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高階主管新手媽媽的成長筆記:職場與育兒的驚人相似之處

30歲高階主管新手媽媽的成長筆記:職場與育兒的驚人相似之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段「透過育兒與婚姻自我反思」並逐步成為「高階主管」的成長筆記。


30 歲成為高階主管、也同時成為孩子的媽,這是我人生最混亂的一年。

白天,我在會議裡談百萬合約,開拓國際市場; 晚上,我在育兒戰場上,和孩子的爸一起挑戰「情緒管理」與「生活常規建立」。


如果你也在 職場打拼,卻同時面對人生的無數選擇,那這個沙龍就是為你而寫。


我有資格寫這個沙龍嗎?

我不是「天生優秀」,也不是「職場勝利組」。

我是 一個因為起薪較高才進入醫療產業的文組人,學術背景從 Finance 跳到 Marketing,職涯則從 Marketing 轉戰 BD

現在的工作內容:

🔹 總監職位,開拓日本、新加坡、美國市場

🔹 帶領 8 人小組,負責 3,000 萬營收

🔹 合作夥伴包含 AZ、MSD、Nvidia 等跨國企業與醫療體系

下班後,我就是一個3 歲孩子的媽,和孩子的爸 一起努力學習育兒,面對維持作息、教養理念、育兒焦慮……

這樣的雙重角色,讓我發現了一件事:職場管理與育兒,竟然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這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我們可以從育兒哲學中,學到帶領團隊的方法?如果我們可以用職場管理的思維,優化育兒方式?


開始【30 歲成為高階主管的新手媽媽】的原因

我創辦這個專欄,不是因為「我已經很成功」,而是因為 這是一場我自己正在經歷的挑戰

🔹 孩子讓我逼迫自己成長

🔹 我想累積更多資源(資金、機會、人脈),給孩子更好的選擇

🔹 育兒讓我摸索出「引導式管理」哲學,結果在職場上成效驚人


這個專欄,記錄我在 職場與家庭的真實掙扎與成長。如果你曾經為了職場煩惱、為了家庭焦慮,這裡可能會給你一些啟發。


在這裡,你會看到什麼?

這不是一本「成功學指南」,而是一場成長筆記。

📌 職場管理與晉升:如何面對 30 歲晉升主管的挑戰?如何帶領比自己年長的員工?

📌 帶團隊、育才與影響力:如何建立影響力,而不只是發號施令?如何讓團隊願意跟著你走?

📌 工作與家庭的平衡:職場與育兒,真的能平衡嗎?如何避免內耗,找到自己的步調?

📌 國際視野與跨文化職場:多語言、多市場、多文化,我在 BD 戰場學到的職場生存法則。

📌 人生成長與價值觀:人生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如何在職場與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如果這些問題也困擾著你,那麼歡迎來到這個沙龍。這不只是我的成長筆記,也可能是你的成長筆記。





avatar-img
30 歲成為高階主管的新手媽媽
0會員
2內容數
一段「透過育兒與婚姻自我反思」並逐步成為「成熟高階主管」的成長筆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