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為了算貓咪躺躺,真的可說是「廢寢忘食」!
其實所有的這些事情,只是為了確定我看到的現象有沒有可能就是一種假象而已。嗯,就是那麼龜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只要找夠多因子來看,總會看到有一點相關。本來我單純只是想知道到底貓咪躺躺是受到什麼因素影響而已。之前看了日長、日照、溫度、濕度,前幾天忽然想到,會不會跟氣壓有關呢?畢竟以我自己而言,我知道氣壓改變的時候我的偏頭痛特別容易發作。
結果我算了一下,發現氣壓好像會影響小雲?!但是這麼一來,我就想到上面那句話了:
只要找夠多因子來看,總會看到有一點相關。
如果是在沒有AI的時代,我可能會直接放棄;畢竟我跟統計向來不是好朋友,而且為了研究貓咪躺邊去問學統計的老師,想也知道同事會有什麼反應。(他可能會覺得我的精神有問題)
但是因為有AI,所以我就開始請教我的助理690(這690真的還蠻值得的),然後他告訴我,要確定不是artifact,要跑多因子的偏相關...
說到這裡,要感謝excel強大的功能。
於是我先跑了三隻貓對上六個節氣的偏相關。費盡苦心(就不要提跟助理690如何的艱辛困苦,而且要跑多因子的偏相關,不能用Google sheet,一定要用excel等等等...下略一萬字),終於成功跑出偏相關,但是值居然是1!
助理690立刻就說:這是因為樣本太少的關係,因為資料只有6筆,當然也有可能是「跑錯」。
我想了想,就想到之前曾經做了一個10日偏好指數;而且因為我是以每次移動5天來計算,所以一共有19個值。
我想,如果能用這19個值來練練手,也釐清到底看到的小雲對氣壓的反應是不是只是artifact,另外還可以看看到底哪一個環境指標真的對貓咪躺躺比較重要...
花了一點時間,跑出來的結果,透過助理690的幫助,畫出了這樣的熱圖(heat map):

可以看到,小雲對氣壓的反應果然只是artifact。把日照、日長、溫度、濕度這四個變因都控制了以後,只剩下0.01。
有趣的是,貝里與牛仔對日長超有反應,尤其是貝里。對小雲來說,溫度與濕度比較重要,但是溫度對貝里一點都不重要。
看到這個結果,我就在想,如果把所有的貓咪這樣做呢?於是就開始了非常艱辛的重整資料活動...
要把13個地點的五個環境因子都做成10日的平均,然後再按照權重...我只能說,昨天晚上我連睡著了以後,都還掛念著某個資料點...
總而言之試做完了。

可以看到,對雄貓比較重要的是氣壓與日照、雌貓是濕度最要緊,其次是氣壓與日長...因為濕度對雌貓的影響很大,所以雖然雄貓的數目比較多,但是整體貓咪看起來,最重要的因子是濕度、其次是日長。
好吧,統計學地獄到此暫時告一段落。

難得看到牛仔躺樓梯角角(其實在我的紀錄裡,他們三個都沒有躺過樓梯角角),拍照一張以為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