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元殺羊食士
宣公二年,春,鄭公子歸生受命于楚伐宋,宋華元、樂呂御之。二月壬子,戰于大棘,宋師敗績,囚華元,獲樂呂及甲車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
狂狡輅鄭人,鄭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獲狂狡。君子曰:「失禮違命,宜其為禽也。戎(戰爭)昭(發揚)果(果敢)毅(剛毅)以聽之(服從命令)謂禮,殺敵為果(果敢),致(做到)果為毅。易之,戮也。」
將戰,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及戰,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與入鄭師,故敗。
君子謂:「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敗國殄民,於是刑孰大焉!《詩》所謂『人之無良』者,其羊斟之謂乎!殘民以逞。」
宋人以兵車百乘,文馬百駟,以贖華元于鄭,半入,華元逃歸。立于門 外,告而入。見叔牂,曰:「子之馬然也?」對曰:「非馬也,其人也。」 既合而來奔。 宋城,華元為植,巡功。城者謳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復。于 思于思,棄甲復來。」使其驂(ㄘㄢ,副駕)乘謂之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弃甲 則那?」役人曰:「從有其皮,丹漆若何?」華元曰:「去之!夫其口眾我寡。」
翻譯:
宣公二年春天,鄭國公子歸生奉楚國之命,攻打宋國。宋國派華元、樂呂迎戰。二月壬子這天,在大棘開戰。宋國慘敗,華元被鄭國俘虜、還帶走樂呂的屍體,另外帶走了戰車四百六十輛,俘虜二百五十人,割下百人左耳作為戰功。
(馘ㄍㄨㄛˊ:古代戰爭時割取敵人左耳以獻功)
狂狡迎戰鄭國士兵,那個鄭國士兵跳進井裏躲避攻擊。狂狡把戟柄放下井去拉他上來,那個人出井以後反而俘虜了狂狡。君子說:「丟掉禮而違背命令,他活該被俘擄。戰爭,發揚果敢剛毅的精神以服從命令叫做禮。殺敵是果敢,做到果敢就是剛毅。如果反過來,就要被殺戮。」
開戰之前,華元宰慰勞將軍,提振士氣,但替華元駕車的羊斟沒吃到。到了戰爭這天,羊斟跟華元說:「那天分羊肉,是你作主,讓我沒吃到;今天,駕車的是我,是我做主了。」就駕著車,(不聽華元的指令),衝進敵軍陣營。導致華元打了敗仗。
演變出「各自為政」:表示各依自己的主張行事,不顧全整體。
君子評論羊斟:「實在是不配做人!因為個人的私怨,而導致國家戰敗、百姓受難。還有什麼罪行是比他的行為更嚴重的嗎?《詩經》說的『人之無良』,就是在說羊斟這種人吧!讓百姓受難主誒欸了滿足自己的報復之心。」
戰役結束後,宋國用百輛兵車、百匹漂亮的馬,從鄭國贖回華元,結贖金還在路上,華元就自己逃回來了。站在門外,告知身份後進城。見到叔牂(就是羊斟,ㄗㄤ,原意為母羊,這篇到底要多少羊??),見到羊斟說:「是因為你的馬(不受駕馭)才會這樣吧?」羊斟回答說:「不是馬,是人。」回答完就逃到魯國。
宋國築城時,華元負責監工,巡視工程。築城的人唱道:「瞪著眼~挺著肚~丟掉盔甲逃回來~丟掉盔甲逃回來~」華元讓他的副駕對他們說:「有牛就有皮,犀牛這麼多,丟了皮甲又怎樣?」工人回答:「即使有牛皮,又去哪裡找紅漆?」華元說:「算了吧,他們人多,我們人少。」
一篇超🐑的故事,如果翻譯錯誤,煩請提出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