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幕
大家好啊,這裡是懶虎提姆閣,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東西。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有時候大腦彷彿裡面有兩個人正在為了正確答案、最有利的選擇等等原因,進行著各式各樣的爭論。
這種感受不論是誰都會覺得這種感覺相當的不舒服。當自己的大腦如同翻江倒海般陷入焦慮與懷疑的漩渦,一切都是那麼地令人絕望和壓迫。
而我則會把上述的感覺,統稱為「大腦的左右互搏」,
關於大腦為何會左右互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存在,但大多離不開下列幾樣:
1.生活的壓力
2.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
3.偶然發作的低落感
4.生理或心理問題
5.外界的影響,包括但不限於:價值觀、教育、外界的期許和評價等等……
以上這些,都是你我正在經歷的問題。
說實在的,這些都算是不小的麻煩。且當麻煩逐漸變大變多時,將會對自己的生活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最後,它們遲早會變成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徹底將人拖向黑暗的漩渦之中。
那麼,我們在遇到大腦左右互搏的時候,要怎麼辦呢?
2.自我拯救
要讓左右互搏的大腦安靜下來,首先要找出問題的癥結點。癥結點分為自身以及外界,這兩個癥結點的性質與數量決定我們應該怎麼去改善
有關如何處理焦慮,網路上有不少的資料和文章可以參考。這邊的話,我想分享這陣子我如何和各種焦慮共處,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和心得:
在去年從上個公司離職後,我開始一段相對慵懶和自由的生活。這段時間我重拾對於創作和思考的熱情,用來排除無聊及壓力。
然而這段日子看似舒適愜意,卻也在另一些方面帶給我更多的焦慮。
離職之前的過往、找工作時的碰壁和困頓,以及一些積習難改的問題都讓我在想到它們時倍感壓迫,有時甚至像 jumpscare 那樣造成驚嚇。
鑑於篇幅,我這邊以自己如何處理這些壓力與焦慮為主,討論一些心路歷程。
關於如何面對大腦的左右互搏,我首先會使用、且最適合各位的方式是閱讀文章和聆聽各種音樂。
透過閱讀和聆聽,除了舒緩焦慮和壓力之外,同時為積累想法和激發靈感提供幫助化痛苦為動力。
再來,我開始將所看到和所想到的東西,慢慢轉化或者說輸出為創作,不論是寫作、繪畫或是其他的東西。
透過創作,心中的一些重擔稍微鬆動一些,至少不會那麼痛苦了。而且在創作的過程中既能化想像成為現實,也能找出化解現實壓力的方法。
上面的做法或許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繁忙和勞頓中能夠進行,不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如何走出焦慮陰霾的經驗談;讓大家能夠找出屬於自己的解方。
3.可能與不可能
關於如何自我拯救的部分,就到上文為止了。
但現如今,更多的人則是單憑自己也沒有辦法解決大腦左右互搏的狀況的。
而接下來的想法,是有關於如何集思廣益、讓更多人能夠解決各自問題與難關的方法。
雖然有關如何解決問題的人物和機構在現今高度發達、資訊氾濫的社會裡多如牛毛,但要能夠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和對象也需要耗費金錢、時間以及精力。
另外,上述中較為深度的服務大多所費不貲,大多數人能夠接觸和使用的難度較高,故而有時只能將自己的問題往肚子裡吞。
久而久之,就會引發上面的大腦左右互搏的事情發生。
而為了處理和預防大家的大腦當機,我就在想要怎麼幫助他人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我在前陣子便開始在構思類似於萬事屋的機構,讓問題與解答能夠有個最適合的媒合。
透過這座萬事屋,每一個人都能在此抒發、分享和請教自己的想法與問題。而有解答的人則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與資源媒合提問者,讓雙方都獲得圓滿的結果。
目前這個構想,我會以基金會為中心向各種領域做延伸。雖然聽起來非常天馬行空,但我認為基金會會是比較適合將我現在及未來可能的構想化為現實的方案。
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勢必需要很多的準備。對我來說這會是一條不短的道路,也需要各方各面的人事物支持起來;所以這條看似不可能的道路,既是一項挑戰也是一個全新可能的開始。
感謝大家的點閱與瀏覽,也祝你們能夠找到解決大腦左右互搏的方法,讓自己能夠過好每一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