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e 曲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因為工作緣故,spine要使用3.8,沒了曲線編輯有點不習慣,4.0 新增曲線編輯,將原本的速度曲線面版取消,後來4.1又加回來,名稱分別是 Curves 和 Graph(代表這是有需求的功能才會復活吧)


其實兩個是不同的東西,中文翻譯容易混淆,尤其每套軟體翻譯可能會有差異,舉例來說,在 max 是 Curve editor,Blender 則是 Graph editor,而在 Spine 則是兩者共存,中文都可以稱做曲線,但 Spine 中譯有分開

  • Curves 曲線(速度曲線)
    個人是叫它速度曲線比較好理解,要用加速減速去思考,大多 3D 軟體不使用,而 AE 的 Flow 插件就是用速率快速去調整動畫,在調整循環和卡頓時不是那麼直覺
Curve 視窗

Curve 視窗

AE 外掛 Flow

AE 外掛 Flow


  • Graph 圖表(運動軌跡曲線)
    視覺化的軌跡曲線,容易理解,可以快速調整動作幅度,修正卡頓
Graph 視窗

Graph 視窗


只要知道兩者的差異就可以順利操作了!


題外話, Spine 的軌跡顯示,Spine 是用 Ghost,可以理解為洋蔥皮,不是 3D 軟體常用的 Path(稱 Motion Path 或 Motion Trail),可見 Spine 一開始是從 2D 動畫的概念出發,但因為 Spine 的元件很多,其實 Ghost 並沒有想像中的實用,畫面反而太亂,雖然可以單獨顯示一個元件的 Ghost ,對於習慣看3D軟體的軌跡的人來說,是需要去適應的,可以自製一張原點圖去作出 Path 的軌跡

Spine 的 Ghost

Spine 的 Ghost

Blender 的 Motion Path

Blender 的 Motion Pat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道也沒用的動畫隨筆
13會員
61內容數
動畫師一名,技術不算炸裂,至少還能把角色動起來。這裡是我對動畫、工作、生活的低頻碎唸集合站。你會看到工作心得、技術筆記、動漫相關的廢話,總之就是寫給空氣看的,歡迎路過,但不必停留
2025/04/14
Spine動畫製作中如果遇到需要置換圖片的小筆記
Thumbnail
2025/04/14
Spine動畫製作中如果遇到需要置換圖片的小筆記
Thumbnail
2024/12/28
2D元件動畫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拆圖,拆圖好壞直接影響動畫表現,尤其在角色動畫或是比較複雜的造型,大部分都要視情況去做調整,這邊只舉例最簡單的實例
Thumbnail
2024/12/28
2D元件動畫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拆圖,拆圖好壞直接影響動畫表現,尤其在角色動畫或是比較複雜的造型,大部分都要視情況去做調整,這邊只舉例最簡單的實例
Thumbnail
2024/11/16
利用Spine時如果遇到轉身動畫,要怎麼製作才能達到好的效果,簡單聊一下
Thumbnail
2024/11/16
利用Spine時如果遇到轉身動畫,要怎麼製作才能達到好的效果,簡單聊一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com/shorts/OeK2qvN_lV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2qvN_l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com/shorts/OeK2qvN_lV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2qvN_l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fYddHB1zPLU?si=KfKjZ70bzajEb3T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ddHB1zPLU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fYddHB1zPLU?si=KfKjZ70bzajEb3T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ddHB1zPLU
Thumbnail
脊椎側彎能否重訓一直是大家擔心的,拜現今科學所賜,對於重訓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多,讓我們一起了解「脊椎側彎」,並與它好好共存吧!
Thumbnail
脊椎側彎能否重訓一直是大家擔心的,拜現今科學所賜,對於重訓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多,讓我們一起了解「脊椎側彎」,並與它好好共存吧!
Thumbnail
觸康健®的調和不僅僅是對身體肌肉系統的結構性評估,而是透過經絡肌能檢測,對身體內部精密的生物電腦進行判讀,以降低結構、情志、生化的各端點帶來的壓力,實現身心的安康。
Thumbnail
觸康健®的調和不僅僅是對身體肌肉系統的結構性評估,而是透過經絡肌能檢測,對身體內部精密的生物電腦進行判讀,以降低結構、情志、生化的各端點帶來的壓力,實現身心的安康。
Thumbnail
身體任何徵狀都應該從整體平衡的角度來評估,包括結構、生化和情志三個方面。這種綜合性的觀點解決了許多專業人士在診斷時只能從單一角度出發的困擾。
Thumbnail
身體任何徵狀都應該從整體平衡的角度來評估,包括結構、生化和情志三個方面。這種綜合性的觀點解決了許多專業人士在診斷時只能從單一角度出發的困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