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埃及的生活樣貌,絕對不是 1500 字能夠說清的議題。其實,不只是女性,關於人類的所有議題,如果真的要深究,恐怕幾百本論文都無法包含全部。
來埃及兩年,我仍然無法完全掌握「異性互動的潛規則」。有時候一個簡單的回應,對方卻讀出了我完全沒有想傳達的訊息。這些經驗有時候讓人無奈,有時候讓人白眼翻兩圈,但不論如何,都讓我學會了一些處理這類情境的技巧。
某天晚上,我在社區公園裡散步,坐在涼亭看風景放空。突然,一個埃及男子在我對面的椅子上坐下,開始攀談。他說自己曾代表埃及出賽奧運,現在是柔道國家隊教練,還經營運動器材店。
由於過去的經驗,我對與陌生男性的對話通常保持距離。他不斷問我為何來埃及、是否已婚、有沒有小孩,我基於社交禮儀,盡量禮貌地避免回答私人問題,並努力將話題集中在埃及的職業運動生態。直到最後他問我是否有Instagram,我毫不猶豫地回答:「沒有。」
談話進行到這裡,我已經想結束對話,但他仍然坐在對面,眼神充滿期待。我決定主動詢問:「你是和家人一起住在這個社區嗎?」
果不其然,他已婚且有一個新生兒,接著開始訴說:「啊,家裡有新生兒真的好累,都無法休息。」這時候,我的內心已經翻了一圈大白眼,不,是兩圈。
身邊的埃及親友對此的想法是:
在埃及的日常生活中,文化差異常常讓我措手不及,而其中一個UBER司機的經歷,更是讓我深刻體會到這些差異。
有一次,我搭乘 UBER,決定挑戰自己用阿語和司機對話。原本以為只是個語言練習,但沒想到對方在路邊緩緩停下車,轉過來問:「妳要不要坐到前座來,我們可以邊開車邊聊天?」
那時候已是晚上八點,我們就這樣停靠在旁邊都是工地、沒有住宅與商店的道路旁,雖然知道對方沒有不好的意思,但這樣的情境仍讓我感到心慌,頸後一陣發涼。
這時候,我毫不猶豫地回應:「不要。」
堅定拒絕是必要的,因為如果猶豫、遲疑或試圖「委婉拒絕」,對方可能會覺得還有機會。
在來到新國家後,我一直希望能與當地人進行交流,了解更多的文化與習俗。然而,我發現,女性主動開口對一些埃及男性來說,可能會被解讀為對他們有興趣。這讓我感到有些挫折,因為我的初衷只是單純地希望小聊,卻可能因為文化差異而產生誤解。
某天,我站在路邊等車。一個經過的埃及男子對我用中文說:「你好。」
出於禮貌,我回應:「你好。」
沒想到過了幾分鐘,他竟然折返回來,伸出手想和我握手。
這時候,我緩慢地將手放到自己胸前輕拍,以一種禮貌但堅定的方式婉拒這個舉動。我曾觀察到當地人使用這個動作,於是學了起來。雖然在埃及,這個動作通常代表感謝,但我發現它延伸用在拒絕時,也能傳達出「感謝,但我不需要」的意思。當對方是有素養的人,他們通常會心領神會,然後離開。
這次的經驗也讓我更加確認:在埃及,與異性的互動,即便只是簡單的回應,都可能被賦予額外的含義。
如果你身為女性,在埃及生活或旅行,這些技巧或許可以派上用場:
✅ 無視法則:如果一個陌生男性主動攀談,而你不想回應,可以放心地「當空氣」。在埃及,主動攀談的是對方,不回應不代表你無禮,而是對方的失禮。
✅ 堅定拒絕,不要猶豫:如果不想給聯絡方式、換座位或握手,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說「不要」,而不是含糊回應。
✅ 使用當地人的肢體語言:像是輕拍胸口,表達「感謝」(實質拒絕),這種方式通常比語言更能傳達你的立場。
這些只是少數的案例,實際上,我遇到的更多埃及男性都很尊重女性,並且懂得保持界線。在如此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每個人對這些情境的反應可能各異。對於這種情況,你覺得最有效的應對方式是什麼呢?你會選擇回應,還是選擇無視或堅定拒絕呢?
(註:上述男性的行為與宗教信仰沒有關聯,文中的男性有穆斯林、也有基督徒。)
☕️請雪莉喝杯咖啡:一杯拿鐵的時間,換一場旅行,一場關於世界與生活的對話。
https://vocus.cc/salon/65a3d437fd89780001dfb774/plans/content
每一篇文章,就像是一場我們在咖啡館裡的相遇。我分享著埃及的日常、街頭的喧囂、巷弄裡的驚喜,而你透過文字,像是靜靜坐在對面,偶爾點頭微笑,偶爾發出「原來如此」的驚嘆。如果你喜歡這樣的時光,歡迎每個月請我喝杯拿鐵——這杯咖啡不只溫暖手心,也讓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能夠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