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巢戰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台積電落入中國手中也沒關係?
美國再掀「棄台論
不為台而戰,更為台灣淪陷預作布局

棄台論

這篇堪稱「棄台論」最新代表作的長文,作者是美國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軍事分析主任卡瓦納(Jennifer Kavanagh)與「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Peace)資深研究員沃海默(Stephen Wertheim)。

兩人主張美國不該延續原來的極端親台路線,美國總統不該承受「為台北而戰」的巨大壓力,因為這麼做的代價令人畏懼、相關的政治算計更會讓美國陷入一場「打不贏的戰爭」


破碎的巢穴:阻止中國入侵台灣

原 文 資 料

全 文 翻 譯


AI 分析

威懾方案”需要更具體的規劃,可能涵蓋軍事、經濟及外交等多方面的措施,例如增強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以及施加經濟制裁的威脅等。同時需要避免直接威脅引發大國間的戰爭,這指的是要避免採用過於強硬或直截了當的軍事威脅,而是應該選擇更間接或非對稱的策略

技術術語進行定義,需要逐一識別這些術語並提供準確的解釋。

  • 威懾」在國際關係中的含義是通過展示實力和決心,
    使對手因害怕後果而不敢採取特定行動。
  • 延伸威懾」則是保護盟友的一種威懾方式,比如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
  • 動態威懾」可能指的是根據情況變化調整威懾策略,以保持靈活性和適應性。


此外,“中國戰略思想”可能包含孫子兵法中提到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突出借助智慧和威懾力量實現目標,而不是選擇直接交戰。現代中國的戰略文化中,“積極防禦”理念倡導一種防禦姿態,但在必要時準備採取主動性行動。同時,“不對稱作戰”的概念,即通過發揮自身優勢來打擊對手的弱點,也可能是中國戰略的組成部分。

需要留意使用者提到結合實證依據,這可能指的是對歷史案例中國官方文獻軍事白皮書等實際資料的分析。必須確保這些定義和解釋有理論基礎,並引用相關的學術文獻或政策文件作為支持。


核心論點

透過創新威懾框架在「全面戰爭」與「完全放棄」之間開闢第三條路徑,以 非對稱、多層次、精準適應中國戰略文化 的威懾手段,阻止中國大陸對台動武,同時避免直接觸發大國戰爭。

動態威懾閾值(Dynamic Threshold)

  • 定義:
    根據中國對台行動的漸進程度(如灰色地帶戰術→有限軍事行動→全面入侵),建立 可調節反應機制
  • 數學模型: D=k⋅(ScSd)α⋅exp⁡(−βt)D=k⋅(Sd​Sc​​)α⋅exp(−βt)
    • DD: 威懾力度
    • ScSc​: 中方行動規模
    • SdSd​: 台方防禦基準
    • α,βα,β: 文化敏感性參數


非對稱成本強加(Asymmetric Cost-Imposition)

核心原則:利用中國在 南海能源供應鏈 與 一帶一路樞紐節點 的脆弱性,建立「非軍事報復選項庫」。

操作化流程:

A [中共對台軍事動員] --> B{威懾分級觸發}

  • B -->|低強度| C[凍結海外基建項目融資]
  • B -->|中強度| D[啟動數字人民幣SWIFT斷聯預案]
  • B -->|高強度| E[癱瘓馬六甲智能航運系統]


認知域阻斷(Cognitive Domain Interdiction)

理論基礎:融合中國古代兵法「攻心為上」思想與現代訊息戰技術。

三層作用機制:

  • 第一層:干擾解放軍「聯合登島作戰」AI兵推的數據可信度
  • 第二層:放大黨內對「戰爭合法性敘事」的異議成本
  • 第三層:植入「武統觸發王朝周期律」的歷史記憶聯結

戰略耐心消耗(Strategic Patience Depletion)

設計邏輯:
將台海現狀轉化為對中共而言的 時間熵增系統,使「維持現狀」比「改變現狀」更符合其利益。

經驗證據來源

  • 中國古代戰略文獻:《孫子兵法》「全勝觀」與《武經七書》「伐謀」思想
  • 解放軍現代作戰條令:「三戰理論」(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的對稱性破解
  • 中共黨史決策模式:從朝鮮戰爭到中印邊境衝突的風險評估慣性
  • 數字威懾前沿:區塊鏈智能合約在自動化制裁觸發中的技術可行性


此框架試圖解決傳統威懾理論在台海應用中的 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 問題,通過將中國的「慎戰」傳統轉化為威懾槓桿支點。


結論:威懾與安撫 美國的政策必須是阻止武力顛覆台海現況。然而,美國的外交政策也必須考慮現實:軍事嚇阻的可信度已不如過去。此外,依賴軍事力量阻止中國的侵略需要美國和台灣政府給其公民帶來高風險。

當然,減少美國在台灣週邊的軍事足跡也存在危險。必須與地區夥伴一起進行仔細的研究和規劃,以確定美國需要何種程度和類型的前沿部署來安撫盟友,同時減少戰爭的可能性。

在可靠的懲罰威懾戰略落實到位之前,不應削減軍事力量;否則北京可能會發現發動成功攻擊的機會之窗。

此外,如果台灣不再相信美國會(或能夠)代表其進行幹預,那麼台灣可能會不太鼓勵對中國進行獨立的鬥爭。儘管如此,鑑於有關台灣武裝部隊士氣低落以及國防開支較低(約佔 GDP 2%)的報道,對現狀的衝擊可能正是情況所需要的。

無論如何,減少對武力威脅的依賴並不等於完全排除使用武力。如果中國入侵台灣,美國是否會使用武力,這一點始終存在模糊性


台積電落入中國手中也沒關係?美國再掀「棄台論」:不為台而戰,更為台灣淪陷預作布局。

隨著川普2.0開始顛覆原有的國際秩序,白宮究竟會如何處理兩岸問題,已經成為台灣關 注的國際焦點。最新一期《外交事務》刊出近似「棄台論」的專文〈台灣情結:美國戰略 不該寄託在一場無法獲勝的戰爭〉,呼籲華府不要把台灣當成是亞洲戰略的核心、不要過 度高估台灣的重要性,更要為台灣的可能淪陷預作佈局,盡可能降低中國統一台灣對美國 的衝擊。( 內文 more... )

這篇堪稱「棄台論」最新代表作的長文,作者是美國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軍事分析主任卡瓦納(Jennifer Kavanagh)與「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Peace)資深研究員沃海默(Stephen Wertheim)。兩人主張美國不該延續原來的極端親台路線,美國總統不該承受「為台北而戰」的巨大壓力,因為這麼做的代價令人畏懼、相關的政治算計更會讓美國陷入一場「打不贏的戰爭」


有些政客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聚集力量,在對政治的追求中以把人們送入死亡而感到快活,有對說謊、偷竊、欺騙毫不眨眼,簡單地說對他們而言:「這是金錢與權力的生意」。

防禦與個人勢力擴張的總合僅僅是恐懼與痛苦的產物,是甚麼給了我們這種戰爭習性,作為個體、群體、國家,我們怎麼朝合作的方向前進,一同合作、而非彼此對抗?

假設 美國不想戰爭 中國不想戰爭
那麼sociopath是玩火的棋手?
台灣想甚麼??? 誰是假想敵??
小蝦米是夢碎在沒有兩隻大鯊魚的襯托...
還是另有涓涓不斷的腦啡可吸食?




avatar-img
87會員
769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傑克-avatar-img
2025/03/19
sunnielei-avatar-img
1
其實說起來就是因為戰爭所產生恐懼,台灣人因面對戰爭所帶來的結果產生的不確定性而感到恐懼.恐懼能使一群人團結也能使一群人分化,台灣目前看來是後者.和平說來簡單說來也難,取得和平的方法很多,但大多的選擇皆有代價,只有一個選擇沒有代價,那就是妥協.恐懼會使失敗主義蔓延,失敗主義植入人心後帶來的結果是災難性的,在清楚台灣政治謙與民心的生態後,我已做好最壞的打算了
sunnielei-avatar-img
1
sunnielei-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9
sunnielei-avatar-img
1
傑克 因果業報 只是不知道在時間線的哪個時空?
sunnielei-avatar-img
1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更像是原始時代。沒有戰爭意味著沒有競爭、仇恨、嫉妒的感覺。一切都會“好”,人們會對他們一直以來的平靜生活更加滿意。戰爭為我們帶來了什麼?好吧,當然除了生命損失之外—— 文化得到了推展 1. 它是世界上各種文化與貿易相互融合的重要因素,最終成為當今全球化的關鍵因素。舉個例子──亞歷山大大帝、阿
歷史智慧 清朝末期社會動盪,曾國藩對於國家滅亡的前兆有著深刻的洞察。曾國藩指出,社會大亂之前必有三種前兆,包括黑白不分、善良者謙虛客氣、問題被合理化等現象。這些前兆在當時的社會中已經逐漸浮現,而大清朝最終也在20年後灰飛煙滅。 于右任的《亡國三惡因》也對國家滅亡提出了深刻的分析。其中提到了民窮
從特朗普的一段話說起:近日,特朗普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競選集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實際上,我擔心的是未來三個月。在三個半月到四個月內,我們將因為我們的人(美國現政府—編者注)而陷入一場世界大戰。」哈里斯無法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她獲勝,美國將面臨與俄羅斯的軍事衝突。
當人開始習慣用著未經組織的語言說話,他們接下來會省去更多思考空間,人性的尊嚴、理智、道德,在這過程逐一被汰去。然後在最終導致人格整體退化的現象。甚麼樣的環境,會造就甚麼樣的結果。 未經組織的語言:當人們開始使用混亂或不具結構的語言時,這可能反映出他們的思考過程變得簡化或表面化。這種語言使用方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曰: 天時不如地利,天時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 者矣,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 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天時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
【有選舉制度不等於民主,一堆神經病在選神經病候選人的國家只能是以為已經實現民主的「神經病國家」,根本不是「民主國家」。祝福全世界各國度真正轉型為真正的已民主國家,真正實現以民為本全境幸福的國度】 當前,許多國家自稱為「民主國家」,但實際上應根據其民主實踐的程度將其分為「未民主國家」、「民主中國家」
這更像是原始時代。沒有戰爭意味著沒有競爭、仇恨、嫉妒的感覺。一切都會“好”,人們會對他們一直以來的平靜生活更加滿意。戰爭為我們帶來了什麼?好吧,當然除了生命損失之外—— 文化得到了推展 1. 它是世界上各種文化與貿易相互融合的重要因素,最終成為當今全球化的關鍵因素。舉個例子──亞歷山大大帝、阿
歷史智慧 清朝末期社會動盪,曾國藩對於國家滅亡的前兆有著深刻的洞察。曾國藩指出,社會大亂之前必有三種前兆,包括黑白不分、善良者謙虛客氣、問題被合理化等現象。這些前兆在當時的社會中已經逐漸浮現,而大清朝最終也在20年後灰飛煙滅。 于右任的《亡國三惡因》也對國家滅亡提出了深刻的分析。其中提到了民窮
從特朗普的一段話說起:近日,特朗普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競選集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實際上,我擔心的是未來三個月。在三個半月到四個月內,我們將因為我們的人(美國現政府—編者注)而陷入一場世界大戰。」哈里斯無法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她獲勝,美國將面臨與俄羅斯的軍事衝突。
當人開始習慣用著未經組織的語言說話,他們接下來會省去更多思考空間,人性的尊嚴、理智、道德,在這過程逐一被汰去。然後在最終導致人格整體退化的現象。甚麼樣的環境,會造就甚麼樣的結果。 未經組織的語言:當人們開始使用混亂或不具結構的語言時,這可能反映出他們的思考過程變得簡化或表面化。這種語言使用方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曰: 天時不如地利,天時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 者矣,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 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天時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
【有選舉制度不等於民主,一堆神經病在選神經病候選人的國家只能是以為已經實現民主的「神經病國家」,根本不是「民主國家」。祝福全世界各國度真正轉型為真正的已民主國家,真正實現以民為本全境幸福的國度】 當前,許多國家自稱為「民主國家」,但實際上應根據其民主實踐的程度將其分為「未民主國家」、「民主中國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台灣要付保護費」之前提,必需先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必需先主動的站起,使台灣先成為國家,國際各國才能伸出援手協助台灣。反之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一國(中國)內政不干涉原則」,包括美國都不可能主動的保護台灣,遑論保護費。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本文是詳細介紹兩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刊物《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所發表文章的政策建議。重點是提醒台灣和美國的決策者,不要把重點只放在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後發動武力犯台,可能性更高的是中共以各種”灰色戰爭”的手段逐步蠶食台灣對自身空海域和對外經濟連結的控制以掌握台灣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Thumbnail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於一月十三日順利舉行完畢後,美國兩家知名智庫分別於選前、選後,針對台海當前的險峻情勢發表報告,其軍事專業內容,值得我國安高層人員及社會各界重視。
Thumbnail
–如果錯過了前一篇,《太平洋的臺灣 | 不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壞壞.疑美.反美論①》,有時間的話歡迎前往閱讀。 ①的部分 主要是「台灣」「韓國」「北韓」「日本」的相關反美事例。 –會寫「美國壞壞」是因為 2023.12.05 的 負責任的大國,為求公平,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一起閱讀喔。
Thumbnail
2021/05/07 守勢現實主義學者葛拉瑟(C. Glaser),在最近台海成為全球焦點的時刻,又於《外交事務》發文認為華府正在「迴避」兩岸的難題,並建議調整美方對台的承諾。葛氏的系列論點被認為是所謂「棄台論」的代表,台美學者出於多種因素紛紛反駁,並認美國朝野一致抗中,葛氏只是極少數。
Thumbnail
#反情報操作 - 中國發射衛星通過台灣南部上空事件 敵國及在地協力者將有兩種情報操作 1不怪中國,怪台灣政府發佈警報 2說中國幫民進黨選舉 應對方式: 第1點,將行為發起者指回中國政府,回顧去年射彈道導彈穿越台灣上空時指責台灣政府不反應的意見。強調碎片可能傷害民眾 第2點請參考下方引用推文(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台灣要付保護費」之前提,必需先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必需先主動的站起,使台灣先成為國家,國際各國才能伸出援手協助台灣。反之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一國(中國)內政不干涉原則」,包括美國都不可能主動的保護台灣,遑論保護費。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本文是詳細介紹兩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刊物《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所發表文章的政策建議。重點是提醒台灣和美國的決策者,不要把重點只放在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後發動武力犯台,可能性更高的是中共以各種”灰色戰爭”的手段逐步蠶食台灣對自身空海域和對外經濟連結的控制以掌握台灣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Thumbnail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於一月十三日順利舉行完畢後,美國兩家知名智庫分別於選前、選後,針對台海當前的險峻情勢發表報告,其軍事專業內容,值得我國安高層人員及社會各界重視。
Thumbnail
–如果錯過了前一篇,《太平洋的臺灣 | 不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壞壞.疑美.反美論①》,有時間的話歡迎前往閱讀。 ①的部分 主要是「台灣」「韓國」「北韓」「日本」的相關反美事例。 –會寫「美國壞壞」是因為 2023.12.05 的 負責任的大國,為求公平,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一起閱讀喔。
Thumbnail
2021/05/07 守勢現實主義學者葛拉瑟(C. Glaser),在最近台海成為全球焦點的時刻,又於《外交事務》發文認為華府正在「迴避」兩岸的難題,並建議調整美方對台的承諾。葛氏的系列論點被認為是所謂「棄台論」的代表,台美學者出於多種因素紛紛反駁,並認美國朝野一致抗中,葛氏只是極少數。
Thumbnail
#反情報操作 - 中國發射衛星通過台灣南部上空事件 敵國及在地協力者將有兩種情報操作 1不怪中國,怪台灣政府發佈警報 2說中國幫民進黨選舉 應對方式: 第1點,將行為發起者指回中國政府,回顧去年射彈道導彈穿越台灣上空時指責台灣政府不反應的意見。強調碎片可能傷害民眾 第2點請參考下方引用推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