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股癌-Podcast-25.02.19
**近期市場動向與投資策略。台灣市場:中小型股轉強,資金輪動活躍。
*台股近期中小型股明顯轉強,類股輪動速度加快,市場資金積極尋找新題材。
*部分資金押注烏俄戰爭可能結束,部分則關注美國鋼鐵關稅調整 對企業的影響。
例如,美國與土耳其設廠的企業可能受惠於 基礎建設與重建計畫,鋼鐵、航運、原物料類股因此吸引大量資金布局。
*市場資金流動雖然帶有投機成分,並非每次反應都正確,但當新的投資主題浮現,至少有資金願意進場,這對於維持 多頭市場的穩定性 至關重要。
*當市場資金持續流入,低基期個股開始受到關注,甚至過去乏人問津的股票也能獲得買盤,顯示市場結構正在健康發展。
**如果市場只依賴 AI概念股領漲,一旦AI類股出現頭部跡象,資金將迅速縮手,甚至可能引發層層賣壓,拖累整體市場表現。
*但如果資金有效輪動至其他類股,市場買盤結構將更為健康,最後資金仍會回流至成長性最佳、EPS預估最高的標的。
*這種 清理籌碼後再進場 的現象,使得無論是過去的主流股,還是未來可能崛起的新主流股,都能獲得機會,顯示當前市場環境仍屬健康。
**美股方面,近期策略是 逐步減碼中小型軟體股。這些標的曾佔投資組合比重達六成,隨著股價持續上漲,持股部位自然膨脹,同時因順勢加碼策略,部位進一步放大。
*現在開始減碼,這是第二次出場,前一次在更高點已賣出部分部位,這次則進一步降低曝險,轉向下一輪可能的市場焦點,或是擁有新題材的個股。
**台股方面,當前持股相對分散,許多屬於市場上人手皆有配置的股票,這類公司未來 營收獲利展望樂觀,或具備潛在題材,市場資金普遍願意買單,因此選擇分批配置。
*當市場趨勢明朗,將逐步收斂至核心題材,確保資金能集中在市場的主要趨勢之上。
*投資策略保持 找到看好產業-廣泛投資相關個股-再篩選-有上漲加碼-漲高後減碼 的節奏:
布局階段:廣撒持股,觀察市場動向。
篩選階段:根據市場變化,鎖定特定標的。
加碼階段:當股價與基本面確認上行趨勢時,適時加碼。
減碼階段:當市場轉向,或開始出現大規模賣壓時,則逐步減碼,尋找新的標的重新部署。
*如果市場出現 大跌並伴隨帶量賣壓,意味部分資金開始撤出,需適時調整持股,轉進下一波成長機會。
不斷調整持股組合,適應市場變化,確保資金能夠靈活應對多頭與空頭市場的交替。
**投資策略為分批進場,先配置部分資金,待趨勢確認後加碼。
*如果股價尚未大幅上漲,加碼力度較大;若已拉升,則 小幅加倉,避免過度追高。
*降低風險,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確保投資組合的健康與穩定成長。
**顯示卡市場迎來強勁需求。根據歷史經驗,顯卡銷售通常呈現”一代銷量不佳,下一代爆發”的週期性變化,因此輝達的50系列顯卡 預期將迎來強勁銷售。
*上一代 4090 特別強勢,其他型號相對表現一般,許多用戶選擇 跳過 60、70、80的型號,因此 這一代可能進行換卡,帶動整體銷售增長。
*此外,今年高階與中階顯卡需求預期良好,受惠於:
1. 遊戲新品帶動換機潮,如《魔物獵人》等大作。
2. AI推論需求升溫,中國市場大規模掃貨潮,因為部分企業受到伺服器管制與高成本問題,尋求顯卡作為低成本替代方案,進一步推動顯卡需求。
**近期工業電腦廠 也因 AI 應用與邊緣運算需求增加 而大漲,市場關注輝達GB10產品的訂單變化。目前GB10訂單大幅上修,推測可能是:
1.供應Super Computer(如Project Digits)。
2.為Windows on ARM筆電提前備貨。
*市場傳聞輝達計畫推出ARM筆電,採用與GB10相同的晶片,如果此計畫落實,供應鏈需求將加速轉向推論端應用,而非僅集中於訓練端。
*雖然這不代表訓練市場需求萎縮,但伺服器成長率預期將放緩,未來Edge端AI晶片與顯卡的需求可能進一步上升。
**目前全球顯卡市場頻繁斷貨,顯示需求強勁,但部分可能是因為 囤貨行為,並非供應不足。
*未來2-3個月內,NVIDIA預計大幅提升顯卡投片量,供給問題有望緩解,屆時市場將能更準確評估 遊戲玩家與AI應用採購需求。
*市場普遍預期本代顯卡銷售將優於前代,但當前數據可能存在失真現象,需待供需穩定後才能觀察真實需求。
*不過,整體市場對供應鏈與顯卡廠仍保持正向展望,未來數個季度內可望迎來利多。
*財報與投資策略。近期 板卡廠與供應鏈公司即將公布財報,市場普遍關注:
換代前夕的財報表現,部分用戶持觀望態度,可能影響短期數據。
新一代產品銷售表現,若財報利空但 股價未跌反漲,則可能形成 利空出盡,市場已提前消化負面影響。
*未來市場將持續受 遊戲需求、換代潮、AI 推論發展 驅動,市場機會仍值得關注。
**與台灣頂尖量化交易者與AI產業頂級管理層對談,兩人皆為業界權威,對產業與實作層面瞭若指掌。
*探討AI對交易市場的顛覆性影響,尤其是DeepSeek的發展。
*AI正在大規模應用於交易策略開發,發現透過ChatGPT生成的交易策略準確率高達八成,甚至能轉換為可執行程式碼,只需微調即可運行。
*中國與美國的交易公司使用AI開發策略的產出量遠超傳統方式,有效策略遠超人工方法。未來所有交易公司勢必投入這場軍備競賽,唯一差異在於參與程度。
*短線量化交易競爭極為激烈,無長期護城河,AI的進場將進一步壓縮競爭空間。台灣雖限制中資進入,但透過外資繞道仍可能影響市場。
**未來交易將不僅依賴傳統結構化數據,還會利用AI分析新聞、突發事件、衛星數據、水利數據等另類資訊,尋找交易機會。
**這些數據過去難以處理,如今透過AI能夠有效解析,形成新機會。
*各交易公司勢必培養自己的AI,透過開源模型微調(fine-tuning),結合內部數據,使AI成為專業交易工具。
**交易公司最合理的方式是將AI訓練與運算需求轉向雲端,以降低硬體折舊風險。
*中小型交易公司仍須依賴雲端,並結合內部機敏數據,才能發揮最大價值。
*AI並非靈丹妙藥,市場競爭仍回歸交易本質。
當所有人都使用AI時,市場競爭只會進入新階段,無法單靠AI取勝,關鍵在於如何靈活運用AI提升交易能力。
筆記-股癌-Podcast-QA-25.02.19
**投資時需要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避免過度迷信財報或陰謀論,而是兼顧市場趨勢與企業基本面。
*槓桿操作風險高,不建議新手或對風險承受度較低的人使用。
*即便相信市場長期向上,槓桿會帶來許多不可控變數,可能導致心理壓力過大。
*定期定額投資指數型 ETF(如台股006208和0050、美股VOO和QQQ)是一種較穩健的方式,適合不想花太多時間研究市場的投資人。
*投資決策應考量長期報酬,例如 NASDAQ曾經歷10年的低迷期,投資人需思考能否等待長期復甦。
*高頻交易一般散戶較難參與,建議工程師背景的人可嘗試進入專業機構學習。
**目前的持股重點仍放在軟體股與Tesla,短期內不會大幅減碼。
*其他看好的類股包括硬體相關個股,如NVIDIA、Broadcom、Marvell,以及記憶體與光通訊產業。
*投資策略會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如果電動車產業無明顯進展,則可能重新關注軟體股。
**股期交易與套利機會:
*股期交易量較低時,造市者影響較大,可能導致成交價格與現貨價產生偏差。
*如果持續加碼股期,可能會影響現貨市場價格,但也容易成為套利對象。
*如果擔心轉倉成本,可利用價差單來降低風險。
**財務管理與消費習慣,貸款投資風險較大,應考慮市場波動對心理影響,避免因股市回檔而影響生活品質。
*消費決策應以需求為主,避免過度追求短期慾望,例如用大量存款或貸款購買二手豪車。
*市場投資應以長期視角思考,避免盲目追逐短期熱點或過度槓桿操作。
*投資策略應與人生階段、風險承受度匹配,兼顧財務穩健與資產增值。
*股市並非線性成長,市場低迷時需要耐心等待,而高成長產業則應密切關注發展趨勢,靈活調整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