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現場應變的「ABCDE法則」

1.3現場應變的「ABCDE法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意外發生時,第一時間的處置往往決定了傷者的存活機率。如果現場處置得當,不僅能穩定傷者狀況,還能為後續醫療爭取寶貴時間。急診醫學中有一個簡單但有效的應變流程——「ABCDE法則」,這是全球醫療人員用來評估與處置外傷患者的標準流程。

無論你是醫護人員,還是普通人,只要記住ABCDE五步驟,就能在緊急狀況下做出正確判斷,幫助自己或身邊的人爭取生機!

raw-image



📌 什麼是「ABCDE法則」?

「ABCDE」代表五個關鍵處置步驟,從最重要的生存需求開始,確保傷者能夠存活,並減少後續併發症:

raw-image

這個流程遵循「從最致命的問題開始處理」的原則,確保最危險的狀況優先解決。


🟠 A - Airway(確保呼吸道暢通)

📌 目標:讓傷者能夠呼吸

如果呼吸道被阻塞,4-6分鐘內就可能因缺氧導致腦部永久損傷,因此**「打開呼吸道」是最優先的處置**。

🔹 如何檢查?

呼叫傷者,看是否有回應

觀察嘴巴內是否有異物(血塊、嘔吐物、假牙)

聽傷者的呼吸聲音(是否有鼾聲、雜音,表示可能有阻塞)


🔹 立即處理方式

傷者有意識但呼吸困難

  • 讓患者坐起或側躺,避免舌頭堵住氣道
  • 觀察有無異物阻塞,若有異物用手指鉤出(避免更深入)

傷者無意識,但有正常呼吸

  • 採復原姿勢(側躺、頭稍微後仰)確保呼吸道暢通

傷者無意識且沒有正常呼吸

  • 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CPR)
  • 若懷疑是異物哽塞,執行哈姆立克急救法

🟠 B - Breathing(確保有效呼吸)

📌 目標:確保氧氣進入肺部

即使呼吸道通暢,傷者仍可能因氣胸、肺部損傷或神經問題導致呼吸不足。

🔹 如何檢查?

觀察胸部起伏(是否對稱?是否太慢或太快?)

聽呼吸聲音(是否有雜音?是否很淺?)

檢查嘴唇、指甲顏色(發紫代表缺氧)


🔹 立即處理方式

患者正常呼吸但虛弱

  • 讓患者坐直或半坐臥,避免壓迫肺部

患者呼吸急促、用力喘氣(疑似氣胸或肋骨骨折):

  • 不要施加壓力在胸口,讓患者維持最舒服的姿勢

患者無呼吸或只剩下「喘氣樣呼吸」

  • 立即進行 CPR(胸外按壓+人工呼吸)
  • 確保救護車已經在路上

🟠 C - Circulation(控制出血,維持血流)

📌 目標:防止休克

大量出血或心臟問題會讓傷者進入休克狀態,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 如何檢查?

檢查皮膚顏色(蒼白、發冷可能代表失血)

觸摸脈搏(摸不到或很快又微弱,可能代表休克)

觀察有無大量出血(地上是否有血跡?衣服是否濕了?)


🔹 立即處理方式

如果有明顯出血

  • 立即加壓止血(用乾淨布料或紗布直接壓住傷口)
  • 高舉傷肢(減少出血量)
  • 必要時使用止血帶(只限於肢體大出血)

如果懷疑內出血(撞擊後皮膚蒼白、冷汗、意識模糊)

  • 讓患者平躺,抬高雙腳
  • 不要給水喝(避免影響緊急手術)
  • 儘快送醫

🟠 D - Disability(評估神經狀況)

📌 目標:判斷是否有腦部損傷

神經狀況能反映腦部是否受損,這關係到長期預後。

🔹 如何檢查?

叫名字或輕拍傷者,看是否有反應

問簡單問題(「你知道你在哪裡嗎?」)

檢查瞳孔(是否不對稱?是否對光無反應?)


🔹 立即處理方式

  • 若意識模糊或回答不清楚,立即送醫
  • 觀察是否有抽搐、手腳無力等徵狀

🟠 E - Exposure(全身檢查 & 保暖)

📌 目標:避免忽略傷勢

有些傷口可能被衣服遮住,或是傷者因為震驚而忽略疼痛。

🔹 立即處理方式

  • 快速檢查全身(翻開衣服找尋隱藏的傷口)
  • 避免失溫(可用毛毯或衣物覆蓋)

💡 小結

「ABCDE法則」是處理外傷最重要的順序,千萬不要跳步!

先確保「活命」問題(呼吸道、呼吸、出血),再評估其他傷勢

「簡單處置+快速送醫」,才是最有效的救命方式!


avatar-img
Sandwich-Care急救 101:現場救援與急診室觀察
4會員
111內容數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意外發生時,該不該叫救護車?還是自己去醫院? 這往往是讓人最猶豫的問題。有人擔心叫救護車太小題大做,也有人害怕錯過搶救時機。事實上,正確判斷是否需要緊急送醫,是「黃金一小時」內最關鍵的決策之一。這一章將教你如何做出正確判斷,避免延誤治療,也不讓醫療資源被浪費。 🚑 何時該叫救護車?(11
在外科急診中,「時間」往往是決定生死的關鍵。許多外科意外,例如嚴重出血、顱內出血、骨折、內臟損傷等,如果沒有在關鍵時間內處理,可能導致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理解「黃金一小時」的概念,並學會如何在這段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應對,是一般人面對突發外傷時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1.1 什麼是「黃
當意外發生時,該不該叫救護車?還是自己去醫院? 這往往是讓人最猶豫的問題。有人擔心叫救護車太小題大做,也有人害怕錯過搶救時機。事實上,正確判斷是否需要緊急送醫,是「黃金一小時」內最關鍵的決策之一。這一章將教你如何做出正確判斷,避免延誤治療,也不讓醫療資源被浪費。 🚑 何時該叫救護車?(11
在外科急診中,「時間」往往是決定生死的關鍵。許多外科意外,例如嚴重出血、顱內出血、骨折、內臟損傷等,如果沒有在關鍵時間內處理,可能導致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理解「黃金一小時」的概念,並學會如何在這段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應對,是一般人面對突發外傷時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1.1 什麼是「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