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筆記|聚焦】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過不斷追趕新資訊、著迷於學習各式各樣的課程、或把自己的生活填的滿滿滿的經驗?


這其實也是我很大的課題。


每當課程平台推出看起來很厲害的技能課程、朋友推薦了一個很不錯的podcast、抑或是我所感興趣的身心領域的其他工具⋯⋯,我常常會無法控制地囤積、收集,但卻不見得能消化完畢。


然後愈學愈緊張、收集的愈多便覺得自己愈不足,也不見得可以在生活中派上用場。反倒成為焦慮的來源。


/


所以,如果說我要給2022年的自己一個詞去努力—我會說是「聚焦」。


在學習之前,有意識地先去反問自己:「我為什麼需要這個課程?它有多迫切?它與我現在的工作或技能有何關聯?還是單純是興趣?」


當然在自己時間經濟資源沒問題的情況下,單純享受學習的樂趣是絕對沒錯的,我也曾經對於「目的結果論」不甚認同,認為做一件事不必那麼功利,開心就好。


但這樣的模式帶來的慘痛經驗就是:單純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感(或追求這種飄渺的滿足感),對於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非但不一定有幫助,反而容易讓大腦過度消耗、不斷輸入卻沒有足夠時間輸出及反饋的空循環。


/


很有趣的是,年初我做了蓋洛普測驗,在34項能力特質中,「學習」和「輸入」名列我的前五大優勢能力。但特質往往都是一體兩面的,倘若過度極端,就有可能讓自己失去平衡。


所以測驗報告裡面給我的盲點提醒,有幾個令我印象深刻,例如:


.因為熱愛學習的過程,以至於不是很在意成果;要小心不要讓知識獲得的過程成為成果及生產力的阻礙。


.無限制輸入會造成混亂,需要不定期盤點加清理,才不會導致環境及腦袋過載。


/


真的是極度中肯⋯⋯但其實聚焦的這個過程跟斷捨離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要能聚焦,就得分出輕重緩急,沒有通吃通抓這回事。


也要重整自己的學習模式(這又是另一個學問呀,也看到一篇不錯的分享,留在下方),如何建構自己的學習系統,而非碎片碎片的單點學習蒐集,進而有條理地轉化成自己的語言。


***


【延伸閱讀】

張國洋:《想要克服資訊焦慮? 你其實可以這麼做。》


(舊文整理轉載,記錄於2022年3月1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煦煦如聲|聲音療癒.身心探索
4會員
57內容數
記錄分享頌缽、身心探索筆記,包含個人體驗、上課進修、閱讀心得,還有生活中的札記體悟。
2025/03/28
「感謝我擁有健康。」 自從九月確診後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去跑步運動,這幾天感受到身體開始在釋出訊息:快讓我動一動吧!! 有些莫名的痠與緊,於是想到了 @yoga_with_kassandra 在YT上也有30天的15分鐘晚間瑜珈挑戰,於是心血來潮立馬打開電腦跟著伸展一下。
Thumbnail
2025/03/28
「感謝我擁有健康。」 自從九月確診後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去跑步運動,這幾天感受到身體開始在釋出訊息:快讓我動一動吧!! 有些莫名的痠與緊,於是想到了 @yoga_with_kassandra 在YT上也有30天的15分鐘晚間瑜珈挑戰,於是心血來潮立馬打開電腦跟著伸展一下。
Thumbnail
2025/03/28
在療癒音樂會當中,最後大家圍坐成一個圓的分享圈,我被場域內流動與真誠的情感深深觸動。其中一位參與者Anne的分享,讓我很有共鳴。 一直以來,在一些活動中,每當看到其他人手舞足蹈地分享內心的某些悸動、情緒滿溢地分享體驗到的感受,或是敏銳地敘述某些感官的細微變化,我都會不禁覺得:
2025/03/28
在療癒音樂會當中,最後大家圍坐成一個圓的分享圈,我被場域內流動與真誠的情感深深觸動。其中一位參與者Anne的分享,讓我很有共鳴。 一直以來,在一些活動中,每當看到其他人手舞足蹈地分享內心的某些悸動、情緒滿溢地分享體驗到的感受,或是敏銳地敘述某些感官的細微變化,我都會不禁覺得:
2025/03/18
愛自己不一定是表面上的行動,更核心的是—自我接納。 什麼是「愛自己」呢?也許這三個字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陌生,卻仍會對其感到困惑,甚至認為就是某些「外在行動」的理由。 吃一頓好料算愛自己嗎?運動健身是愛自己嗎?買一個昂貴的包犒賞自己是愛自己嗎?……
2025/03/18
愛自己不一定是表面上的行動,更核心的是—自我接納。 什麼是「愛自己」呢?也許這三個字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陌生,卻仍會對其感到困惑,甚至認為就是某些「外在行動」的理由。 吃一頓好料算愛自己嗎?運動健身是愛自己嗎?買一個昂貴的包犒賞自己是愛自己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乍聽之下很簡單,實則超難?別怕!這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Thumbnail
——乍聽之下很簡單,實則超難?別怕!這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一些不在我分類中但很不錯內容,我也都有附上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另外每月資訊量不同,造成每一類的內容不一,有的內容會比較多,如果你只想看精選,我會在每一類中都挑出 3 篇我最推的,前面會有星號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一些不在我分類中但很不錯內容,我也都有附上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另外每月資訊量不同,造成每一類的內容不一,有的內容會比較多,如果你只想看精選,我會在每一類中都挑出 3 篇我最推的,前面會有星號
Thumbnail
其實除了研究所需,觀察也是靈感的來源、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其實除了研究所需,觀察也是靈感的來源、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記錄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典型問題:熱愛學習卻進步有限,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Thumbnail
記錄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典型問題:熱愛學習卻進步有限,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習慣。這其中的訣竅到底在哪裡?
Thumbnail
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習慣。這其中的訣竅到底在哪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