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時間白白流逝!古羅馬斯多葛主義哲學教你擺脫拖延,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總是覺得人生還很長,未來還有大把時間去實現夢想、追求理想。但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Seneca)的一個深刻觀察,或許能徹底改變我們對時間的理解:擺脫拖延


生命的迷思:我們都在等待的未來


在現代社會,我們習慣了一種看似理所當然的生活規劃:年輕時努力工作、累積財富,到退休後才開始享受人生、追求夢想。科技的進步和醫療的發達,讓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能活到八、九十歲。這種想法看似樂觀,實則危險。

為什麼?因為它建立在兩個脆弱的假設之上:第一,我們假設未來必定會到來;第二,我們假設到那時還有能力做想做的事。事實上,生命充滿不確定性,沒有人能保證明天的到來,更無法確保年老時還擁有追夢的體力與精力。


改變視角:如果今天是最後一天


與其說「明天可能是最後一天」,不如反過來想:「如果今天是最後一天,我會如何選擇?」這個思考方式帶來的不是恐懼,而是清晰。當我們以這種視角看待生活,很多決定就變得容易了:

  • 加班完成那份無關緊要的報告,還是準時回家陪伴家人?
  • 繼續刷手機虛度時光,還是去做一直想學但一直拖延的事?
  • 為了省錢推遲與老友相聚,還是把握當下建立更深厚的連結?

快樂的真相:超越個人的意義


另一個重要發現是:真正持久的快樂往往來自於對他人的影響。當我們買了心儀已久的名牌包,那種喜悅可能維持幾天或幾週。但當我們幫助別人、教導後輩,或者為重要的人付出時,那種滿足感能持續很久。

這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不僅存在於個人的成就或享受,更在於我們如何影響他人,如何在這個世界留下痕跡。正如一位智者所說:「在你的喪禮上,人們不會談論你的銀行存款,而會分享你如何觸動他們的生命。」

從覺察到行動:改變始於當下


要將這些哲學思考轉化為實際改變,我們可以:

  1. 每天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這是最後一天,我會如何度過?」這不是要我們活在恐懼中,而是提醒自己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2. 重新定義緊急事項:通常我們認為「緊急」的事,其實多半不是「重要」的事。真正重要的往往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事:關心家人、培養興趣、追求夢想。
  3. 創造有意義的連結:與其把時間花在社交媒體上,不如打個電話給久未聯絡的朋友;與其加班到深夜,不如參與一個能幫助他人的計劃。

結語:活在當下的藝術


塞內卡告訴我們:「生命不是短暫的,而是我們浪費了太多時間。」擺脫拖延不僅是為了提高效率,更是為了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當我們明白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我們就能更好地把握現在,做出更有意義的選擇。

讓我們不要等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開始真正活著。因為,此刻正是最好的開始。


延伸思考:

  • 今天,你想對生命中重要的人說些什麼?
  • 有什麼夢想,你一直想追求卻一直在等待「適當的時機」?
  • 如果從現在開始,你能為世界留下什麼樣的改變?


全心全意收集世界的可能性 & ideas,讓我和您的生活有所不同 實踐ideas 一起改變生活 用你所需的知識和科學 - 提升⛏️生產力 | 💡個人成長 | 🩷身心健康 🎥《久試 ideas try1try》 🎙️ 廣東話 Podcast :《你該知道的事 ideas try1t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現代人容易分心,手機等科技產品是元凶之一。史丹福大學研究顯示,即使手機不在使用中,單純放在視線範圍內也會消耗意志力,降低專注力。探討透過Time Boxing技巧、預先承諾策略(Precommitment),包含努力協定、代價協定等方法,提升專注力,並推薦「專屬書本獵人」APP協助個人精進時間管理。
在這個數位轉型的時代,我們經常把分心歸咎於手機通知、社交媒體,或是嘈雜的工作環境。但史丹福大學的最新研究卻帶來了令人意外的發現:分心的根源,竟然來自我們的內心。本文深入剖析《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Indistractable) 一書,結合最新腦科學研究,為你揭開提
這篇文章介紹了荷蘭數位遊牧者Pieter Levels的創業旅程,分享了他在一年內創立12個新創項目的經歷與心態。Pieter強調極簡主義、接受失敗以及專注當下的重要性,這些核心理念不僅幫助他克服創業路上的挑戰。透過他的故事,無論你是創業新手還是資深創業者,皆能學習如何持續成長。
思考能力是可以訓練的,只要擺脫從眾心理,遵循理性規則,和獲取高品質信息,我們就能做出更優質的決策。本文探討自《終局思維》中提到的三大關鍵要素:擺脫平均值陷阱、用規定取代決定,以及提高思考質量的信息來源。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清晰思考的能力,從而實現自我超越。
你知道嗎?每天三次攝取適量的高品質蛋白質,比一天中只在晚餐時攝取大量蛋白質,更能促進肌肉生長。根據研究,當蛋白質均勻分佈在三餐中,肌肉合成的效率會提升約25%。這意味著,早餐、午餐和晚餐都要有足夠的蛋白質,而不是只在晚餐吃大魚大肉。 很多人早餐只吃吐司、蛋餅或麵包,這些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雖然
提起創業,總是讓人覺得遙遠又困難。但《Million Dollar Weekend》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掘創業點子。在生活中發現不便之處就是商業點子的潛力,並且教導你如何驗證商業點子是否真正有市場需求。最後,作者也分享了克服拖延症的心理技巧,對開始創業的人是一個不錯的提醒。
現代人容易分心,手機等科技產品是元凶之一。史丹福大學研究顯示,即使手機不在使用中,單純放在視線範圍內也會消耗意志力,降低專注力。探討透過Time Boxing技巧、預先承諾策略(Precommitment),包含努力協定、代價協定等方法,提升專注力,並推薦「專屬書本獵人」APP協助個人精進時間管理。
在這個數位轉型的時代,我們經常把分心歸咎於手機通知、社交媒體,或是嘈雜的工作環境。但史丹福大學的最新研究卻帶來了令人意外的發現:分心的根源,竟然來自我們的內心。本文深入剖析《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Indistractable) 一書,結合最新腦科學研究,為你揭開提
這篇文章介紹了荷蘭數位遊牧者Pieter Levels的創業旅程,分享了他在一年內創立12個新創項目的經歷與心態。Pieter強調極簡主義、接受失敗以及專注當下的重要性,這些核心理念不僅幫助他克服創業路上的挑戰。透過他的故事,無論你是創業新手還是資深創業者,皆能學習如何持續成長。
思考能力是可以訓練的,只要擺脫從眾心理,遵循理性規則,和獲取高品質信息,我們就能做出更優質的決策。本文探討自《終局思維》中提到的三大關鍵要素:擺脫平均值陷阱、用規定取代決定,以及提高思考質量的信息來源。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清晰思考的能力,從而實現自我超越。
你知道嗎?每天三次攝取適量的高品質蛋白質,比一天中只在晚餐時攝取大量蛋白質,更能促進肌肉生長。根據研究,當蛋白質均勻分佈在三餐中,肌肉合成的效率會提升約25%。這意味著,早餐、午餐和晚餐都要有足夠的蛋白質,而不是只在晚餐吃大魚大肉。 很多人早餐只吃吐司、蛋餅或麵包,這些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雖然
提起創業,總是讓人覺得遙遠又困難。但《Million Dollar Weekend》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掘創業點子。在生活中發現不便之處就是商業點子的潛力,並且教導你如何驗證商業點子是否真正有市場需求。最後,作者也分享了克服拖延症的心理技巧,對開始創業的人是一個不錯的提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過去的時間就讓他過去,過去的既然留不住,那就把它化做一股繼續往前走的能量。未來,有太多變化,那何不好好把握現在呢?       專注在現在的事情,為自己設定臨時的目標,由小目標慢慢累積成大目標,把當下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發揮到極致,讓我們工作時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種追求自我價值的一種自
Thumbnail
時間很快,仔細回想,一個二十年晃眼就過,每個人都還能對二十年前發生的事情侃侃而談,鉅細靡遺。那就表示時間一秒一秒過去,我們要很珍惜時間,才不會一回神一事無成。一事無成並非指遊手好閒,而是渾渾噩噩、庸庸碌碌過一生,女人顧灶顧一輩子,顧得再好也只有那口灶,人間煙火帶不走,唯有福業惡業隨身走。 有一
Thumbnail
在這個充斥著即時滿足的時代裡,我們如何重新檢視長期主義?或許,正是在這片快速消逝的浮光掠影中,我們該尋找那些真正能夠承受時間考驗的價值和意義。長期主義讓我們看到,即便現在看不見結果,但它們將在未來開花結果。這樣的信念,是我們前行的動力和指南星。長期主義提醒著我們,價值的真正實現需要時間和耐心。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當下的重要性。我們應該要活在當下,用心感受每一刻。為了提升當下生活的品質,我們可以注意周遭發生的事物,珍惜人際關係,並保留時間給自己。
時間不是用來完成事的,也不是用來湊熱鬧的,而是用來經歷、體驗的。我們每天忙忙碌碌,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但其實,時間的價值在於我們如何利用它。 與其每天只顧著完成工作、達成目標,不如放慢腳步,享受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和家人一起吃頓飯,和朋友聊聊天,這些都是生活中最珍貴的時刻。時間讓我們學會成長,也
Thumbnail
找回真正的自由,重拾自信和道愛的能力 在每日的生活中,我總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時間,雖然過的渾渾噩噩,有時還是會有想嘗試的事物、想達成的目標,但是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因為害怕遭遇失敗而變得更加挫折、自卑,更想要逃離為了活出價值而不斷努力的生活,說白了,就是不願給自己成長的機會。
老天爺公平的給予每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有人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創造無限的可能;但有人卻無法好好把握時間,因此,該如何善用時間?這是值得耗費一生來探討的課題。
Thumbnail
時間與重要的人事物 是成正比關係的 在感嘆時間流逝的同時 此刻也還有機會 珍惜心中真正的想要
「我們應該專注於當前的經歷和情感,而非過分憂慮未來或執著於過去。」 這種生活態度能夠帶來深刻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因為它鼓勵我們珍惜每一刻,並充分利用我們的時間和資源。 活在當下意味著我們應該專注於目前正在發生的事物,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目前的活動或人際交往上時,我們將更能感受到每一刻的價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過去的時間就讓他過去,過去的既然留不住,那就把它化做一股繼續往前走的能量。未來,有太多變化,那何不好好把握現在呢?       專注在現在的事情,為自己設定臨時的目標,由小目標慢慢累積成大目標,把當下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發揮到極致,讓我們工作時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種追求自我價值的一種自
Thumbnail
時間很快,仔細回想,一個二十年晃眼就過,每個人都還能對二十年前發生的事情侃侃而談,鉅細靡遺。那就表示時間一秒一秒過去,我們要很珍惜時間,才不會一回神一事無成。一事無成並非指遊手好閒,而是渾渾噩噩、庸庸碌碌過一生,女人顧灶顧一輩子,顧得再好也只有那口灶,人間煙火帶不走,唯有福業惡業隨身走。 有一
Thumbnail
在這個充斥著即時滿足的時代裡,我們如何重新檢視長期主義?或許,正是在這片快速消逝的浮光掠影中,我們該尋找那些真正能夠承受時間考驗的價值和意義。長期主義讓我們看到,即便現在看不見結果,但它們將在未來開花結果。這樣的信念,是我們前行的動力和指南星。長期主義提醒著我們,價值的真正實現需要時間和耐心。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當下的重要性。我們應該要活在當下,用心感受每一刻。為了提升當下生活的品質,我們可以注意周遭發生的事物,珍惜人際關係,並保留時間給自己。
時間不是用來完成事的,也不是用來湊熱鬧的,而是用來經歷、體驗的。我們每天忙忙碌碌,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但其實,時間的價值在於我們如何利用它。 與其每天只顧著完成工作、達成目標,不如放慢腳步,享受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和家人一起吃頓飯,和朋友聊聊天,這些都是生活中最珍貴的時刻。時間讓我們學會成長,也
Thumbnail
找回真正的自由,重拾自信和道愛的能力 在每日的生活中,我總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時間,雖然過的渾渾噩噩,有時還是會有想嘗試的事物、想達成的目標,但是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因為害怕遭遇失敗而變得更加挫折、自卑,更想要逃離為了活出價值而不斷努力的生活,說白了,就是不願給自己成長的機會。
老天爺公平的給予每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有人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創造無限的可能;但有人卻無法好好把握時間,因此,該如何善用時間?這是值得耗費一生來探討的課題。
Thumbnail
時間與重要的人事物 是成正比關係的 在感嘆時間流逝的同時 此刻也還有機會 珍惜心中真正的想要
「我們應該專注於當前的經歷和情感,而非過分憂慮未來或執著於過去。」 這種生活態度能夠帶來深刻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因為它鼓勵我們珍惜每一刻,並充分利用我們的時間和資源。 活在當下意味著我們應該專注於目前正在發生的事物,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目前的活動或人際交往上時,我們將更能感受到每一刻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