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及探索:人類文明的原始驅動力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從最早對火的掌控,到現代的科學突破,人類藉由探索世界,推動了文明的發展並塑造了我們的世界觀。這些發現主要來自幾個領域,例如:

  • 自然科學: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等。
  • 生物學:新的生物種、達爾文的進化論、抗生素、DNA雙螺旋結構等。
  • 地理學:美洲新大陸、板塊構造理論等。
  • 考古學:馬雅文化、恐龍化石等
  • 天文:黑洞的證實、太陽系外行星等。
  • 物理學:電磁波、量子力學等
  • 化學:新的元素、化學結構等

raw-image

「發現」與「創新」,時常會被混淆。一般來說,現今的法律制度較著重於保護創新,而非發現。那為什麼技術創新可以取得專利權,並轉化為商業利益,但許多發現,例如新的化學元素、物理定律,不適合直接給予保護?這要從法律、道德、經濟和社會的角度來探討。本質上來說,「發現」的事物,通常是自然的產物,並不是由人所創造出來,所以一般被認為應該屬於全人類的財產,不應被個人所獨佔。當一些事物被私有化會影響到基本人權時(例如可救治人命的抗生素),可能引發嚴重的道德和倫理爭議。也有某些發現(例如古文明的遺跡或生物資源)屬於特定地區或文化的一部分,試圖從中獲利也會與當地的歷史和文化價值衝突。因此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基於自然的發現,是以下幾種方式來彰顯及認可先驅者的成果。

  • 發表學術論文:研究者通過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來確立其對新發現的貢獻和優先權。
  • 命名權利:對於某些特定領域的發現(如天文學),發現者可能有機會為新發現的星體等命名。
  • 獲獎認可:學術界通過頒發各種獎項,來表彰研究者的卓越貢獻。
  • 研究資金支持:優秀的研究成果可能吸引更多的研究資金,支持進一步的科學探索。
  • 職業地位提升:學術成就可以提升研究者在學術界的聲譽和職業地位。

這些獎勵方式雖然不直接轉化為商業利益,但對科學家的職涯及未來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不過,有些發現的成果,也可能帶來直接的經濟價值,例如:

  • 當成果可以轉化為實質的技術創新時,可以通過專利制度獲得保護,給予經濟上的報酬。例如自然存在的生物基因序列通常不能被專利保護(它們是自然現象,並非人類創造的發明)。然而如果人類利用這些自然的基因序列,產生了其他有價值的技術(例如預測罹癌可能性的方法)。那麼就有可能符合申請專利的標準。必須格外一提的是,有時發現與創新並沒有明確的界線,例如數學公式是發現還是創新,就是一個無法有定論的哲學問題。
  • 當探勘到天然資源例如石油時,有機會獲得開採的權利。此類特許權與前面提到的專利權不同,通常是用合約來明確說明權利的範圍,例如開採的範圍、條件、期限以及相關的責任和義務。例如,石油公司可能需要與國家或地方政府簽訂合約,獲得在特定地區進行勘探和開採的權利。

事實上,在沒有法律制度之前,人類也沒有停止過向外探索。科學發現是人類共有的財富,應當被廣泛地分享和應用,在尊重智慧財產權和激勵創新的同時,永遠都要考慮到對社會利益和倫理的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P聊天室
2會員
121內容數
喜愛學東學西,總說略懂略懂。 希望簡單的文字,讓更多人了解智慧財產權。 相信觀點的碰撞,才能帶來成長。
IP聊天室的其他內容
2024/03/01
汽車產業有十分龐大的售後維修市場。波蘭一家汽車零件零售商,在網站上販售可用於奧迪(Audi)舊款車型(1980 及 1990 年代)的副廠水箱罩。水箱罩上設計有可嵌入奧迪四環標誌的區域。 水箱罩示意圖(來源:Walmart) 奧迪認為這些水箱罩侵犯了它在歐盟的註冊商標,因此將該零售商告上法院
Thumbnail
2024/03/01
汽車產業有十分龐大的售後維修市場。波蘭一家汽車零件零售商,在網站上販售可用於奧迪(Audi)舊款車型(1980 及 1990 年代)的副廠水箱罩。水箱罩上設計有可嵌入奧迪四環標誌的區域。 水箱罩示意圖(來源:Walmart) 奧迪認為這些水箱罩侵犯了它在歐盟的註冊商標,因此將該零售商告上法院
Thumbnail
2024/02/15
Image: DALL·E 人從出生開始,就擁有一系列與生俱來的權利,又常被稱為人權(Human rights)。它們不僅支撐著個體的尊嚴和完整性,同時也是建立一個尊重與平等社會的基礎。其中,尊嚴被視為人的內在價值和個人權利的基石。每個人無論其地位、種族、性別或信仰,都應享有固有的價值和尊重。
Thumbnail
2024/02/15
Image: DALL·E 人從出生開始,就擁有一系列與生俱來的權利,又常被稱為人權(Human rights)。它們不僅支撐著個體的尊嚴和完整性,同時也是建立一個尊重與平等社會的基礎。其中,尊嚴被視為人的內在價值和個人權利的基石。每個人無論其地位、種族、性別或信仰,都應享有固有的價值和尊重。
Thumbnail
2024/02/15
Image: DALL·E 廣義來說,數位資產(Digital assets)可以是在數位環境中產生、交易、持有或使用的資產。這些資產可以具有直接的經濟價值,也可能與個人的身份或數位足跡相關聯。例如: 數位帳號:例如Facebook等社交媒體帳號,對於許多專業人士、藝術家和企業家來說,是建立
Thumbnail
2024/02/15
Image: DALL·E 廣義來說,數位資產(Digital assets)可以是在數位環境中產生、交易、持有或使用的資產。這些資產可以具有直接的經濟價值,也可能與個人的身份或數位足跡相關聯。例如: 數位帳號:例如Facebook等社交媒體帳號,對於許多專業人士、藝術家和企業家來說,是建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科技發展史以及與能源和資訊的相關性,討論歐洲和東方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文章還比較了不同時期在能源利用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差異,從機械方法論到原子能和資訊技術的發展。此外,還提出摩爾定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討論了工業革命以及現今科技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科技發展史以及與能源和資訊的相關性,討論歐洲和東方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文章還比較了不同時期在能源利用和資訊技術方面的差異,從機械方法論到原子能和資訊技術的發展。此外,還提出摩爾定律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並討論了工業革命以及現今科技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Thumbnail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