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上班族的退休攻略:如何打造穩定的被動收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開場故事:你會工作到幾歲?

阿宏今年 35 歲,在台北科技業上班,每天朝九晚九,工作壓力大,但薪水還算不錯。他常聽朋友說:「如果投資得當,早點退休不是夢!」但當他認真研究退休金時,卻發現自己對財務規劃一無所知。「退休後每個月要多少錢才能生活無虞?現在開始存錢來得及嗎?」這些問題讓他開始思考如何打造穩定的被動收入,以確保未來不必擔心財務壓力。


數據分析:退休生活需要多少錢?

台灣退休成本 vs. 平均薪資

根據台灣政府的統計,2024 年台灣的平均月薪約為 55,000 元,但如果不再工作,每個月的支出該如何計算呢?

  • 基本生活開銷(食物、交通、水電等):約 30,000 元/月
  • 醫療支出(保險+自費醫療):約 5,000 元/月
  • 娛樂與旅遊(國內外旅遊、聚餐等):約 10,000 元/月
  • 合計:退休後每月至少需要 45,000 元

假設 65 歲退休,平均壽命 85 歲,20 年的退休生活至少需要 1,080 萬元(不計通膨)。


如何打造穩定的被動收入?

阿宏知道自己無法完全靠存款退休,因為通膨會逐漸侵蝕購買力。他決定研究幾種被動收入的來源:

1. ETF 股息收入

  • 0056(台股高股息 ETF):2024 年的殖利率約 6%
  • SPYD(美國高股息 ETF):2024 年的殖利率約 5.5%

策略: 如果投資 500 萬元在年報酬 5% 的高股息 ETF,每年可產生 **25 萬元(約 20,800 元/月)**的被動收入,已經能覆蓋退休後一半的基本開銷。

2. REITs(房地產投資信託)

台灣不動產價格昂貴,但 REITs 提供了一種低門檻的房地產投資方式。例如:

  • 美國的 VNQ(房地產 ETF),殖利率約 4.5%
  • 台灣的 富邦台灣 REITs,年報酬率約 4%

策略: 如果投資 300 萬元在 REITs,每年可產生 12 萬元(約 10,000 元/月) 的租金收益。

3. 美元存款與債券

美國聯準會目前維持較高的利率環境,美元定存利率約 4%,美國國債(例如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約 4.3%

策略: 如果存入 200 萬元 至美元定存或購買美國國債,每年可獲得 8 萬元(約 6,600 元/月) 的穩定收入。


結論:開始打造你的退休計畫!

阿宏計算後發現,透過 ETF、REITs 和美元資產,可以每月穩定獲得 37,400 元 的被動收入,加上退休金與其他投資,他可以更早退休,享受生活。

📌 行動建議:

  1. 先設定退休目標:計算你的生活費,決定需要多少被動收入。
  2. 開始投資股息 ETF:台股 0056、美股 SPYD 是不錯的選擇。
  3. 分散投資:REITs 和美元資產可降低市場風險,提高穩定收益。
  4. 提前規劃,越早開始越好! 💰

這樣,你就不必擔心 65 歲還要拼死拼活地工作,而能提前享受財務自由的退休生活!

avatar-img
33會員
292內容數
我是 寶寶吉拉,一個熱衷於探索 認知與科技交會處 的創新者。對我來說,AI 和數據分析不只是冷冰冰的技術,而是讓世界更智慧、更有趣的鑰匙。 我相信,科技的價值在於突破,而不是侷限。只要我們勇於嘗試、不懼挑戰,思維與可能性就沒有極限。讓我們一起站在創新的前沿,讓技術不僅改變世界,也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aozilla, Let's go! 的其他內容
開場故事: 小美是一位在台北科技公司任職的工程師,平時熱衷於投資台股和美股。近日,她注意到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了一系列新的關稅政策,特別針對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這讓她擔心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會受到影響。小美決定深入了解這些政策對台灣經濟和自身投資的影響,以便調整投資策略。
目前美元兌台幣短線可能震盪整理,建議32.50-32.60區間分批換匯,長期則關注32.00-32.20的買入機會。若美元突破33.50則可能延後換匯時機,等待更佳價格。
阿偉是台北的一名普通上班族,每個月薪水存下一點點,但對投資始終猶豫不決。去年,他看著身邊的朋友在股市賺錢,卻因為害怕風險遲遲沒有行動。最近,阿偉聽說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在2025年降息,台股有機會迎來新一波漲勢,這讓他開始思考:現在到底是不是進場的好時機?
近期,ERShares Private-Public Crossover ETF(XOVR) 因為大舉購入 SpaceX 股票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截至 2025 年 1 月,XOVR 內部 SpaceX 的持股比例達 8.1%,吸引超過 1.2 億美元 的資金流入,創下基金七年來最大資金流入紀錄。
「薪水沒漲多少,但物價漲超快,這樣下去,我的存款還有價值嗎?」小明開始擔憂。他查了一下新聞,發現 台灣的年通膨率在 2022 年一度突破 3%,創 14 年新高,而美國的通膨更是衝到 9% 以上。這讓他決定好好研究 如何讓資產不被通膨吃掉!
開場故事:小張的理財抉擇 小張是一位台灣的普通上班族,薪水穩定,但每次看到新聞報導美元升值、台幣貶值,他都會開始擔心自己的資產。到底該不該配置一些美元資產?還是乾脆把薪水全數存台幣就好? 每次看到朋友在討論美元定存、美股 ETF,他都覺得很複雜。這次,他決定好好研究,看看過去十年的數據
開場故事: 小美是一位在台北科技公司任職的工程師,平時熱衷於投資台股和美股。近日,她注意到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了一系列新的關稅政策,特別針對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這讓她擔心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會受到影響。小美決定深入了解這些政策對台灣經濟和自身投資的影響,以便調整投資策略。
目前美元兌台幣短線可能震盪整理,建議32.50-32.60區間分批換匯,長期則關注32.00-32.20的買入機會。若美元突破33.50則可能延後換匯時機,等待更佳價格。
阿偉是台北的一名普通上班族,每個月薪水存下一點點,但對投資始終猶豫不決。去年,他看著身邊的朋友在股市賺錢,卻因為害怕風險遲遲沒有行動。最近,阿偉聽說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在2025年降息,台股有機會迎來新一波漲勢,這讓他開始思考:現在到底是不是進場的好時機?
近期,ERShares Private-Public Crossover ETF(XOVR) 因為大舉購入 SpaceX 股票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截至 2025 年 1 月,XOVR 內部 SpaceX 的持股比例達 8.1%,吸引超過 1.2 億美元 的資金流入,創下基金七年來最大資金流入紀錄。
「薪水沒漲多少,但物價漲超快,這樣下去,我的存款還有價值嗎?」小明開始擔憂。他查了一下新聞,發現 台灣的年通膨率在 2022 年一度突破 3%,創 14 年新高,而美國的通膨更是衝到 9% 以上。這讓他決定好好研究 如何讓資產不被通膨吃掉!
開場故事:小張的理財抉擇 小張是一位台灣的普通上班族,薪水穩定,但每次看到新聞報導美元升值、台幣貶值,他都會開始擔心自己的資產。到底該不該配置一些美元資產?還是乾脆把薪水全數存台幣就好? 每次看到朋友在討論美元定存、美股 ETF,他都覺得很複雜。這次,他決定好好研究,看看過去十年的數據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新聞說,無業男股息年領150萬!繳稅1萬元,年薪不到一百萬的上班族繳稅還比他多,感嘆。稅制就是這樣啊,總有不完美之處,但可不是不勞而獲。代表有一天上班族變成退休族,股息領多,繳稅可能比上班時少。   想跟大家聊一個題目:無業男股息年領150萬繳稅1萬元,但是年薪不到
Thumbnail
覺得隨著時代的發展,單單死跟著一家企業的做法已經不行了,人們更渴望可以提早下班,發展第二專長的工作。在現有的職涯線條之外再開出一條可能性,就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公司來經營。也許不需要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自媒體,但起碼要為自己打造新的可能。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大概知道要怎麼做。 擁有個人賺錢的能力
Thumbnail
每個人都嚮往著財務自由的一天到來,但是到底什麼是財務自由呢? 簡單的說:非工作收入>固定支出 什麼叫非工作收入呢? 就是你不用親力親為去工作,用精力或是時間換取相對應的金錢 比如說:上班族的月薪跟時薪,都算是工作收入 論件計酬的業務或是自由工作者,也是 自己創業,自己工作做業績,找客戶才
Thumbnail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數據,2022年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的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55.2萬元,平均每月約4.6萬元。這個數字讓我們了解了當前上班族的薪資狀況。然而,如果目標是靠年薪及存股達到千萬等級的流動資產,這其中的挑戰顯而易見。
Thumbnail
【賺多少才夠】   每個月的開銷因人而異,但是不可諱言的,一個家庭的開銷一定不小,如果單單靠上班所得,想要買車買房養小孩,如今的社會真的難如登天,縱使有高薪族群,但畢竟不是隨處可見,縱使有科技新貴,但畢竟不是個個三百萬年薪。     業外投資就成了相對的選擇,如何做好投資呢?我自己只會做價
Thumbnail
現金上班族生活如同社畜 讓很多人開始思考如何讓自己不上班也有收入? 「辦法大概就是存股、創業或投入房地產。 買股票對投資的公司不了解的話,掌控權不在自己手上,但房地產只要夠了解,獲利相對好掌握」 「前輩提供資金,自己提供勞力,負責找便宜的物件、幫忙裝潢招租管理,買賣獲利分3、4成,透
Thumbnail
在我退休之前,我的年薪約在台幣 240 萬左右,這代表我平均每月約有 20 萬左右的錢可以花用,看起來很不錯,但其實這樣的薪資表現在科技業中不算高,而且當你多了解這高薪的背後得付出的代價,也許你會覺得這每月 20 萬薪水好像也沒那麼值……. 首先,在一個責任制又不用打卡的公司工作的上班族,
Thumbnail
退休是不用工作也不用擔心收入,並且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然而如果工作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呢?對於工作也需要重新定義。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新聞說,無業男股息年領150萬!繳稅1萬元,年薪不到一百萬的上班族繳稅還比他多,感嘆。稅制就是這樣啊,總有不完美之處,但可不是不勞而獲。代表有一天上班族變成退休族,股息領多,繳稅可能比上班時少。   想跟大家聊一個題目:無業男股息年領150萬繳稅1萬元,但是年薪不到
Thumbnail
覺得隨著時代的發展,單單死跟著一家企業的做法已經不行了,人們更渴望可以提早下班,發展第二專長的工作。在現有的職涯線條之外再開出一條可能性,就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公司來經營。也許不需要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自媒體,但起碼要為自己打造新的可能。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大概知道要怎麼做。 擁有個人賺錢的能力
Thumbnail
每個人都嚮往著財務自由的一天到來,但是到底什麼是財務自由呢? 簡單的說:非工作收入>固定支出 什麼叫非工作收入呢? 就是你不用親力親為去工作,用精力或是時間換取相對應的金錢 比如說:上班族的月薪跟時薪,都算是工作收入 論件計酬的業務或是自由工作者,也是 自己創業,自己工作做業績,找客戶才
Thumbnail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數據,2022年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的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55.2萬元,平均每月約4.6萬元。這個數字讓我們了解了當前上班族的薪資狀況。然而,如果目標是靠年薪及存股達到千萬等級的流動資產,這其中的挑戰顯而易見。
Thumbnail
【賺多少才夠】   每個月的開銷因人而異,但是不可諱言的,一個家庭的開銷一定不小,如果單單靠上班所得,想要買車買房養小孩,如今的社會真的難如登天,縱使有高薪族群,但畢竟不是隨處可見,縱使有科技新貴,但畢竟不是個個三百萬年薪。     業外投資就成了相對的選擇,如何做好投資呢?我自己只會做價
Thumbnail
現金上班族生活如同社畜 讓很多人開始思考如何讓自己不上班也有收入? 「辦法大概就是存股、創業或投入房地產。 買股票對投資的公司不了解的話,掌控權不在自己手上,但房地產只要夠了解,獲利相對好掌握」 「前輩提供資金,自己提供勞力,負責找便宜的物件、幫忙裝潢招租管理,買賣獲利分3、4成,透
Thumbnail
在我退休之前,我的年薪約在台幣 240 萬左右,這代表我平均每月約有 20 萬左右的錢可以花用,看起來很不錯,但其實這樣的薪資表現在科技業中不算高,而且當你多了解這高薪的背後得付出的代價,也許你會覺得這每月 20 萬薪水好像也沒那麼值……. 首先,在一個責任制又不用打卡的公司工作的上班族,
Thumbnail
退休是不用工作也不用擔心收入,並且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然而如果工作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呢?對於工作也需要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