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e 筆記:怎麼做轉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剛開始做 Spine 時困擾的是怎麼做轉身,其實做法蠻多種的,沒有唯一解方,只有一個目的:動畫不要明顯卡頓,內文用了不少範例圖,都是從網路抓來的資源,僅供學習,這邊有一個範例很完整,從部件、設計到完成,캐릭터 애니메이션, 원화, 이펙트 - 자작 : 네이버 블로그

raw-image

原理

如果用 2D 和 3D 的方向去思考

  • 逐格動畫:原畫,再去畫中割
  • 骨骼動畫:旋轉和位移骨架

這 2 種思考邏輯是不同的,再加上網格動畫,Spine 可以有3種作法混搭,使用時機需要視情況而定,通常會卡住是因為 Spine 動畫,負責 2D 圖和動作是由不同人製作,要是缺乏 2D 動畫概念,2D 人員畫不出需要的圖,甚至畫了依舊無法使用,或是動作人員不懂如何運用圖片,都是有可能的


先說明 2D 動畫的中割也需要技巧才能作出不抖動且順暢的動畫,而 Spine 是靠電腦去計算中間幀,在換圖的時候無法讓前後張完美契合(手繪本來就會有誤差),就會產生視覺上的抖動感(卡頓),除非一開始就全程使用逐格處理,就可以降低圖片抖動感(例如:逐格特效)


第一步
先設定正面跟轉身圖片的補幀,兩幀 
第二步 
在兩幀前後做小幅度的位移性準備動畫和慣性結束動畫,這樣就不那麼突兀了(有蒙皮,做頂點動畫效果會更好) 雖然是兩幀動畫,加上前面的準備動作,後面的慣性動作還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步(這是備用方法)
上兩步效果還是不好時,再補充中間轉身的圖片,並在此圖片上做前後銜接動畫。


如果效果還是不好,有兩種原因
 1,你的前後動作圖片不協調(往往是因為幅度過大),需要降低動畫姿態的幅度
 2,動態的不連貫性,這要麼添加中間動畫圖片(個人認為,這樣使用spine就沒啥意思了),還有就應該是節奏問題,有時候圖片的替換節奏是核心問題(畢竟誰都跳舞,能跳得讓人跟你產生想一起跳舞的衝動,是很微妙的事情)
四分之三;四分之一;正側;四分之一側;或者簡單點直接四分之一側


上面這段是某論壇的分享,其實裡面說的很詳盡了,再簡化說明,造成動畫不順,就是

  1. 前後幀差異過大,缺少中割張
    小技巧:圖片的輪廓剪影不要差異過大,可降低換圖時的抖動感
  2. 節奏錯誤,換圖的時間錯誤
    換圖要避免沒有動態時直接換圖,不然圖片卡頓感強烈,效果很差
  3. 區分骨架動畫和換圖的使用時機
    骨架和網格動畫就可以做到的話就要避免使用換圖例如:畫了每個角度的手臂,連續的換圖效果可能會比直接使用網格動畫還糟糕,這時候就不是追求正確,而是視覺上的自然,畢竟要的是效果才是優先事項


關於中割概念,可參照這篇教學:2D動畫想要達到順的感覺,以新手來講要注意三個地方


部件準備

各角度的素材

這要依據團隊工作流程去決定,2D 怎麼和動作人員合作,是否要先溝通確認,確認彼此需求,再決定流程方式

    • 部件模組化
      就像 3D 模型會有 T pose 讓可變形範圍變廣,Spine也可以利用相關觀念
    • 2D 設定任意發揮
      有時風格化的設計不適用模組化部件,那就要做取捨,因為固定造形的圖可動範圍會受限,如果產生的變形是可接受的,倒是沒甚麼影響
補圖的流程和多寡要視專案需求

補圖的流程和多寡要視專案需求


動作設計圖

有看過別人分享動作設計圖,包含動作演出和特效方向,同時可作為檢視補圖需求,不過這牽涉到幾個要點

  1. 專案的人員配置和製作時間
    人員配置就是如何分工,例如:有人負責出設計圖,有人負責動態製作,工項是分開的,或是由同一個人全部負責,再來是有多少設計時間,製作時間不夠會直接跳過設計直接進入製作
  2. 是否有足夠設計和控管能力
    繪畫設計圖的人員是否具備有動態和特效的能力,主管是否有品管能力,都會大大影響設計圖的效益,不然畫出設計圖,實際製作到處碰壁,主管過審設計圖,做完還是打掉重來;設計圖的原意是讓製作有效率,如果效益過低就不是必備的流程
  3. 實務上的經驗
    我工作經驗是曾經有試過設計圖,但就是遇過以上各種問題後來放棄,首先有 2D 動畫實務經驗的美術不多,再來通常製作期不會很久,最後設計圖是動畫師給自己發想用的筆記,或是直接省略
raw-image


怎麼做

可以找參照先思考要怎麼做

raw-image


左右翻轉

  • 骨骼鏡射
    需考慮左右手造型是否對稱,持物需要換手嗎?
  • 骨架不動,只換圖
raw-image


前後轉身

  • 換整組骨架
    有兩個演員,正面演員和背面演員,切換到背面直接換人演
  • 共用骨架,使用換圖
    官方的教學有提到一種用法:網格綁定教程
  • 混和上述兩種方法,只替換部分骨架
raw-image


總結

上面說這麼多,其實目的只有一個,作出連續且順暢的畫面,儘管用了Spine 還是要回到逐格修到順才是基礎,不然最偷吃步的方式是用快速動作去掩蓋缺點,但我想這應該不是製作的目標吧,可以多看看別人是怎麼製作的,也可以學到很多

另外不做轉身不代表動畫就無法活靈活現,豐富度不佳,也是有不靠轉身還是做得很好的動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道也沒用的動畫隨筆
14會員
65內容數
動畫師一名,技術不算炸裂,至少還能把角色動起來。這裡是我對動畫、工作、生活的低頻碎唸集合站。你會看到工作心得、技術筆記、動漫相關的廢話,總之就是寫給空氣看的,歡迎路過,但不必停留
2025/04/14
Spine動畫製作中如果遇到需要置換圖片的小筆記
Thumbnail
2025/04/14
Spine動畫製作中如果遇到需要置換圖片的小筆記
Thumbnail
2025/03/23
Spine有兩種曲線編輯,了解他們的差異嗎?
Thumbnail
2025/03/23
Spine有兩種曲線編輯,了解他們的差異嗎?
Thumbnail
2024/12/28
2D元件動畫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拆圖,拆圖好壞直接影響動畫表現,尤其在角色動畫或是比較複雜的造型,大部分都要視情況去做調整,這邊只舉例最簡單的實例
Thumbnail
2024/12/28
2D元件動畫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拆圖,拆圖好壞直接影響動畫表現,尤其在角色動畫或是比較複雜的造型,大部分都要視情況去做調整,這邊只舉例最簡單的實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槓鈴臥推時,軀幹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身體有偏移或旋轉,可以藉由調整胸腔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腹斜肌、背肌等互相協調,讓軀幹產生一個較少歪斜的圓柱體。此外,提供了一對一教學和身體控制訓練課程,幫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多樣性,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Thumbnail
槓鈴臥推時,軀幹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身體有偏移或旋轉,可以藉由調整胸腔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腹斜肌、背肌等互相協調,讓軀幹產生一個較少歪斜的圓柱體。此外,提供了一對一教學和身體控制訓練課程,幫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多樣性,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練了核心也拉了筋,小背還是拉不直?試試看最基本的脊椎功能强化動作吧!
Thumbnail
練了核心也拉了筋,小背還是拉不直?試試看最基本的脊椎功能强化動作吧!
Thumbnail
身體著地前先讓輔助手著地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的護身倒法,就是跌倒以後保護自己的倒法。
Thumbnail
身體著地前先讓輔助手著地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的護身倒法,就是跌倒以後保護自己的倒法。
Thumbnail
姿勢是原始Stable Diffusion比較難處理的一部分,在沒有ControlNet的幫助下,要幫角色調整出一個你喜歡的姿勢,必須花許多時間調整。
Thumbnail
姿勢是原始Stable Diffusion比較難處理的一部分,在沒有ControlNet的幫助下,要幫角色調整出一個你喜歡的姿勢,必須花許多時間調整。
Thumbnail
最近上課的都遇到幾位學生,臥推會槓鈴一高一低的問題,也會有肩膀前側不舒服的現象,最常發現有問題的肌肉:前三角、二頭肌、胸大小肌、闊背肌,這些都是可以經常放鬆的地方
Thumbnail
最近上課的都遇到幾位學生,臥推會槓鈴一高一低的問題,也會有肩膀前側不舒服的現象,最常發現有問題的肌肉:前三角、二頭肌、胸大小肌、闊背肌,這些都是可以經常放鬆的地方
Thumbnail
很多運動都需要穩定的核心才能傳遞力量到四肢,核心穩定並非僵硬不動,而是在四肢末端在移動的時候還能繼續穩定軀幹,所以今天介紹幾個我在課堂中會帶到的核心訓練,此外還可以促進脊椎本體感覺,當然要先知道脊椎如何動,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特別是『貓牛式』這個動作
Thumbnail
很多運動都需要穩定的核心才能傳遞力量到四肢,核心穩定並非僵硬不動,而是在四肢末端在移動的時候還能繼續穩定軀幹,所以今天介紹幾個我在課堂中會帶到的核心訓練,此外還可以促進脊椎本體感覺,當然要先知道脊椎如何動,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特別是『貓牛式』這個動作
Thumbnail
今天要教大家讓身體前側彎曲的肌群如何協調,包含脖子的彎曲肌群,可以避免下背過度伸直或著減少過多的下背張力 大部分的動作訓練,舉凡:臥推、划船、引體向上、肩推,總是強調脊椎挺直的能力,甚至都變成過度挺胸和挺腰的狀態,明明脊椎可以很正常的向前彎曲,結果被練成一條直線,甚至連彎都不會彎…
Thumbnail
今天要教大家讓身體前側彎曲的肌群如何協調,包含脖子的彎曲肌群,可以避免下背過度伸直或著減少過多的下背張力 大部分的動作訓練,舉凡:臥推、划船、引體向上、肩推,總是強調脊椎挺直的能力,甚至都變成過度挺胸和挺腰的狀態,明明脊椎可以很正常的向前彎曲,結果被練成一條直線,甚至連彎都不會彎…
Thumbnail
我們常覺得肩膀是肩膀,軀幹是軀幹,好像一些動作跟訓練要分開練習,但是可以藉由一些簡單的動作整合肩胛骨、軀幹、脖子,甚至骨盆。
Thumbnail
我們常覺得肩膀是肩膀,軀幹是軀幹,好像一些動作跟訓練要分開練習,但是可以藉由一些簡單的動作整合肩胛骨、軀幹、脖子,甚至骨盆。
Thumbnail
接著將介紹更為細膩的角色跑步動畫,細膩處即是手與腳都各分為二部分,因此無論是各元件的調整與設定都需要更仔細,否則將有元件中途分開的問題。 目標動畫效果:應用影片片段元件表現線條人物的的跑步,除了元件的準備與安排來表現動作之外,手與腳的部分均以二元件組成,所有元件將以傳統補
Thumbnail
接著將介紹更為細膩的角色跑步動畫,細膩處即是手與腳都各分為二部分,因此無論是各元件的調整與設定都需要更仔細,否則將有元件中途分開的問題。 目標動畫效果:應用影片片段元件表現線條人物的的跑步,除了元件的準備與安排來表現動作之外,手與腳的部分均以二元件組成,所有元件將以傳統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