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對廣義棄台論掉以輕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1/05/07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2021/5/7 中國時報 版12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507000656-260109?chdtv


2015年在美國刊物《國際安全》討論美中可能考慮「大交易」(Grand Bargain)的守勢現實主義學者葛拉瑟(C. Glaser),在最近台海成為全球焦點的時刻,又於《外交事務》發文認為華府正在「迴避」兩岸的難題,並建議調整美方對台的承諾。葛氏的系列論點被認為是所謂「棄台論」的代表,台美學者出於多種因素紛紛反駁,並認美國朝野一致抗中,葛氏只是極少數。


筆者認為,即便加上攻勢現實主義學者米爾斯海默(J. Mearsheimer)的「向臺灣說再見」之論,攻守兩派現實主義公然質疑臺灣可防守性的意見,表面上都是少數。但若因此加以忽視,風險很高。


很明顯,若說美國除了保衛本土之外,對經營同盟與調整勢力範圍沒有多種政策方案,反而是不合理的。再度被提及的「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甚至前國務卿龐佩歐的「自由中國」論,也都不是給台北盟友的空白支票。拜登政府會提升台美交流層級、大力支持臺灣防衛、積極協調盟國佈防東亞,都是不爭事實。但從布林肯國務卿與白宮印太協調官坎貝爾先後發言可以證明,無條件的「戰略清晰」,不但不能遏制大陸對台的軍事冒險,還可能增加「意外與疏忽」(accident and inadvertence)引發美中大戰,「諸多缺點」(downsides)是顯而易見。坎貝爾提到未來數月美中可能有類似凱瑞訪華的朝核問題「務實接觸」,同時拜登將親自在6月訪問北約時與普京總統峰會,也都說明美國會保留彈性,不放棄在中俄間取得「樞紐」的位置。


拜登堅定卻保留彈性、爭取時間改善競爭力,另一個原因或如哈佛現實主義學者瓦特(S. Walt)5月4日在《外交政策》提出的警告:「世界也可能青睞中國規則」(The World Might Want China’s Rules),故華府不應自我感覺良好地認為,自己的價值天生比中國更有吸引力。他指出,美國的國際秩序在政策表現上既有兩面性(two-faced)的缺失,又飽受民粹分裂社會的衝擊。「中國價值」已不是毛時代的世界革命,反而是「集體利益優於個體權益」支撐的、復古的西伐利亞主權制度。短期裡,這種立場更能免疫於「偽善」指控;也能獲得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比推動「政權改造」的美國更多的支持。但是無底線的不干涉,也會令人擔心對內高壓的手段,將來有外溢的危險。這種競爭將是漫長的,因為 可預見的未來,美中由於規模龐大和地理距離遙遠,不可能徹底戰勝對方。美國要勝出,關鍵在於能否真正走出進步派與保守派惡鬥的惡性循環。


瓦特版的美國「復興之路」與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3月出版的《2040全球趨勢報告》的長期預測相近。報告認為未來在美中更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下,國際陣營也將不斷重組。資訊科技將使人們更加互聯,但認同與理念更加粉碎,致使世局更加動盪。多數國家因而寧願參加寬鬆、臨時性的安排,而非綁入冷戰式的陣營。局勢往前有五種可能場景:民主集團復興、中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北京兼併臺灣卻無意領導大局的漂流世界(world adrift);美中競爭性共存並抑制公衛與氣候危機;自足的諸侯割據(separate silos);與悲劇和流動—氣候急速惡化、全球都是失敗者。無論哪一種場景,霸主參戰都不是優先考量。


立即交易換取綏靖的「直觀棄台」可斷言幾乎不會發生。但從兩強長期競爭與未來世局的複雜性來看,臺灣對雙方則有「利益不對稱」的特徵:對北京是政權存亡的核心利益;反觀華府則就算參加護台,也有「打多大、打多遠、打多久」的選項。不夠久、不夠遠、不夠大,雖有道義,也應算是「廣義棄台」,又可換取中共掉入治理陷阱。人們應當反思,張伯倫犧牲捷克是愚昧的綏靖嗎?普京曾撰文揭露,狡詐的英國其實是想引納粹火燒蘇聯。納粹與蘇聯爭相擴張,先後控制了捷克。但「最後之最後」,仍是美英獲勝。


捷克也很「幸運」,只犧牲53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登及的沙龍
27會員
105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張登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Thumbnail
2024/4/22 互疑的大國正靈活思考怎樣用「枯竭戰」等彈性手段贏得「無可取代的勝利」,台海護欄可能只會變成未來中美無限制競爭下,一段短暫而脆弱的格柵(latticework)。臺灣在大國衝突第一線,遭遇此種道德與實務的雙重風險,如果還能安渡,若不是全民有極高的智慧,就是國際政治史上,罕見的僥倖。
Thumbnail
2024/4/22 互疑的大國正靈活思考怎樣用「枯竭戰」等彈性手段贏得「無可取代的勝利」,台海護欄可能只會變成未來中美無限制競爭下,一段短暫而脆弱的格柵(latticework)。臺灣在大國衝突第一線,遭遇此種道德與實務的雙重風險,如果還能安渡,若不是全民有極高的智慧,就是國際政治史上,罕見的僥倖。
Thumbnail
2021/05/07 守勢現實主義學者葛拉瑟(C. Glaser),在最近台海成為全球焦點的時刻,又於《外交事務》發文認為華府正在「迴避」兩岸的難題,並建議調整美方對台的承諾。葛氏的系列論點被認為是所謂「棄台論」的代表,台美學者出於多種因素紛紛反駁,並認美國朝野一致抗中,葛氏只是極少數。
Thumbnail
2021/05/07 守勢現實主義學者葛拉瑟(C. Glaser),在最近台海成為全球焦點的時刻,又於《外交事務》發文認為華府正在「迴避」兩岸的難題,並建議調整美方對台的承諾。葛氏的系列論點被認為是所謂「棄台論」的代表,台美學者出於多種因素紛紛反駁,並認美國朝野一致抗中,葛氏只是極少數。
Thumbnail
2006/04/14 小國像是以色列、北歐國家、西歐低地國以及新馬等,社會分歧與外部威脅不比台灣少,卻擁有遠比實力膨脹的國際影響,一個關鍵在於彼等勇於面對並推銷有利於己的「現狀」,勇於創造條件來接受或取銷「共識」。基於相同道理,這世界的「現狀」不會就容不下台灣,台灣也不需要害怕布胡的任何「共識」。
Thumbnail
2006/04/14 小國像是以色列、北歐國家、西歐低地國以及新馬等,社會分歧與外部威脅不比台灣少,卻擁有遠比實力膨脹的國際影響,一個關鍵在於彼等勇於面對並推銷有利於己的「現狀」,勇於創造條件來接受或取銷「共識」。基於相同道理,這世界的「現狀」不會就容不下台灣,台灣也不需要害怕布胡的任何「共識」。
Thumbnail
1998/0710 美國與大陸的「交往」思維,實際上乃是希望透過理念滲透與利益互惠,促進中共更激進的市場化政策,並融入全球化自由經濟的各種體制(regime)中。當中共為了堅持鄧小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遺教而更深地與國際經濟體系結合互賴,則採取不合經濟成本的激進政策可能性就減少...
Thumbnail
1998/0710 美國與大陸的「交往」思維,實際上乃是希望透過理念滲透與利益互惠,促進中共更激進的市場化政策,並融入全球化自由經濟的各種體制(regime)中。當中共為了堅持鄧小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遺教而更深地與國際經濟體系結合互賴,則採取不合經濟成本的激進政策可能性就減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