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意外發生時,第一時間的處置往往決定了傷者的存活機率。如果現場處置得當,不僅能穩定傷者狀況,還能為後續醫療爭取寶貴時間。急診醫學中有一個簡單但有效的應變流程——「ABCDE法則」,這是全球醫療人員用來評估與處置外傷患者的標準流程。
無論你是醫護人員,還是普通人,只要記住ABCDE五步驟,就能在緊急狀況下做出正確判斷,幫助自己或身邊的人爭取生機!
📌 什麼是「ABCDE法則」?
「ABCDE」代表五個關鍵處置步驟,從最重要的生存需求開始,確保傷者能夠存活,並減少後續併發症:

這個流程遵循「從最致命的問題開始處理」的原則,確保最危險的狀況優先解決。
🟠 A - Airway(確保呼吸道暢通)
📌 目標:讓傷者能夠呼吸
如果呼吸道被阻塞,4-6分鐘內就可能因缺氧導致腦部永久損傷,因此**「打開呼吸道」是最優先的處置**。
🔹 如何檢查?
✅ 呼叫傷者,看是否有回應
✅ 觀察嘴巴內是否有異物(血塊、嘔吐物、假牙)
✅ 聽傷者的呼吸聲音(是否有鼾聲、雜音,表示可能有阻塞)
🔹 立即處理方式
▶ 傷者有意識但呼吸困難:
- 讓患者坐起或側躺,避免舌頭堵住氣道
- 觀察有無異物阻塞,若有異物用手指鉤出(避免更深入)
▶ 傷者無意識,但有正常呼吸:
- 採復原姿勢(側躺、頭稍微後仰)確保呼吸道暢通
▶ 傷者無意識且沒有正常呼吸:
- 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CPR)
- 若懷疑是異物哽塞,執行哈姆立克急救法
🟠 B - Breathing(確保有效呼吸)
📌 目標:確保氧氣進入肺部
即使呼吸道通暢,傷者仍可能因氣胸、肺部損傷或神經問題導致呼吸不足。
🔹 如何檢查?
✅ 觀察胸部起伏(是否對稱?是否太慢或太快?)
✅ 聽呼吸聲音(是否有雜音?是否很淺?)
✅ 檢查嘴唇、指甲顏色(發紫代表缺氧)
🔹 立即處理方式
▶ 患者正常呼吸但虛弱:
- 讓患者坐直或半坐臥,避免壓迫肺部
▶ 患者呼吸急促、用力喘氣(疑似氣胸或肋骨骨折):
- 不要施加壓力在胸口,讓患者維持最舒服的姿勢
▶ 患者無呼吸或只剩下「喘氣樣呼吸」:
- 立即進行 CPR(胸外按壓+人工呼吸)
- 確保救護車已經在路上
🟠 C - Circulation(控制出血,維持血流)
📌 目標:防止休克
大量出血或心臟問題會讓傷者進入休克狀態,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 如何檢查?
✅ 檢查皮膚顏色(蒼白、發冷可能代表失血)
✅ 觸摸脈搏(摸不到或很快又微弱,可能代表休克)
✅ 觀察有無大量出血(地上是否有血跡?衣服是否濕了?)
🔹 立即處理方式
▶ 如果有明顯出血:
- 立即加壓止血(用乾淨布料或紗布直接壓住傷口)
- 高舉傷肢(減少出血量)
- 必要時使用止血帶(只限於肢體大出血)
▶ 如果懷疑內出血(撞擊後皮膚蒼白、冷汗、意識模糊):
- 讓患者平躺,抬高雙腳
- 不要給水喝(避免影響緊急手術)
- 儘快送醫
🟠 D - Disability(評估神經狀況)
📌 目標:判斷是否有腦部損傷
神經狀況能反映腦部是否受損,這關係到長期預後。
🔹 如何檢查?
✅ 叫名字或輕拍傷者,看是否有反應
✅ 問簡單問題(「你知道你在哪裡嗎?」)
✅ 檢查瞳孔(是否不對稱?是否對光無反應?)
🔹 立即處理方式
- 若意識模糊或回答不清楚,立即送醫
- 觀察是否有抽搐、手腳無力等徵狀
🟠 E - Exposure(全身檢查 & 保暖)
📌 目標:避免忽略傷勢
有些傷口可能被衣服遮住,或是傷者因為震驚而忽略疼痛。
🔹 立即處理方式
- 快速檢查全身(翻開衣服找尋隱藏的傷口)
- 避免失溫(可用毛毯或衣物覆蓋)
💡 小結
✅ 「ABCDE法則」是處理外傷最重要的順序,千萬不要跳步!
✅ 先確保「活命」問題(呼吸道、呼吸、出血),再評估其他傷勢
✅ 「簡單處置+快速送醫」,才是最有效的救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