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科學】為什麼今天孩子一下就睡著?答案竟然是「早上那場陽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日子孩子特別好睡?

不是因為跑了幾千公尺、也不是今天情緒特別穩定,而是——早上有去公園曬太陽!

像我們家,每次只要上午去戶外走走,晚上那叫一個好入睡——


沾到枕頭 10 分鐘就關機!


這讓我開始好奇:陽光,真的有幫助孩子入睡的「魔力」嗎?


讓我們從大腦的時鐘開始說起!



🌞 太陽光:孩子生理時鐘的「指揮官」

我們的身體,其實有個專門在負責「時間感」的大腦區域,叫做「視交叉上核(SCN)」。它透過眼睛接收到的光線,來調整整個身體的作息節奏。

白天當光線進入眼睛,SCN 會發出訊號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讓我們保持清醒;晚上光線減少,褪黑激素開始上升,讓身體自然產生睡意。

這個節奏,也叫做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

大人的生理時鐘相對穩定,但孩子,特別是嬰幼兒,這套系統還在發展中,對光線變化尤其敏感。光照,對他們來說,是最自然、最強大的「作息提示器」。


🍼 嬰幼兒的褪黑激素節奏

根據研究,寶寶出生後約三個月,體內褪黑激素才會開始逐漸穩定上升。一直到兩歲以前,他們的生理節奏都還很容易受到環境干擾。

這也代表,適當的光線安排——白天給予足夠日光、晚上降低藍光暴露——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調整睡眠節奏,也對養成長期穩定作息非常關鍵。


☀️ 早上曬太陽的神奇力量

研究顯示,孩子如果能在早上接觸至少 30 分鐘的自然陽光,就能有效幫助調節生理時鐘,晚上更容易入睡、睡眠品質也更好(Roenneberg & Merrow, 2016)。

我自己的觀察也是這樣。週末我們家的 routine,通常會在早餐後就出門去公園或散步。早上的陽光最能喚醒身體,也讓孩子的大腦接收到「今天開始囉!」的信號。加上身體有活動,整天的作息也會比較順暢。

到了下午,若還有機會再到戶外動一動,對小孩來說是一種補強。雖然陽光不像早上那麼強烈,但活動本身也有助於消耗精力。

而到了傍晚,我就會開始轉換環境,讓光線變得比較柔和。這時的夕陽光線本身色溫也比較低,自然也能幫助孩子進入準備休息的節奏。


🛌 午睡時間怎麼抓,才不會干擾夜晚?

這點我真的走過很多冤枉路。

梨子現在 5 歲,我觀察她的生理節奏之後,發現「午睡不宜太長、也不能太晚醒來」是關鍵。

我們現在的作法是——控制午睡在 1 小時到 1.5 小時之內,最晚不能超過下午三點起床。只要這個節奏守住了,晚上八點半熄燈後,她通常 20–30 分鐘內就會入睡,即使偶爾翻來翻去,頂多一小時也會進入夢鄉。

這也讓我深刻理解到,「光線+活動+睡眠節奏」 是一套緊密扣連的系統,只要前面排得順,後面就順。


🍃 桃梨家的作息範例分享

我們家的週末大概是這樣安排:

早上吃完早餐後,會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或走步道,至少待上一小時,讓他們充分接觸陽光。回家後吃午餐,稍作休息就會安排午睡,並設定鬧鐘避免睡過頭。午睡後會讓她們進行比較靜態的活動或自由玩耍,等到傍晚吃完晚餐,就進入「固定儀式」模式。

我們家的睡前儀式很明確:洗澡、玩一下玩具、八點鬧鐘響起收玩具、選睡前故事書、刷牙、關燈。

這樣的模式已經持續超過一年,孩子們會自然進入一種「身體知道要休息了」的狀態。不需要太多催促或情緒拉鋸,整體家庭氛圍也變得很平穩。


🎯 小結:白天的光,決定孩子晚上的夢

現在我完全相信——白天的陽光真的不是「順便曬一曬」,而是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睡眠節奏的關鍵資源。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入睡困難、晚上易醒、早上難叫醒等等狀況,不妨從白天的活動安排與光線接觸開始檢視起。

讓陽光幫孩子蓄積穩定能量,到了晚上,自然就會順著節奏進入夢鄉。


📌 延伸閱讀預告:


下篇我們要揭開「藍光」的真面目:到底為什麼滑手機、看電視會讓孩子越來越難睡?如何挑燈光?有哪些細節家長可以改善?


一起來打造真正幫助孩子入睡的「光線環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學 × 育兒 × 共讀筆記庫
59會員
62內容數
桃梨媽咪|科學腦 × 媽媽心 🍐🍑 育兒要溫柔,也要有證據。 親子科學 × 雙語共讀 × 情緒教養 每週更新哦✍️
2025/04/22
你曾聽過「阿德勒教養」與「正向教養」嗎? 很多父母初次接觸時,常會好奇這兩者有什麼不同,甚至以為它們是同一件事 其實,正向教養正是從阿德勒心理學延伸而來的具體教養方法, 這篇文章,帶你一次搞懂兩者的關係與差異。
Thumbnail
2025/04/22
你曾聽過「阿德勒教養」與「正向教養」嗎? 很多父母初次接觸時,常會好奇這兩者有什麼不同,甚至以為它們是同一件事 其實,正向教養正是從阿德勒心理學延伸而來的具體教養方法, 這篇文章,帶你一次搞懂兩者的關係與差異。
Thumbnail
2025/04/21
👀 教養的方式百百種,你是哪一種流派的爸媽呢? 其實桃梨媽咪是從打罵教育長大的 有了孩子後,我開始想:「如果能不一樣,會不會更好?」 這篇,我整理了 6 種常見的教養方式:從正向教養、阿德勒式教養,到情緒引導、自然後果教養… 🔍一起來看看,哪一種方式適合你現在的育兒狀況?
Thumbnail
2025/04/21
👀 教養的方式百百種,你是哪一種流派的爸媽呢? 其實桃梨媽咪是從打罵教育長大的 有了孩子後,我開始想:「如果能不一樣,會不會更好?」 這篇,我整理了 6 種常見的教養方式:從正向教養、阿德勒式教養,到情緒引導、自然後果教養… 🔍一起來看看,哪一種方式適合你現在的育兒狀況?
Thumbnail
2025/04/17
當育兒成了左右為難的選擇題, 你是否也曾懷疑:到底哪種方法才「對」? 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被理解。 本文從阿德勒心理學、薩提爾模式與正向教養出發, 用溫暖視角與實用觀點,陪你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幫助你在愛與理性中,找到屬於你們家的教養路。
Thumbnail
2025/04/17
當育兒成了左右為難的選擇題, 你是否也曾懷疑:到底哪種方法才「對」? 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被理解。 本文從阿德勒心理學、薩提爾模式與正向教養出發, 用溫暖視角與實用觀點,陪你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幫助你在愛與理性中,找到屬於你們家的教養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桃梨媽咪發現每次帶梨子跟桃子去公園玩的時候, 要是太陽很大會特別好睡,但是為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太陽怎麼影響睡眠吧! 看看光線如何調節生理時鐘及褪黑激素分泌,還有改善兒童睡眠的建議。
Thumbnail
桃梨媽咪發現每次帶梨子跟桃子去公園玩的時候, 要是太陽很大會特別好睡,但是為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太陽怎麼影響睡眠吧! 看看光線如何調節生理時鐘及褪黑激素分泌,還有改善兒童睡眠的建議。
Thumbnail
少掉日常的活,生活起居只顧自己,丈夫自理, 一下就輕鬆許多。空巢父母閒閒無事,坐在樹蔭下聽鳥鳴,看雲,打嗑睡,舒適過完幾天後,蜜月期的熱度開始消融,天氣不穩定,家裡無人擾,晚餐後坐在靜悄悄的院子裡開始懷念起曾經鬧哄哄的歡樂暑夏餘興。
Thumbnail
少掉日常的活,生活起居只顧自己,丈夫自理, 一下就輕鬆許多。空巢父母閒閒無事,坐在樹蔭下聽鳥鳴,看雲,打嗑睡,舒適過完幾天後,蜜月期的熱度開始消融,天氣不穩定,家裡無人擾,晚餐後坐在靜悄悄的院子裡開始懷念起曾經鬧哄哄的歡樂暑夏餘興。
Thumbnail
炎熱的夏日,太陽每天都把人間曬得像火爐,沒開冷氣的室內熱烘烘。 閨蜜前一天晚上說:明天就衝宜蘭玩水吧,我們全家猶豫兩秒就答應了,趕緊打包泳衣泳圈早早睡覺。5點半起床,天已透出微光,我們順著日出,出發到宜蘭。 早上車況很順,我還在查要吃哪間早餐就已經出了雪山隧道,迎接我們的是寬廣的蘭陽平原與湛藍天
Thumbnail
炎熱的夏日,太陽每天都把人間曬得像火爐,沒開冷氣的室內熱烘烘。 閨蜜前一天晚上說:明天就衝宜蘭玩水吧,我們全家猶豫兩秒就答應了,趕緊打包泳衣泳圈早早睡覺。5點半起床,天已透出微光,我們順著日出,出發到宜蘭。 早上車況很順,我還在查要吃哪間早餐就已經出了雪山隧道,迎接我們的是寬廣的蘭陽平原與湛藍天
Thumbnail
炙熱的陽光無情的照耀,迎面吹來的風是燥熱的,讓人彷彿吸不到氧氣。熱辣辣的夏天來了,都會叢林每棟大樓都散發著熱氣,出了門,下了車,就好像進入桑拿房,走兩步就讓人汗流浹背。我需要消暑,好需要消暑。   山林 天然的芬多精是最佳的消暑祕方,一顆顆的大樹伸長了手為我遮蔽陽光,蟬兒鳥兒的鳴叫讓人感受他們
Thumbnail
炙熱的陽光無情的照耀,迎面吹來的風是燥熱的,讓人彷彿吸不到氧氣。熱辣辣的夏天來了,都會叢林每棟大樓都散發著熱氣,出了門,下了車,就好像進入桑拿房,走兩步就讓人汗流浹背。我需要消暑,好需要消暑。   山林 天然的芬多精是最佳的消暑祕方,一顆顆的大樹伸長了手為我遮蔽陽光,蟬兒鳥兒的鳴叫讓人感受他們
Thumbnail
今年夏天很熱,太陽一露臉,就曬到讓人沒有出門的勇氣,午後不定時大雷雨,無法預測雨幾點下幾時能停,出門變成一種考驗。雖然放暑假了,疫情讓孩子們在家從兒童宅成青少年,宅習慣了,他們變得很不好約,不再為了出門而雀躍,跟孩子們一起出遊竟然變得有點奢侈。 孩子們小的時候,作息跟飲
Thumbnail
今年夏天很熱,太陽一露臉,就曬到讓人沒有出門的勇氣,午後不定時大雷雨,無法預測雨幾點下幾時能停,出門變成一種考驗。雖然放暑假了,疫情讓孩子們在家從兒童宅成青少年,宅習慣了,他們變得很不好約,不再為了出門而雀躍,跟孩子們一起出遊竟然變得有點奢侈。 孩子們小的時候,作息跟飲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1.氣候變遷的影響: 高溫和乾旱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週期和收成品質 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豪雨、颱風)頻率增加 具體例子:鳳梨提早轉黃、芒果果實變小、荔枝產量減少 2.農業調適策略: 選育耐熱、耐旱品種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發展設施農業(如溫室、網室) 推動農作物保險
Thumbnail
1.氣候變遷的影響: 高溫和乾旱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週期和收成品質 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豪雨、颱風)頻率增加 具體例子:鳳梨提早轉黃、芒果果實變小、荔枝產量減少 2.農業調適策略: 選育耐熱、耐旱品種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發展設施農業(如溫室、網室) 推動農作物保險
Thumbnail
時序已快要進入夏季,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只要是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紫外線指數常常都在過量級以上。這時候如果在戶外活動一段時間就可能造成皮膚曬紅、曬傷、曬黑的情形,此時,不僅大人要做好防曬,兒童族群更是要重視防曬議題。
Thumbnail
時序已快要進入夏季,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只要是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紫外線指數常常都在過量級以上。這時候如果在戶外活動一段時間就可能造成皮膚曬紅、曬傷、曬黑的情形,此時,不僅大人要做好防曬,兒童族群更是要重視防曬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