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冬日寒冷,風打在臉上,鑽進外衣的縫隙間,將手背凍得微紅。
有記憶以來,我極少在與人道別時哭泣,即便那一別,可能就是一輩子。
我有好幾位小嬸,其中一位因為工作,全家旅居亞洲。那天是他們前往開羅機場的日子,臨走前她說有東西要交給我,讓我過去她家。我放下廚房裡正忙著的料理,有些狼狽地趕往她的公寓,進門後才發現裡面擠了五、六個女人。
她與先生雙方的母親與姊妹們都在,幾十個打包好的行李擺在門邊。每個人都忙碌著,有的追著小孩跑、有的整理公寓、有的幫忙把行李搬下樓裝進車廂。過了一陣子,終於到了該下樓的時刻。
我們站在寒冷的埃及冬日裡,她們依依擁抱道別、親吻雙頰,我看到她們眼角泛淚、鼻尖因啜泣而微紅,泣不成聲。
我距離上次回台灣,已經兩年了,而小嬸全家這期間回來埃及的次數,遠比我多。或許她下一次回來時,我仍未踏上回台的旅途。
明明知道這場分別不會太久,為什麼仍如此難過呢?
我與小嬸擁抱道別,她的小孩則在腳邊玩耍,完全不解大人們的情緒。我愣愣地站在一旁,看著她們一次次擁抱哭泣,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久。
明明陽光仍在,風卻吹得好冷。眼前那群埃及女人緊緊相擁,在這個十度的午後,哭得無比傷心。我看見了她們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
這讓我想起洪蘭曾在演講中說過的一句話:「當你教育一個男童,你只有教育這個男童。但是當你教育一個女童,你教育的是整個家庭和下一代。」
當初聽到這句話時,我曾好奇地問先生,埃及是否也有類似的觀念。我原本預期答案是否定的,畢竟這裡是父權社會。
但出乎意料地,他對這個觀點並不陌生,甚至十分認同,還順勢向我推薦了一位知名的阿拉伯詩人。他的作品中寫道:「母親是一位老師,如果你恰當地培養了她,你便培養了一代良好的人民。」
我回望那群相擁哭泣的女人,突然明白,這樣的情感與牽絆,遠遠超越了地域與文化的差異。豐沛的情感、緊密的聯繫,編織出一張綿密而柔韌的安全網,呵護著下一代,也將這份愛與情感不斷傳承。
你是否曾在異鄉,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感受到一種深刻的情感連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