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消化道出血,俗稱胃出血,包括從食道、胃到十二指腸間的腸胃道出血

臨床統計顯示,腸胃道出血的患者僅占住院病人的2%,但是病患死亡率卻高達10%。

而胃出血的患者,如果合併腎臟、肝臟、肺臟、心臟衰竭,就會大幅增加致死率,胃出血在內的上消化道出血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胃出血可能的病因:

1.疾病引起:食道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壓力性潰瘍、食道靜脈曲張、胃炎、胃部糜爛、食道炎、胃癌等。

2.長期服用藥物,如:阿斯匹靈、皮質類固醇類消炎藥等。

3. 服用刺激性之食物如:辣椒、醋、胡椒、喝咖啡、喝茶、可樂、喝酒。

4.情緒容易緊張,長期處在生活、工作環境壓力較大者。

5.失眠

6. 肝硬化

7. 外力因素:如果胃部受到外力的撞擊,例如車禍、遭到毆打,劇烈運動,都容易引發胃出血。

 

胃出血可能的症狀:


1.吐血。


2.解黑便或血便。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者常有嘔血和如柏油狀的黑便,而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門以上病變則會只出現黑便的症狀。至於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門以下十二指腸的病變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嘔血。



3.頭暈、意識混亂、躁動不安、低血壓、心搏過快、脈搏減弱、呼吸變淺、皮膚冰冷。

出血量在400cc以內可能會沒有特殊症狀,若是出血量中等則可能引起貧血、頭暈、軟弱無力,突然起立可能產生暈厥、口渴、肢體冷感及血壓偏低等症狀。

4. 發燒

中度或大量胃出血病例會於24小時內出現發燒的症狀,但大多不會超過38.5度,往往持續數日至一週時間才會退燒。

胃出血的治療方式:

上消化道出血時,通常需要「禁止經口進食」,此時就需要「經靜脈點滴輸液」補充水分及營養。

ㄧ方面可以讓腸胃道休養,另一方面包括胃鏡及相關的檢查與治療都需要禁食一段時間後才可以實施。

胃出血的治療,首先是穩定生命徵象,給予適當的「輸液或輸血」,並依據病史和血液檢查報告,給予治療「胃潰瘍或靜脈曲張」的藥物。經過初步處理穩定病人後,須進行上消化道內視鏡,也就是「胃鏡檢查」,確定出血原因並加以處置。根據不同的出血部位及原因,除了選擇適當的藥物治療,同時可以透過內視鏡,進行「止血針注射」、止血夾、電燒、血管結紮等止血治療。少數病人因出血量大,藥物治療、內視鏡治療後仍會持續出血,此時就需評估是否要接受血管攝影術止血,或是以外科手術來治療。

 

胃出血要住院嗎?

在實施完胃鏡檢查後,較嚴重的病變如高出血風險之潰瘍與胃食道靜脈瘤出血等,在接受內視鏡治療後通常需要再禁食一天左右來觀察,同時接受相關的藥物靜脈注射治療。

若是沒有再出血的情形,則可以開始「溫和的飲食」。檢查後如果沒有嚴重性病變,臨床上也「沒有出血」的跡象,這時候就可以開始進食,同時使用口服的藥物治療「也可考慮出院」。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住院時間」不只取決於出血本身,同時要考慮病人的慢性疾病,例如:心、肺、肝臟、腎臟等慢性疾病。因病人的年齡增加,其合併慢性疾病也增加的原因。

護理指導

1.當病情穩定,經醫師指示開始進食時,請先「採流質、清淡飲食」,無不適症狀後,則可採「軟質飲食」,再逐漸採正常飲食。


2.出院後應避免劇烈運動,要有適當的休息;可依個人的病況安排適當的運動,如:先以散步等方式進行,以不疲憊為原則。


3.應戒煙、戒酒、茶及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並「避免服用」不必要之消炎止痛藥物。


4.請保持情緒平穩,避免長時間勞累、熬夜、失眠。


5.保持輕鬆的用餐環境與心情,定時定量,少量多餐,並注意細嚼慢嚥。


6.依醫師指示按時服藥,切勿亂服成藥或來路不明的藥物,以免造成腸胃傷害。


7.如有頭暈、解黑便、吐咖啡色渣或吐血等症狀時,請儘速就醫。


 

什麼是阿斯匹靈:

阿斯匹靈是非類固醇消炎藥,屬於鎮痛解熱的特效藥。

也有慢性病患者會服用含阿斯匹靈來當抗血栓藥物,但因為阿斯匹靈是水楊酸,屬於很酸的物質,會讓胃酸過量分泌,長期下來可能會有胃發炎、胃潰瘍甚至胃出血。

胃不好的人,吃阿斯匹靈和消炎藥的時候要格外小心。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linpei2022




#林沛勳中醫師

#凱璿中醫

#凱璿中醫診所

#鳳山凱璿中醫

#鳳山凱璿中醫診所

#高雄減肥

#胃出血

#胃潰瘍

#胃痛

#脹氣

#血便




 

 

 

 

185會員
143內容數
中醫師衛教、疾病治療、書籍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