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組生也能寫程式!AI 開發應用程式:我的跨領域開發經驗與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段程式碼看起來像是一份沒有整理的逐字稿。」我盯著螢幕,自嘲地說道。

凌晨兩點,窗外的城市燈火還未熄滅,而我書桌上的咖啡早已冷透。這已經是我第 37 次 Debug 失敗了。

從沒想過自己會踏上這條路。一個學社會學、做行銷、專案管理多年的人,竟然會坐在書桌前,埋頭寫程式? 更讓人驚訝的是,螢幕上的這些程式碼,大約 83% 來自 AI 的協助。

這段旅程比我想像中更艱難。不是因為語法,而是因為 AI 並不完全能理解我的「文組思維」。

  • 我沒有寫過條件判斷,甚至沒有真正學過語法。
  • 我只是像平常寫文章一樣,用自然語言描述我的需求,然後交給 AI。
  • 問題是,AI 的邏輯並不總是好理解,結果經常與我預期的不一樣。

所以我碰壁了很多次,當我以為「這樣說 AI 應該能懂吧?」結果它輸出了一段完全不符合預期的程式碼。我發現,光是用 AI 生成程式碼是不夠的,我需要跨 AI 工具交叉使用,讓它們互補彼此的盲點。


意外的轉機:當 AI 成為我的跨領域橋樑

「我應該怎麼讓 AI 真的理解我要的東西?」這是我在這段學習過程中最常問自己的問題。

最終,我發現了一個關鍵 — — 不同的 AI,在開發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同

我如何使用 AI 交叉合作

Bolt.new

  • 負責「翻譯」:讓我能用日常語言輸入需求,轉換成 AI 可以理解的應用邏輯
  • 即時生成前端與基本功能,讓我能快速看到結果,避免陷入程式碼的細節中

ChatGPT

  • 負責「診斷」:當 Bolt 產出的結果有問題時,ChatGPT 會幫我分析錯誤
  • 負責「提示詞優化」,讓我的需求變得更明確,讓 AI 產出的結果更接近我要的東西

Perplexity

  • 負責「驗證」:當我需要引入第三方資訊(例如 API、資料庫查詢方式)時,Perplexity 幫助我確保這些資訊的真實性
  • 提供技術背景知識,讓我能快速理解某些技術概念,而不必依賴 ChatGPT「自圓其說」的回答

這三種 AI 工具,分別在翻譯、診斷、驗證三個階段發揮作用,讓我能夠順利推進開發。


AI 協作:一次需要不斷試驗的過程

在與 AI 合作的過程中,我最常遇到的問題是

「AI 給出的解法不符合我的需求,但我又不知道怎麼修正它」。

舉個例子:我想讓 AI 幫我開發一個價值觀排序工具,於是我輸入:


「請幫我做一個應用,使用者可以在介面上拖曳不同的價值觀選項,按照自己的優先順序排列。」


Bolt.new 幫我產生了第一版應用,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當我試著運行時,發現「拖曳」功能完全無法使用。

這時,我把問題複製到 ChatGPT,請它分析錯誤。它告訴我:


「你的代碼缺少狀態管理邏輯,因此拖曳操作沒有被正確追蹤。」


我這才意識到,原來 Bolt.new 幫我生成的程式碼,雖然可以執行,但並不完整。我需要再加上「狀態更新」的機制,才能讓拖曳的順序被記錄下來。

但問題來了:我要怎麼確保這是最佳解法?

這時,我使用 Perplexity 來查詢:「最佳的 JavaScript 拖曳排序方法有哪些?」它列出了幾種不同的方法,並提供了來自開源社群的技術討論。

最後,我結合 ChatGPT 的建議和 Perplexity 的資料,成功修正了這個問題。


一個意外的發現:寫程式像做田野調查

過去,我的專業訓練教會我如何觀察、分析人類行為,而 AI 則讓我用新的方式將這些洞察轉化為產品。

我發現,寫程式和進行社會研究,本質上是一樣的:

  1. 觀察使用者需求(質性研究)
  2. 建立假設,測試不同方法(A/B 測試 vs. 田野調查)
  3. 透過 AI 幫助快速產出模型(數據驅動 vs. 迭代開發)

當我換了這種視角後,學習開發變得順暢許多。


給有共鳴的你一些真心話

如果你也是一個有很多創意但不懂開發的文組生,這是我想分享的心得:

  1. 別害怕 AI,它不是來取代你,而是幫助你發揮你的優勢。你的跨領域思維,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價值。
  2. 不要用單一 AI,嘗試交錯使用不同的 AI 工具,讓它們互補彼此的盲點
  3. 學習寫程式不一定要從「語法」開始,而是可以從「建立邏輯思維」開始。如果你能用 AI 幫助你整理架構,你的學習曲線會變得更友善。


後記:在科技中尋找人性

現在,每當我打開這個自己打造的價值觀排序工具,看到使用者透過它探索自我,我都會想起這趟旅程。

過去,我以為程式開發只是技術性的事,現在我明白 — — 它其實是「思維的延伸」,是一種讓抽象概念具象化的過程

就像社會學讓我們理解世界的複雜性,程式設計則讓我們改變這個世界。

而 AI,則是這趟旅程中的最佳嚮導,它不僅幫助我寫出程式,更幫助我重新思考「人」與「科技」的關係。

那麼,你呢?如果 AI 能幫助你打造一個工具,你最想解決什麼問題?


 或者,在學習新技能的過程中,你遇過最讓你卡關的時刻是什麼?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也許,我們都能從彼此的經驗中找到新的靈感。


👉 免費註冊 Bolt,開始你的 AI 開發之旅點這裡一起用更多免費Toke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ia’s CurioJourney
9會員
36內容數
我是 Jia👋 背景橫跨社會學、行銷、專案管理、職涯諮詢 正在一邊自學、一邊用 AI 完成自己的開發計畫 聊聊諮詢、AI 應用,偶爾記錄開發踩坑 📌 職涯教練服務 🔗www.jiacuriojourney.io
Jia’s CurioJourney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妳是不是也常常覺得,明明沒做什麼大事,卻整天疲憊不堪?或是發現肚子上的肉肉,不知不覺間就多了一圈,怎麼少吃多動好像都沒用?甚至,有時候情緒就像坐雲霄飛車,前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down到谷底?親愛的,如果妳有這些困擾,請相信我,妳並不孤單。
Thumbnail
2025/04/23
妳是不是也常常覺得,明明沒做什麼大事,卻整天疲憊不堪?或是發現肚子上的肉肉,不知不覺間就多了一圈,怎麼少吃多動好像都沒用?甚至,有時候情緒就像坐雲霄飛車,前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down到谷底?親愛的,如果妳有這些困擾,請相信我,妳並不孤單。
Thumbnail
2025/04/18
有些專案的終點,不是因為它失敗了,而是因為你不再需要它了。 我還記得那個午後,我靜靜坐在螢幕前,看到Threads 宣布支援貼文排程的那一刻。我花了兩週建立的自動貼文系統,突然變得多餘。心裡一陣空洞,卻也泛起了另一個念頭:原來,成長有時來自於懂得「不做」什麼。
Thumbnail
2025/04/18
有些專案的終點,不是因為它失敗了,而是因為你不再需要它了。 我還記得那個午後,我靜靜坐在螢幕前,看到Threads 宣布支援貼文排程的那一刻。我花了兩週建立的自動貼文系統,突然變得多餘。心裡一陣空洞,卻也泛起了另一個念頭:原來,成長有時來自於懂得「不做」什麼。
Thumbnail
2025/04/17
財務安全感已不只是對「夠不夠用」的直覺反應,而是一種可被量化、分析,甚至是模擬的狀態。延續前兩章從財務邏輯到心理層面的探討,本篇將帶你進入行動階段:透過互動式自我評估工具,量身打造屬於你的「安心金額區間」
Thumbnail
2025/04/17
財務安全感已不只是對「夠不夠用」的直覺反應,而是一種可被量化、分析,甚至是模擬的狀態。延續前兩章從財務邏輯到心理層面的探討,本篇將帶你進入行動階段:透過互動式自我評估工具,量身打造屬於你的「安心金額區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從轉職到前端工程師的經驗,並說明在AI時代學習程式的三大理由:AI降低了寫程式的門檻、學習程式能開啟更多職涯機會,以及享受自行打造程式的樂趣。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學習資源,例如ccClub Python共學社團、Udemy的Python課程和六角前端線上課程,並鼓勵大家學程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從轉職到前端工程師的經驗,並說明在AI時代學習程式的三大理由:AI降低了寫程式的門檻、學習程式能開啟更多職涯機會,以及享受自行打造程式的樂趣。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學習資源,例如ccClub Python共學社團、Udemy的Python課程和六角前端線上課程,並鼓勵大家學程式。
Thumbnail
克服恐懼,學習程式設計的過程。文章分享了學習歷程中的挫折與收穫,鼓勵讀者勇於嘗試,並強調 AI 時代下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創造者。
Thumbnail
克服恐懼,學習程式設計的過程。文章分享了學習歷程中的挫折與收穫,鼓勵讀者勇於嘗試,並強調 AI 時代下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創造者。
Thumbnail
本文分享一位社會科學背景作者如何利用AI工具(Bolt.new, ChatGPT, Perplexity)進行程式開發的經驗,並說明如何跨領域思考,以及將AI做為學習程式設計的橋樑。
Thumbnail
本文分享一位社會科學背景作者如何利用AI工具(Bolt.new, ChatGPT, Perplexity)進行程式開發的經驗,並說明如何跨領域思考,以及將AI做為學習程式設計的橋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在完全沒有一點工程資訊背景下,利用AI輔助學習程式設計的入門經驗,從高中時期對程式的排斥,到能完成簡單程式開發,並分享學習心態的重要性高於工具本身。文章以自身經驗佐證,說明AI工具能降低學習門檻,但真正關鍵在於培養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呼應密涅瓦大學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在完全沒有一點工程資訊背景下,利用AI輔助學習程式設計的入門經驗,從高中時期對程式的排斥,到能完成簡單程式開發,並分享學習心態的重要性高於工具本身。文章以自身經驗佐證,說明AI工具能降低學習門檻,但真正關鍵在於培養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呼應密涅瓦大學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記錄了在學習Coursera機器學習課程時的心得,以及如何從寫程式的經驗中找到面對數學的新思維方式,體現了學習態度的轉變。
Thumbnail
記錄了在學習Coursera機器學習課程時的心得,以及如何從寫程式的經驗中找到面對數學的新思維方式,體現了學習態度的轉變。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和數據科學的興起,學習程式語言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技能。本文探討了 AI 職業生涯的建立方法,強調數據驅動的洞察力及其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文章中提及如何在不同領域中運用 AI 技術,提高個人和企業的效率與競爭力。希望能以此啟發更多人關注並學習 AI 相關技能,將數據的潛在價值實現。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和數據科學的興起,學習程式語言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技能。本文探討了 AI 職業生涯的建立方法,強調數據驅動的洞察力及其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文章中提及如何在不同領域中運用 AI 技術,提高個人和企業的效率與競爭力。希望能以此啟發更多人關注並學習 AI 相關技能,將數據的潛在價值實現。
Thumbnail
這篇想要來跟大家分享我在設計工作中如何應用 AI 的,有哪些方法與工具是我會用到的,以及能夠協助我做到什麼,分享的主要會是實用跟應用觀念相關內容。
Thumbnail
這篇想要來跟大家分享我在設計工作中如何應用 AI 的,有哪些方法與工具是我會用到的,以及能夠協助我做到什麼,分享的主要會是實用跟應用觀念相關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