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古】張惠妹〈空中的夢想家〉、莫文蔚〈他不愛我〉都出自他筆下!流行娛樂文化推手「楊立德」的創意跨界印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他的作品你一定聽過,但你卻未必認識他這麼這個人。
著名台灣音樂人、攝影師楊立德 圖/新浪娛樂微博

著名台灣音樂人、攝影師楊立德 圖/新浪娛樂微博

2025 的腳步剛至,文化推手楊立德的故事,卻永遠停在了 2024。去年(2024) 12 月,資深音樂人楊立德因心臟驟停,搶救無效離世,享年 73 歲。

曾被媒體譽為「台灣娛樂商品文化的前行者」的楊立德,在台灣流行音樂史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代表作如潘越雲〈留一盞燈〉、黃韻玲〈藍色啤酒海〉、童安格〈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以及,蘇芮的〈奉獻〉、〈親愛的小孩〉等金曲,首首都是兩岸三地樂迷憶起 80、90 年代時的心中經典。

不過,「音樂人」一詞尚不足概括他的所有身分,楊立德的才華和創意,更跨足廣告、攝影、唱片封面設計、空間設計、美術設計等領域,為後世留下深刻印記。談起自我定義,他在一次採訪中曾說,「我其實更應該說我是個廣告人、一個流行文化工作者。」

之一、拍廣告

楊立德舊照 圖/五字頭耗子的玩具觀察 howzatoy

楊立德舊照 圖/五字頭耗子的玩具觀察 howzatoy

1951 年生於台灣的楊立德,早年就讀新聞與廣播電視專業,即便當年仍為世新大學在校生,青澀的年紀,邊讀書邊接案的他,做起工作來一點也不含糊,廣電系所學,成為他打入廣告領域的敲門磚,他在廣告製作公司中做著廣告腳本構想及美術設計,後面又曾接手廣告導演一職,那段時光,奠定了他廣告創作的基礎。

然而,當接案繁忙,又要肩負學生本分,孰輕孰重,便成為衡量。楊立德因工作關係未能出席課堂,他委由學弟彭國華(小名太保)為其在課堂中代為點名。為何選定彭國華?一次節目中,楊立德笑得燦爛,說兩人年級不同、課堂錯開,外加彼此身高相近,找他代點名正合適!

不料,年少時期的小聰明仍難逃師長的「法眼」,一旦難以兩全,得失便成必然。老師認出楊立德多次未到,他最終也因曠課過多被校方開除。

校園的被動離席,卻開啟了他往後職涯路上的種種耕耘,離校的他在「以才謀生」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在一次採訪中,楊立德曾分享,自己將彭國華(太保)引為「知己」,
而段鍾潭(三毛)在他心中則是被奉為「偶像」的存在。

之二、辦雜誌

當年,台灣流行音樂正萌芽之際,校園民歌勢頭正盛,聲勢如日中天,與此同時,搖滾樂也正受時下年輕人喜愛;不過,兩大音樂類型同樣受歡迎,市面上民歌餐廳如雨後春筍,將餐飲和搖滾結合的案例卻相比少見。

共同的朋友,加之對搖滾樂同樣一腔熱血下,楊立德在大學時期結識 段鍾潭(小名三毛)【註一】,兩人理念一拍即合,決定合開以搖滾為主題的餐廳。他們借用已家喻戶曉的西洋樂壇音樂刊物《滾石》(Rolling Stone),以及當時正當紅的英國搖滾樂隊「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之名,段鍾潭擔任負責人,楊立德則以身為團隊創始夥伴的身分,雙方各展所長,遂有「滾石餐廳」的問世。

在「滾石餐廳」經營若干年後,該品牌也逐步拓展至出版、唱片發行領域,成為大眾所熟知的滾石雜誌、滾石唱片。

於是,兼具室內設計、平面設計背景,以及曾在廣告業的楊立德,工作也從原先的為餐廳規劃空間,延伸至做雜誌編輯工作、品牌 Logo 設計等,他曾為滾石唱片寫下的那句「滾石愛你,永誌不渝」廣告詞,態度熱烈、口號亮眼又直指人心,成為一代人深刻的共同記憶。

在滾石,可以說是處處都有他在一展才華的痕跡。
不過,出現在楊立德生命中的,可不只有滾石。
【註一】段鍾潭(三毛):
節目中,楊立德說起和段鍾潭的相識經過,原話是:「他是我大學同學的男友的哥兒們。」

之三、做設計

如果向曾經歷過台灣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中期的人提問:當時,曾撐起台灣唱片榮景、深深影響了台灣流行音樂的大廠牌是?相信多數人的答案不是「滾石唱片」(Rock Records)便是「飛碟唱片」(UFO Record)。

1981 年,滾石唱片由段鍾潭、段鍾沂兩兄弟成立,隔年,原先效力滾石的民歌手吳楚楚、音樂製作人彭國華(正是前述提到的楊立德的學弟)以經營理念不合為由,決定自滾石「出走」,遂聯合陳大力另起爐灶、成立了飛碟唱片。

滾石與飛碟兩大品牌旗下大咖歌手雲集,前者有李宗盛、潘越雲、羅大佑、周華健、齊秦等,後者則有蘇芮、黃鶯鶯、蔡琴、王芷蕾、金智娟等人,雙方勢均力敵,在市場銷量上互不相讓。

楊立德一人的才華與創意,則同時揮灑在彼時台灣兩大唱片龍頭上。
楊立德設計之滾石唱片 Logo 圖/維基百科

楊立德設計之滾石唱片 Logo 圖/維基百科



滾石唱片的 Logo,亮黃色配極簡黑白色的同心圓,整體視覺醒目搶眼;充滿力量感的正中靶心的圖案搭上中文粗體字,看起來硬朗、大器。



楊立德設計之飛碟聯播網 Logo 圖/維基百科

楊立德設計之飛碟聯播網 Logo 圖/維基百科

而在那個唱片被稱作「碟」(Disc)的年代,楊立德以「飛碟」二字為彭國華、吳楚楚的唱片公司命名,表達高級的唱片、高人一等之意,而後成立的飛碟聯播網(飛碟電台)的 Logo,也出自他的設計,簡單幾筆線條,勾勒出可親可愛的飛碟圖形,多年來,深植人心。




此外,早期為歌手拍攝宣傳照的攝影師,往往身兼唱片封面設計師一角,兼備攝影及設計的才能的楊立德,便是不二人選;蔡琴、蘇芮等大咖歌手人的宣傳照及唱片封面設計,也有他的創意。

多年老友的交情,彭國華對楊立德的才華十分了然,不僅委託他設計 Logo,還將公司內攝影及設計工作、主持飛碟電台節目《夜夜夜狂》也交予楊立德;不僅如此,更放手讓他為飛碟唱片歌手作詞,因此,飛碟旗下大小藝人,幾乎都曾唱過楊立德的作品。

之四、寫歌詞

知名音樂人彭國華(左)及其妻知名主持人張小燕(右) 圖/張惠妹全球後援會 A-mei Fans Group

知名音樂人彭國華(左)及其妻知名主持人張小燕(右) 圖/張惠妹全球後援會 A-mei Fans Group

作曲家陳小霞 圖/齐齐写

作曲家陳小霞 圖/齐齐写


當時唱片公司除了簽約歌手,也與詞曲創作者簽約。在滾石與飛碟兩大唱片競爭激烈的氛圍下,身為飛碟簽約作詞人的楊立德自然難以為滾石歌手創作,因此筆名成了化解派系之爭的工具。

例如,滾石旗下孟庭葦推出的〈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楊立德便以「安德烈」署名作詞人;而讓他以筆名跨刀作詞,只因該曲作曲人是陳小霞。


楊立德曾說,陳小霞是他作詞時的「靈魂伴侶」。
一次採訪中,楊立德以「像兩座孤島,看似喜歡熱鬧,實則有着別人很難理解的冷靜審慎」形容他與陳小霞間的合作關係。

圓圓的 圓圓的 月亮的臉
長長的 長長的 寂寞海岸線
高高的 高高的 蔚藍的天
是不是到了離別的秋天
我們已走得太遠已沒有話題
只好對你說你看 你看
月亮的臉偷偷的在改變 月亮的臉偷偷的在改變
── 孟庭葦〈你看你看月亮的臉〉(1991)歌詞

相比多數詞曲創作工作先譜曲、後填詞的模式,他們倆人剛好都更傾向先有詞後有曲的操作;有時,楊立德和陳小霞還會聚在一起寫歌,同時寫詞譜曲,一段一段、一句一句彼此討論,楊立德表示,這樣實時溝通調整的方式,創作成品會非常精準。

楊立德和陳小霞曾為莫文蔚共同打造〈他不愛我〉 一作,發行後,成為兩岸三地耳熟能詳的經典失戀情歌,深獲大眾喜愛。

我看透了他的心 還有別人逗留的背影
他的回憶 清除得不夠乾凈
我看到了他的心 演的全是他和她的電影
他不愛我 盡管如此
他還是贏走了我的心
──莫文蔚〈他不愛我〉(1997)歌詞

楊立德曾在採訪中曾分享,自己過往長期從事廣告影像拍攝工作,
因此,為撰寫歌詞,自己首先會先以所感受到的畫面感為出發。
廣告人出身的他,歌詞重視畫面與空間的營造。

他將寫歌詞比喻為寫廣告詞,在他的認知裡,二者並無不同,不過都是一種以文字為載體的包裝手段。他為張惠妹〈空中的夢想家〉一曲的作詞,便是從音樂跨到廣告的最佳實例,該曲中一句「空中的夢想家/UFO」也成為飛碟聯播網經典台呼,每每聽到歌曲,都會勾起過往在父母車上收聽廣播電台的童時回憶。


每個人都有一個夢 才不會孤單的說話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 才不會在夢裡害怕
找個人說說話 不管秋冬春夏 只要有夢 就有天堂
I’m a dreamer on air
Dreaming on air with you
空中的夢想家 UFO
──張惠妹〈空中的夢想家〉(1996)歌詞


許是因為自民歌時代崛起,楊立德的歌詞裡帶有文學化傾向的同時,又保有一定程度的彈性──不嚴格講求押韻與格律,此外,種種生活經歷與閱歷,也成為他的創作養分。

他認為,自己作詞的啟蒙老師是醉心國學的父親,「很小的時候,我爸爸就要我背下唐詩三百首及多首宋詞。」每逢週末家庭旅遊,熱愛寫作的他,甚至還會主動向父親提出「給他出個作文題目讓他來寫」的請求。而後,因住家緊鄰教會,約莫七歲左右他加入了教會唱詩班的行列,遂開啟接觸西洋音樂與古典音樂的起點,也在潛移默化中,積累對音樂藝術的審美。

作品豐碩的楊立德曾說,寫歌,於他而言,是一種「非常順手,毋須靈感」的事。

他認為,「靈感缺乏大多是一種藉口,我不太信靈感那一套,寫到今天,一靠經驗,二靠閱歷。大量的閱讀和寫作的專業訓練是必要的基礎。」「有些人天生對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吃過的東西,拍過的照片都會比別的人敏感的,感觸積累下來,怎麼還能枯竭?」,他也鼓勵文字創作者排除雜念、直抒胸臆、讓日常的感受及觀察成為作品,「寫歌詞就得不要臉一點,太要臉的話,在這一行的命就註定長不了!」

之五、過生活

楊立德曾在清邁開設的咖啡館 圖/个人图书馆 of 苗壮在路上

楊立德曾在清邁開設的咖啡館 圖/个人图书馆 of 苗壮在路上

幾經輾轉,千禧年後,楊立德離開台北,或為生計,或為愛情,他先後移居北京、曼谷等地,也曾在清邁落腳、生出歸隱之心,有幾年,他做著攝影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在當地開了間小咖啡館。

在一次採訪中,他身著白襯衫,黑口罩掛在下巴上,駝背身靠椅背,身邊被各式咖啡器具環繞,言談之間時不時雙手托著後腦杓,態度相當放鬆,他分享,自己平時生活中說話不著邊際,笑說學生常出言提醒他:「你是大師耶,講話怎麼可以那樣。」但他認為自己,「只是個平民老百姓。頂多,算是個會拍照的人。」

楊立德還曾說,他仍時常想起過往,期待在未來,自己留下的資料和作品能成為一本個人回憶錄,希望大眾拭目以待。

楊立德 圖/楊立德 微博

楊立德 圖/楊立德 微博

2024 年 12 月 17 日,楊立德因心臟搶救離世,享壽 73 歲。驟逝的消息在兩岸三地傳開,引起音樂界震驚不捨,兩岸三地樂迷亦譁然。

北流董事長黃韻玲想起年少時收到楊立德所作〈藍色啤酒海〉歌詞時的過去,發文送別恩師:「您跟我說~小孩代表很多事情,他可能真的是你的小孩,也可能是想要內心永遠保有小孩的善良,也或許是希望情人的個性像小孩⋯⋯我會繼續〈藍色啤酒海〉,謝謝您的一切美好良善」。

楊立德所屬工作室亦在微博表示:「最親愛的老爺子,今天永遠離開了我們,沒有任何痛苦,回到了天父的懷抱。」他的摯友也在微博表示,昨天一下飛機就收到楊立德離世消息,「在機場線地鐵上一邊寫訃告,一邊流淚,結果把背包丟在安檢處」。


藍色啤酒海 我想要一個小孩
珊瑚眼睛 珍珠心懷
啤酒眼淚 滴成藍色的海
藍色啤酒海 我想要一個小孩
有時候乖 有時候壞
寂寞時候 希望和棕櫚戀愛
LALALA……──黃韻玲〈藍色啤酒海〉(1987)歌詞


時間流轉下,童時已成回憶,那些曾經知曉名姓的大師們也逐漸淡出,轉身走向另一個未知國度。我卻始終惦記他那未出版發行的回憶錄,不曉得是否已在編輯路上?

在跨越音樂、攝影、廣告與文化創作等多領域的楊立德身上,折射出一段台灣流行文化光影。從此,飛碟與滾石的故事,也多了一道思念的餘韻。

在一首首旋律裡、在歌詞字裡行間中,至少還留有一片天地,供我們這些勉強趕上一點九零年代末班車的人回味、想像,那個曾經星光璀璨、台灣流行音樂民歌及搖滾盛行的美好往昔。

後記 、楊立德視角下的滾石與飛碟之爭

眾所周知,滾石和飛碟,是曾撐起台灣唱片榮景的兩大支柱,關係密切卻又相愛相殺。 在許多有趣小故事的渲染下,更為進行商業對抗的兩方平添傳奇色彩。


1986 年,台北動物園自圓山遷址木柵,滾石推出《快樂天堂》一曲,呼籲環保與愛護動物,更藉歌曲中大合唱設計,讓旗下歌手「老帶新」,成功收穫熱度。「老對手」飛碟不甘示弱,隨即祭出對策:同年,聯手時下當紅的飛羚汽車,在廣告中推出合唱曲《飛向未來》,再次奪回大眾關注。

此外,滾石與飛碟的歲末演唱會之爭更為經典。滾石選在中華體育館舉辦跨年演唱會,飛碟則刻意在同一年同一地點提前至聖誕節開唱。據當時擔任滾石唱片企畫部經理的張培仁回憶,當年,以他為首,滾石一眾員工甚至全體穿著《快樂天堂》的黃色運動T恤,在飛碟演唱會上齊起立並高舉自家海報,以幽默方式交鋒。


兩家公司更曾針對彼此推出針鋒相對的宣傳企劃:「滅飛行動」與「碎石計畫」【註二】,將「飛碟在天、滾石在地」的打對台傳聞搬上檯面,寓意欲壓制對方的野心,為市場競爭增添話題性。

儘管外界認定飛碟與滾石「互不對付」,但楊立德曾在一次節目中澄清,飛碟唱片的命名,並非如人們所臆測的那般「為了與滾石作對」。兩個品牌純粹因理念和經營方針不同,「滾石注重音樂作品的個性,飛碟則著重於商業行銷方向。」「兩個品牌側重面向不同,自然走向不同的發展方向。」

滾石唱片《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海報 圖/安德森之夢 AndersonMusic(圖左)、飛碟唱片《飛向未來》聖誕節演唱會海報 圖/Facebook 廖國任 個人帳號(圖右)

滾石唱片《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海報 圖/安德森之夢 AndersonMusic(圖左)、飛碟唱片《飛向未來》聖誕節演唱會海報 圖/Facebook 廖國任 個人帳號(圖右)

【註二】「滅飛行動」與「碎石計畫」:
滾石唱片的「滅飛行動」,以「飛」字指稱飛碟唱片,並以「滅飛」暗喻為消滅蚊蟲、害蟲之意;相反地,飛碟唱片的「碎石計畫」,則以「石」字指稱滾石唱片,並用「碎石」暗指震碎腎結石此一疾病之意。兩方在行銷企畫上的互損,幽默又風趣。
raw-image

※ 文章原載自【音音有代誌】:《張惠妹〈空中的夢想家〉、莫文蔚〈他不愛我〉都出自他筆下!流行娛樂文化推手「楊立德」的創意跨界印記》※

參考資料

  1. Facebook Fan Page of 無影無蹤,「(快訊)台灣攝影師、導演、作詞人楊立德辭世
  2. 優人物,“張培仁 參與滾石盛世 談國語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
  3. 頭條匯,“對話『Andy』:從巨星時代呼嘯而過,哪怕不曾被你記得
  4. TVBS 新聞網,“73歲楊立德驟逝!摯友淚嘆「前一晚還講電話」 黃韻玲痛別恩師
  5. 中時新聞網,“知名音樂人楊立德「心臟驟停」過世 享壽73歲
  6. 維基百科,「飛碟聯播網
  7. 維基百科,「MiniDisc
  8. 維基百科,「滾石樂隊
  9. 求真百科,「楊立德
  10. 搜狗百科,「杨立德
  11. 香港新聞網,“台灣知名音樂人楊立德去世 享年73歲
  12. 新浪财经,“著名音乐人因心脏骤停去世!他写的歌你一定会唱
  13. Instagram of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taipei_music_center),「緬懷楊立德老師
  14. Fountain 新活水,“偶爾的Andy,偶爾的瘋子與浪人:台灣第一本女星寫真集導演楊立德
  15. MÜST 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他不愛我-被人不愛的情感,才能緊緊牢記在心
  16. 搜狐,“著名台湾音乐人杨立德去世,留下《奉献》和《亲爱的小孩》经典之作
  17. 搜狐,“你也许不知,曾经的滚石唱片有多用心
  18. 搜狐,“杨立德:音乐巨匠的传奇与离世带来的失落
  19. 搜狐,“滚石“灭飞”,飞碟“碎石”,乐坛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0. Facebook 個人帳號 杜晉軒,「《他不愛我》、《奉獻》…一個近年很少被提起的台灣作詞人-楊立德
  21. 健康 2.0,“《親愛的小孩》創作者楊立德心臟驟停過世!冷氣團發威1種人高風險
  22. bilibili,「Ben’s Talk之杨立德专访
  23. YouTube Channel of 馨姐Cindy的海外生活,「清迈《小城故事》:专访音乐人杨立德老师
  24. YouTube Channel of 老电&小毅 Thailand,「杨立德大师七旬老人为什么生活在泰国,在清迈的小儿子,我就是平民老百姓 想当难民?Living in Chiang Mai
  25. CCTV 节目官网,「[回声嘹亮]杨立德讲述《奉献》背后的故事
  26. Apple Podcast of 還在聽,「EP16 | 飛碟滾石曬牌華麗大合唱 快樂天堂飛向未來美就是心中有愛東方之珠相親相愛
avatar-img
1會員
27內容數
❝ 見字如晤,聲息可辨。 ❞ 一位有著大眾臉的編輯,期盼在充斥短影音的世界裡,以 #文字 認出彼此。 期許透過 #內容,讓讀者感受到不僅是達標的誠意,為世界帶來即便微小,卻正向的漣漪。 ​ 🖋 文字散見於音音有代誌、關鍵評論網、方格子 📧 合作:lettersalive09@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2024)年 15 歲,現師事蘇孟風老師、孫家偉老師的 余易泉(Griffin Yu-Parrott),他的古典吉他之路,始於年幼時有段時期居住於印尼峇里島的音樂啟蒙。在峇里島綠色學校(Green School)每週五的全體師生集會活動中,他被一位擔任樂團鼓手的老師的精彩演奏所打動,最初,想
臺灣教育體制下的求學路,排名與競爭無所不在,學音樂的孩子也不例外。以參與音樂比賽為例,從曲目的選擇、備賽的考量,直至在舞台上一曲奏畢,各環節無不影響賽事結果,「競爭」的意識潛藏其中。本次,以旁觀者的角色,與不同選手、家長,以及卓越盃主辦團隊對話——原來,比賽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名次,獎項只是額外
當復古浪漫之聲搭上網際網路時代中的各種媒體,這些被歸類為「City Pop」(城市流行,シティーポップ)的音樂,從遙遠的 70、80 年代一路朝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走來,並以時尚洗鍊、懷舊浪漫的氛圍席捲全球,或歌頌愜意假期,或為情場失意沉吟,在不同生活情境中,City Pop 成為你我耳機裡循環播
九月到來,意味著夏日進入尾聲,不知在讀者心中,「夏日的聲音」是哪些聲音?也許,是切開西瓜時的聲音,是與在乎的人一同在海邊踏浪時聽見的潮汐聲,又或者,是將氣泡水倒進透明玻璃時,「嘶!」那些此起彼伏的、令人療癒的聲音。於我而言,夏日的聲音,似乎是某種可以感知到幸福,卻又帶著遺憾餘韻的聲音。
2024 年 八月,英國傳奇搖滾樂團「綠洲合唱團」(Oasis)在解散 15 年後,正式宣布重返樂壇,並將於展開英國及愛爾蘭巡演!消息甫公開,猶如震撼彈,令全球樂迷欣喜若狂,連帶團內靈魂人物蓋勒格(Gellagher)兄弟長年不合的「樂團史」也再度進入大眾視野,一時之間,關於雙方和解、復出回
2024 年,經營近 20 年的歌詞網站「魔鏡歌詞網」無預警閉站。不過,在「魔鏡歌詞網」閉站後不久,有粵語歌曲愛好者發起建立新歌詞網:「搞搞(@gaugaugaupage)」的消息,強調無論新舊歌曲、主流音樂或獨立音樂,均囊括其中。
今(2024)年 15 歲,現師事蘇孟風老師、孫家偉老師的 余易泉(Griffin Yu-Parrott),他的古典吉他之路,始於年幼時有段時期居住於印尼峇里島的音樂啟蒙。在峇里島綠色學校(Green School)每週五的全體師生集會活動中,他被一位擔任樂團鼓手的老師的精彩演奏所打動,最初,想
臺灣教育體制下的求學路,排名與競爭無所不在,學音樂的孩子也不例外。以參與音樂比賽為例,從曲目的選擇、備賽的考量,直至在舞台上一曲奏畢,各環節無不影響賽事結果,「競爭」的意識潛藏其中。本次,以旁觀者的角色,與不同選手、家長,以及卓越盃主辦團隊對話——原來,比賽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名次,獎項只是額外
當復古浪漫之聲搭上網際網路時代中的各種媒體,這些被歸類為「City Pop」(城市流行,シティーポップ)的音樂,從遙遠的 70、80 年代一路朝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走來,並以時尚洗鍊、懷舊浪漫的氛圍席捲全球,或歌頌愜意假期,或為情場失意沉吟,在不同生活情境中,City Pop 成為你我耳機裡循環播
九月到來,意味著夏日進入尾聲,不知在讀者心中,「夏日的聲音」是哪些聲音?也許,是切開西瓜時的聲音,是與在乎的人一同在海邊踏浪時聽見的潮汐聲,又或者,是將氣泡水倒進透明玻璃時,「嘶!」那些此起彼伏的、令人療癒的聲音。於我而言,夏日的聲音,似乎是某種可以感知到幸福,卻又帶著遺憾餘韻的聲音。
2024 年 八月,英國傳奇搖滾樂團「綠洲合唱團」(Oasis)在解散 15 年後,正式宣布重返樂壇,並將於展開英國及愛爾蘭巡演!消息甫公開,猶如震撼彈,令全球樂迷欣喜若狂,連帶團內靈魂人物蓋勒格(Gellagher)兄弟長年不合的「樂團史」也再度進入大眾視野,一時之間,關於雙方和解、復出回
2024 年,經營近 20 年的歌詞網站「魔鏡歌詞網」無預警閉站。不過,在「魔鏡歌詞網」閉站後不久,有粵語歌曲愛好者發起建立新歌詞網:「搞搞(@gaugaugaupage)」的消息,強調無論新舊歌曲、主流音樂或獨立音樂,均囊括其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無數個人告訴過他沒有狂想曲,無數句說話阻止過他昂首闊步,他都一個閃身,用自己親撰的旋律,乘着復古氣息濃厚的Blues Rock編曲闖過。
Thumbnail
雪狼湖是由張學友擔任藝術總監和主演的華人原創現代音樂劇,曾經轟動一時引起巨大回響,為華語流行歌手開拓一種嶄新的表演藝術形式,只可惜目前似乎後繼無人,再也找不到像張學友這樣具有強大號召力,能歌善舞又有演技的多棲巨星
Thumbnail
『吻別』專輯於1993年3月5日發行後,在台灣創下了百萬的銷售紀錄,時隔九個月,張學友推出『祝福』專輯也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迴響。 在張學友厚實、溫暖、深情而真摯的嗓音魅力下,再加上丁曉雯、郭蘅祈、十一郎、張宇、童安格、張弘毅、殷文琦、陳子鴻、娃娃以及謝明訓等創作大咖的精彩作品,這張專輯再度締造了銷售
Thumbnail
「閱評流失去了一切,方皓玟、吳保錡證實這消息!」甚麼都捍衛不了,甚麼都留不下,可是一件人間垃圾嗎?
Thumbnail
我讀的最後一首夏宇現代詩是「另眼相看歌贈張愛玲」,完全顛覆她以往將文字解構再建構的模樣,卻將張愛玲留給世人的模樣,描摹得八九不離十。如此夏宇,化身李格弟為蔡依林做了「Play我呸」這首歌的詞,完全回到讓人驚豔的「甜蜜的復仇」時期。用字遣詞,糖中帶刀,刁
Thumbnail
2024年的三月很遺憾傳出一位台灣多產創作歌手,鄭華娟離世的消息。其實三月稍早三月15日,也有位華語歌壇重要的推手離開,他便是作詞人何厚華。 1965年出生台灣桃園,畢業於中原大學數學系純數組。一位數學專業的畢業生,卻走入文字歌詞創作之途,也擔任唱片企劃,成為諸多歌手的幕後推手。 1989年,何
Thumbnail
陳志遠(1950年2月16日-2011年3月16日),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等人的專輯,也創作出無數暢銷的國語金曲,生平編曲及作曲的歌曲共超過兩千首,作品橫跨1970-2000年代,國語流行樂壇封號為編曲大師、音樂教父。
Thumbnail
前前公司新品上市活動, 免不了要當工作人員。 因為算是國際精品品牌, 邀請來的名人、藝人不少。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有次曲終人散 留下來撤場,心正累累。 突然一陣騷動, 原來是有位大姐頭 領著 楊乃文 跟 陳綺貞 來跟我們打招呼。 有人帶頭問 楊乃文:可以合影嗎? 爽快答應
Thumbnail
國寶級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相隔16年再推新作。電視歌仔戲「忠孝節義」將於9月下旬於台視播出。
Thumbnail
今年國慶,楊烈吟唱漢詞,《意難忘》! 可說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尤其是楊烈吟唱的功力,確實可圈可點!是傳統的依調行腔的文人清唱法! 就不知道,同為漢語文化圈,同受漢語詩詞文化薰陶的華人,有幾人懂得欣賞? 意難忘 蔡惠如 (1924) 芳草連空khong、又千絲萬縷、一路垂楊iong5。
Thumbnail
無數個人告訴過他沒有狂想曲,無數句說話阻止過他昂首闊步,他都一個閃身,用自己親撰的旋律,乘着復古氣息濃厚的Blues Rock編曲闖過。
Thumbnail
雪狼湖是由張學友擔任藝術總監和主演的華人原創現代音樂劇,曾經轟動一時引起巨大回響,為華語流行歌手開拓一種嶄新的表演藝術形式,只可惜目前似乎後繼無人,再也找不到像張學友這樣具有強大號召力,能歌善舞又有演技的多棲巨星
Thumbnail
『吻別』專輯於1993年3月5日發行後,在台灣創下了百萬的銷售紀錄,時隔九個月,張學友推出『祝福』專輯也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迴響。 在張學友厚實、溫暖、深情而真摯的嗓音魅力下,再加上丁曉雯、郭蘅祈、十一郎、張宇、童安格、張弘毅、殷文琦、陳子鴻、娃娃以及謝明訓等創作大咖的精彩作品,這張專輯再度締造了銷售
Thumbnail
「閱評流失去了一切,方皓玟、吳保錡證實這消息!」甚麼都捍衛不了,甚麼都留不下,可是一件人間垃圾嗎?
Thumbnail
我讀的最後一首夏宇現代詩是「另眼相看歌贈張愛玲」,完全顛覆她以往將文字解構再建構的模樣,卻將張愛玲留給世人的模樣,描摹得八九不離十。如此夏宇,化身李格弟為蔡依林做了「Play我呸」這首歌的詞,完全回到讓人驚豔的「甜蜜的復仇」時期。用字遣詞,糖中帶刀,刁
Thumbnail
2024年的三月很遺憾傳出一位台灣多產創作歌手,鄭華娟離世的消息。其實三月稍早三月15日,也有位華語歌壇重要的推手離開,他便是作詞人何厚華。 1965年出生台灣桃園,畢業於中原大學數學系純數組。一位數學專業的畢業生,卻走入文字歌詞創作之途,也擔任唱片企劃,成為諸多歌手的幕後推手。 1989年,何
Thumbnail
陳志遠(1950年2月16日-2011年3月16日),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等人的專輯,也創作出無數暢銷的國語金曲,生平編曲及作曲的歌曲共超過兩千首,作品橫跨1970-2000年代,國語流行樂壇封號為編曲大師、音樂教父。
Thumbnail
前前公司新品上市活動, 免不了要當工作人員。 因為算是國際精品品牌, 邀請來的名人、藝人不少。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有次曲終人散 留下來撤場,心正累累。 突然一陣騷動, 原來是有位大姐頭 領著 楊乃文 跟 陳綺貞 來跟我們打招呼。 有人帶頭問 楊乃文:可以合影嗎? 爽快答應
Thumbnail
國寶級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相隔16年再推新作。電視歌仔戲「忠孝節義」將於9月下旬於台視播出。
Thumbnail
今年國慶,楊烈吟唱漢詞,《意難忘》! 可說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尤其是楊烈吟唱的功力,確實可圈可點!是傳統的依調行腔的文人清唱法! 就不知道,同為漢語文化圈,同受漢語詩詞文化薰陶的華人,有幾人懂得欣賞? 意難忘 蔡惠如 (1924) 芳草連空khong、又千絲萬縷、一路垂楊io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