貴族失去了特權和封建權利,但他們在 19 世紀初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力量。 這在拿破崙帝國和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稅務記錄,和選舉名單上的突出地位,證明了他們持續的財富影響力。 貴族在 19 世紀初的法國社會中仍然擁有大量的財富,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出: 稅收
在 1804 年到 1914 年間,法國貴族在城堡生活中的休閒活動相當多元,涵蓋了文化、社交、戶外活動以及體育運動等面向。這些活動隨著時間推移也發生了一些演變。 鄰近城市的貴族,可以享受豐富的文化生活,例如戲劇、歌劇和展覽。而遠離城市的貴族,則會邀請藝術家到家中表演,或是依賴自身和賓客
在「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 1896-1914年)」,巴黎勞工階級的服裝展現出他們積極模仿上層階級的風尚,但也同時反映出社會階級之間難以消弭的界線。 勞工階級的衣櫥變得越來越龐大且多元,反映出他們對時尚的追求。他們擁有足夠的服裝以應付日常所需,甚至還有不少人擁有可以在週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烘焙是西方流行的烹調方法,從烘焙而來的食物,如曲奇餅、餡餅等等都是花旗人的摯愛。西方人喜歡甜點,首選當然是曲奇餅了。曲奇餅不單是小朋友的休閒小食,更是成人的咖啡良伴......
Thumbnail
蘋果麵包口感跟平常做的日式麵包不太一樣,質地比較紮時但彈性非常好,壓下去會回彈,因為食材簡單,味道很單純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很奇怪就是越嚼越好吃。可以順便做另一個小時候的回憶—草莓麵包!把蘋果麵包橫剖切開,塗上自己的草莓果醬,就是小時候很常吃的草莓麵包了!
近年來,麵包烘焙成為許多人進修和學習的熱門選擇,無論是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還是對於個人興趣和職業發展的追求,麵包烘焙課程在各類學校和補習班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技能。
Thumbnail
簡單的麵糊,搭配簡單的芝麻黑糖餡,就是簡單的美味!懷念的古早味,好涮嘴!內餡其實可鹹可甜,也有人做奶油、紅豆、花生、芋泥或是蔥花起司等等口味,基本上是跟紅豆餅一樣的概念,想做什麼口味都可以!
Thumbnail
【經典口味】 奶油餅乾:經典的奶油口味,酥脆可口。 巧克力餅乾:添加了可可粉或巧克力片的餅乾,濃郁香甜。 杏仁餅乾:加入了杏仁碎或杏仁片的餅乾,帶有杏仁的香氣和口感。 【健康低糖】 純麥餅乾:使用純麥製作的餅乾,低糖健康。 燕麥餅乾:添加了燕麥片的餅乾,富含纖維,有助於健康飲食。 果仁
Thumbnail
誰不愛甜 甜好多種 洋蔥甜,紅蘿蔔甜,地瓜甜,南瓜甜,白米甜,蘋果和葡萄甜
Thumbnail
回想童年時期,在福利社買的經典小麵包竟然依然存在著,這些傳統美味仍然是人們懷唸的味道。這些小麵包可以適合野餐、課後點心、早餐或下午茶,口味多樣,能夠滿足各種飢餓感。文章中包含了多種小麵包的口感和配料介紹,讀者可以在閱讀中重溫童年美味的感覺。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臺式麵包的變遷談起,介紹了臺灣麵包的流行文化,包括臺式麵包的特色、受到西方和日系麵包影響的臺式麵包、臺式歐包的風潮。
Thumbnail
多穀蔓越莓歐式麵包 配一杯濾掛苦香咖啡, 是近數個月的放假起床的第一餐, 這樣的無腦搭配, 享用時還是有瞬間幸福的那種療癒感。
Thumbnail
相較於我們日常餐桌上常出現,由小麥製成的白麵包,大家對於黑麵包是相對比較陌生的。歐洲人食用黑麵包的歷史悠長,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1450年前。源自德國威斯特法利亞的黑麵包,主要的成分為整粒的裸麥以及磨成粗粒的裸麥,在製造的過程中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香料,經過長時間的慢烘焙以及自然的化學反應,形成今日我們所
Thumbnail
烘焙是西方流行的烹調方法,從烘焙而來的食物,如曲奇餅、餡餅等等都是花旗人的摯愛。西方人喜歡甜點,首選當然是曲奇餅了。曲奇餅不單是小朋友的休閒小食,更是成人的咖啡良伴......
Thumbnail
蘋果麵包口感跟平常做的日式麵包不太一樣,質地比較紮時但彈性非常好,壓下去會回彈,因為食材簡單,味道很單純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很奇怪就是越嚼越好吃。可以順便做另一個小時候的回憶—草莓麵包!把蘋果麵包橫剖切開,塗上自己的草莓果醬,就是小時候很常吃的草莓麵包了!
近年來,麵包烘焙成為許多人進修和學習的熱門選擇,無論是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還是對於個人興趣和職業發展的追求,麵包烘焙課程在各類學校和補習班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技能。
Thumbnail
簡單的麵糊,搭配簡單的芝麻黑糖餡,就是簡單的美味!懷念的古早味,好涮嘴!內餡其實可鹹可甜,也有人做奶油、紅豆、花生、芋泥或是蔥花起司等等口味,基本上是跟紅豆餅一樣的概念,想做什麼口味都可以!
Thumbnail
【經典口味】 奶油餅乾:經典的奶油口味,酥脆可口。 巧克力餅乾:添加了可可粉或巧克力片的餅乾,濃郁香甜。 杏仁餅乾:加入了杏仁碎或杏仁片的餅乾,帶有杏仁的香氣和口感。 【健康低糖】 純麥餅乾:使用純麥製作的餅乾,低糖健康。 燕麥餅乾:添加了燕麥片的餅乾,富含纖維,有助於健康飲食。 果仁
Thumbnail
誰不愛甜 甜好多種 洋蔥甜,紅蘿蔔甜,地瓜甜,南瓜甜,白米甜,蘋果和葡萄甜
Thumbnail
回想童年時期,在福利社買的經典小麵包竟然依然存在著,這些傳統美味仍然是人們懷唸的味道。這些小麵包可以適合野餐、課後點心、早餐或下午茶,口味多樣,能夠滿足各種飢餓感。文章中包含了多種小麵包的口感和配料介紹,讀者可以在閱讀中重溫童年美味的感覺。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臺式麵包的變遷談起,介紹了臺灣麵包的流行文化,包括臺式麵包的特色、受到西方和日系麵包影響的臺式麵包、臺式歐包的風潮。
Thumbnail
多穀蔓越莓歐式麵包 配一杯濾掛苦香咖啡, 是近數個月的放假起床的第一餐, 這樣的無腦搭配, 享用時還是有瞬間幸福的那種療癒感。
Thumbnail
相較於我們日常餐桌上常出現,由小麥製成的白麵包,大家對於黑麵包是相對比較陌生的。歐洲人食用黑麵包的歷史悠長,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1450年前。源自德國威斯特法利亞的黑麵包,主要的成分為整粒的裸麥以及磨成粗粒的裸麥,在製造的過程中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香料,經過長時間的慢烘焙以及自然的化學反應,形成今日我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