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分心第二課:史丹福教授的專注力實戰指南《專注力協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常常認為分心是來自外在干擾,特別是手機通知、社交媒體等科技產物。然而,史丹福大學的最新研究卻帶來了令人意外的發現:即使我們把手機放在一旁,我們的專注力仍然會受到影響。這是為什麼?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發人深省的研究發現。

意志力消耗的隱形成本

研究指出,單純把手機放在視線範圍之外並不足以提升專注力,原因在於我們仍然需要持續消耗心理能量來抵抗查看手機的衝動。正如研究所示,當手機就放在桌面上時,即使我們沒有直接使用它,大腦仍然要不斷地告訴自己「不要看手機」、「不要拿起來」,這種內在的掙扎本身就在消耗我們的意志力。

以工作環境為例,許多人會把手機放在辦公桌的角落,認為這樣就能專心工作。但研究發現,光是手機的存在,就會讓我們的大腦持續分配注意力資源來「抵抗誘惑」,導致我們在執行主要任務時的心理能量已經被大幅消耗。


電子郵件:現代工作的隱形殺手

作者特別提到電子郵件對專注力的影響。根據研究,普通上班族每天可能收到上百封電郵,如果每封郵件平均花費幾分鐘處理,累積下來可能佔用三到四小時的工作時間。更重要的是,這種零碎的郵件處理方式會造成持續的注意力切換,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以前習慣立即回覆所有郵件,試圖滿足每個人的需求。然而,這種做法導致自己的重要工作總是無法取得實質進展。後來他採用了「特定時段處理郵件」的方式,例如:

  • 早上固定半小時處理前一天的郵件
  • 下班前一小時統一回覆當天的通訊
  • 在精力較低的時段處理例行性郵件


時間分配的新思維

本書提出了革命性的時間管理方法,將時間分為三大類:

  1. 不可妥協時間:
  • 基本生理需求(睡眠、飲食)
  • 這些時間是維持生命品質的基礎,不容犧牲


2.自己時間:

  • 用於培養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格特質
  • 投資在個人成長和技能培養上


3.人際關係時間:

  • 經營家庭關係
  • 維護友誼
  • 發展戀情等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掌握有效的時間管理策略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當下處境的解決方案。正是基於這個理念,我們開發了「專屬書本獵人」APP,運用人工智慧精準分析您當前面臨的挑戰,為您推薦最適合的書籍資源。



時間區塊管理 「Time Boxing」


建議使用「Time Boxing」技術,即:

  • 在行事曆中預先劃分特定時段
  • 例如安排上午10-11點專門處理電子郵件
  • 確保每個時段都有明確的目標和用途


零空白時間策略 作者強調,即使是休閒時間也需要預先規劃:

  • 可以安排下午5-6點用於小睡
  • 預定特定時間追劇或放鬆
  • 讓每個時段都有明確的定位,避免時間的無意識流失




實踐策略:預先承諾(Precommitment)原則

在《專注力協定》一書中,作者特別強調了「預先承諾」(Precommitment)這個核心概念的重要性。這個原則不只是簡單的時間管理技巧,而是一個全面的專注力提升系統。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重要概念。


預先承諾的本質

預先承諾的核心思想是通過提前規劃和決策,來減少執行過程中的意志力消耗。就如同作者在書中提到,當我們預先決定好時間的用途,在實際執行時就能較容易地抵抗各種誘惑和干擾。這種方法的效果之所以顯著,是因為它減少了即時決策的需求。


第一層:努力協定


這是最基本的預先承諾形式。作者在書中舉例,比如想要專心讀書或工作時,可以通過增加干擾源的使用難度來強化專注。具體做法包括:

  • 使用專注力應用程式如 Forest
  • 購買實體手機鎖
  • 預先設定手機使用限制



第二層:代價協定

作者通過一個引人深思的戒煙研究來說明這一點。研究顯示,在三組戒煙者中:


  • A組:獲得免費教育資源和尼古丁替代品
  • B組:成功戒煙可獲得800美元獎勵
  • C組:需要預先支付150美元保證金,成功則返還並獲得650美元獎勵

結果顯示,C組的成功率最高,這印證了一個重要心理學原理:人們對避免損失的動機往往強於獲得收益的動機。


作者也提醒我們要注意避免一些常見的陷阱:

  1. 過度規劃:不要試圖規劃得過於完美
  2. 期限過長:代價協定最適合短期任務
  3. 壓力過大:避免設定過於嚴苛的條件
  4. 缺乏彈性:要留有調整的空間


結論:

通過深入理解和運用預先承諾原則,我們能夠更有效地管理時間、提升專注力,最終達到更高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正如作者所說,這不是一個依靠意志力的短期方案,而是一個需要精心設計和持續優化的長期系統。



延伸閱讀與資源:

想要深入瞭解更多關於時間管理的策略,同時找到最適合自己當前處境的書籍推薦嗎?歡迎體驗「專屬書本獵人」APP,只要分享您目前面臨的挑戰,我們的AI系統就能為您精準配對最相關的書籍資源,協助您更有效地提升時間管理效率。

主要特色:

  • 個人化書籍推薦,針對您的具體困境提供解方
  • 完整中英文書籍資訊,擴展您的學習視野
  • 精準摘要與行動計畫,幫助您快速掌握重點
  • 相關文章推薦,深化您的學習成效


立即開始您的個人化學習之旅:www.personalbookhunter.com

讓我們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書籍資源,為您的時間管理帶來突破性的改變。




全心全意收集世界的可能性 & ideas,讓我和您的生活有所不同 實踐ideas 一起改變生活 用你所需的知識和科學 - 提升⛏️生產力 | 💡個人成長 | 🩷身心健康 🎥《久試 ideas try1try》 🎙️ 廣東話 Podcast :《你該知道的事 ideas try1t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這個數位轉型的時代,我們經常把分心歸咎於手機通知、社交媒體,或是嘈雜的工作環境。但史丹福大學的最新研究卻帶來了令人意外的發現:分心的根源,竟然來自我們的內心。本文深入剖析《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Indistractable) 一書,結合最新腦科學研究,為你揭開提
這篇文章介紹了荷蘭數位遊牧者Pieter Levels的創業旅程,分享了他在一年內創立12個新創項目的經歷與心態。Pieter強調極簡主義、接受失敗以及專注當下的重要性,這些核心理念不僅幫助他克服創業路上的挑戰。透過他的故事,無論你是創業新手還是資深創業者,皆能學習如何持續成長。
思考能力是可以訓練的,只要擺脫從眾心理,遵循理性規則,和獲取高品質信息,我們就能做出更優質的決策。本文探討自《終局思維》中提到的三大關鍵要素:擺脫平均值陷阱、用規定取代決定,以及提高思考質量的信息來源。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清晰思考的能力,從而實現自我超越。
你知道嗎?每天三次攝取適量的高品質蛋白質,比一天中只在晚餐時攝取大量蛋白質,更能促進肌肉生長。根據研究,當蛋白質均勻分佈在三餐中,肌肉合成的效率會提升約25%。這意味著,早餐、午餐和晚餐都要有足夠的蛋白質,而不是只在晚餐吃大魚大肉。 很多人早餐只吃吐司、蛋餅或麵包,這些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雖然
提起創業,總是讓人覺得遙遠又困難。但《Million Dollar Weekend》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掘創業點子。在生活中發現不便之處就是商業點子的潛力,並且教導你如何驗證商業點子是否真正有市場需求。最後,作者也分享了克服拖延症的心理技巧,對開始創業的人是一個不錯的提醒。
這篇文章向我們解釋了為什麼人類會陷入永無止境的追求,以及佛教思想如何幫助我們平衡這種狀態。它提醒了我們學會享受當下,並放下過去的遺憾與未來的期待,從而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
在這個數位轉型的時代,我們經常把分心歸咎於手機通知、社交媒體,或是嘈雜的工作環境。但史丹福大學的最新研究卻帶來了令人意外的發現:分心的根源,竟然來自我們的內心。本文深入剖析《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Indistractable) 一書,結合最新腦科學研究,為你揭開提
這篇文章介紹了荷蘭數位遊牧者Pieter Levels的創業旅程,分享了他在一年內創立12個新創項目的經歷與心態。Pieter強調極簡主義、接受失敗以及專注當下的重要性,這些核心理念不僅幫助他克服創業路上的挑戰。透過他的故事,無論你是創業新手還是資深創業者,皆能學習如何持續成長。
思考能力是可以訓練的,只要擺脫從眾心理,遵循理性規則,和獲取高品質信息,我們就能做出更優質的決策。本文探討自《終局思維》中提到的三大關鍵要素:擺脫平均值陷阱、用規定取代決定,以及提高思考質量的信息來源。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清晰思考的能力,從而實現自我超越。
你知道嗎?每天三次攝取適量的高品質蛋白質,比一天中只在晚餐時攝取大量蛋白質,更能促進肌肉生長。根據研究,當蛋白質均勻分佈在三餐中,肌肉合成的效率會提升約25%。這意味著,早餐、午餐和晚餐都要有足夠的蛋白質,而不是只在晚餐吃大魚大肉。 很多人早餐只吃吐司、蛋餅或麵包,這些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雖然
提起創業,總是讓人覺得遙遠又困難。但《Million Dollar Weekend》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掘創業點子。在生活中發現不便之處就是商業點子的潛力,並且教導你如何驗證商業點子是否真正有市場需求。最後,作者也分享了克服拖延症的心理技巧,對開始創業的人是一個不錯的提醒。
這篇文章向我們解釋了為什麼人類會陷入永無止境的追求,以及佛教思想如何幫助我們平衡這種狀態。它提醒了我們學會享受當下,並放下過去的遺憾與未來的期待,從而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Thumbnail
第三步驟 : 提升單位時間內的專注力 昨天已經有談到時間的稀缺性,今天談談怎麼讓這個稀缺性的價值保持新鮮的訣竅。首先, 還是回到保持注意力這件事情。如果你在手機App Store上搜尋維持專注相關軟體,我相信你時間管理應該看到非常多五花八門的應用。
Thumbnail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 第一步驟實踐起來感覺如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二步驟 :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我們的專注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稀缺物」,任何可以獲取我們專注力與精力的事物都應該要是最珍貴的。因此,「請勿干擾」這四個字請作為自己在進行所有重要工作時的對外鄭重宣告。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每到快要考試,或要執行任何因為動機不足而產生的必要任務時,隨著死線將至,我總是容易心浮氣躁、沒辦法全然專注。即使斷了社交、把社群軟體都刪除,還是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完成該做的事。 一天晚上,我突然開始討厭那個狀態的自己,既浪費時間、沒有產出,還自己心裡不是很舒服,我知道我必須做些什麼,想辦法終結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誰能更專注、讓這24小時發揮更大功效,誰就是在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以下介紹5個提高專注度的方法。包含:打造專注環境、一次只做一件事與番茄鐘工作法、隨手記下靈感、紀錄自己的專注力時段、Listen to binaural beats.
Thumbnail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Thumbnail
第三步驟 : 提升單位時間內的專注力 昨天已經有談到時間的稀缺性,今天談談怎麼讓這個稀缺性的價值保持新鮮的訣竅。首先, 還是回到保持注意力這件事情。如果你在手機App Store上搜尋維持專注相關軟體,我相信你時間管理應該看到非常多五花八門的應用。
Thumbnail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 第一步驟實踐起來感覺如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二步驟 :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我們的專注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稀缺物」,任何可以獲取我們專注力與精力的事物都應該要是最珍貴的。因此,「請勿干擾」這四個字請作為自己在進行所有重要工作時的對外鄭重宣告。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每到快要考試,或要執行任何因為動機不足而產生的必要任務時,隨著死線將至,我總是容易心浮氣躁、沒辦法全然專注。即使斷了社交、把社群軟體都刪除,還是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完成該做的事。 一天晚上,我突然開始討厭那個狀態的自己,既浪費時間、沒有產出,還自己心裡不是很舒服,我知道我必須做些什麼,想辦法終結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誰能更專注、讓這24小時發揮更大功效,誰就是在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以下介紹5個提高專注度的方法。包含:打造專注環境、一次只做一件事與番茄鐘工作法、隨手記下靈感、紀錄自己的專注力時段、Listen to binaural beats.
Thumbnail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