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提琴鑑賞力!「偵探之眼」實戰篇 II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篇為《The Strad》雜誌2009年2月號文章 "Analysing the 'Titian' Stradivari violin, 1715" 之摘要譯介。


來到《提升提琴鑑賞力!「偵探之眼」實戰篇》系列的壓軸之作!在反覆琢磨了 Stradivari Willemotte 與 Guarneri Plowden 的精彩細節之後,現在讓我們一起踏入 Strad3D 計畫的最後一站——史特拉底瓦里 1715 年的 Titian。準備好讓你的「偵探之眼」再升級,探索這把傳奇樂器背後的奧秘了嗎?


第一步:收集輔助觀察的材料


延續這個計畫一貫的作法,Zygmuntowicz 本次不僅運用了 Strad3D 計畫中的珍貴資料,還像《實戰篇 II》中的主角 Plowden 一樣,獲得了親自維修這把琴的機會。儘管這次維修並未拆開面板,但他依然熱情地分享了調整音柱琴橋的寶貴實戰經驗。


想了解更多關於 Strad3D 計畫的背景與應用嗎?請回顧《實戰篇 I》,那裡有更多豐富細節等待你來探索!


第二步:記錄第一印象


  • 外觀(目測):展現出堅固有力與精細做工,連製作痕跡都難以察覺。
  • 音色(聆聽):2002 年初次接觸時,由於長時間未大量演奏,聲音稍顯單薄;但經過調整後便迅速展現出豐富、強勁又富有彈性的魅力。


第三步:探究收藏史


琴以令人驚艷的橙紅色澤著稱,猶如威尼斯大師筆下的經典畫作,因此得名「Titian」;它曾隱身於貴族與收藏家的私密世界,直到2002年演奏家林昭亮接手後,才在音樂會舞台上持續綻放光芒。


第四步:細看琴的特色


1️⃣ 木料分析(年輪學與CT掃描)

Titian 的雲杉可能與同時期其他史特拉底瓦里琴共用同一棵樹;CT 掃描顯示,表面熊爪紋延伸至內部,顯著增強了木料堅固性,而背板上的橫向木節則反映了木頭密度隨時間的微妙變化,進而影響音色的響應與共鳴。


2️⃣ 模板分析(比例計算)

依據比例計算,Titian 採用了史特拉底瓦里黃金時期常見的 P form,中等尺寸恰到好處,完美契合現代演奏需求。

對於模板是什麼、外觀長什麼樣?有興趣的朋友請回到《實戰篇 I》看看吧!


3️⃣ 拱形結構分析(目測與CT掃描)

面板與背板從鑲線處自然延伸出平緩且飽滿的弧形,內外曲線協調一致。

對於那精妙的弧度曲線究竟落在何處、呈現何種形狀,想更清楚了解的話,就請回顧《實戰篇 II》吧!


4️⃣ 背板厚度分佈(CT掃描與數據分析)

背板以 C 腰處最厚,向上向下逐漸遞減,其中上圓略厚於下圓;長而緩的拱形設計為厚度過渡提供了理想空間,確保了結構的穩定性。


什麼是理想的過渡空間?首先,我們得搞清楚如何觀察提琴面背板的弧度。除了依靠手感和視覺,我們還會利用專用製具,把弧度轉換成類似地理課上那種等高線圖。這些等高線圈層疊,幫助我們看出坡度的走向:線密的地方意味著坡度陡峭,線疏的則顯得平緩。也就是說,在同樣的高度下降中,密集的等高線代表走的距離短,而寬鬆的線則意味著坡度較緩。通常,史特拉底瓦里的琴就展現出這種均勻而柔和的等高線分布,完美呈現理想的過渡空間!(圖:感謝強者朋友哆啦提供!)

什麼是理想的過渡空間?首先,我們得搞清楚如何觀察提琴面背板的弧度。除了依靠手感和視覺,我們還會利用專用製具,把弧度轉換成類似地理課上那種等高線圖。這些等高線圈層疊,幫助我們看出坡度的走向:線密的地方意味著坡度陡峭,線疏的則顯得平緩。也就是說,在同樣的高度下降中,密集的等高線代表走的距離短,而寬鬆的線則意味著坡度較緩。通常,史特拉底瓦里的琴就展現出這種均勻而柔和的等高線分布,完美呈現理想的過渡空間!(圖:感謝強者朋友哆啦提供!)


5️⃣ 鑲線與蜂尖分析(CT掃描)

CT 掃描揭示,儘管鑲線槽粗細不一,但優質鑲線材料能靈活適應各種寬度,產生無縫連接的效果。


6️⃣ f孔設計(目測)

Titian 採用典型的史特拉底瓦里端正風格,f 孔翼部凹槽自然延伸,完美融入琴身的弧線。

這與瓜奈里的風格大相逕庭!還記得在《實戰篇 II》中,我們曾提到,瓜奈里的 f 孔翼部不僅明顯凹陷,有時甚至能看到刀痕的痕跡!


7️⃣ 琴頭細節(目測)

琴頭除喉嚨深處留有輕微刀痕外,其餘部分均光滑流暢,無任何多餘的工具痕跡。


第五步:音色分析(頻譜分析與物理特性)


在視覺化頻譜分析中,雖然 Heinrich Dünnwald 的研究顯示義大利古琴1,000 到 1,800 赫茲間共鳴強烈,但 Titian 的共振峰卻穩定鎖定在 800 到 1,400 赫茲,展現出更貼近現代獨奏樂器的獨特音響魅力。


第六步:總結—— Titian 的歷史與音色定位


Zygmuntowic 同樣未下定最終結論,而是分享了一個實用的調整策略——他採用了通常用於瓜奈里琴的音柱配置:用較短的音柱靠近橋腳,再搭配較輕的琴橋,使音色變得更加明亮且層次分明。這一做法或許正顯示出這把琴在結構上比其他老琴更健康、更具彈性。


內容預告


我們已經花了三個篇幅磨練「偵探之眼」,窺探提琴的奧秘;而在《實戰篇 I》中,我們介紹了裝配的基本概念。接著就讓數字來開講,揭示裝配的眉角!


原文中有這把美麗提琴的細節照片唷🎻✨ 趕快點開看看 Zygmuntowicz 怎麼解析它吧!請參見:Zygmuntowicz, S. (2009). Analysing the 'Titian' Stradivari Violin, 1715. The Strad, vol.118, pp. 30–3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renchie6的沙龍
8會員
17內容數
主要書寫關於提琴、藝術史與音樂的書摘譯介和個人淺見,有時混入性別雜談。
Frenchie6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8
本文借Wallerstein觀點,回應早前熱議的「要飯說」,探討文化與發展之間的平衡。在1950至1970年代的「發展」神話中,文化曾被視為必棄包袱;然當國家發展遇挫,文化反成穩定社會、凝聚民心的催化劑。唯有直面物質、個人、種族和普羅米修斯式的技術衝動等挑戰,才能找出最佳平衡,推動永續發展。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借Wallerstein觀點,回應早前熱議的「要飯說」,探討文化與發展之間的平衡。在1950至1970年代的「發展」神話中,文化曾被視為必棄包袱;然當國家發展遇挫,文化反成穩定社會、凝聚民心的催化劑。唯有直面物質、個人、種族和普羅米修斯式的技術衝動等挑戰,才能找出最佳平衡,推動永續發展。
Thumbnail
2025/03/21
本文為您解析提琴外廓設計的演變歷程:探討工匠如何運用尺規作圖來確定外形,以史特拉底瓦里與瓜奈里的作品為例,展示從傳統精準設計到根據實際製作經驗微調的轉變,並將這一過程劃分為幾何時期、後幾何時期與浪漫時期三個階段。
Thumbnail
2025/03/21
本文為您解析提琴外廓設計的演變歷程:探討工匠如何運用尺規作圖來確定外形,以史特拉底瓦里與瓜奈里的作品為例,展示從傳統精準設計到根據實際製作經驗微調的轉變,並將這一過程劃分為幾何時期、後幾何時期與浪漫時期三個階段。
Thumbnail
2025/03/15
本文從在廁所遇見陽剛生理女性引發的驚疑與工作中稱謂難題切入,探討陽剛特質隨年齡、階級、文化呈現多樣樣貌,並如何影響田野研究與人際互動。這種微妙的性別張力不僅關乎個人自我認同,更劃分了圈內與圈外的界線,令人不禁反思:在陽剛特質的生理女性社群中,究竟什麼是陽剛?怎麼樣才足夠陽剛?
Thumbnail
2025/03/15
本文從在廁所遇見陽剛生理女性引發的驚疑與工作中稱謂難題切入,探討陽剛特質隨年齡、階級、文化呈現多樣樣貌,並如何影響田野研究與人際互動。這種微妙的性別張力不僅關乎個人自我認同,更劃分了圈內與圈外的界線,令人不禁反思:在陽剛特質的生理女性社群中,究竟什麼是陽剛?怎麼樣才足夠陽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篇為「偵探之眼」最終章,聚焦於1715年史特拉底瓦里 Titian 提琴。跟隨 Zygmuntowicz 透過 Strad3D 前沿資料,剖析琴體結構、木材與音色的微妙聯繫,並學習調整音柱與琴橋的秘訣。每個細節都將助你更深入體會古典工藝的魅力,讓你在鑑賞這把傳奇樂器時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本篇為「偵探之眼」最終章,聚焦於1715年史特拉底瓦里 Titian 提琴。跟隨 Zygmuntowicz 透過 Strad3D 前沿資料,剖析琴體結構、木材與音色的微妙聯繫,並學習調整音柱與琴橋的秘訣。每個細節都將助你更深入體會古典工藝的魅力,讓你在鑑賞這把傳奇樂器時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前言 上個月我介紹了給教會司會者的參考, 今天就來介紹另一個也是很常見的給教會司琴篇. 無論是你想了解、有意願,或正在教會司琴, 相信都能帶給你有一些的幫助! 一、什麼是司琴? 在主日禮拜中擔任音樂敬拜的服事者, 一般教會大多是以鋼琴為主, 有些教會是有敬拜的樂團(敬拜團),
Thumbnail
前言 上個月我介紹了給教會司會者的參考, 今天就來介紹另一個也是很常見的給教會司琴篇. 無論是你想了解、有意願,或正在教會司琴, 相信都能帶給你有一些的幫助! 一、什麼是司琴? 在主日禮拜中擔任音樂敬拜的服事者, 一般教會大多是以鋼琴為主, 有些教會是有敬拜的樂團(敬拜團),
Thumbnail
學琴不僅是一種技能的習得,更是一種心靈的陶冶和生活品質的提升。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琴的各個方面,包括增強智力發展、專注力和耐心、減壓和情感表達、增強自信心等。文章還介紹了開始學琴的方法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長期規劃方面的建議。學琴對於個人成長和心靈豐富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學琴不僅是一種技能的習得,更是一種心靈的陶冶和生活品質的提升。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琴的各個方面,包括增強智力發展、專注力和耐心、減壓和情感表達、增強自信心等。文章還介紹了開始學琴的方法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長期規劃方面的建議。學琴對於個人成長和心靈豐富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中和景平站旁有一間特別的歐洲二手提琴專門店叫「舊琴人」,老闆原本在貿易公司工作,經營義大利工作室琴,因此認識歐洲琴商,現在半退休狀態專心投入二手歐洲老琴的懷抱,進歐洲30、40年以上的老琴來賣。 十
Thumbnail
中和景平站旁有一間特別的歐洲二手提琴專門店叫「舊琴人」,老闆原本在貿易公司工作,經營義大利工作室琴,因此認識歐洲琴商,現在半退休狀態專心投入二手歐洲老琴的懷抱,進歐洲30、40年以上的老琴來賣。 十
Thumbnail
三味線根本是種格鬥技吧? 對手是細細的三條琴弦。 這是我上過第一次課後,第一次自主練習時的心情。老師不在旁邊指導,怎樣都打不出預期的聲音。 三味線只有簡單三條弦,最粗到最細分別是一、二、三弦。最細的第三弦聲音最清亮、中間第二弦的音色則比較圓潤。彈奏歌曲時,這也是最常會用到的兩條弦,肩負起主要旋
Thumbnail
三味線根本是種格鬥技吧? 對手是細細的三條琴弦。 這是我上過第一次課後,第一次自主練習時的心情。老師不在旁邊指導,怎樣都打不出預期的聲音。 三味線只有簡單三條弦,最粗到最細分別是一、二、三弦。最細的第三弦聲音最清亮、中間第二弦的音色則比較圓潤。彈奏歌曲時,這也是最常會用到的兩條弦,肩負起主要旋
Thumbnail
這是我的舒伯特即興曲作品90號第二首,一共八頁密密麻麻的樂譜,上面記錄著第一次學習這首大曲時,老師要我先用視譜的方式解讀出來的和弦記號。
Thumbnail
這是我的舒伯特即興曲作品90號第二首,一共八頁密密麻麻的樂譜,上面記錄著第一次學習這首大曲時,老師要我先用視譜的方式解讀出來的和弦記號。
Thumbnail
Schradieck No.3 第四指伸出去時候,小心手腕又往外凸出去了。No. 4 上課我拉從弓根一個小節一弓(一整行一弓還沒有練成)。第一指降記號時往再後伸張,手不要移位置。Tchaikovsky最新的那面有些段落速度不對,靠最後面的地方還沒有練完,老師聽了也知道,所以就沒聽完。
Thumbnail
Schradieck No.3 第四指伸出去時候,小心手腕又往外凸出去了。No. 4 上課我拉從弓根一個小節一弓(一整行一弓還沒有練成)。第一指降記號時往再後伸張,手不要移位置。Tchaikovsky最新的那面有些段落速度不對,靠最後面的地方還沒有練完,老師聽了也知道,所以就沒聽完。
Thumbnail
Schradieck No. 3,要伸張第3&4指時(A弦D > F#),是要主動將3指定住,4指往外拉伸。如A空弦接F#,也要試圖將3指穩住,4指自己拉開(順其自然就是會1~4指全部拉開)。如果手臂會酸就是錯的,力氣要放在手指頭。(系統推薦的AI摘要系咧公三小)
Thumbnail
Schradieck No. 3,要伸張第3&4指時(A弦D > F#),是要主動將3指定住,4指往外拉伸。如A空弦接F#,也要試圖將3指穩住,4指自己拉開(順其自然就是會1~4指全部拉開)。如果手臂會酸就是錯的,力氣要放在手指頭。(系統推薦的AI摘要系咧公三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