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食譜〉古早味麥仔煎、麵煎餅還是免煎嗲?厚厚軟軟的療癒小吃!

〈影音食譜〉古早味麥仔煎、麵煎餅還是免煎嗲?厚厚軟軟的療癒小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好喜歡這種古早味的簡單小吃,也許是想家了!在台灣偶爾會看見麵煎餅路邊攤,其實在眾多花俏的小吃中他真的不怎麼起眼,長相樸實香味也不是最香的,不過有時候心情上就是需要這樣軟軟、厚厚、熱熱的簡單美味。最棒的是,他總是個最平價的選擇,好大一塊餅只要銅板價,完全是窮學生的好朋友。

raw-image


其實我很久以前就想做做看麵粉煎,當時不知道是能力問題,還是我找到的食譜都不可靠,做出來都很失敗,又醜又難吃。好些時刻我看到別人做了麵粉煎都會心生怨懟,但我也不懂我怎麼做不出來?

如今網路上能查到的麵粉煎食譜好像變多了,我再次燃起希望。看了好幾份食譜,挑了個清閒日再度挑戰。而且我這次同時挑戰酵母版與泡打粉版,兩種都有人做,我想知道哪一個比較好吃。

raw-image


而且我很北爛還做了一個沒加膨脹劑的版本,因為忘記加泡打粉!我還覺得奇怪怎麼煎老半天都沒冒泡,煎完才發現泡打粉根本還躺在櫃子裡。沒膨脹劑的版本煎出來餅很扎實、吃起來有點QQ的但不是好的那種,咬下去會有點黏牙。所以如果有人想問,不加泡打粉或酵母可以嗎?以前遇到這題只能說我也不知道會怎樣因為沒做過,這次我可以抬頭挺胸地回答這題了。答案是可以但不好吃,如果想要好吃就不可以。

左:無膨脹劑、中:泡打粉、右:速發酵母

左:無膨脹劑、中:泡打粉、右:速發酵母


最後很驚訝地,好吃度居然是泡打粉勝出!我原本以為酵母版本會比較好吃,但兩相比較後,我認為泡打粉的版本比較能吃到單純的原味,酵母版本會有明顯的酵母味,我其實不討厭酵母味,但總覺得不是麵包的話,好像不需要多一個味道。泡打粉版本就是我記憶中比較純粹的味道,口感的蓬鬆度也很好,軟軟厚厚的每一口都很療癒!

raw-image


食材 Ingredients▼


raw-image


○麵糊 Batter

中筋麵粉 150 g
all-purpose flour, 150 g

牛奶 180 g
milk, 180 g

雞蛋 1 顆
egg, 1

糖 30 g
sugar, 30 g

泡打粉 1/2 小匙
baking powder, 1/2 tsp

鹽 1/4 小匙
salt, 1/4 tsp


○內餡 Filling

芝麻粉 20 g
black sesame powder, 20 g

黑糖 20 g
brown sugar, 20 g


影音食譜 Video Recipe▼



喜歡我的食譜嗎?快訂閱料理頻道心心好料理,每周至少會有一支新的食譜影片上架!


步驟 Instructions▼


●做麵糊

準備食材。攪拌盆中先放入雞蛋跟糖,攪打均勻。


加入牛奶,攪拌均勻。

raw-image


加入麵粉、泡打粉與鹽,先用打蛋器以Z字形拌合粉類與液體,再改用刮刀翻拌均勻,蓋起來靜置約一小時。麵粉攪拌到看不見乾粉即可,不要過度攪拌,以免出筋影響口感。


●做內餡

小碗中放入芝麻粉與黑糖,攪拌均勻備用。


●煎餅

平底鍋底下抹薄薄一層油,中火加熱鍋子。

如果沒有把多餘油滴擦掉,煎餅表面就不會均勻上色,而會產生油紋。如果確定鍋子不沾效果很好,可以不放油。

raw-image


等鍋子燒熱了,倒入麵糊,稍微轉一下鍋子讓麵糊攤開。


蓋上鍋蓋轉小火,煎約3分鐘,開蓋後繼續煎到麵糊表面開始冒出氣泡、麵糊邊緣熟了但中間還是濕的,也不要煎過頭以免質地太乾太硬。


趁麵糊表面還沒完全變乾,將芝麻黑糖內餡鋪在麵糊的半邊,蓋上鍋蓋讓黑糖稍微融化。


開蓋後用叉子跟鍋鏟把邊邊推一推、鏟起來。將鍋鏟深入煎餅沒有餡那一面,往有餡的那一面對折過去,往下壓一壓讓麵煎餅的兩半黏在一起。

raw-image


翻面後再煎一下,蓋上蓋子小火加熱一下,讓中間內餡更完整黏合。


接著盛起放到砧板上切塊,我切成四塊。


簡單的麵糊,搭配簡單的芝麻黑糖餡,就是簡單的美味!懷念的古早味,好涮嘴!內餡其實可鹹可甜,也有人做奶油、紅豆、花生、芋泥或是蔥花起司等等口味,基本上是跟紅豆餅一樣的概念,想做什麼口味都可以!

我這次做黑糖黑芝麻口味是很簡單的選擇,把兩種粉混合即完成。

延伸閱讀,更多內餡做法:
〈影音食譜〉自製4種中式甜餡料:花生、芝麻、紅豆與芋頭!好想吃包餡麻糬!
〈影音食譜〉萬用香草卡士達醬,簡單的人間美味


raw-image


raw-image


剛煎好的麵粉煎/ 麥仔煎非常好吃,溫溫軟軟的,具有十分療癒的效果。


raw-image
raw-image


延伸閱讀,台灣古早味點心食譜:
〈影音食譜〉古早味黑糖糕|享受單純的美好!
〈影音食譜〉原來潤餅皮可以自己做!加碼自製花生捲冰淇淋
〈影音食譜〉簡單!自己做傳統麻糬好好玩,軟Q的懷舊滋味
〈影音食譜〉自製4種中式甜餡料:花生、芝麻、紅豆與芋頭!好想吃包餡麻糬!
〈影音食譜〉起司烤牛奶|超讚的簡單小點心!只要5樣廚房常備食材
〈影音食譜〉起司蛋黃芋泥球|氣炸鍋料理、自製常備冷凍食品!
〈影音食譜〉遊子也想吃龜龜!成功做出草仔粿(香蘭葉)、自製菜脯米
〈影音食譜〉紅龜粿(自製甜菜根粉),沒有龜印就自己畫!
〈影音食譜〉三色圓搓起來!芋圓與他的好朋友:地瓜圓、紫薯圓
〈影音食譜〉解鎖台灣古早味蛋糕!如何烤出黑嚕嚕的黑芝麻口味?
〈影音食譜〉你都叫他牛粒、小西點還是台式馬卡龍?自製台灣古早味點心!
〈影音食譜〉鹹蛋黃方塊酥,魂牽夢縈的台灣零食自己做起來!




我是XinXin,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立刻加入「哈囉通心粉」沙龍會員,即時收看每周最新文章,也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料理經驗或美味成品!

avatar-img
哈囉通心粉
19.4K會員
466內容數
2019的夏天落腳休士頓,2025年搬到灣區,生活的快樂百分比大約是87%。 我的才華寫在「心心好料理」 我的軌跡寫在「心心走跳地方」 我的觀點寫在「心心的內心戲」 我的口味寫在「開箱心玩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哈囉通心粉 的其他內容
這是我跟ChatGPT 來回討論寫出來的食譜。我提出想法,他幫我算食材比例,並提出他建議的做法。但他畢竟不是真正的烘焙專家,只要發現有可疑的做法跟材料,都會被我一個一個提出來罵。他幫我省去算數學的功夫,我也給他這個紙上談兵的傢伙上了一些烘焙課,說是我們合作一點也不為過。
含 AI 應用內容
#食譜#點心#ChatGPT
提拉米蘇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如果餐廳甜點有提拉米蘇的選項,我一定不會選別人。雖然還稱不上提拉米蘇專家,不過對於好吃的提拉米蘇我自己有一套準則,至少要完成這些條件才能稱為提拉米蘇,不能接受只是灑上可可粉就說自己是提拉米蘇!
這是我第一次挑戰自己烤手指餅乾,突然想做提拉米蘇,家裡當然也沒有常備手指餅乾。這時候就是特地出門採買 vs 自己烤烤看二選一。因為手指餅乾的材料太簡單了,真的是家裡都有,步驟看起來也偏輕鬆,以我的功力來說好像成功率不會很低,於是我就自己動手了!
這是我跟ChatGPT 來回討論寫出來的食譜。我提出想法,他幫我算食材比例,並提出他建議的做法。但他畢竟不是真正的烘焙專家,只要發現有可疑的做法跟材料,都會被我一個一個提出來罵。他幫我省去算數學的功夫,我也給他這個紙上談兵的傢伙上了一些烘焙課,說是我們合作一點也不為過。
含 AI 應用內容
#食譜#點心#ChatGPT
提拉米蘇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如果餐廳甜點有提拉米蘇的選項,我一定不會選別人。雖然還稱不上提拉米蘇專家,不過對於好吃的提拉米蘇我自己有一套準則,至少要完成這些條件才能稱為提拉米蘇,不能接受只是灑上可可粉就說自己是提拉米蘇!
這是我第一次挑戰自己烤手指餅乾,突然想做提拉米蘇,家裡當然也沒有常備手指餅乾。這時候就是特地出門採買 vs 自己烤烤看二選一。因為手指餅乾的材料太簡單了,真的是家裡都有,步驟看起來也偏輕鬆,以我的功力來說好像成功率不會很低,於是我就自己動手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