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存的不可能三角:麵包、鮮花與掌聲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1.不可能三角

對於一個人來說,要在這個世間生活,就要面對一個不可能三角的問題:在鮮花、麵包與掌聲三者之間,選擇兩個比較能接受的方向鑽研或爭取。


大多數人,首先會考量到麵包的問題,畢盡誰會跟錢錢過意不去呢?那在以滿足金錢在內等物質需求為前提、確保麵包這一點能夠穩定的狀況下,大家會選擇鮮花還是掌聲呢?


有人可能會問,鮮花和掌聲代表什麼呢?


我們來設想一個故事:一位普通人因緣際會發現自己在某方面的天賦,並利用這份天賦為自己獲得以往無法想像的名聲、財富與成就。


然而這類人大多會經歷接下來的歷程和結局:因一些機遇或伯樂的發掘,突然異軍突起、一時風光無量。然而在時代退潮、江郎才盡或只是一個小「意外」,就能讓人有著180度的轉變與跌宕,說實在真的有點唏噓。


延伸閱讀:Waiting for the Bus - Cyanide & Happiness Shorts

來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於鮮花與掌聲有什麼樣的認識?這裡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一想到鮮花,就會讓人想到撲鼻而來的花香;而認定這朵花香不香,決定權在手握鮮花、孤芳自賞的我們自己,其中的香氛只有我們能夠意會。


而如雷貫耳的掌聲,則代表你的成就或表現後,外界對你展現出的讚賞或支持。


當人們的支持與鼓勵如雪片般湧向身邊時,不因此而感動實屬反常;對於我們而言,若更能因此功成名就、名利雙收豈不更加完美?


然而,當人的所做所為、行為舉止都是單純為了獲得掌聲的話,就會讓這些事物的動機、過程和結果發生變質。


更重要的是,更多人則在掌聲的圍繞,或著為了獲得更多掌聲而失去了初衷、自我甚至各種意義上的未來。


那麼總結上面的狀況,在將麵包固定為第一要素後,大家會選擇鮮花、還是掌聲呢?



2.鮮花與掌聲

有人會認為,鮮花和掌聲都很重要且性質相差無幾,所以這段命題其實是如何分辨兩者之間的關係和重要性。


還有人提出創作本質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創作和表達欲,所以不論鮮花或是掌聲都不是主要的因素。


第三種觀點則是比起孤芳自賞,不如順從主流風潮、追逐熱點獲得更多人的注意和受鼓勵的機會。


這些個觀點間,有甚麼異同之處呢?


兩個字,「歸屬」。


人類是群體性動物,能夠離群索居的人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是故只要身在這社會之中,都會有或隱或現的歸屬需求。


問題在於當前的社會「流量為王」、「聲量大者勝」的風氣,已經讓大多數人的行為喪失純粹和真誠,成為被外界各式聲量與流量馴服的羊群或狼群。


原本為了獲得流量人們開始違背初衷或原則,去迎合給予流量、聲量以及金錢的人事物;最終反而因此成為奴隸,甚至為此賠上名聲、信譽甚至性命。


以這陣子非常流行的 MBTI 為例子,一部分人透過親身參與測驗或分析各種人格模型來分享知識和心得,以及吸引更多人來觀賞相關創作。


然而另一些人則認為不應該推崇 MBTI 及其他的心理測驗,他們以人不能輕易被各種測驗和標籤評價也獲得不少的支持。


上述雙方的爭論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實際影響,然而在其他方面的討論中是否能夠像討論 MBTI 這樣平靜祥和呢?


並沒有多少。這應該是在座的你我在看過各式新聞和網路貼文之後所想到的回答。


為了自己相信的東西、爭奪網路的流量和聲量以及其他不能言說的原因,大家競相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將不同意見妖魔化進行圍攻和封殺。


另一方面,引領流量和聲量的意見領袖們則一面利用支持者的「民氣」實現自己的意圖、一面則製造更大的撕裂,將網路化為遍地烽火的戰場。


在這樣的網路與傳播環境下,別說是掌聲了就連鮮花也無法再如此混沌的土壤中破殼而出。


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現如今的困境和人心呢?



3.現代人的人生困局

我們談到現今所要面對的困境:流量為王。不論是否從事流量相關的事情,我們都要和流量和他人的觀感打交道;進而我們會無奈地發現:人不能離群索居,而現代人更沒辦法離開流量而活。


在現如今的世界,上到國際局勢、下到衣食起居無不受到流量與聲量的影響;要怎麼實現施政方針、晚餐選擇哪一家餐廳吃,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受到外界要給我們呈現的各種資訊、也都會在各種評價、建議、目標、命令和價值觀中做出取捨。


而這些事物,如今都能精煉成流量和聲量,以最直擊心窩和大腦的方式衝擊和沖刷著你我。


那麼在各種流量的衝擊與沖刷下,我們能保有多少的自我呢?


就算能夠保有自我,我們能夠在這片各種流量與觀點匯流而成的大海,堅持多久的時間呢?



匿名投票

我們能在現今環境中保有自己的小花園嗎?

  • 不能
  • 投票已結束 · 0 人參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懶虎當家 Timger’s Official
    0會員
    7內容數
    一隻懶虎的隨思隨想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享受美食可能在很多人美好人生的定義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偶爾光臨星級的餐廳,嚐些人氣料理,都是令人身心愉悅的體驗。可是,如果“外食”是你的四大民生需要之首的唯一‘’解決方案‘’,那麼,你可能就是面臨高危食安人群的一員了! 上個星期,不經意的聽到電視新聞播報內容,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播
    Thumbnail
    享受美食可能在很多人美好人生的定義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偶爾光臨星級的餐廳,嚐些人氣料理,都是令人身心愉悅的體驗。可是,如果“外食”是你的四大民生需要之首的唯一‘’解決方案‘’,那麼,你可能就是面臨高危食安人群的一員了! 上個星期,不經意的聽到電視新聞播報內容,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播
    Thumbnail
    不能說很像,只能說一模一樣
    Thumbnail
    不能說很像,只能說一模一樣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題,感恩上帝曾拉我一把。即便你可能錯過那個蛋包飯,但是別忘記願意為你用番茄醬畫上微笑的那個人。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題,感恩上帝曾拉我一把。即便你可能錯過那個蛋包飯,但是別忘記願意為你用番茄醬畫上微笑的那個人。
    Thumbnail
    我是個過度混雜全部東西在腦袋思考,就如同煮得過熟的麵糊在一起一樣,有時候根本想不清事情的源頭與解決該如何找尋,只覺得腦袋與胸口快爆炸一般難受,所以經常不願意思考的滑著大數據餵養給我的短影音、貼文,但麵糊依舊卡在腦袋裡面,胸口還是一樣難受。
    Thumbnail
    我是個過度混雜全部東西在腦袋思考,就如同煮得過熟的麵糊在一起一樣,有時候根本想不清事情的源頭與解決該如何找尋,只覺得腦袋與胸口快爆炸一般難受,所以經常不願意思考的滑著大數據餵養給我的短影音、貼文,但麵糊依舊卡在腦袋裡面,胸口還是一樣難受。
    Thumbnail
    某日早晨,我在豆漿攤子前駐立良久,慎重考慮究竟要買包子還是饅頭夾蛋。此時人群中擠進一個歐巴桑,劈頭就對老闆喝道:
    Thumbnail
    某日早晨,我在豆漿攤子前駐立良久,慎重考慮究竟要買包子還是饅頭夾蛋。此時人群中擠進一個歐巴桑,劈頭就對老闆喝道:
    Thumbnail
    要求一個人什麼都不做,是最困難的事。工業革命以來,要有生產力的資本市場早已深植人心。剛開始可能還是體力勞動,到現在資訊不只爆炸,而且還是核彈級的炸裂,現代人不只勞力,也勞心。 通常他人詢問我怎麼度過這些難熬的日子,我會告訴他們,守住基本原則「吃飯」、「睡覺」就好。
    Thumbnail
    要求一個人什麼都不做,是最困難的事。工業革命以來,要有生產力的資本市場早已深植人心。剛開始可能還是體力勞動,到現在資訊不只爆炸,而且還是核彈級的炸裂,現代人不只勞力,也勞心。 通常他人詢問我怎麼度過這些難熬的日子,我會告訴他們,守住基本原則「吃飯」、「睡覺」就好。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Thumbnail
    如若有天,人的所有情緒,能利用進食的方式補充 會不會比起自己控制來的更容易平穩?
    Thumbnail
    如若有天,人的所有情緒,能利用進食的方式補充 會不會比起自己控制來的更容易平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