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覺得人生還很長,未來還有大把時間去實現夢想、追求理想。但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Seneca)的一個深刻觀察,或許能徹底改變我們對時間的理解:擺脫拖延
在現代社會,我們習慣了一種看似理所當然的生活規劃:年輕時努力工作、累積財富,到退休後才開始享受人生、追求夢想。科技的進步和醫療的發達,讓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能活到八、九十歲。這種想法看似樂觀,實則危險。
為什麼?因為它建立在兩個脆弱的假設之上:第一,我們假設未來必定會到來;第二,我們假設到那時還有能力做想做的事。事實上,生命充滿不確定性,沒有人能保證明天的到來,更無法確保年老時還擁有追夢的體力與精力。
與其說「明天可能是最後一天」,不如反過來想:「如果今天是最後一天,我會如何選擇?」這個思考方式帶來的不是恐懼,而是清晰。當我們以這種視角看待生活,很多決定就變得容易了:
另一個重要發現是:真正持久的快樂往往來自於對他人的影響。當我們買了心儀已久的名牌包,那種喜悅可能維持幾天或幾週。但當我們幫助別人、教導後輩,或者為重要的人付出時,那種滿足感能持續很久。
這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不僅存在於個人的成就或享受,更在於我們如何影響他人,如何在這個世界留下痕跡。正如一位智者所說:「在你的喪禮上,人們不會談論你的銀行存款,而會分享你如何觸動他們的生命。」
要將這些哲學思考轉化為實際改變,我們可以:
塞內卡告訴我們:「生命不是短暫的,而是我們浪費了太多時間。」擺脫拖延不僅是為了提高效率,更是為了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當我們明白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我們就能更好地把握現在,做出更有意義的選擇。
讓我們不要等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開始真正活著。因為,此刻正是最好的開始。
延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