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消化道出血(Acut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I Bleed) 是急診室與內視鏡室常見的急症,嚴重時可導致失血性休克,需立即鑑別出血來源並進行適當治療。臨床上,根據糞便顏色與性質,可初步判斷出血位置,以便決定診斷與治療策略。
本篇文章將探討:
✅ 黑便(Melena)vs. 鮮血便(Hematochezia):如何區分上、下消化道出血?
✅ 如何利用臨床症狀、實驗室數據與影像學確認診斷?
✅ 哪些患者需要緊急內視鏡或介入治療?
🔹 常見病因:
📌 黑便 + 貧血 = 高度懷疑上消化道慢性出血!
🔹 常見病因:
📌 鮮血便 + 排便疼痛 = 可能是痔瘡或肛裂;鮮血便 + 低血壓 = 可能是下消化道大出血!
📌 若病人有嘔血,幾乎可確定是上消化道出血!
📌 「BUN / Cr 比值 > 30」可幫助區分上消化道出血!
1️⃣ 內視鏡(Endoscopy)(最重要診斷工具)
2️⃣ 電腦斷層血管攝影(CTA, CT Angiography)
3️⃣ 核醫紅血球掃描(Tagged RBC Scan)
📌 內視鏡是診斷與治療的第一線工具,CT 血管攝影適用於不穩定病人!
✅ 不穩定生命徵象(低血壓、頻脈)
✅ 血紅素短時間內下降 > 2 g/dL
✅ 持續出血或大量出血(大量黑便、鮮血便)
✅ 高危險族群(肝硬化、抗凝治療中)
✅ 內視鏡治療失敗(止血無效)
✅ CT 血管攝影顯示活動性出血
✅ 大出血導致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需大量輸血)
📌 內視鏡是首選治療,若內視鏡無法止血,則考慮動脈栓塞或手術!
✅ 黑便(Melena)通常來自上消化道出血,鮮血便(Hematochezia)多為下消化道出血
✅ 嘔血幾乎可確定為上消化道出血
✅ BUN / Cr 比值 > 30 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 內視鏡是首選診斷工具,CT 血管攝影適用於活動性出血
✅ 若內視鏡無法止血,可考慮動脈栓塞或手術
🚑 「黑便 = 上消化道,鮮血便 = 下消化道,緊急內視鏡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