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山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親友當中不少人知道,我抛棄美國、離別雪梨,目前隱居於人烟稀少的黑森林之中。爲何是黑森林?要隱居的話,南投溪頭也很美,何苦跑去黑森林?説得可真好啊!我也想回去南投名間跟堂妹擠一起,但重點並不是溪頭還是黑森林。


  而是森林。


  森林是什麽樣的境地?綠意不絕,渺無人烟。空山不見人,王維詩中最絕妙的一個字,便是「空」,空嘛!什麽都不是,同時亦是什麽都是,多美好的意境,黑森林便是這樣的地方,又空又滿。


  在這裏大概要等上兩個小時,門前才會有輛車緩緩駛過。那豈非化外之地,換言之,蠻荒之地?嗯!手機沒有訊號,也沒有電視天線,我們像山頂洞人一般過著沒有電視手機的日子。


  哇!沒有手機!人類文明如何進化到沒有手機的時代?


  正是!一點都不誇張,因爲沒有手機,很多事情便做不了,無法使用Line、WhatsApp、WeChat,對台灣人來説,如何與家人聯絡?這裏根本是絕望之谷!這就是山居生活美好的地方,無事不會有手機來叨擾。


  晨間坐看山嵐出谷,飛鴻凌空盤旋,夜間傾聽夜梟嗚鳴,擡首悄然望見月牙如鈎。足跡所到之處,皆有月娘來相伴,月就是娘,若是想念故鄉的娘,偶爾擡頭看她一眼,明月照著我思親的心,也同樣照著故鄉的娘。然而,無論走到哪裏,此月非彼月,月是故鄉圓,她的面孔竟是如此變化多端,山谷裏的夜空特別深黑,一勾銀白月牙,顯得特別地清亮,幽幽掛在山尖處,是城市裏看不到的景緻。


  挺像我小説【孤城春深處】中所描述的景象,正因爲四目所及莫不靜好,恍若人間仙境,職是以故,讓心念沉澱於此,讓筆尖流連於此,讓編織愛情的夢想產生於此。


  全世界華人最鍾愛的移民目標,我抵達了,如今卻讓孩子蜷居於一個不知名的河谷之中,爲娘的怎不爲將來孩子前途設想啊?教養媽媽之名一夕崩潰。


  虎媽的追求、虎媽的執念,全體華人媽媽的追求與執念,移民不就是爲了孩子更美好的將來。


  原本秉持著同樣執念的我,隨著命運的輾轉,來到了黑森林。山野單純的生活,讓我的思考徹底翻轉了,其實教養很簡單,讓孩子終日徜徉於山林之中,山花爛漫之處,便是教養了,媽媽的想法隨之變得純粹與簡約,文章風格徹底轉型。


  回首來時路,我禁不住要問了,就算移民到了美澳,就真的是抵達了應許之地嗎?孩子便真的有了美好的將來嗎?


  不是的,森林裏的孩子,他們的將來一樣美好,甚至更美好。


  因爲,而大家腦中所存在的美好圖像是有代價?衆所周知,英語國家是實施高學費政策,老實説咱們是供不起的命。更不想讓孩子在未出社會之前,便背負一輩子也無法償還的學債。我的英國摯友曾經因爲卡債與學債而得了嚴重的憂鬱症,也因爲債務而糾結徘徊於婚姻的門口,讓我的閨蜜苦等他八年,而我所認識的朋友當中,他不是唯一的例子,人生若是有選擇,何苦逼孩子走向這條不歸路?


  一個大學學位值得我們冒著身心健康的風險去背負巨額的債務嗎?在這裏我就不得不直言不諱了,讓孩子未出社會前就去背負學債,是我們大人的責任,就算讀了名校,將來能賺回十倍以上嗎?畢竟學費是一端,生活費又是另一端,就算畢業後工作順利,人不僅要還債,更要生活,也要結婚生子,還要負擔下一代的學費,難道要孩子以債養債,如此惡性循環不已,美國大學學位真的值這麽多嗎?老是去盤算那些未長成雞的鷄蛋,還奢望鷄蛋會變成一條牛,這有意義嗎?


  無論主觀面還是客觀面,我未曾主動尋求前往大西洋彼岸的路,當初會去美澳並非爲了讓孩子能有更美好的出路,我本無所望,無所求,更無所願,從來沒有人問我願不願去,但在非去不可的情況之下,我便去了。來去之間,人生像是跳上一班飛機,飛往另一個陌生的國境,人生便轉往下一站了。


  只不過這一次我們轉機轉到了黑森林,登陸時孩子還不到八歲,德語説得並不是很好,至於那遙遠的大學,實在是心無有餘力去思考那麽多。


  西歐國家除了英國之外,大部分國家是實施免學費政策,不少外國人來德國就讀免費醫學院,親友中便有兩人,一個是閨蜜的英國小姑,另一個是我家日本弟媳婦。我並不奢望孩子將來讀醫學,只願他平安順利長大,不願他與自己一般流浪困頓,他是以四海爲家的孩子,如今在黑森林找到了自己的故鄉、歸屬感,對一個孩子來説,意義重大。


  黑森林的幽深靜謐讓我有了寫作的靈感,一年前開始寫起了小説。在這瘟疫蔓延的時代,森林像是一層防護罩,在家工作、在家上課、在家寫作,黑森林實在是非常適合肺炎時代。


  而全球華人媽媽恐慌擔憂的一件事情︰孩子的出路。孩子在黑森林有出路嗎?


  我悠然道,去中心化,身處邊陲,做核心的事情。


  全球化的同時也是去中心化,透過網路有哪裏到達不了的地方?網路翻轉了學歷主義,只要會閲讀,有什麽知識是無法取得的?大學真的是那麽重要嗎?我十歲的兒子對中國歷史有著無限的熱愛,不是媽媽教的,更不是學校教的,而是網路教的。


  再者,德國企業的型態並非勞動密集工業,鄉間設廠原本成本較低,鄉村受到資本家的喜愛,毋庸置疑。君不見,美國國家科學實驗室大都設在貧民群聚之地,我比較知道的Livermore與MagLab便是如此,而Pasadena的JPL位於環境優美的谷地,算是賞心悅目,但那舉世聞名的Livermore,在抵達時只能哀嘆一聲︰「哀鴻遍野,荒蕪啊!」


  望去的景象會讓外國人誤認爲美國社會只存在兩種人,吸毒者與街友。

  怎會如此?便宜啊!難道你要美國政府將實驗室蓋在華爾街嗎?

  那麽,美國政府蓄意把科學家送往貧民窟嗎?


  正是如此!


  但這都沒關係,網路可以跨越藩籬、地域、國界、排除萬難。透過網路,無論是紐約、東京、雪梨,無論住哪裏即可以抵達核心,黑森林便是雪梨歌劇院。更何況,再美的景觀看久了也會失去感情,既然住在邊陲便可以直抵核心,還會有誰願意窩在雪梨歌劇院去負擔昂貴的地價房租?爲的只是心心念念的歌劇院麽?誰會如此多情?我不住在台灣,照樣能在EP寫文,住在哪裏歸根究底不都是一樣嗎?


  在鄉間設廠成本低啊!這一點連資本家都想到了,我這個無產階級,當然早就想到了。


  詩人陶淵明不是說得好︰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與雪梨的車馬喧相較,在這山明水秀的黑森林,鮮有車馬經過,不就是個世外桃源嗎?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沒有房貸、車貸、學貸的負擔,在此河谷安居樂業,日日享受山林美好純淨,悠遊自在,毫無怨言。然而沒有追求,沒有欲望,城市便不再俱有吸引力,自然心遠地自偏了。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猛然擡頭喜見青山多嫵媚,心靈避離塵俗,大自然便幽靜邈遠,深入我心。不禁喜曰︰「此番,真的是來到了應許之地!」


  應許之地,過去在雪梨,現在在黑森林,未來不可知。但只要心無執念,全世界,處處是應許之地!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啊!




avatar-img
102會員
136內容數
徜徉於空山不見人的簡約生活中,匍匐於多語多文化的坎坷道路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薇亦柔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肺炎時陰謀論喧囂塵上,謠言漫天,據謠言透露,其實Merkel在肺炎到達中國之前早就得知肺炎會流行,因此德國政府早早制定了短工政策,早早購買了呼吸器,早早設置了重症病房,早早研發了疫苗,德國在肺炎還在亞洲肆虐,還沒來到歐洲時,幾家藥廠就已經推出疫苗了⋯⋯因爲她早早得知嚴冬會來,肺炎一定會流行下去。
在虛擬的世界裏,母愛從不會因爲電子化而褪色,反而更强烈、更直接,一秒鐘的傳遞多迅捷,多讓人感動啊!這就是母親偉大的地方,她永遠不會對孩子說不好或是太少!母愛對每一個孩子來説,永遠獨一無二!
爲何改行寫小説?其實自己思考的方向並不是在於爲什麽改行?而是既然都已經改行了,就要想想如何走下去。要怎麽走下去,先看看來時路的足跡,今天查了自己寫過的教養文,卻有驚人的發現,根據Blogger的統計,曾經在一天之内收穫163622的瀏覽次數。
與第一個小説平台的緣份,情深緣淺。Ep寫作環境優美,編輯功能獨具特色,兼具詩意與美感,最重要的是沒廣告,沒有辣眼睛的漫畫。雖然它還未徹底斷線,但得趕緊做鏡像拷貝,輾轉來到了方格子。
新冠肺炎在歐洲大流行已經年滿一年了,不是人的身體受到感染,而是人的思想全受到嚴重感染,學校持續關閉狀態,恐慌在人世間持續擴散著,社會生態訇然而變。然而,宵禁、管制、禁閉的時代卻沒有影響到我們的山居生活。孩子賦閑在家,成日徜徉於山谷之中,在這片爛漫春光裏,總是會看見孩子騎車、騎馬、追劇……
近一年來,由於歐洲肺炎肆虐,小孩賦閑在家,朝夕流連於林間草地捕風捉影,穿梭於雲朵山嵐森林溪水之間。媽媽我呢也跟著足不出門,閉門造文,在家寫小説。卻發現一件令人挫折的事情,嘔心瀝血寫的小説根本沒人要看啊!大嘆自己的文章被網路化了,不然就是自己寫得實在是太差了。
肺炎時陰謀論喧囂塵上,謠言漫天,據謠言透露,其實Merkel在肺炎到達中國之前早就得知肺炎會流行,因此德國政府早早制定了短工政策,早早購買了呼吸器,早早設置了重症病房,早早研發了疫苗,德國在肺炎還在亞洲肆虐,還沒來到歐洲時,幾家藥廠就已經推出疫苗了⋯⋯因爲她早早得知嚴冬會來,肺炎一定會流行下去。
在虛擬的世界裏,母愛從不會因爲電子化而褪色,反而更强烈、更直接,一秒鐘的傳遞多迅捷,多讓人感動啊!這就是母親偉大的地方,她永遠不會對孩子說不好或是太少!母愛對每一個孩子來説,永遠獨一無二!
爲何改行寫小説?其實自己思考的方向並不是在於爲什麽改行?而是既然都已經改行了,就要想想如何走下去。要怎麽走下去,先看看來時路的足跡,今天查了自己寫過的教養文,卻有驚人的發現,根據Blogger的統計,曾經在一天之内收穫163622的瀏覽次數。
與第一個小説平台的緣份,情深緣淺。Ep寫作環境優美,編輯功能獨具特色,兼具詩意與美感,最重要的是沒廣告,沒有辣眼睛的漫畫。雖然它還未徹底斷線,但得趕緊做鏡像拷貝,輾轉來到了方格子。
新冠肺炎在歐洲大流行已經年滿一年了,不是人的身體受到感染,而是人的思想全受到嚴重感染,學校持續關閉狀態,恐慌在人世間持續擴散著,社會生態訇然而變。然而,宵禁、管制、禁閉的時代卻沒有影響到我們的山居生活。孩子賦閑在家,成日徜徉於山谷之中,在這片爛漫春光裏,總是會看見孩子騎車、騎馬、追劇……
近一年來,由於歐洲肺炎肆虐,小孩賦閑在家,朝夕流連於林間草地捕風捉影,穿梭於雲朵山嵐森林溪水之間。媽媽我呢也跟著足不出門,閉門造文,在家寫小説。卻發現一件令人挫折的事情,嘔心瀝血寫的小説根本沒人要看啊!大嘆自己的文章被網路化了,不然就是自己寫得實在是太差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秦始皇統一六國,權傾天下,但他最執著的卻是找長生不老藥。他派方士去東海尋仙,結果錢花了、船造了,人卻沒長生。 現代人上心靈課程,追求的是內心「永遠平靜」或「永遠快樂」。 但人生本來就有起有落,和秦始皇找不老藥一樣,純粹是自欺欺人。你花再多錢,也買不到「永遠的心靈平靜」
秦始皇統一六國,權傾天下,但他最執著的卻是找長生不老藥。他派方士去東海尋仙,結果錢花了、船造了,人卻沒長生。 現代人上心靈課程,追求的是內心「永遠平靜」或「永遠快樂」。 但人生本來就有起有落,和秦始皇找不老藥一樣,純粹是自欺欺人。你花再多錢,也買不到「永遠的心靈平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場景,創建一個關於這個場景的故事。 題目:靜謐之森 在一個遙遠的森林深處,有一個隱藏的寶地,這裡的美景如詩如畫。清澈的溪流輕輕地流過光滑的石頭,竹林高聳入雲,彎曲的竹子在溪流上方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拱門。陽光透過茂密的竹葉,投下斑駁的陰影,為這片綠意盎然的河岸增添了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在海邊的森林基地 在考取森林療癒的路上時候,住在海邊的我,我不禁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森林療癒需要大費周章跑到山上,在海邊是否有零海拔的森林療癒基地,這樣邊療癒結束後又可以到海邊消暑,豈不不是一舉兩得嗎? 真的沒騙你!我是在工作 就在工作的時候(有時間在跟大家講我的工作在幹嘛!),又收到上方聖
Thumbnail
我預約了一間山林小屋,名叫「寂靜地」。
Thumbnail
距離都心沒幾站,就有個室外逃源, 世界級建築的底下,卻讓人有種野放的悠閒。
Thumbnail
會搬到山上住,很大的原因跟梭羅有關。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   
Thumbnail
濃密的森林環繞著溪頭,樹木參天,遮蔽了陽光,讓人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秘的秘境。在樹間漫步,聆聽著鳥兒的歌唱,感受著樹葉的沙沙聲,彷彿與自然融為一體。這裡的生態豐富多樣,各種植物與動物在這片自然的樂園中和諧共生,展現了大自然最美的模樣。 遊走在溪頭,彷彿穿越了時空的隧道,來到世外桃源。這裡不僅是追求自然
https://tw.news.yahoo.com/%E8%90%BD%E7%BE%BD%E6%9D%BE%E6%9E%97%E8%A3%A1%E5%B0%8B%E5%B0%8F%E9%B9%BF-%E3%80%8C%E7%A7%98%E5%A2%83%E6%A3%AE%E6%9E%97%E3%80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場景,創建一個關於這個場景的故事。 題目:靜謐之森 在一個遙遠的森林深處,有一個隱藏的寶地,這裡的美景如詩如畫。清澈的溪流輕輕地流過光滑的石頭,竹林高聳入雲,彎曲的竹子在溪流上方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拱門。陽光透過茂密的竹葉,投下斑駁的陰影,為這片綠意盎然的河岸增添了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在海邊的森林基地 在考取森林療癒的路上時候,住在海邊的我,我不禁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森林療癒需要大費周章跑到山上,在海邊是否有零海拔的森林療癒基地,這樣邊療癒結束後又可以到海邊消暑,豈不不是一舉兩得嗎? 真的沒騙你!我是在工作 就在工作的時候(有時間在跟大家講我的工作在幹嘛!),又收到上方聖
Thumbnail
我預約了一間山林小屋,名叫「寂靜地」。
Thumbnail
距離都心沒幾站,就有個室外逃源, 世界級建築的底下,卻讓人有種野放的悠閒。
Thumbnail
會搬到山上住,很大的原因跟梭羅有關。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   
Thumbnail
濃密的森林環繞著溪頭,樹木參天,遮蔽了陽光,讓人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秘的秘境。在樹間漫步,聆聽著鳥兒的歌唱,感受著樹葉的沙沙聲,彷彿與自然融為一體。這裡的生態豐富多樣,各種植物與動物在這片自然的樂園中和諧共生,展現了大自然最美的模樣。 遊走在溪頭,彷彿穿越了時空的隧道,來到世外桃源。這裡不僅是追求自然
https://tw.news.yahoo.com/%E8%90%BD%E7%BE%BD%E6%9D%BE%E6%9E%97%E8%A3%A1%E5%B0%8B%E5%B0%8F%E9%B9%BF-%E3%80%8C%E7%A7%98%E5%A2%83%E6%A3%AE%E6%9E%97%E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