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頁漫遊|《渺小一生 》A Little Lif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友誼是見證另一個人在人生中緩慢滴流的悲傷,以及種種漫長的無聊,加上偶爾的成功。」《渺小一生》寫出深摯的友誼,灰暗的人生,字字句句都牽引著偌大的情緒,無論是感人的、痛苦的。真心建議配著衛生紙閱讀,因為太痛苦了、因為太感動了,因為你不會只落淚一次。

背景介紹


故事大綱:

這部作品圍繞四位大學好友(威廉、傑比、裘德、麥坎)的生活。書裡探討創傷、友誼、愛情與自我救贖,沉重的故事情節與深刻的友情互相交織,深刻反思陰暗的人性與生活的意義,極具情感張力。

不相信這本書會認你痛哭流涕的,請看i FINALLY read a little life and this is what happened.---- “this isn't going to take us down for the whole rest of the season, is it?” ( ready for tears)

作者:柳原漢雅 Hanya Yanagihara
Hanya Yanagihara

Hanya Yanagihara


  • 日裔美籍作家,1974年出生,於夏威夷成長。
  • 第一部小說《林中祕族》(The People in the Trees)2013年出版。
  • 第二部小說《渺小一生》(A Little Life)2015年出版,入圍曼布克獎。
  • 關於《渺小一生》,柳原漢雅曾說:「友誼是我們最珍貴的關係之一,但它並未被正式規範和慶祝;它永遠不會為你舉辦一個派對。就像我的至交一樣,我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我想,部分原因是我想寫一部致敬我們當今生活方式的作品,回答這個問題:當生活不遵循那些傳統時,它會是什麼樣子?



譯者:尤傳莉
  • 東吳大學經濟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
  • 作品:《達文西密碼》、《外科醫生》、《門徒》、《朝聖者》等。

Reasons

不止一位好友推薦

起初,對《渺小一生》的印象就是厚厚小說,應該不是很符合現代速食文化。

raw-image


出乎意料之外,身邊的朋友接二連三地推薦,說著「愛看書的你一定要看這本!」、「我覺得這個年紀讀超適合的!如果幾年前讀,共鳴可能沒這麼高。」、「不知道為什麼,就覺得這本書很適合你」…… 諸如此類的誇飾,彷彿這本書是我的命中註定。



長途旅行,適合長篇故事

愛小說成癡的我,遲遲未開始翻開這本書的很大原因是怕深陷其中,會在工作、學校、小說三者中不斷拉扯。

讀電子書會給人沒有這麼多頁的錯覺:)

讀電子書會給人沒有這麼多頁的錯覺:)

剛好,逃跑到義大利期間,十幾天的旅程,適合心無旁騖地沉浸在每個章節。

湊巧的是,當哈洛德提起和裘德去羅馬旅行,住在台伯河附近的飯店時,自己的行程也剛好走到羅馬、晃到台伯河,超脫現實的小說與具體真實的旅程同時交會在同一個時空,命運似乎本該如此安排。

還有,沒想到在讀完裘德與路克修士間令人心碎的糾葛後,隔天正好來到梵蒂岡,只好帶著極度複雜的心情在參觀聖彼得大教堂。(內心在糾結著:裘德到底怎麼熬過來的!而作者又是如何想出這些故事!)



Reflection

友誼之於人生,如同酒精之於生活
raw-image

之所以下這個荒唐的小標,是希望表達朋友(及小酌)對人生的重要性呀。

讀到這段落,眼淚潸潸留下,內心憤憤感慨,儼然就是我媽平常在罵她不成材的女兒:不交個男朋友,都已經要三十好幾了還整天跟朋友玩耍。笑著笑著就因為太深的共情而無奈地落淚了:

你們這些小子真的成了一群不想長大的彼得·潘。』他說:『威廉,你幾歲了?三十六?我不曉得你們是怎麼回事。你們賺了錢,有了一些成就。你們不覺得自己應該認真當個大人,別老是黏在一起嗎?」但是要怎麼當大人?配偶關係真的是唯一合宜的選項嗎?


尤其再接著下一段:

從友誼中得到快樂,也沒有傷害到任何人,誰在乎是不是關係成癮?總之,友誼怎麼可能比伴侶關係更相互成癮?你二十七歲時受到欣賞的事情,為什麼到了三十七歲就變得怪異了?為什麼不是變得更好?那是兩個人一直在一起,日復一日,不是靠性愛或身體的吸引力、金錢、子女或財產綁在一起,只是靠彼此的共識走下去,為一個絕對不會訂定契約的同盟關係付出。

是啊,純粹的友誼真的比不上讓你日子亂七八糟的感情嗎?

身邊的朋友老笑我交友廣闊,甚至友人去日本掉了耳機還請我幫忙,這人還大辣辣地在聚會公開表示:「她最多奇奇怪怪怪怪的朋友,所以我相信她可以幫我找回來。」後來,我不斷想著這句話,又想起幾年前老爸曾笑我的:「怎麼又有美國來的明信片?我看你要見完全部的朋友應該需要個三年五載。」

對於這些玩笑話,我始終沒放在心上,才想反問「從小到大,你們應該也累積了很多朋友吧?」

raw-image

直到讀完這厚重的小說,我才開始反思友誼的重量——被我視為理所當然的朋友,每個都是生命賜予的天使,而我何其有幸,在生命的高光時刻與跌落谷底,都被這群天使溫柔地對待著。如同短暫迷航的傑比,其他人還是願意指引方向;如同禁錮自己的裘德,其他人依舊樂意伸手擁抱。

我想友誼的唯一訣竅,就是找到比你更好的人——不是更聰明、更酷的人,而是更善良、更慷慨、也更寬容的人——然後為他們能教你的一切而感激他們。當他們建議你一些事情,無論是壞是好,都要認真聽,同時要信任他們。這是最難的,但也是最棒的。

這就是屬於友誼的輝煌,本就值得喝采。


迷路混亂的三十歲,正好是翻開這本書的恰好時間點
raw-image


到底是誰為三十歲設下一個難以跨越的門檻?

多數的三十歲、四十歲又是長什麼樣子?

當社群軟體開始愈來愈多求婚成功、夢幻婚、蜜月旅行、宣布懷孕、小孩出生(甚至上學)的內容時,是否意味著自己就是那個原地踏步的彼得潘?


不管是哪種,四十歲單身跟三十歲單身是不一樣的,每增加一歲,單身這回事就更加無法理解、更不值得羨慕,也更可悲、更不適當。


是的,這個社會對於三十單身、四十未嫁還是有著深深的執著。就連自己也身陷泥淖,在決定把自己回歸到校園、驅逐至南半球時,我也問過身邊的朋友:三十歲的我,還可以這麼任性嗎?質疑著自己不但不符合這個社會希望我成為的樣子,甚至變本加厲,無業、出國等,順理成章直接脫稿演出。

每每讀到書中四個人討論人生的意義、成功的模樣、順遂的姿態時,我也想著與友人們的聚會,彷彿人生沒有一刻是真的通透的,我們都帶著疑惑在過日子:之於工作,20歲焦慮第一份工作、30歲猶豫是否轉換跑道;之於感情,20歲哭地死去活來、30歲痛地學著放手。不論在生命哪個階段,不都是拼命找答案嗎?

所以,三十歲,此時此刻的焦躁憂懼,也許不用過於放大。

他(裘德)死時孤單的遠超過我所能想像的;他死時還覺得該向我道歉,這是最糟糕的:儘管你、我、我們所有愛他的人多年來這麼努力,他死時依然固執地相信他小時候被教導關於他的一切,這一點讓我覺得自己的人生還是失敗了,在最重的事情上頭失敗了。

書中的每個人,就連哈洛德,在白髮蒼蒼之際,也還在困惑著自己的人生。


流連於譯者的文字,隱形的文化橋樑

以前,我不太喜歡翻譯小說,總覺得字裡行間充斥著異國感,直到開始接觸翻譯,才學著用不同角度閱讀翻譯文學(甚至職業病發作,思考到底是異化還是歸化。)

raw-image


翻開這本書之前,先對譯者致上崇高的敬意,兩大本厚厚的英文,要花費多大的耐心及時間才能完成譯作?甚至譯文的一字一句都如實地傳達故事的痛苦、無奈、沉重,要有相當的心理素質才能完成這樣的作品吧。


而我尤其崇拜於譯者如何描繪友誼,寫地自然又能引起共鳴:

年輕時,他們能給彼此的只有秘密:告解就是他們的通行貨幣,透露是一種親密的形式。對好友隱瞞你人生的細節,一開始會讓人覺得很神秘,然後會被視為某種吝嗇,還會阻礙真正的友誼。

或是描寫人生的追求,寫地貼切又能道出無奈:

但現在是講求自我實現的時代,勉強接受現狀、不去追求你人生的最愛,好像意志太薄弱而墮落了。不知怎地,屈服於你看似註定的命運,就不再是有尊嚴的事情,只表示你很懦弱。有些時候,要得到幸福的壓力簡直是沈重,彷彿幸福是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獲得的,任何中途的妥協都是你的錯。

譯者是隱形的,然而,一旦變成有形的,意味著這個譯者已不是譯者。我想,《渺小一生》之所以如此火紅,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譯者的功力深厚,帶領讀者跨國語言的隔閡,感受書中的起起伏伏。


Recap

以《渺小一生》作為「書頁漫遊」主題的第一篇文章,是因為這幾年的跌宕起伏,甚至是準備出發前的很多瞬間,都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友誼的重量(重到我不斷掉眼淚)。

在作者柳原漢雅的魔幻筆觸之下,除了讓讀者體會裘德的渺小一生,還讓讀者心心念念傑比、威廉及麥坎三個人的發展,彷彿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朋友,會希望他們過得快樂、過得自在,最重要的是,希望他們四個人在各自領域發光之外,友誼仍長存。


raw-image

友誼就是一連串的交換:交換關愛,交換時間,有時還會交換錢,而且總是要交換資訊。

我常說,何其有幸,身邊有這些朋友。尤其在充滿困惑的人生旅途,這些純粹的「酒肉朋友」溫暖著彼此渺小的一生,從而讓彼此生命閃耀著。


raw-image

這整件事就是人生大致狀況的隱喻:東西會破,有時能修補好,而大部分狀況下,你會明白,無論是什麼毀掉了,人生都會自行重新安排,以彌補你的損失,有時還彌補地很神奇。

至於有關人生的解答,很喜歡書中這段文字所寫,也呼應著電影《三個傻瓜》主角藍丘說的:All is well,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此篇文章獻給最愛的朋友們,隻身在南半球的我,邊打邊哭。


Reference

書話》譯者尤傳莉談《渺小一生》的童話世界,以及其中的美麗與哀愁

為什麼日裔美籍作家柳原漢雅的小說《渺小一生A Little Life》是你此生必讀的巨作之一?

[心得] 渺小一生

Podcast 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痛苦依然鮮明,但它值得全地球的人讀──柳原漢雅《渺小一生》(上)

Podcast 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人生會自行重新安排,以彌補你的損失──《渺小一生》(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暫時從辦公室逃跑之後
1會員
13內容數
當我發現還需要工作40年,決定先暫時從辦公室逃跑,在這個雲端辦公桌記錄逃跑後的一切。
2025/04/25
逃跑少女的第三個月,狀態:逐漸描繪出在南半球生活的樣子,體會年紀帶給我的美好與限制。 相較於第一個月的「無業」新鮮人、第二個月的「焦慮」疑惑者,逃跑期間的第三個月顯得特別平凡。
Thumbnail
2025/04/25
逃跑少女的第三個月,狀態:逐漸描繪出在南半球生活的樣子,體會年紀帶給我的美好與限制。 相較於第一個月的「無業」新鮮人、第二個月的「焦慮」疑惑者,逃跑期間的第三個月顯得特別平凡。
Thumbnail
2025/04/13
「所謂的成功,不只是達到目標而已,還要落實我們的價值觀。」書中討論著成功:如何抵達成功,以及終點之後的漫漫長路。《隱性潛能》已是暢銷書籍,這篇文章充其量也只是錦上添花,但我還是想寫,想推薦給那些愛看小說、對自我成長類型書籍興致缺缺的人。書中的案例也都是有趣的故事,讓你有所共鳴、有所反饋、有所改變。
Thumbnail
2025/04/13
「所謂的成功,不只是達到目標而已,還要落實我們的價值觀。」書中討論著成功:如何抵達成功,以及終點之後的漫漫長路。《隱性潛能》已是暢銷書籍,這篇文章充其量也只是錦上添花,但我還是想寫,想推薦給那些愛看小說、對自我成長類型書籍興致缺缺的人。書中的案例也都是有趣的故事,讓你有所共鳴、有所反饋、有所改變。
Thumbnail
2025/04/05
Flour and Stone 的Lamington是我買給自己的生日蛋糕;Royal Botanic Garden 皇家植物園是我安排給自己的生日小探險;Guys & Dolls 音樂劇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ALFIE’S 牛排店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大餐;以這美好的一切迎接新的一歲。
Thumbnail
2025/04/05
Flour and Stone 的Lamington是我買給自己的生日蛋糕;Royal Botanic Garden 皇家植物園是我安排給自己的生日小探險;Guys & Dolls 音樂劇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ALFIE’S 牛排店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大餐;以這美好的一切迎接新的一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摯友的離去,曾讓主角感到孤寂無助,但他的人生智慧仍在主角心中生根萌芽。 終於,他學會了從容面對,走向更廣闊的人生。
Thumbnail
摯友的離去,曾讓主角感到孤寂無助,但他的人生智慧仍在主角心中生根萌芽。 終於,他學會了從容面對,走向更廣闊的人生。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人這一生都需要與人接觸,所以「人際關係」是我們這一輩子重要的學習功課。 這本書就像一位好朋友,在我們耳邊一直叮嚀我們好好看待「交友」這個重要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人這一生都需要與人接觸,所以「人際關係」是我們這一輩子重要的學習功課。 這本書就像一位好朋友,在我們耳邊一直叮嚀我們好好看待「交友」這個重要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在充滿掙扎與矛盾的成人世界裡,我們都歷經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選擇與放下。每個人生轉換的必經階段,或許是被迫變化的環境,亦或者是沒有親緣的約束,青春與友誼,總是最容易被遺忘在時間之流裡。所以那些有幸能夠持續一生的友誼、那些偶爾一通電話,還能訴諸心中多年惦念的好友們,更顯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在充滿掙扎與矛盾的成人世界裡,我們都歷經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選擇與放下。每個人生轉換的必經階段,或許是被迫變化的環境,亦或者是沒有親緣的約束,青春與友誼,總是最容易被遺忘在時間之流裡。所以那些有幸能夠持續一生的友誼、那些偶爾一通電話,還能訴諸心中多年惦念的好友們,更顯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活在人世間,儘管不樂意,要想離群索居其實並不容易,然而對於人際關係,不管我們多麼努力經營、不論我們多麼眷戀,最終總是會停在生離或死別。 雖然我無法掌握一段關係時間的長短,但我可以做到的是放手之後,存菁去蕪,只把溫暖、感激留在回憶裡。
Thumbnail
活在人世間,儘管不樂意,要想離群索居其實並不容易,然而對於人際關係,不管我們多麼努力經營、不論我們多麼眷戀,最終總是會停在生離或死別。 雖然我無法掌握一段關係時間的長短,但我可以做到的是放手之後,存菁去蕪,只把溫暖、感激留在回憶裡。
Thumbnail
在別人的帳號裡看見他們多采多姿的生活,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少了點什麼。我這個人可以說相當兩極,在很好的親朋好友面前總是能玩得非常開,而與頻率不合的人相處則基本上不發一語,把握每一個不說話的時刻,不論是其他人實在讓自己沒有興致,或是自己太內向的關係。 許多親朋好友說過我是很乖的人,基本上不會違背他
Thumbnail
在別人的帳號裡看見他們多采多姿的生活,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少了點什麼。我這個人可以說相當兩極,在很好的親朋好友面前總是能玩得非常開,而與頻率不合的人相處則基本上不發一語,把握每一個不說話的時刻,不論是其他人實在讓自己沒有興致,或是自己太內向的關係。 許多親朋好友說過我是很乖的人,基本上不會違背他
Thumbnail
人群熙攘中看見彼此,不言而喻、會心一笑、寂寞留白。
Thumbnail
人群熙攘中看見彼此,不言而喻、會心一笑、寂寞留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憂鬱症時期的感受與成長,以及友情與陪伴的重要性。通過陪伴他人,作者發現了身心愛的流動與善循環,並因此獲得了成長和心靈上的滿足。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鼓勵人們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增加喜愛的事情,並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憂鬱症時期的感受與成長,以及友情與陪伴的重要性。通過陪伴他人,作者發現了身心愛的流動與善循環,並因此獲得了成長和心靈上的滿足。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鼓勵人們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增加喜愛的事情,並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在人生低潮中,透過獨處和閱讀尋找情緒的釋放,並熱衷於分享故事。希望透過美的追尋和誠摯的交流,找到自我尋回快樂的方式。
Thumbnail
在人生低潮中,透過獨處和閱讀尋找情緒的釋放,並熱衷於分享故事。希望透過美的追尋和誠摯的交流,找到自我尋回快樂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