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念與共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專念與共修(象山慶25.3.16)

    問1.淨土門專稱「南無阿彌陀佛」,但我也愛稱念其他諸佛菩薩,如藥師佛、觀世音菩薩。會不會影響日後往生「彌陀淨土」?

    慶答:若您的「信、願、行」都很確定是以【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為主,每日的念佛功課之餘,偶爾禮拜、稱念其他佛菩薩,且功德「迴向」於往生極樂,也可以。只是可能較「分心」或「迂迴」而已。

    我學佛50年,沒有「宗派」的觀念與限制,也不因「信仰」而排斥「學術」。許多年前,曾修學彌勒菩薩法,求生兜率內院。經常誦讀《彌勒三經》,抄寫經文......。也曾持誦《金剛經》《普門品》,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而今,歸入淨土門,就一心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在解門則依舊「廣學」佛教一切經論及宗派教理,乃至所謂外道的儒,道,耶,回,及其他新興宗教的思想。

《中阿含.說本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洲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雞一飛。……唯有如是病,謂寒、熱、大小便、欲、飲食、老,更無餘患。……有王名螺,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當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布施沙門、梵志、貧窮、孤獨、遠來乞者,……彼施此已,便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無上梵行訖,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世尊從尊者阿難受此金縷織成衣已,告曰:「彌勒!汝從如來取此金縷織成之衣,施佛、法、眾。所以者何?彌勒!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為世間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

    問2.我家附近,有一個不是「淨土專修」的道場,每週舉辦「念佛」共修,我想就近參與,是否可行呢?

    慶答:最好先在淨土專門教理上越深入、越熟悉,才能少疑惑、不猶豫的念佛到老。行持上,仍以「個人」日常生活隨時隨處的「憶佛念佛」成了習慣為主;想參加共修也可以--各有優缺點;但不論踏入任何團體,就有大眾的規約與集體的熏習,也必然伴隨該團體所依循與認同的「教義」與「行法」,其無所不在的影響力與約束力,可能給人先入為主的偏見與成見;並進而要求每個成員「常來」道場並做「志工」,若因而引發人際的貪嗔、是非,甚至滋生某些新的障礙與煩惱,也是難免的。這些有利必有弊的事實,應須先了解、評估,免得因一時興起與方便,到後來難以脫身,或不歡而散。

    可先瀏覽、思維他們的「念佛」理論,是否相應。其次,也可先觀察、試作他們「線上念佛共修」;之後,再作研判、下決定,我都樂觀其成。南無阿陀佛  

    淨土門無限的寬廣,三根普被,利頓全收,含攝了八萬四千法、十方三世機,這是彌陀的大悲,眾生的福氣,或許不應被人為的見解(宗派)所拘限,把路走窄了,乃至依個人的理解與詮釋,獨斷自是的判定「何種人」能往生,或「怎樣作」才易生? 南無阿陀佛

    以上是我個人的經驗與看法,也難免個人的盲點與偏執,僅供參考,敬請指教。謝謝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約時被機-生無生(象山慶25.2.12)     《安樂集》:「明教興所由,約時被機,勸歸淨土。」是淨土門判教的起點:「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相乖,難修難入。」並引《正法念經》:「行者一心求道時,常當觀察時方便。」     有人說:「時」是時間,也是趨勢。所謂「與時俱進」,認清時勢之變化,
平生業成與夙業果報(象山慶25.2.6) 問:眾生念佛有願生心      1.平生業成,現生不退……肉身仍在娑婆,仍然要受(因果)業報?      2.命終往生…與阿彌陀佛有同樣的能力,就不?因果了 --以上1、2的描述可以嗎?      3.另外,釋迦牟尼佛成佛後仍有受到前世果報,金槍一刺
關懷與迴向(象山慶25.2.4)         B蓮友:感恩法師惦記著我要念佛,我牢記在心。但還有一口氣在,日子要過,該幹嘛就幹嘛,不是嗎?ㄧ口氣不來,人就走了,任誰都ㄧ樣!往生靠誰都沒用,唯靠自己清楚明白,要(去哪)是要自己努力、用功。佛來接引,也要自己伸出手去啊⋯⋯         A法師
作福與念佛(象山慶’25.2.1)     生此世間之有情,或有共業之緣,不可互相起瞋為害,而加深彼此的冤結;應盡可能廣修人天之善,廣結眾生之緣;然後,以身口意示範,以四攝法相勸,一起念佛,同生極樂。就是說,作福的同時要念佛,並功德迴向生淨土。否則作善與念佛成了兩件事,就可惜了。宋.張商英《護法論
功德迴向與自他因果(象山慶’24.11.21)  有人說「迴向、讓與、轉施、分享」,詞異而義同[1]。佛教的迴向有二:     自利:迴向於自修成就的二乘涅槃與大乘菩提,如「迴因向果、回事向理、迴生死向涅槃」;這是自業自受,合乎「因果三柱」的通則,較無爭議。     利他:迴向於救濟眾生或淨佛
果地覺-因地心(象山慶24.11.19)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印光大師<無量壽經頌>云: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於一代時教中,獨為「特別」法門,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
約時被機-生無生(象山慶25.2.12)     《安樂集》:「明教興所由,約時被機,勸歸淨土。」是淨土門判教的起點:「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相乖,難修難入。」並引《正法念經》:「行者一心求道時,常當觀察時方便。」     有人說:「時」是時間,也是趨勢。所謂「與時俱進」,認清時勢之變化,
平生業成與夙業果報(象山慶25.2.6) 問:眾生念佛有願生心      1.平生業成,現生不退……肉身仍在娑婆,仍然要受(因果)業報?      2.命終往生…與阿彌陀佛有同樣的能力,就不?因果了 --以上1、2的描述可以嗎?      3.另外,釋迦牟尼佛成佛後仍有受到前世果報,金槍一刺
關懷與迴向(象山慶25.2.4)         B蓮友:感恩法師惦記著我要念佛,我牢記在心。但還有一口氣在,日子要過,該幹嘛就幹嘛,不是嗎?ㄧ口氣不來,人就走了,任誰都ㄧ樣!往生靠誰都沒用,唯靠自己清楚明白,要(去哪)是要自己努力、用功。佛來接引,也要自己伸出手去啊⋯⋯         A法師
作福與念佛(象山慶’25.2.1)     生此世間之有情,或有共業之緣,不可互相起瞋為害,而加深彼此的冤結;應盡可能廣修人天之善,廣結眾生之緣;然後,以身口意示範,以四攝法相勸,一起念佛,同生極樂。就是說,作福的同時要念佛,並功德迴向生淨土。否則作善與念佛成了兩件事,就可惜了。宋.張商英《護法論
功德迴向與自他因果(象山慶’24.11.21)  有人說「迴向、讓與、轉施、分享」,詞異而義同[1]。佛教的迴向有二:     自利:迴向於自修成就的二乘涅槃與大乘菩提,如「迴因向果、回事向理、迴生死向涅槃」;這是自業自受,合乎「因果三柱」的通則,較無爭議。     利他:迴向於救濟眾生或淨佛
果地覺-因地心(象山慶24.11.19)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印光大師<無量壽經頌>云: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於一代時教中,獨為「特別」法門,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天親菩薩說西方極樂世界有三種莊嚴,一種是「佛莊嚴」,一種「菩薩莊嚴」,再一種「國土莊嚴」,一共就有幾十項內容,這三種莊嚴可以滙到一個法句裏頭。這很像禪宗的話,一二的「一」;法,修法的「法」;句子的「句」,可以到「一法句」。也註解了,什麽叫一法句呢?清淨句。所以清淨兩個字很重要。
Thumbnail
一心觀禮,壽命無量,光明無量,菩薩弟子,聲聞天人,壽命悉皆無量,國土名字,都勝十方,無衰無變,建立常然,殊勝希有,阿彌陀佛。
Thumbnail
一心觀禮,圓滿報身,所居之處,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寬廣平正,微妙奇麗,超逾十方一切世界,實報莊嚴淨土,阿彌陀佛。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Thumbnail
弟子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亦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眾聖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
Thumbnail
修淨土法門,唯一的行持,就是誠心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先就字義上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就是「覺悟」的意思。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
Thumbnail
此文勸願流通。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親聞妙法,頓除有漏之因。豁悟真心,克證無生之忍。然後分身塵剎,遍至十方,同化眾生,同成正覺。則安知未來成就果覺圓滿三十二相,百福莊嚴。以發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既種佛種於心田,將來必結菩提之果。故願與大眾,共相勉勵,努力修行。則自利幸甚,利他幸甚,故重言幸甚幸甚矣!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佛教修行的心得與方法,包括唸佛、淨念相續、咒子求財求愛、以及具體的修行方法。藉由正確的意圖及頻率,來達到提升靈性意識的效果。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天親菩薩說西方極樂世界有三種莊嚴,一種是「佛莊嚴」,一種「菩薩莊嚴」,再一種「國土莊嚴」,一共就有幾十項內容,這三種莊嚴可以滙到一個法句裏頭。這很像禪宗的話,一二的「一」;法,修法的「法」;句子的「句」,可以到「一法句」。也註解了,什麽叫一法句呢?清淨句。所以清淨兩個字很重要。
Thumbnail
一心觀禮,壽命無量,光明無量,菩薩弟子,聲聞天人,壽命悉皆無量,國土名字,都勝十方,無衰無變,建立常然,殊勝希有,阿彌陀佛。
Thumbnail
一心觀禮,圓滿報身,所居之處,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寬廣平正,微妙奇麗,超逾十方一切世界,實報莊嚴淨土,阿彌陀佛。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Thumbnail
弟子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亦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眾聖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
Thumbnail
修淨土法門,唯一的行持,就是誠心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先就字義上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就是「覺悟」的意思。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
Thumbnail
此文勸願流通。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親聞妙法,頓除有漏之因。豁悟真心,克證無生之忍。然後分身塵剎,遍至十方,同化眾生,同成正覺。則安知未來成就果覺圓滿三十二相,百福莊嚴。以發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既種佛種於心田,將來必結菩提之果。故願與大眾,共相勉勵,努力修行。則自利幸甚,利他幸甚,故重言幸甚幸甚矣!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佛教修行的心得與方法,包括唸佛、淨念相續、咒子求財求愛、以及具體的修行方法。藉由正確的意圖及頻率,來達到提升靈性意識的效果。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