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_《交換禮物》電影心得|只有接受發生的一切,才能真正激發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和朋友一起在台中包場看了《交換禮物》

和朋友一起在台中包場看了《交換禮物》


交換禮物》是由曾寶儀與林明謙導演,歷經4年拍攝的紀錄片

曾寶儀因為經歷家人數次罹癌,因此踏上了探索癌症的冒險。這部紀錄片記錄她實際走訪世界各地,訪問病友、陪病家屬、醫師、科學家的旅程。

整部片有很多片段都讓我數度落淚,原本因為感冒帶去的半包衛生紙,最後全數都拿來接眼淚哈哈哈哈

(以下可能有一點雷嗎?不太確定)

-

兩位罹癌病患-小琦和Olga的故事

小琦是一名運動健將,平常看起來陽光又堅強樂觀,卻在三十幾歲就罹癌,切除化療後,不到一年又再次復發。

在電影中,她剛得知自己得到癌症時,一直用一種近乎反常的自信和無懼:「我覺得我不可能輸給這種東西,我覺得我好像沒有這麼嚴重啊!」,對於治療計畫全盤接受,看似毫不畏懼。

然而,在家族排列的諮商治療當中,小琦選擇了全場最小的人偶代表自己,無意間透露出她內心深處的脆弱。表面上看起來無所畏懼,但在她的內在世界裡,疾病、正在被疾病吞噬的器官,她的伴侶,都比她自己龐大有力量許多。


也許是因為這份來不及被正視的恐懼,最終逐漸跟著疾病一起將她吞噬

曾寶儀、Olga的午餐對談。圖片來源:《交換禮物》粉絲專頁

曾寶儀、Olga的午餐對談。圖片來源:《交換禮物》粉絲專頁

另一位患者Olga,則是大方地展現自己的恐懼。
電影當中,她看起來很開朗地說著:「我不想死啊!我還想活!」

她和這份恐懼相處,因著這份恐懼開始好好專注每天的生活——好好地進食、睡覺。也因此在一段時間後,病程走向逐漸看起來越來越樂觀。


透過小琦和Olga的病程,我意識到也許真正的勇敢,並不是所謂的無所畏懼。而是像Olga一樣,意識到自己的軟弱,但還是想要面對,於是才能迎來改變。


透過除汞學會放手

圖片來源:誠品電影院官網

圖片來源:誠品電影院官網


另一個電影中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曾寶儀去體驗牙齒除汞的過程。


拍攝到了一半,正要除汞的時候,曾寶儀卻突然感受到一股深深的憂傷,她莫名地哭個不停,我也跟著她莫名地哭個不停。(哈哈哈哈,真的是莫名其妙)


但它讓我想到了我曾聽過一個朋友說的故事——
我朋友說他以前有一件很喜歡的粉紅色衣服,即便早就知道不適合她了,但她仍然一直捨不得丟。


我覺得無論是除汞、家中的那件粉紅色衣服,乃至於我們心中常緊抓的那些早已不適用的信念和記憶,都可能曾經在人生中的某些時刻裡,幫助我們度過難關。就像為我們填起蛀牙的銀粉一般。

但隨著時間流逝,它們不知不覺中早已不再適用,甚至開始傷害我們。然而,要跟過去的自己告別,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不容易的。於是我們暫時放著不處理它,把它遺落在某個角落。這個角落有時候是口腔;有時候是衣櫃;有時候則是潛意識當中。我們逃避去思考是不是應該真的要把它放下。

「但身體是知道的」

處理除汞手術的牙醫師說,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個案,怎麼弄都弄不下來,直到他們跟病患好好聊過,讓他們排解完那些想要緊抓不放的東西,自然手術就會變得更順利。


身體總是在替我們經歷那些緊抓不放的情緒,有時候,當我們準備好正式要告別,好好的讓悲傷徹底湧現,我們才能真的學會:「原來,無論是對癌細胞或舊有的信念,勇敢地說再見並不是假裝瀟灑或狠心割捨,而是好好正視自己的不捨,好好正視自己的失落與憤怒和擔憂,好好的表達感謝,才能好好地說再見。」

圖片來源:高雄市電影館

圖片來源:高雄市電影館


疾病的發生,會不會可能是一份禮物?

我們透過疾病的經歷,交換回了什麼?

整部電影以探討疾病、自癒力為主軸,但我看完之後,卻感受到很多希望和療癒的力量。知道面對疾病和人生,我們的選擇,永遠都不只有一種而已。疾病的發生,是身體給我的警訊,提醒我們要好好的向內看,也可以對身體有更多的信任。同時也被提醒,也許真正重要的人生任務,就是好好專注地過生活。

知道真正的愛和寬容,是尊重和陪伴
知道每一種情緒,無論是懊惱、挫折感、面對失去的失落、憤怒,都需要給予它們寬廣的空間。
知道每一種情緒都其來有自,每一種情緒的存在,都是好的。

知道……
如同曾寶儀在電影中說的一樣:「唯有接受發生的一切,才能真正激發改變。」

內容總結
交換禮物
5
/5
avatar-img
2會員
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u_movie corner 的其他內容
再見機器人全片沒有一句台詞,但卻讓我看完之後一路從電影院哭回家裡,超瘋癲的間歇性哭了快要三小時。 這部電影談論了關於再見後的感傷,讓我們跟狗狗和機器人一起,學會告別、接受、感謝、放下、祝福。
5/5再見機器人
再見機器人全片沒有一句台詞,但卻讓我看完之後一路從電影院哭回家裡,超瘋癲的間歇性哭了快要三小時。 這部電影談論了關於再見後的感傷,讓我們跟狗狗和機器人一起,學會告別、接受、感謝、放下、祝福。
5/5再見機器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夢見我跟朋友在海邊遇到一對夫妻,其中太太得到癌症。先生陪著太太很勇敢去抗癌。我記得太太應該有小中大三個階段的期限。 這位先生平常會在網路上傳他們的生活影片。最近的兩支影片,一支就是太太看起來還沒這麼病重,影片上就是他們講話的樣子。另外一支影片太太看起來氣色很不好,可是先生想要讓太太看起來沒有那麼病
Thumbnail
在知道自己有罹癌的可能後,我開始面對自己的膽怯及拆解內心的恐懼.....
Thumbnail
媽媽罹癌前後的心路歷程,如果你也同樣經歷過或正在面對,可以一起來取暖一下(營火座位閒置中)。
Thumbnail
人一生的際遇都掌握在自己的觀念、思想,以及行為上,所以我們要認真寫劇本,每分每秒的起心動念都刻在劇本上,用狹隘的心做人做事,來生參與劇本演出的合夥人,就是同一群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人,想要後悔也來不及了。老法師如是說。 有一個女人咳了一陣子,去大醫院檢查,診斷出肺腺癌,而且已經擴散。女人聽完醫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癌症倖存者對於魏德聖導演的新作《BIG-讓孩子拯救世界》的觀後感。文章中提到了電影的主題以及對於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作者從癌友的身份和作為一位母親的角度出發,分享了自己的觀影體驗,以及在病房的生活和對治療的感受。整篇文章情感豐富,充滿正能量。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有狀況才體會到生活中的不同硬體設計。
Thumbnail
在格友裡面有提到的一個關於癌症的疼痛控制,這確實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想起了關於很多的病友,想說藉此來分享一下我臨床的經驗。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夢見我跟朋友在海邊遇到一對夫妻,其中太太得到癌症。先生陪著太太很勇敢去抗癌。我記得太太應該有小中大三個階段的期限。 這位先生平常會在網路上傳他們的生活影片。最近的兩支影片,一支就是太太看起來還沒這麼病重,影片上就是他們講話的樣子。另外一支影片太太看起來氣色很不好,可是先生想要讓太太看起來沒有那麼病
Thumbnail
在知道自己有罹癌的可能後,我開始面對自己的膽怯及拆解內心的恐懼.....
Thumbnail
媽媽罹癌前後的心路歷程,如果你也同樣經歷過或正在面對,可以一起來取暖一下(營火座位閒置中)。
Thumbnail
人一生的際遇都掌握在自己的觀念、思想,以及行為上,所以我們要認真寫劇本,每分每秒的起心動念都刻在劇本上,用狹隘的心做人做事,來生參與劇本演出的合夥人,就是同一群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人,想要後悔也來不及了。老法師如是說。 有一個女人咳了一陣子,去大醫院檢查,診斷出肺腺癌,而且已經擴散。女人聽完醫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癌症倖存者對於魏德聖導演的新作《BIG-讓孩子拯救世界》的觀後感。文章中提到了電影的主題以及對於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作者從癌友的身份和作為一位母親的角度出發,分享了自己的觀影體驗,以及在病房的生活和對治療的感受。整篇文章情感豐富,充滿正能量。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有狀況才體會到生活中的不同硬體設計。
Thumbnail
在格友裡面有提到的一個關於癌症的疼痛控制,這確實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想起了關於很多的病友,想說藉此來分享一下我臨床的經驗。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