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田區位於東京東部,屬於江東三角洲地區的一部分,西面以隅田川為界,與中央區、台東區、荒川區相鄰;北面及東面以舊綾瀨川、荒川、舊中川為界,與足立區、葛飾區、江戶川區相鄰;東面及南面以北十間川、橫十間川、立川區為界,一部分與江東區相連,面積為13.77平方公里,地形為平坦低地,最高海拔4米,最低海拔負1.2米,地質為砂土與黏土混合的沖積層。
墨田區的歷史可推估到西元前6000年左右,當人類歷史開始時,隅田川仍處於海底的年代,兩國國技館出土的陶罐(目前陳列於鄉土文化館)是完整的古墳時代遺物,由此可推測出遺址週邊的居住環境,在悠久歷史中培育的事物,墨田區擁有一種情感豐富的精神,滲透在它的街道和人民的精神中,儘管現在墨田區是個工業城鎮,但墨田區人民卻對墨田川煙火和國技館相撲館的相撲感到自豪,近80%的人希望將來繼續居住在墨田區,人口287,284人。 https://www.city.sumida.lg.jp/

圖片來源:墨田区官網
【墨田區第二階段 SDGs 未來都市計畫(2024-2026)】 節錄
[培養區域產業領袖]
•設立「Frontier Sumida School」 這是一所自 2004 年開始運作的針對接班人和年輕經理人的商學院,為區內中小企業的接班人和年輕經營者提供一個透過個人互動了解經營者的志向和決心的機會。截至2023年,學校共有199名學生(1至17屆)畢業,並以「前沿人才」的身份引領當地產業發展。 而且,全國各地類似的商業學院等機構也有很多女性企業家,正在建立一個超越區內的產業網絡,讓持有不同價值觀的企業家能夠相互交流,今後,我們將繼續充分利用廣泛的網絡,加強對培養行業領導者接班人的支持,並努力維持產業集群。
•舉辦製造業體驗活動該區不僅支持現有的企業,而且著眼於未來,針對將成為下一代領導者的孩子們,制定了持續的產業支持措施。在住所離工作地點很近的年代,每天都能看到人們在工廠工作,這自然而然地培養了人們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然而,隨著工廠數量的減少以及考慮週邊環境的作業環境,越來越難以感受到人們在工作。 為此,我們將繼續支持和實施「墨田工廠參觀(Sumifa)」等體驗式項目,並透過產業振興措施積極營造該地區的「學習型」環境。
•根據墨田區創業支援計劃,促進創業該計劃將根據《產業競爭力提升法》制定,並與民間企業、金融機構等合作,提供創業支援。墨田區除了舉辦被認定為國家特定創業支援事業的「墨田區創業研討會」外,還將透過產業打造繁華城鎮,並為企業創業後持續經營提供各種諮詢和信息,維持並發展產業集群。
•實施「墨田區人才振興支援事業」 為對本區內企業有興趣的求職者舉辦聯合企業說明會,提供企業與求職者進行配對的機會。此外,也將協助製作宣傳資料等,向求職者傳達區內企業的魅力,確保區內企業永續發展所需的人才。

圖片來源:墨田区官網
[創造一個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取得成功的系統]
•分娩育兒支援事業作為「百合籃子墨田事業」的一環,透過孕婦的訪談、與相關機構合作的持續支援、產後護理事業等,為育兒家庭從懷孕到育兒提供無縫銜接的支援。
•工作與生活平衡促進計畫,透過介紹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意義和方法,提高工作場所和其他地方的認識,並為付諸實踐提供支持。
•派遣女性就業及工作方式改革顧問,為了促進女性就業、工作方式改革、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將向區內的中小企業派遣顧問,提供課題分析、具體改善方法等建議,打造大家都能舒適地一起工作、讓多元化的勞動力都能充分發揮能力的職場環境。
•支持平衡治療和工作,為使正在接受疾病治療的人或患有疾病後遺症的人能夠繼續工作,將建立一個支持個人和工作場所的系統。
•實施「蟄居族」支援推進計畫,旨在透過接受「蟄居族」患者及其家人的諮詢、透過輔導協調必要的支持、並提供伴隨支持(例如將他們與當地資源聯繫起來)來幫助他們找到他們想要的解決方案,從而創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墨田區,不讓任何人掉隊。
•支持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提供各種支持,幫助老年人利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透過社區活動和就業找到生活和工作的意義,例如參與學習、興趣愛好、運動、社交活動以及促進與就業相關的活動。
•對身障人士的一般就業支援,為了促進身障人士的一般就業,提供各種就業支援服務,以滿足他們的工作願望,促進他們的經濟和社會獨立。
•合作治理(政府治理)城市建設推廣基金,將區民和企業的捐款集中起來,用於支持區民等自主、積極的城市建設活動。

圖片來源:墨田区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