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裡頭琢磨著,當畫中的兩位女子望向眼前那一抹綠,是否各自在心頭泛起一圈圈的漣漪,而那是否根源於,生命中那曾有的璀璨與相信,還是面對生機的盎然,牽動著那顆躍躍欲試的心。仔細檢視著,其實畫中兩位盛裝打扮的女子,不免讓人感到與背景之間有點格格不入。彷彿這趟約會原初的想法,自然不過是個映襯,主角依舊是人們所彰顯的華麗與雍容。可沒想到,不一會兒自然便吸引了他們的目光,腳下那片綠,呼應著眼前那近乎迷幻的樹形。那一刻也許突然領悟到,原來堅韌也可以成就一幅絕美。凝視著眼前的畫面,心,不經意地被牽動著。甚至是否有那麼一刻,悄悄地投射著,自己竟也成了那一棵樹,迎著強風、屈著身形,卻依舊美麗。
整幅圖畫,除卻兩位女子以及樹影的縫隙所透露的白雲與藍天,幾乎都滿佈著綠色,而更讓人著迷的,其實是那微微的黃光,剛巧就這麼在綠葉的四周暈了開來。那像是日光灑落在葉片之上,那也像是綠葉塗抹著一層閃亮的金粉,黃、綠、藍、白的巧妙結合,極其精彩地描繪著自然景致的絕美色調。更在以綠色為基底的畫作裡,豐富了色彩的層次與變化。那是綠,那是迷人的綠,但其實那不只是綠,但是其他顏色卻在那若有似無中甘為配角,就只是讓綠更加生動,也更加撫慰人心。
這幅畫的作者是出生於美國波士頓的杜因(Thomas Wilmer Dewing),他曾負笈到法國學畫,而後定居於紐約。杜因被視為美國調性主義(Tonalism)的畫家,那是奠基於英國唯美主義(Aestheticism)的藝術流派。其主要以彩色氛圍或薄霧的整體色調來表現風景。這其中杜因甚至被稱為「綠之畫家」,因為其許多作品都是以綠色為主軸來呈現。他的作品瀰漫著朦朧的美感,更讓人有恍若置身夢境一般的感受。
而也許眼前這幅畫作吸引人反覆觀看的關鍵在於,那像是觸動著內心深處的一幅圖畫,甚或是那曾經是夢境裡的一幅影像。由於對於美的著迷與堅持,杜因並不特別重視具體化的形象,反而更在乎畫面中所呈現的氛圍。透過朦朧感與神秘感所編織而成的畫作之中,給予人們更大的空間去想像與體悟,畫面中所透露的意象,當然還有美感。
在那佔滿畫面一半色澤的淺綠之中,醞釀著一種靜謐,可凝神細看,卻偏偏更加強烈地感受到樹形的深綠所彰顯的一種舞動與跳躍。立於靜,冀於動,那是沉潛、那是構思、那是蟄伏,抑或者那是待時而動的琢磨。深綠挑動著青綠,那向上匯聚的目光,就像是畫面中的兩個女人。原以為盛裝所展現的靜,卻依舊被那生機的動能所撩撥,也許那正是生命的本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