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透過育兒與婚姻自我反思」並逐步成為「高階主管」的成長筆記。
30 歲成為高階主管、也同時成為孩子的媽,這是我人生最混亂的一年。
白天,我在會議裡談百萬合約,開拓國際市場; 晚上,我在育兒戰場上,和孩子的爸一起挑戰「情緒管理」與「生活常規建立」。
如果你也在 職場打拼,卻同時面對人生的無數選擇,那這個沙龍就是為你而寫。
我有資格寫這個沙龍嗎?
我不是「天生優秀」,也不是「職場勝利組」。
我是 一個因為起薪較高才進入醫療產業的文組人,學術背景從 Finance 跳到 Marketing,職涯則從 Marketing 轉戰 BD。
現在的工作內容:
🔹 總監職位,開拓日本、新加坡、美國市場
🔹 帶領 8 人小組,負責 3,000 萬營收
🔹 合作夥伴包含 AZ、MSD、Nvidia 等跨國企業與醫療體系
下班後,我就是一個3 歲孩子的媽,和孩子的爸 一起努力學習育兒,面對維持作息、教養理念、育兒焦慮……
這樣的雙重角色,讓我發現了一件事:職場管理與育兒,竟然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這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我們可以從育兒哲學中,學到帶領團隊的方法?如果我們可以用職場管理的思維,優化育兒方式?
開始【30 歲成為高階主管的新手媽媽】的原因
我創辦這個專欄,不是因為「我已經很成功」,而是因為 這是一場我自己正在經歷的挑戰。
🔹 孩子讓我逼迫自己成長
🔹 我想累積更多資源(資金、機會、人脈),給孩子更好的選擇
🔹 育兒讓我摸索出「引導式管理」哲學,結果在職場上成效驚人
這個專欄,記錄我在 職場與家庭的真實掙扎與成長。如果你曾經為了職場煩惱、為了家庭焦慮,這裡可能會給你一些啟發。
在這裡,你會看到什麼?
這不是一本「成功學指南」,而是一場成長筆記。
📌 職場管理與晉升:如何面對 30 歲晉升主管的挑戰?如何帶領比自己年長的員工?
📌 帶團隊、育才與影響力:如何建立影響力,而不只是發號施令?如何讓團隊願意跟著你走?
📌 工作與家庭的平衡:職場與育兒,真的能平衡嗎?如何避免內耗,找到自己的步調?
📌 國際視野與跨文化職場:多語言、多市場、多文化,我在 BD 戰場學到的職場生存法則。
📌 人生成長與價值觀:人生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如何在職場與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如果這些問題也困擾著你,那麼歡迎來到這個沙龍。這不只是我的成長筆記,也可能是你的成長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