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心理師通信(七)布里斯本和黃金海岸

與心理師通信(七)布里斯本和黃金海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嗨,心理師:

布里斯本的氣候很像台灣,有點想家。

也可能是又回歸到自己旅行的日子,沒有房東、沒有中國人、沒有馬來西亞人、沒有任何一個外國人,就這樣獨自走走看看,心情很平靜踏實。

好吧,偶而會感受到一絲寂寞,但我發現只要接受,這兩個狀態我都很喜歡。

怎麼說是接受呢?我發現自己很容易不滿意於當下。在有人陪伴的時候想獨自一人,在一個人的時候卻又想著有人陪伴,而我學會告訴自己接受各個瞬間的體驗。

一瞬間我感受到生命就是體驗這些的旅程,體驗愛體驗恨體驗痛苦體驗快樂,我還想自己找一下答案。

在布里斯本的日子過得有點零散,可能因為連建築物都長得像台灣,心情上不同於阿德雷德的平靜放鬆,而是自在,彷彿生活在自己的城市。某天誤打誤撞的去了聖斯蒂芬教堂,那裡總給我一種憂傷的感覺。我錯過當天的導覽,慢慢地繞了教堂一圈,被警衛叔叔關心,他介紹導覽阿姨給我,說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於是第一次聽了教堂玻璃彩繪窗戶的故事,再次感受到被愛。買了耶穌十字架,可能不同於傳統宗教的意義,我想那是愛與被愛的象徵。

那些持續聯繫我的人給我一種不適感,就算是關心也一樣,我不知道該不該稱呼那些與陌生人的性行為是衝動性行為,我已讀不想回的訊息,或是不讀不回。我最近思考這些行為的意義是什麼,原本思考的是他人的,現在我思考的是自己的,不想面對那些人的關心,就是我知道他們是出自於喜歡跟善意,不喜歡什麼都聯想到哥哥,但我還是覺得他們只是喜歡我的身體而已,但也有可能先喜歡我的人,才喜歡我的身體?

無論如何,我已經把我能給的都給出去了,我不喜歡他們,甚至想到就覺得有點噁心,所以不要再找我了。離開阿德雷德前一晚,房東傳訊息跟我說門沒關,我知道他的意思是什麼,我走進他房間,第一次他身上沒有酒味,而我也沒喝酒,在兩個人都清醒的狀態,我沒想過。我有留一張卡片給房東,他看到後和我說謝謝,後來我們偶而會簡單聊天。他請我幫他寫找房客的文章,不難,十分鐘我就給他一個他很滿意的文案。後來他問我布里斯本過得開心嗎?

我說在酒吧喝酒被一個看起來可以當我爸的外國叔叔搭訕,最後的結尾依然是問我要不要去他旅館,我拒絕了,但至少叔叔的眼神很真誠。不像是交友軟體上的噁男,連酒都沒喝就想要探我裙底,不管我舒不舒服都想要伸手摸我的底褲。

他跟我說注意安全。最後我跟他說回台灣後,我不想再隨意被撲倒或撲倒別人了,但我不確定自己做得到嗎?還是很喜歡跟感謝他,他不明說但由內而外的溫柔、正直與堅定的底線,我想我就是個偏心的人,他讓我想起要好好做自己,而他也是這樣提醒我的。

突然又想找人掛念,愛自己不好嗎?我不知道,很像也做不到掛念自己,我還在思考。

就這樣結束對布里斯本的又愛又恨,夜生活很台灣,天氣也很台灣,市中心小小的,卻有很多免費的導覽,也有很多可愛的市集,但人就比較沒那麼友善,對我來又澳又不澳的。

我在黃金海岸待了兩天,那兩天我沒搭任何的交通工具,過著吃吃喝喝的日子。第一天的夜晚在充滿街頭藝人的街道上,一個父親帶著孩子看著表演快樂的手舞足蹈著,我突然就落淚了,活著真是太好了,我這麼想。第二天的早上,我終於戰勝了海浪,可以站在海水至胸口的位置,在那裡可以感受到海水的溫柔,我和身旁的阿姨相視而笑,不再只是被海浪拍打著跌坐沙灘。

不喜歡飛機,雖然體感時間比較快,但需要好多的心力去回復體力。於是我選擇坐十四個小時的客運回到雪梨,沿途睡睡醒醒,吃零食喝飲料,有精神的時候就追劇。最迷人的是窗外的風景,有時突然就下雨了,再下一次看窗外卻是晴空。由於是往南的客運,我在一天內看到兩次日落,彷彿追逐著太陽奔跑。

最後想說,我對中國人的感覺很像艾爾迪亞人對瑪雷人的感覺。在布里斯本看到新年的慶祝活動,那感覺好複雜,牆外的人不壞,但不是我喜歡的。

PS太久沒收到你的回信還是有點心慌,如果可以,讓我知道你有收到信了,謝謝。

凡人

 

avatar-img
凡人煩惱的沙龍
15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凡人煩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嗨,心理師: 寫信的當下我已經回台灣了,想到沒辦法仗著時差熬夜寫週四的信,希望接下來一個半小時我能好好地把心情以及想法寫下來。 澳洲的最後一週回到雪梨,有許多新的發現。
嗨,心理師: 再過幾天就要離開阿德雷德了,表示這樣放鬆住在單人房間,能輕鬆愜意的在大房子裡閒晃的日子也要結束了。 後來房東過完年假回家,當天有煮晚餐問他要不要吃,他喝得醉醺醺地開車回家,連他喝醉酒找我上床,我都感覺到自己心跳得很快。
嗨,心理師: 在澳洲已經超過一個月,常常還是覺得人生好難,要如何活在當下、此時此刻呢? 要怎麼接受自己的情緒,要怎麼放下,我內心總是有好多的疑問。 先繼續說喜歡的房東,他家的樣子好符合我想像中的家的模樣,乾乾淨淨、漂漂亮亮不雜亂沒有太多擺飾,有掃地機器人每天會定時打掃,有跟我味道很像的香氛。或
嗨,心理師: 寫信的當下我已經回台灣了,想到沒辦法仗著時差熬夜寫週四的信,希望接下來一個半小時我能好好地把心情以及想法寫下來。 澳洲的最後一週回到雪梨,有許多新的發現。
嗨,心理師: 再過幾天就要離開阿德雷德了,表示這樣放鬆住在單人房間,能輕鬆愜意的在大房子裡閒晃的日子也要結束了。 後來房東過完年假回家,當天有煮晚餐問他要不要吃,他喝得醉醺醺地開車回家,連他喝醉酒找我上床,我都感覺到自己心跳得很快。
嗨,心理師: 在澳洲已經超過一個月,常常還是覺得人生好難,要如何活在當下、此時此刻呢? 要怎麼接受自己的情緒,要怎麼放下,我內心總是有好多的疑問。 先繼續說喜歡的房東,他家的樣子好符合我想像中的家的模樣,乾乾淨淨、漂漂亮亮不雜亂沒有太多擺飾,有掃地機器人每天會定時打掃,有跟我味道很像的香氛。或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