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喔!不⋯⋯應該是說一直以來,我好像都不是那種感覺對自己的人生很篤定的人。確實,在人生的過程中,總是會有著無數的代辦清單與完成目標,但隱藏在這些東西下面的,是怎樣的價值觀呢?我其實一直都不太確定。每當我嚮往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或者風格的時候,或者有一項新的學習目標時,我要嘛到圖書館買書自學,要嘛去上課。一開始的時候,總會因為學習一樣新東西的新奇感,而感到振奮,動力十足,然而,常常學到某個階段之後,我會突然像個洩氣的皮球一樣,不知道為什麼要繼續下去了⋯⋯看了很多書,如《IKIGAI》、《找到你的為什麼》、《設計你的人生》等等,慢慢發現,能在背後支撐的持續力量,往往是來自內在的動機與初衷,然後,我就變得更茫然了,那我內在的動機與初衷是什麼呢?我開始做很多書中的練習,把不同階段得到的結果收集起來,然後把它彙整到我在Notion中的每日手帳,用來當作評估自己內在優先順序的羅盤。一開始做這些探索練習寫作的時候,我甚至想不到,也不確定什麼是代表價值觀的詞,還得看書中的範例表來一一挑選。
不久前,我恰巧微信讀書讀起《日日滋養》這本書,我很久沒讀這一類生活風格的書籍了,突然有一種久違的熟悉感,有許多文字與章節我都感同身受,也恰巧都跟我自己多年來的探索不謀而合。其中有一篇提到Steven Pavilina在文章《如何在20分鐘內找到人生目標》,作者把她融合成自己的建議4步驟:「第一步,拿出一張白紙,在頂部寫上“我的人生目標”。第二步,清空你的大腦,把所有想到答案,全部寫上去,它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句子,也可以是零星的關鍵詞。總之,爸大腦裡跳出的答案通通寫上去。你可以給每個想到的答案編號。第三步,一直寫寫寫,直到寫出讓你哭泣,震驚或心頭一緊的那個答案。第四步,分析所有觸及你內心的答案,並把他們總結成你的人生目標。」哎呀!我寫的時候,好像沒仔細看這4個步驟,就只知道書中有提到寫寫寫,就對了。剛好也是清晨的隨筆時間,我便用這個練習來取代今天的隨筆囉。一開始,我想到的目標,就是想要有一個自己的個人空間,自從搬回台灣後,我就失去了美國那個自己的創作角落,一直覺得悵然若失,可不知為什麼,也一直沒有把這件事放在每日代辦清單中最重要的事情上去完成,也許是我還不知道,如何能在現在這個當下,完成我對這個空間的大藍圖想像吧,所以就一直擱置著了⋯⋯我寫出自己對這個空間的需要,必要的條件有哪些?位置?地點?想要的風格、氛圍?一邊懷疑著,這也算是一種目標嗎?然後一邊回憶著,我曾經有過這樣空間的時候,我待在裡頭時,是一種怎樣的感覺?那些感受為什麼對我這麼重要呢?我寫下了下面這些詞語:
可以自己做主的。不被打擾的。安靜的。讓我感到放鬆、舒服的。
接著出現其他的目標,比如我一直希望過著數位遊牧那樣的生活,但這個背後又隱藏著什麼呢?我發現或許我希望的,並不是像數位遊牧族到處旅遊,而是一種旅居方式,如我上面的關鍵字所提到的,這樣的生活方式,對我來說就代表著那樣一個空間。象徵了可以自己做主的,不被打擾的生活方式。或許是我一直以來都是在群體中生活,所以到了中年以後,內在渴望發展陰影面向的一種內在衝動吧!又或者是我希望找到一個答案,這個答案能夠給我一直以來所沒有的那種篤定感。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漂泊不定,卻不會因而感到茫然,肯定是因為他們內在有一種對自己生活方式選擇的篤定感吧!那樣的內在平靜,或許才是我真正想追求的人生目標。
想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踏實而滿足地走在這個方向與道路上。不懷疑,而是去享受在其中流逝的時光,而非想匆匆地抵達目的地。
寫到這裡,我覺得這⋯⋯好像就是關鍵了。雖然既沒有震驚,也沒有哭泣,更沒有心頭一緊。
安住當下,怎麼樣都可以,放鬆、舒服就好。我把它濃縮精簡為八個字:『安住當下,享受過程。』
既然是人生目標的價值觀,我想應當是通用的法則,於是我試著在腦袋中推演將它應用在各種日常情境當中是否適用,邊推演著。這些與那些時候,我為什麼無法安住當下呢?比如現在書寫的此時,我有安在當下嗎?好像沒有,那我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更靠近這個目標呢?我發現自己因為著急著找答案,身體十分緊繃,於是我停下來,做幾個深呼吸,活動一下筋骨,再放慢寫字的速度,感覺似乎更放鬆了⋯⋯當我無法處在當下時,似乎總是在擔憂著下一個動作,接下來的未來要做些什麼,也就是我最常有的不舒服的感覺,失去了那種篤定感。而當我試著放鬆下來,接下來該做什麼,自然而然地就浮現在心頭,與之相反的,便是我越是著急,便越是覺得一片空白,什麼也想不到,或者,即使想到了,也動輒左右懷疑,不敢肯定,這可不就離了當下了嗎?更別提要享受過程了!此時我的目光飄到了陽台上的左手香,看著綠意滿滿的它們,我發起呆來,頭腦短暫地安靜來下來,此時此刻的我是安全的,是幸福的,是安住當下的,是享受過程的!
打開我之前在Notion中已經紀錄過的其他價值觀關鍵字:愛上生活、平靜自在、感恩、付出與回饋、接納多重面向的自己,與獨立。我發現它們其實也是與這八個字契合的,當我是個接納自己的獨立個體,我便能夠安住當下,享受過程,接著我會變得平靜自在,感恩,愛上生活,自然而然因此想要自發地去付出與回饋了!
未來的我會不會變呢?我不知道,或許肯定是會的,變了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此刻的我安住當下,享受過程,就已經很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