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CEO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CEO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歷久彌新的暢銷書,作者是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德魯克被譽為“大師中的大師”,他的思想深刻影響了全球企業界,許多知名企業家如英特爾的格魯夫、通用電氣的韋爾奇、微軟的比爾·蓋茨等都深受其啟發。

 

與其他管理書籍不同的是,這本書並不僅僅聚焦於如何管理他人,而是強調管理者首先要學會自我管理。德魯克提出,管理者是組織中的知識工作者,其首要任務是管理好自己,進而實現卓有成效。這種“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理念,突破了傳統管理學只關注組織和團隊的框架,將管理回歸到個人層面,強調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的CEO。這種獨特的視角,使得這本書在眾多管理書籍中脫穎而出,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

 

一、當個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別人前,先管好自己

 

所謂卓有成效,就是要讓工作產生實質的效果,強調貢獻,不能流於表面的忙碌。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德魯克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觀點:真正的“管理者”並不是由職位高低或是否有下屬來定義的,而是取決於其工作是否對組織的能力和績效產生顯著影響。換句話說,管理者是那些能夠透過自己的知識、判斷和行動,為組織創造實質貢獻的人。這種貢獻不僅限於執行任務,更在於推動組織的成長與創新。

 

正例:遊擊戰中的士兵

 

在遊擊戰中,每個士兵都必須根據戰場形勢做出獨立判斷,並迅速採取行動。他們的每一個決定和行動都可能直接影響整場戰爭的勝負。例如,一名士兵選擇伏擊敵人的補給線,雖然這只是局部行動,但卻能有效削弱敵方的戰鬥力,為整個團隊的勝利做出實質貢獻。這種情況下,士兵的工作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他們的努力直接轉化為戰場上的實際成果。

 

德魯克指出,真正的管理者並不是看職位高低,而是看其工作是否對組織的能力和績效產生顯著影響。遊擊戰中的士兵雖然沒有正式的頭銜,但他們的行動直接影響全局,因此他們是真正的管理者,也是卓有成效的典範。

 

反例:工廠領班

 

假設下列這種情況:工廠領班雖然管理著幾十名工人,但他的工作往往局限於監督和執行上級指令。例如,領班的主要任務可能是確保生產線按時運轉,檢查產品質量,或者處理工人的日常問題。這些工作雖然看似忙碌,但大多是例行公事,對組織的整體績效影響有限。領班的工作成效往往難以衡量,因為他的努力並未直接轉化為組織的創新或戰略性突破。

 

德魯克認為,如果一個人的工作只是重複性任務,無法對組織的能力和績效產生顯著影響,那麼即使他管理著一群人,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管理者。例子中的工廠領班的工作雖然重要,但更多是執行層面,缺乏實質的貢獻,因此容易流於表面的忙碌

 

二、時間管理:不要總是在處理危機

 

管理者就是「組織的囚犯」。首先,管理者的時間往往只屬於別人,不屬於他自己。其次,管理者往往被迫忙於日常事務、疲於應付一些突發事件,抽不開身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事項。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德魯克提到一個經典的例子來說明:如果一個組織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同樣的“危機”,這往往是管理不善的表現。這種情況不僅浪費時間和資源,還會讓管理者陷入無止境的救火模式,無法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務。

 

國防部預算的例子

 

美國國防部曾經面臨一個典型的“重複性危機”:每到財政年度結束時,國防部必須將當年的預算全部用完,否則未使用的部分就要交還國庫。這導致每年年底,國防部上下都陷入一場“預算消化戰”,各部門忙著花錢,甚至不惜進行不必要的開支,只為了避免預算被收回。這種情況不僅讓管理者焦頭爛額,還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卻沒有為組織創造任何實質價值

 

後來,新任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發現,美國法律中有一條規定:未用完的必要預算可以轉入一個臨時帳戶,不需要交還國庫。這一發現徹底改變了國防部的運作方式。透過調整預算管理機制,國防部不再需要每年年底瘋狂花錢,而是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戰略事務上

 

國防部預算的例子清楚地說明,重複性危機是管理不善的表現。管理者應該從制度層面入手,將這些“危機”轉化為例行工作,從而釋放時間和精力,專注於更有價值的任務。這不僅能提高組織的效率,還能讓管理者從“救火員”的角色中解放出來,真正實現卓有成效的管理。

 

三、有效的決策

 

有效決策。只做少數重要的決策;對經常性事件,要確立原則性的解決方案。

 

決策應該基於事實和邏輯,而不是為了迎合各方意見而妥協。斯隆深知,折衷的決策往往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導致平庸的結果。他要求德魯克提出最符合公司利益的建議,即使這些建議可能引起爭議或不被所有人接受。

 

通用汽車的例子:決策不應該折衷

 

德魯克曾為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提供管理諮詢服務。當時,通用汽車的董事長兼總裁艾爾弗雷德·斯隆(Alfred P. Sloan)在決策過程中展現了一種極具啟發性的態度。斯隆告訴德魯克:「我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你將你認為正確的部分寫下來。你不必顧慮我們的反應,也不必擔心我們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為了使你的建議容易為我們所接受而折衷考慮。」

 

這個例子帶來了幾個重要的管理啟示:

 

  • 決策的目標是解決問題,而非取悅所有人:折衷的決策雖然可能讓各方暫時滿意,但往往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管理者應該專注於做出最符合組織利益的決策,而不是為了避免衝突而妥協。
  • 決策需要勇氣和擔當:像斯隆這樣的領導者,願意承擔責任,堅持做出正確的決策,即使這些決策可能不受歡迎。這種勇氣和擔當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重要特質。
  • 決策的執行比決策本身更重要:德魯克指出,決策的推行往往比決策本身更費時費力。如果決策因為折衷而缺乏明確性和力度,執行起來會更加困難,甚至可能導致失敗。

 

結語

 

管理者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能滿足於臨時性的解決方案,而要從更高的層面去尋求根本性的解決之道。

 

蒸汽機的例子

 

假設一家工廠的蒸汽機管道接頭經常損壞,導致生產線頻繁停工。如果管理者只是採取臨時性措施,例如定期更換接頭或增加維修人員,這雖然能暫時解決問題,但並未觸及問題的核心。真正的解決方案應該是從更高的層面去分析問題的根源:可能是設備的溫度和壓力過高,導致接頭無法承受;也可能是接頭的設計存在缺陷,無法適應長期運作的需求。只有透過重新設計接頭或調整設備運作參數,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避免同樣的“危機”一再發生。

 

這個例子提醒我們,管理者不能只滿足於表面的修補,而要具備系統性思維,從更高的層面去尋找問題的根源。正如德魯克所說:「管理好的工廠,總是單調無趣,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件。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危機都早已預見,並且已經將解決辦法變成例行工作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該將時間和精力花在建立長效機制上,而不是忙於應付層出不窮的臨時性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組織運作更加順暢,並為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免費下載試讀中】艾螽斯的第一件電子書商品,歡迎免費下載:

電子書 《關於幸福的50本書:人生指南 【試讀版】》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products/e-book-01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

 

avatar-img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196會員
178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介紹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充滿趣味的人生故事與獨特的學習方法,並以「生成式AI」為例,示範如何運用費曼學習法。文章涵蓋費曼的奇聞軼事、父親的教育理念,以及費曼學習法的步驟與優點,旨在啟發讀者培養主動學習、深度思考與樂在學習的態度。
《六頂思考帽》提供一套結構化思考框架,幫助個人或團隊做出更周全的決策。文章詳細解釋六種帽子(白、紅、黃、黑、綠、藍)各自代表的思考維度,並輔以生活化例子與實際應用場景,例如創業決策、作家轉型等,說明如何避免思維混亂,在理性與感性間取得平衡。此外,文章比較了六頂思考帽與SWOT分析法的異同。
本書介紹設計思維在創業中的應用,以使用者為中心,而非產品為中心,透過六個步驟:建立基本認識、進行親身觀察、把觀點有效地陳述、找出凝聚的重點、製作雛型、測試反饋,引導讀者進行創業。作者杜紹基以豐富的案例說明傳統創業方法的缺陷,以及設計思維如何克服這些缺陷。
這篇文章介紹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充滿趣味的人生故事與獨特的學習方法,並以「生成式AI」為例,示範如何運用費曼學習法。文章涵蓋費曼的奇聞軼事、父親的教育理念,以及費曼學習法的步驟與優點,旨在啟發讀者培養主動學習、深度思考與樂在學習的態度。
《六頂思考帽》提供一套結構化思考框架,幫助個人或團隊做出更周全的決策。文章詳細解釋六種帽子(白、紅、黃、黑、綠、藍)各自代表的思考維度,並輔以生活化例子與實際應用場景,例如創業決策、作家轉型等,說明如何避免思維混亂,在理性與感性間取得平衡。此外,文章比較了六頂思考帽與SWOT分析法的異同。
本書介紹設計思維在創業中的應用,以使用者為中心,而非產品為中心,透過六個步驟:建立基本認識、進行親身觀察、把觀點有效地陳述、找出凝聚的重點、製作雛型、測試反饋,引導讀者進行創業。作者杜紹基以豐富的案例說明傳統創業方法的缺陷,以及設計思維如何克服這些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