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社區大學好玩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想要認識新朋友嗎?想要培養新的興趣或嗜好,又擔心自己三分鐘熱度嗎?這種時候怎麼可以不考慮看看社區大學呢?價格大約3000左右,扣除公民週講座還有17堂課,一堂課不到200,而且上課時間有2.5小時,難道不是個好的選擇嗎? 

台北各區都有社區大學,所以可以依據自己居住或上班區域調整,對於有選過課的人來說,社區大學的概念應該不陌生。每學期前會公告課表,確認想上的課程跟上課時間之後,就可以在報名時間去辦公室或利用網路報名,沒有年紀限制,銀髮族、新住民等還有優惠或減免,每個社區大學的課程、老師、費用、上課地點都有公開,有些老師甚至是大學教授,也有大學加退選機制,所以如果不喜歡也可以在第一堂課後退費,非常方便。

課表怎麼找?

每個社大的課表網頁不盡相同,以北投社大為例,只要在Google輸入「北投社大課表」就可以查到周課表囉!

北投社大課表搜尋

北投社大課表搜尋

點進去上方會有相關課程簡易查詢,如果不確定自己想上什麼,也可以先看看這個社大有開什麼課喔!課程點進去會有課程詳細說明,包含開課時間、上課時間、地點、地址、講師介紹、教材、費用等所有需要知道的訊息。

raw-image


雙北都有社區大學聯網,如果已經有確定想上的課程,或是上課的時間,可以直接利用網站查詢,相當方便,但如同前面所說,因為上課時間較長,平日晚上課程多在7點到9點半,建議挑選就近交通方便的社區大學避免疲勞駕駛。考量到雙北工作居住特性,可以臺北市社區大學聯網新北市社區大學聯網都參考看看喔!

大家一起來上學!

我認為社區大學好處在於成本低,雖然需要自備一些上課物品,但是通常老師會協助團體購買,所以不太需要擔心,如果真的學得非常有心得或興趣,之後也可以跟著老師進修,或是同學間會有相關的資訊,等於參加同好會,除了認識有共同興趣新朋友,也拓展了視野。 

我身邊偶爾會遇到同齡朋友的父母親因為退休或小孩成人,生活頓失重心,導致子女備感壓力。這種時候我都推薦送爸媽去社區大學,有了同齡的朋友,之後要擔心的就是爸媽玩太晚,朋友突然太多,電話訊息不斷,然後比你還跟上流行時事。同齡的朋友真的很重要,會讓他們對變化越來越快速地陌生的世界少一些擔心,脫離固化的生活模式,對生活增加新鮮感,每天都會感覺多采多姿。 

我也推薦大家年輕的時候去體驗社大,我在工作後第一次進入社大,那時候是全班最年輕的學生,備受大家關心跟照顧。參與社大的學生大多心胸開放,所以即使是跟父母一樣的年紀,心態也年輕,願意跟你溝通父母的意見跟想法大概是怎麼樣。同時,他們也會想更了解現在年輕人在想什麼,我媽在參與社大之後再也沒催過婚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薇奧的沙龍
5會員
25內容數
旅行是一種沉澱,脫離日常,成為開啟自我對話的契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課堂上,除了我們這些講師和學員,還有校長、委員和志工的參與。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社大的社會責任問題。這種經驗交流讓我們不僅會心一笑,甚至有時一起流淚。大家共同爬梳人生的故事,這過程既是整理,也是放下。
Thumbnail
在課堂上,除了我們這些講師和學員,還有校長、委員和志工的參與。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社大的社會責任問題。這種經驗交流讓我們不僅會心一笑,甚至有時一起流淚。大家共同爬梳人生的故事,這過程既是整理,也是放下。
Thumbnail
社區大學 課程名稱取為細說社大之大學社會責任,感覺就是一門不打算開成的課程。在北投社大開課時,課程內容及名稱確實讓我燒了很多腦。社區大學 課程內容大致有了方向,但課程名稱要如何取呢?最後應該給大家可以一起細細地敘說社大小故事。
Thumbnail
社區大學 課程名稱取為細說社大之大學社會責任,感覺就是一門不打算開成的課程。在北投社大開課時,課程內容及名稱確實讓我燒了很多腦。社區大學 課程內容大致有了方向,但課程名稱要如何取呢?最後應該給大家可以一起細細地敘說社大小故事。
Thumbnail
台大教學樓 這是台大教學樓的一個角落,左右兩邊有對稱的樓梯可以上下,裡面還有便利商店,可以購買東西。許多學生買完東西後,會在外面的階梯和樓梯上休息吃東西。我也是在這邊買東西,坐在涼椅上放鬆,看著許多學生騎著腳踏車晃來晃去,感覺這裡真的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椰林大道 台大校園位於台北市中心,佔地約
Thumbnail
台大教學樓 這是台大教學樓的一個角落,左右兩邊有對稱的樓梯可以上下,裡面還有便利商店,可以購買東西。許多學生買完東西後,會在外面的階梯和樓梯上休息吃東西。我也是在這邊買東西,坐在涼椅上放鬆,看著許多學生騎著腳踏車晃來晃去,感覺這裡真的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椰林大道 台大校園位於台北市中心,佔地約
Thumbnail
下個月第一個週末,是「自由的起點」第一次的週末班! 歡迎平日太忙、想利用週末時間學習登山、戶外基礎知能的朋友們,來到台北科技大樓站附近的熱血野趣Fun 空間,和我們一起認識擁抱山林、走入戶外的基礎知識喔!
Thumbnail
下個月第一個週末,是「自由的起點」第一次的週末班! 歡迎平日太忙、想利用週末時間學習登山、戶外基礎知能的朋友們,來到台北科技大樓站附近的熱血野趣Fun 空間,和我們一起認識擁抱山林、走入戶外的基礎知識喔!
Thumbnail
走進台大的快閃 台大從過去到現在匯聚著知識、學術、文化、人才的學術勝地,對於我這個粗裡粗氣,連寫個考卷日期都會寫錯的學生,只能說台大就是「風聞」有這間大學,加上之後都在中部以南活躍,也連校園一步都沒踏進過。 <<請各學員我們下週上課的地點在台大森林系教室集合,記得一定要到>> 看完森林療癒課程
Thumbnail
走進台大的快閃 台大從過去到現在匯聚著知識、學術、文化、人才的學術勝地,對於我這個粗裡粗氣,連寫個考卷日期都會寫錯的學生,只能說台大就是「風聞」有這間大學,加上之後都在中部以南活躍,也連校園一步都沒踏進過。 <<請各學員我們下週上課的地點在台大森林系教室集合,記得一定要到>> 看完森林療癒課程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這週我到台南講課,課前窗口說校長看到課程設計與規劃後,決議邀請一、二級主管參加,在校務繁忙之際,他本人特別抽空全程參與,足見領導人擁抱終身學習、永續發展的遠見思維。
Thumbnail
這週我到台南講課,課前窗口說校長看到課程設計與規劃後,決議邀請一、二級主管參加,在校務繁忙之際,他本人特別抽空全程參與,足見領導人擁抱終身學習、永續發展的遠見思維。
Thumbnail
3/15週五晚上在北投社區大學開設的「 #細說社大之大學社會責任」,我用了幾張圖談為何教育部會在這些年積極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同時提到 #108課綱的精神 與「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乃是異曲同工,只是施作對象不同。這些政策無非是想要扭轉我國教育,因循過去幾十年下來以「#讀書考試」為主的現象,這現象讓
Thumbnail
3/15週五晚上在北投社區大學開設的「 #細說社大之大學社會責任」,我用了幾張圖談為何教育部會在這些年積極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同時提到 #108課綱的精神 與「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乃是異曲同工,只是施作對象不同。這些政策無非是想要扭轉我國教育,因循過去幾十年下來以「#讀書考試」為主的現象,這現象讓
Thumbnail
像極了整個臺北陪你上課!猶如小學校卻五臟俱全,實際擁有宿舍、行政、訓練專業課程!
Thumbnail
像極了整個臺北陪你上課!猶如小學校卻五臟俱全,實際擁有宿舍、行政、訓練專業課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